一种饲料高效包装工艺及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31550发布日期:2022-06-08 05:47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饲料高效包装工艺及其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饲料高效包装工艺及其设备。


背景技术:

2.饲料原料及产品均需要包装,能有效减少饲料原料及产品在搬运、装卸、运输和储藏过程中对饲料外观质量造成的损伤,又能通过包装的设计,来强化企业品牌设计和传播品牌价值的意识。
3.目前多数厂家在对饲料进行包装时,通常是由操作者拿起包装袋,之后将包装袋袋口撑开,下料装置将饲料定量下料,使饲料能够定量倒入包装袋内,之后操作者再将装好饲料的包装袋转移到下一道封口工序。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通过人工撑开包装袋会导致包装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包装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饲料高效包装工艺及其设备。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饲料高效包装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饲料高效包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取袋机构将包装袋进行抓取并使包装袋的开口朝上,并位于下料机的下方;s2、通过撑袋机构将包装袋的开口撑开,下料机将物料下料至包装袋内;s3、包装袋装好料之后,撑袋机构复位,取袋机构将包装袋释放,使包装袋落在下方的传输机构上;s4、通过传输机构将包装袋从下料机下方移动至下一道工序。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袋机构将包装袋调整成包装袋开口朝上,并与下料机将物料注入到包装袋内,同时撑袋机构将包装袋开口撑开,使物料能够更加顺利的落入包装袋内,当装好料之后,撑袋机构复位,取袋机构复位,包装袋直接落在传输机构上,然后传输机构将包装袋移动至下一道工序。
8.可选的,步骤s3中当包装袋装好料之后,取袋机构释放包装袋,承接机构承接住包装袋,并将包装袋放置在传输机构上。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接机构能够承接住包装袋,使包装袋能够更加稳定的放置在传输机构上。
10.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饲料高效包装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饲料高效包装设备,包括基座,所述基座设置有传输机构,所述基座靠近传输机构进料端的位置处设置有供包装袋放置的放置台,所述放置台沿传输机构的传输方向设置,所述基座设置有位于放置台上方的取袋机构,且所述取袋机构可使包装袋移动至传输机构的上方,所述基座位于传输机构的两侧分别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位于传输机构的上
方设置有撑袋机构,所述撑袋机构与取袋机构对齐设置。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包装袋放置在放置台上,之后取袋机构将包装袋从放置台抓起,并使包装袋开口呈上,同时包装袋位于传输机构上方,之后撑袋机构将包装袋袋口撑开,供下料机将物料注入到包装袋内,当装好之后,取袋机构释放包装袋,使包装袋能够落在传输机构上,从而传输机构将包装袋传输到下一工序,从而提高效率。
12.可选的,所述取袋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基座的两竖杆,两所述竖杆分别位于放置台的两侧,所述竖杆位于放置台上方的位置转动连接有取袋轴,所述取袋轴固定连接有取袋气缸,所述取袋气缸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用于吸住包装袋的第一吸盘,所述竖杆外壁固定连接有取袋电机,所述取袋电机输出轴传动连接于取袋轴,所述第一吸盘可转动至传输机构的上方。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袋电机驱动取袋轴转动,通过取袋气缸驱动第一吸盘移动,使第一吸盘能够将放置台上的包装袋吸附起来,之后第一吸盘复位,取袋电机驱动取袋轴转动,使第一吸盘带动包装袋转动至呈竖直状态,并使包装袋开口朝上。
14.可选的,所述传输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基座的两安装板,两所述安装板之间转动连接有两传动辊,两所述传动辊之间连接有传送带,所述安装板外壁固定连接有传输电机,所述传输电机输出轴传动连接于传动辊。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输电机驱动传动辊转动,使传送带能够移动。
16.可选的,所述撑袋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两支架之间的第二吸盘,且所述第二吸盘位于支架朝向第一吸盘的一侧侧壁设置,所述基座位于安装板背离传送带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滑移连接有滑块,所述支架固定连接于滑块,所述滑槽内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螺纹穿设于滑块,所述滑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电机,所述移动电机输出轴传动连接于丝杆。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包装袋呈竖直状态时,移动电机驱动丝杆转动,使丝杆驱动滑块移动,滑块带动支架朝向靠近第一吸盘的方向移动,使第二吸盘能够吸附住包装袋,之后支架朝向相反方向移动,从而使第二吸盘将包装袋撑开。
