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共卫生垃圾筒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22078发布日期:2022-06-15 13:36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共卫生垃圾筒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垃圾分类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公共卫生垃圾筒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资源匮乏现象的日益严重,再生能源回收工程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而垃圾分类是再生能源回收的先前条件之一,也是相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还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人们在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如何通过垃圾智能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迫切问题之一。
3.然而,目前人们的垃圾分类意识还不强,因而急需一种垃圾智能回收系统,用以培养人们的垃圾分类意识。现有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包括服务器和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终端,维护终端即工作人对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终端进行维护,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终端的信息可以上传服务器,现有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终端主要包括外壳及其内的箱体,通过刷卡的形式自动开门。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终端的自动门没有防夹手的功能,自动开门到达限定的时间门会自动关上,如果倒垃圾的动作没有完成容易夹手,另外门如果卡住垃圾袋也会在电机的作用下强行关门;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终端的自动门结构复杂等问题,且在进行上述操作时需人为实现的将垃圾分类,再将该垃圾放入对应的垃圾桶内,以此达到分类处理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共卫生垃圾筒管理系统,其能解决现有技术中垃圾桶不具备将垃圾统一回收后及时处理并对该垃圾进行分类筛选,然后存储的技术问题。
5.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公共卫生垃圾筒管理系统,包括垃圾处理柜,垃圾处理柜内多个垃圾桶本体,垃圾处理柜内设有控制模组,垃圾处理柜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多个垃圾筒本体对应的回收口,回收口内设有用于封闭盖垃圾处理柜的遮蔽组件,筛选组件以及遮蔽组件均与控制模组连接,控制模组用于实时控制垃圾处理柜的处理情况。
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垃圾处理柜内设有用于筛选垃圾的筛选组件,筛选组件包括摄像模块、红外成像模块以及载物台,载物台设置于垃圾处理柜内,摄像模块以及红外成像模块均设置于垃圾处理柜内,摄像模块以及红外成像模块均与控制模组连接,载物台上设有与控制模组连接的机械臂。
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遮蔽组件包括铰接于回收口内的第一盖板,垃圾处理柜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一盖板抵接的第二盖板,且垃圾处理柜的侧壁上设有驱动第二盖板翻转的驱动组件。
9.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包括成对设置于垃圾处理柜侧壁上的两个气缸,两个气缸的均与第二盖板的侧壁连接,第二盖板的侧壁上顶升第一盖板的顶升组件。