18.可选的,所述支架位于第二吸盘的上方转动穿设有横杆,所述横杆靠近第二吸盘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撑杆,两所述支架背离撑杆的一侧侧壁共同转动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同轴固定连接有两蜗杆,两所述蜗杆的旋向相反,两所述横杆分别固定连接有啮合于蜗杆的蜗轮,其中一个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传动连接于驱动轴。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驱动驱动轴转动,使两个蜗轮同步转动,并带动两个撑杆朝向相反的方向转动,进而能够更好的撑开包装袋袋口。
20.可选的,所述支架位于第二吸盘的下方设置有承接机构,所述承接机构包括滑移连接于两支架之间的升降台,所述升降台位于支架朝向第一吸盘的一侧侧壁设置,所述支架朝向第一吸盘的一侧侧壁沿纵向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设置有滑台气缸,所述升降台固定连接于滑台气缸的滑台,所述升降台贯穿开设有供装好料的包装袋穿过的落袋口,所述升降台设置有用于对包装袋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抵接于包装袋。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包装袋装料时,滑台气缸驱动升降台上升,使升降台能够托起包装袋,减少第一吸盘与第二吸盘的负荷,当装好料之后,升降台下降,限位组件移
动,使包装袋能够从落袋口落下,并落在传送带上。
22.可选的,所述升降台呈中空且与落袋口连通设置,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滑移穿设于升降台内腔的两承接板,两所述承接板分别位于落袋口的两侧,所述升降台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承接气缸,所述承接气缸输出轴穿设伸入至升降台内腔并固定连接于承接板,所述承接板可移动穿设至落袋口内,使两所述承接板相互拼接并承接包装袋底部。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接气缸驱动承接板移动,使承接板能够位于落袋口内,从而使承接板承接包装袋底部。
24.可选的,两所述承接板的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加热条,且所述加热条位于承接板背离承接气缸的一端设置,两所述加热条之间的距离小于两所述承接板之间的距离,使两所述加热条可相互抵接并对包装袋袋口进行热封,所述承接板为隔热板。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包装袋放置在传送带上后,升降台带动承接板上移,当移动至包装袋的开口处时停止,此时承接气缸驱动承接板相互靠近,使两个隔热板能够互相抵接,并将包装袋袋口热封。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取袋机构将包装袋调整成包装袋开口朝上,并与下料机将物料注入到包装袋内,同时撑袋机构将包装袋开口撑开,使物料能够更加顺利的落入包装袋内,当装好料之后,撑袋机构复位,取袋机构复位,包装袋直接落在传输机构上,然后传输机构将包装袋移动至下一道工序。
27.2.在包装袋装料时,滑台气缸驱动升降台上升,使升降台能够托起包装袋,减少第一吸盘与第二吸盘的负荷,当装好料之后,升降台下降,限位组件移动,使包装袋能够从落袋口落下,并落在传送带上。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3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升降台的爆炸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基座;2、传输机构;11、放置台;3、取袋机构;4、支架;5、撑袋机构;21、安装板;22、传动辊;23、传送带;24、传输电机;31、竖杆;32、取袋轴;33、取袋气缸;34、第一吸盘;35、取袋电机;51、第二吸盘;52、滑槽;53、滑块;54、丝杆;55、移动电机;6、横杆;61、撑杆;62、辅助球;63、通孔;64、驱动轴;65、蜗杆;66、蜗轮;67、驱动电机;7、承接机构;71、升降台;72、通槽;73、滑台气缸;74、落袋口;8、限位组件;81、承接板;82、承接气缸;83、加热条。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饲料高效包装工艺。参照图1,一种饲料高效包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取袋机构3将包装袋抓取并将包装袋调整至使包装袋袋口朝上设置,同时包装袋位于下料机的下方;s2、通过撑袋机构5将包装袋的开口撑开,下料机将物料下料至包装袋内,此时承接机构7抵接于包装袋底部;s3、包装袋装好料之后,撑袋机构5复位,同
时取袋机构3将包装袋释放,使包装袋完全落至承接机构7上,之后承接机构7将包装袋放置在下方的传输机构2上;s4、通过传输机构2将包装袋从下料机下方移动至下一道工序。
34.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一种饲料高效包装设备。参照图1,该设备包括呈水平的基座1,基座1设置有传输机构2,基座1靠近传输机构2进料端的位置处通过螺钉固定有供包装袋放置的放置台11,放置台11呈水平设置,放置台11沿传输机构2的传输方向设置。基座1设置有取袋机构3,取袋机构3能将放置台11上的包装袋转移至传输机构2的上方,并且使包装袋开口朝上。基座1位于传输机构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呈竖直的支架4,支架4位于传输机构2的上方设置有撑袋机构5,撑袋机构5能够与取袋机构3对齐。