1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顶升组件包括成对设置于回收口内的两个套筒,套筒内穿设有两个齿条,套筒内转动设有与两个齿条啮合的齿轮,两个齿条分别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铰接。
1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垃圾桶本体内设有与控制模组连接的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用于检测垃圾桶本体内的垃圾存储量。
12.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垃圾处理柜上设有与控制模组连接的定位模块,定位模块用于实时定位垃圾桶本体内的垃圾处理情况。
1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垃圾桶本体内设有与控制模组连接的气味传感器,气味传感器用于检测垃圾桶本体内的垃圾气味。
1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垃圾处理柜的侧壁开设有进出口,进出口内设有倾倒垃圾桶本体的倾倒组件。
15.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垃圾桶本体内设有与控制模组连接的无线数据传感器,无线数据传感器用于将控制模组与外界终端实时连接并进行信息的交互。
1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公共卫生垃圾筒管理系统,包括垃圾处理柜,垃圾处理柜内多个垃圾桶本体,垃圾处理柜内设有控制模组,垃圾处理柜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多个垃圾筒本体对应的回收口,回收口内设有用于封闭盖垃圾处理柜的遮蔽组件,筛选组件以及遮蔽组件均与控制模组连接,控制模组用于实时控制垃圾处理柜的处理情况。本技术方案设置的公共卫生垃圾筒管理系统能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时,需先将需要丢弃的垃圾进行分类后,在放入对应的垃圾筒内,采用上述操作方式极其不便,对大众的生活带来一些不方便;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通过设置的垃圾处理柜能实现将对垃圾分离并存储在垃圾桶本体内,即可将垃圾桶本体集中堆放进行垃圾回收,避免垃圾桶本体在使用时被人为破会或丢失的问题凸显;且在垃圾处理柜上设置的单独回收口,能使居民通过智能手机的非接触式操作与智能垃圾桶进行人机交互,可以是语音的交互、也可以是用户界面选择功能的交互;用户可通过wifi、蓝牙、二维码等非接触操作或者语音交互控制的功能,控制垃圾桶具体分类垃圾箱的遮蔽组件开启,即用户通过选择投放的垃圾类别开启对应的盖子,甚至可以通过智能摄像头或者传感器等自动扫描,智能分类开启对应的箱体盖子,实现垃圾智能分类,将垃圾统一的丢弃在垃圾处理柜内并进行统一的处理;当垃圾从回收口处进入到垃圾处理柜内后;将不同种类的垃圾分别存储在不同的垃圾桶本体内;先由市民将丢弃的垃圾进行简单分类后,在放入垃圾回收点处的对应垃圾筒内;且设置在回收口处的遮蔽组件,其自身能起到用于遮蔽回收口的任务时,还能对垃圾进行承接后倒入垃圾处理柜内;当市民需要丢弃垃圾时,可先通过控制模组控制遮蔽组件将回收口裸露在外,此时的遮蔽组件将外翻转,即可为需要丢弃的垃圾提供承载平台,避免居民需将手臂等部分伸入在垃圾处理柜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或因垃圾处理柜内存在的细菌等造成感染的问题凸显。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
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9.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组合示意图;
22.图4为本发明的顶升组件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发明的倾倒组件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发明的模块连接结构示意图。
25.图标:1、垃圾处理柜;2、第二盖板;3、回收口;4、流道;5、垃圾桶本体;7、置物架;8、控制模组;9、气缸;10、第一盖板;11、套筒;12、齿条;13、载物台;14、行走轮;15、滑块;16、液压缸;17、支架;18、倾倒台;19、提升气缸;20、齿轮;21、机械臂;22、翻转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7.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8.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29.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0.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31.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代表至少2个。
32.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3.实施例
34.请参照图1-图6所示,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
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组合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顶升组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倾倒组件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模块连接结构示意图。
3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公共卫生垃圾筒管理系统,包括垃圾处理柜1,垃圾处理柜1内多个垃圾桶本体5,垃圾处理柜1内设有控制模组8,垃圾处理柜1的侧壁上开设有回收口3,垃圾处理柜1内设有用于筛选垃圾的筛选组件,回收口3内设有用于封闭盖垃圾处理柜1的遮蔽组件,筛选组件以及遮蔽组件均与控制模组8连接,控制模组8用于实时控制垃圾处理柜1的处理情况。本技术方案设置的公共卫生垃圾筒管理系统能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时,需先将需要丢弃的垃圾进行分类后,在放入对应的垃圾筒内,采用上述操作方式极其不便,对大众的生活带来一些不方便;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通过设置的垃圾处理柜1能实现将对垃圾分离并存储在垃圾桶本体5内,即可将垃圾桶本体5集中堆放进行垃圾回收,避免垃圾桶本体5在使用时被人为破会或丢失的问题凸显;且在垃圾处理柜1上设置的单独回收口3,能使居民将垃圾统一的丢弃在垃圾处理柜1内并进行统一的处理;当垃圾从回收口3处进入到垃圾处理柜1内后;置于垃圾处理柜1内的筛选组件将对该垃圾堆进行筛分,将其中的废弃物和可回收物进行剥离,并将不同种类的垃圾分别存储在不同的垃圾桶本体5内;减少并避免了需先由市民将丢弃的垃圾进行分类后,在放入垃圾回收点处的对应垃圾筒内,避免这一步骤增加居民的苦恼;且设置在回收口3处的遮蔽组件,其自身能起到用于遮蔽回收口3的任务时,还能对垃圾进行承接后倒入垃圾处理柜1内;当市民需要丢弃垃圾时,可先通过控制模组8控制遮蔽组件将回收口3裸露在外,此时的遮蔽组件将外翻转,即可为需要丢弃的垃圾提供承载平台,避免居民需将手臂等部分伸入在垃圾处理柜1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或因垃圾处理柜1内存在的细菌等造成感染的问题凸显。
36.进一步的,设置的控制模组8可为市面上的plc控制器,其能控制遮蔽组件和筛分组件正常的运转。
37.进一步的,设置的垃圾桶本体5的数量最少为三个,且三个按顺序摆放,用于初步存储不同的垃圾,以此达到垃圾分类的目的,减小后期的处理。
3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筛选组件包括摄像模块、红外成像模块以及载物台13,红外成像模块的型号为ds-ts1-2007-x384d150ef25的后外成像设备扫描设备,载物台13设置于垃圾处理柜1内,摄像模块以及红外成像模块均设置于垃圾处理柜1内,摄像模块以及红外成像模块均与控制模组8连接,载物台13上设有与控制模组8连接的机械臂21。设置在筛选组件内的摄像模块和红外成像模块,能对从回收口3处进入载物台13上的垃圾进行拍照以及类别扫描;当扫描完成后设置的摄像模块和红外成像模块将其扫描的讯息以及图片传递至控制模组8内,经预设在控制模组8内的程序与存储在其存储模块内部的实物图列进行对比,即可得出丢弃物的各种品类,然后在通过控制模组8通过编程软件控制机械臂21在载物台13上运动,即可将不同品类的垃圾从载物台13上分离出,然后分别存储在相应的垃圾筒内,以此达到分离处理的目的。且上述的程序均是现有技术,均可被实现。