35.参照图1,传输机构2包括焊接于基座1的两安装板21,两安装板21互相平行且对齐,安装板21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两呈水平的传动辊22,两传动辊22之间连接有传送带23,安装板21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传输电机24,传输电机24输出轴传动连接于传动辊22。
36.参照图1,取袋机构3包括焊接于基座1且分别位于放置台11两侧的竖杆31,竖杆31呈竖直设置,且两竖杆31上端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呈水平的取袋轴32,取袋轴32的轴向与传动辊22的轴向平行。取袋轴32通过螺钉固定有取袋气缸33,取袋气缸33与取袋轴32垂直固定,取袋气缸33输出轴通过螺钉固定有用于吸住包装袋的第一吸盘34。竖杆31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取袋电机35,取袋电机35输出轴传动连接于取袋轴32,从而使第一吸盘34可转动至传送带23上方,并使包装袋呈竖直状态且包装袋袋口朝上。
37.参照图1与图2,撑袋机构5包括通过螺钉固定于两支架4之间的第二吸盘51,第二吸盘51呈竖直设置,且第二吸盘51位于传送带23的上方,第二吸盘51固定于支架4朝向第一吸盘34的一侧侧壁。基座1位于安装板21背离传送带23的一侧沿横向开设有滑槽52,滑槽52沿传送带23传送方向开设,滑槽52滑移连接有滑块53,滑块53伸出端焊接于支架4下端。滑槽52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呈水平的丝杆54,丝杆54螺纹穿设于滑块53,滑槽52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有移动电机55,移动电机55输出轴传动连接于丝杆54端部。
38.参照图2,为了使包装袋的袋口能够更好的张开,支架4位于第二吸盘51的上方通过轴承转动穿设有呈水平的横杆6,横杆6沿传送带23的传送方向设置。横杆6靠近第二吸盘51的一端焊接有呈v字形的撑杆61,撑杆61的v字形开口方向与横杆6垂直设置,且撑杆61背离横杆6的一端固定有呈空心球状的辅助球62,辅助球62开设有若干与其内腔连通的通孔63,可通过设置外部气源从其中一个通孔63内充气,使气流能够通过剩下的通孔63吹出至包装袋内壁,从而使包装袋张开效果更好。两支架4背离撑杆61的一侧侧壁共同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呈水平的驱动轴64,驱动轴64同轴固定有两蜗杆65,两蜗杆65的旋向相反。两横杆6背离撑杆61的一端分别同轴固定有啮合于蜗杆65的蜗轮66。其中一个支架4侧壁通过螺钉固定有驱动电机67,驱动电机67输出轴传动连接于驱动轴64。
39.参照图2与图3,支架4位于第二吸盘51的下方设置有承接机构7,承接机构7包括沿纵向滑移连接于两支架4之间的升降台71,升降台71呈水平设置,支架4朝向第一吸盘34的一侧侧壁沿纵向开设有通槽72,通槽72内通过螺钉固定有呈竖直的滑台气缸73,升降台71通过螺钉固定于滑台气缸73的滑台上。升降台71沿纵向贯穿开设有供装好料的包装袋穿过并落至传送带23的落袋口74,升降台71呈中空且与落袋口74连通设置,升降台71设置有用于对包装袋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8。
40.参照图3,限位组件8包括沿横向滑移穿设于升降台71内腔的两承接板81,两承接
板81分别位于落袋口74的两侧。升降台71的两侧侧壁分别通过螺钉固定有呈水平的承接气缸82,承接气缸82输出轴穿设伸入升降台71内腔并固定于承接板81背离落袋口74的一侧侧壁,且承接板81上表面呈弧形设置,从而两承接板81朝向互相靠近的方向移动时,两承接板81互相抵接,同时穿设于落袋口74内,从而托起包装袋底部,当包装袋装好料之后,承接气缸82驱动承接板81朝向互相背离的方向移动,使包装袋能够通过落袋口74落在传送带23上。
41.参照图2与图3,其次两承接板81的下表面分别通过螺钉固定有呈水平的加热条83,加热条83穿设于升降台71内腔,且承接板81采用隔热板,加热条83位于承接板81背离承接气缸82的一端设置,且两加热条83之间的距离小于两承接板81之间的距离,当升降台71降至靠近传送带23的位置处时,包装袋底部从落袋口74处落至传送带23上,之后滑台气缸73驱动升降台71向上移动,使承接板81移过包装袋,当加热条83移动至靠近包装袋袋口处时,承接气缸82驱动承接板81移动,使两加热条83互相靠近,并夹持住包装袋袋口,对包装袋袋口进行热封,之后传送带23可将包装袋传送至下一道工序。
42.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包装袋放置于放置台11上,取袋电机35驱动取袋轴32呈竖直状态,取袋气缸33驱动第一吸盘34向下移动,使第一吸盘34能够吸附住包装袋,之后取袋电机35将取袋轴32转动至呈水平状态,且使包装袋呈竖直同时开口朝上,之后移动电机55驱动丝杆54转动,使支架4带动第二吸盘51朝向靠近第一吸盘34的方向移动,使第二吸盘51能够吸附住包装袋的另一侧,之后支架4朝向背离第一吸盘34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包装袋撑开,同时驱动电机67驱动驱动轴64转动,使两个蜗杆65同步转动,因为两个蜗杆65旋向相反,从而使两个横杆6带动两个撑杆61分别朝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使两撑杆61将包装袋开口的两侧向外撑开,从而便于下料机更加顺利的将饲料下料至包装袋内,同时承接板81拖住包装袋底部,减少对第一吸盘34与第二吸盘51的负荷,当包装袋装好料之后,滑台气缸73带动升降台71向下移动并靠近传送带23,之后承接气缸82驱动承接板81移回至升降台71内腔,使包装袋能够从落袋口74落下至传送带23上,之后滑台气缸73驱动升降台71向上移动,当加热条83移动至靠近包装袋袋口处时,承接气缸82驱动承接块移动,使两加热条83互相靠近,并夹持住包装袋袋口,对包装袋袋口进行热封,之后传送带23可将包装袋传送至下一道工序。
4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