39.进一步的,设置的摄像模块包括两个摄像头,其型号为yzh-d66,任意一个摄像头分别设置在垃圾处理柜1的外壁上,用于监控并判断是否有使用者靠近垃圾处理柜1进行垃圾丢弃,并为控制模组8提供准确的信息后操控筛选组件以及遮蔽组件的运转,进行垃圾丢弃工作前的准备;另一个摄像头设置在垃圾处理柜1内对载物台13上的垃圾进行判断,并为控制模组8提供准确的筛分信息。
40.进一步的,在垃圾处理柜1内设有用于承载载物台13的支架17,设置的支架17滑动设置在垃圾处理柜1内,且设置的载物台13与支架17靠近垃圾桶本体5的一侧铰接,并且在垃圾处理柜1内设有与多个垃圾筒一一对应的流道4,并且在载物台13上设有与流道4适配的缺口,还在垃圾处理柜1的内壁上开设有滑槽,设置的滑槽内设有与其适配的滑块15,滑块15与滑槽正对的侧壁上转动设有行走轮14,在滑块15上设有与行走轮14传动连接的驱动电机,并且还在滑块15上设有与载物台13的液压缸16,驱动电机驱动滑块15在滑槽内滑动,即可迫使载物台13随支架17运动至对应的流道4处,然后再通过设置在滑块15上的液压缸16在控制模组8的控制下运动,将载物台13在支架17上顶升一定高度,即可将堆积在载物台13上的垃圾排放至对应的流道4分别进行回收。设置的上述结构将在机械臂21将部分废弃物抓取分离后,对剩余的废弃物进行集中倾倒处理,使其进入对应的垃圾桶本体5内,避免垃圾堆砌在载物台13上影响本装置的整体运转。
41.进一步的,设置的机械臂21将在控制模组8的控制优先对可回收物以及大件物品进行抓取并分离。并且设置的机械臂21还可在控制模组8的控制下对装于袋中的垃圾破碎处理,将存储在垃圾袋内的垃圾摊开在载物台13上。
42.进一步的,设置的机械臂21的结构为现有工程中使用的抓取机械臂,其型号为scara机械手。
4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遮蔽组件包括铰接于回收口3内的第一盖板10,垃圾处理柜1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一盖板10抵接的第二盖板2,且垃圾处理柜1的侧壁上设有驱动第二盖板2翻转的驱动组件。设置的遮蔽组件内包含的第一盖板10以及第二盖板2能将回收口3进行二次封堵,避免垃圾处理柜1内的垃圾经发酵后产生的气味影响市容市貌,严重时还会滋生细菌等物质,影响周围的生活环境;设置的第一盖板10和第二盖板2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的运转过程为:当市民需要进行垃圾丢弃时,可通过设置在垃圾处理柜1的外壁上摄像头检测到,有人靠近时,摄像头将其拍摄到的讯息传递至控制模块,由控制模组8控制驱动组件驱动第二盖板2箱远离垃圾处理柜1的一侧翻转,此时的第二盖板2将第一盖板10裸露出,此时的市民即可将垃圾丢弃在第二盖板2,被市民推进回收口3内即可,且设置的第一盖板10只是铰接在回收口3处,不会对垃圾进出回收口3造成阻碍;通过上述设置还避免了市民接触附着在垃圾筒内的废弃物,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
44.进一步的,还可通过设置在垃圾处理柜1上的二维码或其他按钮对控制模组8发出指令,使遮蔽组件启动,进行垃圾分类任务。
45.进一步的,设置的第二盖板2在远离垃圾处理柜1的一侧翻转后与垃圾处理柜1呈锐角,有利于市民将垃圾丢弃在第二盖板2上后,垃圾依靠其自身的重量在第二盖板2上运动,确保垃圾顺利的进入垃圾处理柜1内。
4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包括成对设置于垃圾处理柜1侧壁上的两个气缸9,两个气缸9的均与第二盖板2的侧壁连接,第二盖板2的侧壁上顶升第一盖板10的顶升组件。设置的两个气缸9被设置在回收口3的上侧,且气缸9的输出端于第二盖板2的内壁接触,即可对气缸9进行控制迫使第二盖板2箱远离垃圾处理柜1的一侧翻转,此时的第二盖板2将第一盖板10裸露出,此时的市民即可将垃圾丢弃在第二盖板2,被市民推进回收口3内即可;顶升组件将避免市民将垃圾丢弃在第二盖板2时,市民还需将垃圾推进回收口3,造成使用者的使用繁杂性,通过设置的顶升组件将在第一盖板10顶开,迫使回收口3被完全的裸
露出,方便市民丢弃垃圾。
4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顶升组件包括成对设置于回收口3内的两个套筒11,套筒11内穿设有两个齿条12,套筒11内设有与两个齿条12啮合的齿轮20,两个齿条12分别与第一盖板10和第二盖板2铰接。设置的顶升组件,将避免市民将垃圾丢弃在第二盖板2时,市民还需将垃圾推进回收口3,造成使用者的使用繁杂性,通过设置的顶升组件将在第一盖板10顶开,迫使回收口3被完全的裸露出,方便市民丢弃垃圾。
4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垃圾桶本体5内设有与控制模组8连接的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用于检测垃圾桶本体5内的垃圾存储量。设置的型号为itr20001/t24的红外传感器主要是用于检测垃圾筒内的存储情况,确保垃圾被及时的回收,减小本装置的存储载荷,并且在红外传感器检测到垃圾即将被存储完毕后,其将对控制模组8发出指令,控制模组8将该讯息传递至控制终端,由控制终端集中处理。
49.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垃圾处理柜1上设有与控制模组8连接的定位模块,定位模块用于实时定位垃圾桶本体5的位置情况,并判断内的垃圾处理情况。通过上述操作可将该垃圾处理柜1在地图、导航软件上查找并定位到,高效快捷的服务大众,并为垃圾分类工作人员提供便捷,检测并了解位于城市各个角落的垃圾处理情况。
5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垃圾桶本体5内设有与控制模组8连接的气味传感器,型号为sm427n001-v2.1的气味传感器用于检测垃圾桶本体5内的垃圾气味。当气味传感器检测带垃圾处理柜1内的具体情况,为垃圾分类工作人员提供警示,保证位于城市各个角落的垃圾被技术处理。
5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垃圾处理柜1的侧壁开设有进出口,进出口内设有倾倒垃圾桶本体5的倾倒组件。控制垃圾桶的自动倾倒,可以实现自动化的清运目的,并且该倾倒组件具体结构为:包括倾倒台18,设置的垃圾处理柜1内设有置物架7,倾倒台18滑动通过安装架设置在置物架7上,置物架7上设有与安装架连接的提升气缸19,用于将倾倒台18提升置物架7的高位后,置物架7上设有与倾倒台18连接的翻转气缸22,使垃圾桶本体5随倾倒台18在置物架7上做翻转运动,即可实现垃圾的倾倒,设置的提升气缸19以及翻转气缸22均与控制模组8连接,并受到控制模组8的控制。提升气缸19以及翻转气缸22均为普通的市面上常见的气缸。
52.且设置的倾倒组件的数量与垃圾筒的数量一一对应。且在置物架7上设有束缚垃圾筒的束缚带,便于操作人操作。
5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垃圾桶本体5内设有与控制模组8连接的无线数据传感器,无线数据传感器用于将控制模组8与外界终端实时连接并进行信息的交互。用户可通过智能手机的非接触式操作与智能垃圾桶进行人机交互,可以是语音的交互、也可以是用户界面选择功能的交互;用户可通过wifi、蓝牙、二维码等非接触操作或者语音交互控制的功能,控制垃圾桶具体分类垃圾箱的遮蔽组件开启,即用户通过选择投放的垃圾类别开启对应的盖子,甚至可以通过智能摄像头或者传感器等自动扫描,智能分类开启对应的箱体盖子,实现垃圾智能分类。
54.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公共卫生垃圾筒管理系统,包括垃圾处理柜1,垃圾处理柜1内多个垃圾桶本体5,垃圾处理柜1内设有控制模组8,垃圾处理柜1的侧壁上开设有回收口3,垃圾处理柜1内设有用于筛选垃圾的筛选组件,回收口3内设有用于封闭盖垃
圾处理柜1的遮蔽组件,筛选组件以及遮蔽组件均与控制模组8连接,控制模组8用于实时控制垃圾处理柜1的处理情况。本技术方案设置的公共卫生垃圾筒管理系统能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时,需先将需要丢弃的垃圾进行分类后,在放入对应的垃圾筒内,采用上述操作方式极其不便,对大众的生活带来一些不方便;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通过设置的垃圾处理柜1能实现将对垃圾分离并存储在垃圾桶本体5内,即可将垃圾桶本体5集中堆放进行垃圾回收,避免垃圾桶本体5在使用时被人为破会或丢失的问题凸显;且在垃圾处理柜1上设置的单独回收口3,能使居民将垃圾统一的丢弃在垃圾处理柜1内并进行统一的处理;当垃圾从回收口3处进入到垃圾处理柜1内后;置于垃圾处理柜1内的筛选组件将对该垃圾堆进行筛分,将其中的废弃物和可回收物进行剥离,并将不同种类的垃圾分别存储在不同的垃圾桶本体5内;减少并避免了需先由市民将丢弃的垃圾进行分类后,在放入垃圾回收点处的对应垃圾筒内,避免这一步骤增加居民的苦恼;且设置在回收口3处的遮蔽组件,其自身能起到用于遮蔽回收口3的任务时,还能对垃圾进行承接后倒入垃圾处理柜1内;当市民需要丢弃垃圾时,可先通过控制模组8控制遮蔽组件将回收口3裸露在外,此时的遮蔽组件将外翻转,即可为需要丢弃的垃圾提供承载平台,避免居民需将手臂等部分伸入在垃圾处理柜1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或因垃圾处理柜1内存在的细菌等造成感染的问题凸显。
55.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