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纺纱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控式气流纺纱装置。
背景技术:2.气流纺纱是利用气流将纤维在高速回转的纺纱杯内凝聚加捻输出成纱的一种新型纺纱技术,它不需要使用锭子,主要有分梳辊、纺杯、假捻装置等多个部件;其中,通过高速回转的分梳辊所产生的离心力可将抓取的纤维甩出,而纺杯的旋转速度比分梳辊高出10倍以上,通过由此产生的离心作用,可将杯内的空气向外排出,使棉纤维进入气流杯,并形成纤维流,沿着纺杯的内壁不断运动,通过杯外的纱头牵引,在纱筒的旋绕拉力下进行牵伸,连续不断的输出纱线,以完成气流纺纱的过程。
3.现有的气流纺纱技术中,织出的纱线最终都会卷绕在纱筒的圆周面上,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纱线卷绕装置结构比较复杂,不仅在更换纱筒时需要停机,而且只适用于特定长度尺寸的纱筒,不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控。
技术实现要素: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控式气流纺纱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控式气流纺纱装置,包括:
6.用于纺织纱线的纺织部,在所述纺织部的一端开设有用于输出纱线的出线孔,且在所述纺织部的上方安装有支撑体;
7.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架,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体的两侧,在两个所述支架之间对称安装有两个可转动的调整盘;
8.可转动的卷辊,可拆卸安装于两个所述调整盘之间,所述卷辊至少设置有两根,且在每根所述卷辊上均对应套设有纱筒。
9.优选的,所述卷辊上相对应于纱筒的两端均滑动连接有限位盘,在所述限位盘相背于纱筒的一侧连接有弹簧,且在所述限位盘上靠近纱筒的一侧开设有凹槽。
10.优选的,所述支撑体的两侧靠近纺织部的位置均安装有可转动的调整架,在两个所述调整架之间转动安装有用于支撑纱线的导辊。
11.优选的,在其中一个所述调整架靠近支撑体的一侧安装有可转动的棘轮,在所述棘轮的一侧转动安装有与所述棘轮配合的棘爪,且在所述棘爪与支撑体之间连接有拉簧。
12.优选的,所述导辊的上方安装有可转动的蜡盘,且在所述蜡盘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挡板。
13.优选的,还包括至少一根可转动的丝杠,安装于所述支撑体的顶部,且在所述丝杠上旋合套设有用于纱线换向的引线块;且所述引线块可通过丝杠的旋合驱动执行沿丝杠方向的往复移动。
14.优选的,所述丝杠的下方设置有至少一根导杆,且所述导杆贯穿于引线块。
15.优选的,所述引线块包括滑块,在所述滑块的顶部开设有用于穿过纱线的引线孔,且在所述引线孔的下方开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丝杠旋合的螺纹孔。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7.(1)本发明中,通过可转动的调整盘,可以控制不同卷辊上的纱筒进行纱线的卷绕,即当前纱筒缠绕一定数量的纱线之后,可在电机的作用下,驱动调整盘转过相应的角度,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带动下一个纱筒进行绕线工作,从而解决现有气流纺纱装置在更换纱筒时需要停机的问题,进而通过该装置提高纱线生产的效率。
18.(2)针对上述调整盘和卷辊,通过在卷辊上安装限位盘和弹簧,可在增强纱筒装夹稳定性的同时,利用弹簧压缩后对限位盘的张紧支撑,可以使不同长度的纱筒安装在卷辊上,从而提高该装置的实用性;
19.另外,通过在限位盘内开设的凹槽,可在纱筒装夹时,将其两端的一部分隐藏在其中,以保证纱线缠绕完毕后,在纱筒的两端留有余量用以抓手和拿取。
20.(3)针对上述卷辊和纱筒,通过设置丝杠带动引线块沿与卷辊平行的方向进行往复移动,且使纱线在卷绕之前穿过引线孔,通过引线块的往复移动,使其在纱筒表面呈螺旋状均匀分布,从而避免纱线在卷绕过程中,出现在某一位置堆积的情况;另外,通过在丝杠下方设置的导杆,可在引线块滑动的过程中,起到导向和支撑的作用。
21.(4)本发明中,通过转动调控设置在支撑体两侧的调整架,可调节导辊相对于支撑体之间的距离,从而调控导辊对纱线的绷紧程度,以根据实际需要,控制纱线在导辊与纱筒之间的张紧度;另外,在棘轮和棘爪装置的配合下,可限制调整架进行单向转动,在需要复位时,拨开棘爪,以使棘轮能够逆向转动。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发明的左视图;
24.图3为本发明引线块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发明调整盘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发明限位盘的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8.图中:1、纺织部;2、支撑体;3、支架;4、纱筒;5、调整盘;6、卷辊;7、限位盘;8、弹簧;9、丝杠;10、导杆;11、引线块;12、滑块;13、引线孔;14、蜡盘;15、挡板;16、调整架;17、导辊;18、棘轮;19、棘爪;20、拉簧;21、凹槽;22、出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0.参照图1-图6,一种可调控式气流纺纱装置,包括:
31.用于纺织纱线的纺织部1,在纺织部1的一端开设有用于输出纱线的出线孔22,且
在纺织部1的上方安装有支撑体2;
32.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架3,分别固定安装于支撑体2的两侧,在两个支架3之间对称安装有两个可转动的调整盘5;
33.可转动的卷辊6,可拆卸安装于两个调整盘5之间,卷辊6至少设置有两根,且在每根卷辊6上均对应套设有纱筒4。
34.具体的,利用上述所公开的技术方案执行气流纺纱的工作以及相应纱线的收卷:
35.纺织部1用于将纤维在高速回转的纺纱杯内凝聚加捻,最终输出成纱,而产生的纱线会将经过出线孔22输出,再经过一系列其他部件的作用之后,卷绕在纱筒4上,以便于后续工作的进行;而通过支架3支撑的卷辊6可绕自身轴线转动,且能够从调整盘5的一侧穿出拆卸,在当前纱筒4缠绕一定数量的纱线之后,可在电机的驱动下,使调整盘5转过相应的角度,以便于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带动下一个纱筒4进行绕线工作;
36.其中,关于卷辊6,其与纱筒4之间具有紧密配合的关系,可带动纱筒4同步转动,且在纱筒4上设置有用于拦截纱线的挂钩,以便于其更快速地缠绕在纱筒4的表面。
37.上述,进一步的,卷辊6上相对应于纱筒4的两端均滑动连接有限位盘7,在限位盘7相背于纱筒4的一侧连接有弹簧8,且在限位盘7上靠近纱筒4的一侧开设有凹槽21。优选的,通过在卷辊6上安装限位盘7和弹簧8,可在增强纱筒4装夹稳定性的同时,利用弹簧8压缩后对限位盘7的张紧支撑,可以使不同长度的纱筒4安装在卷辊6上;通过在限位盘7内开设的凹槽21,可在纱筒4装夹时,将其两端的一部分隐藏在其中,以保证纱线缠绕完毕后,在纱筒4的两端留有余量用以抓手和拿取。
38.进一步的,还包括至少一根可转动的丝杠9,安装于支撑体2的顶部,且在丝杠9上旋合套设有用于纱线换向的引线块11;且引线块11可通过丝杠9的旋合驱动执行沿丝杠9方向的往复移动;
39.丝杠9的下方设置有至少一根导杆10,且导杆10贯穿于引线块11;
40.引线块11包括滑块12,在滑块12的顶部开设有用于穿过纱线的引线孔13,且在引线孔13的下方开设有至少一个与丝杠9旋合的螺纹孔。优选的,通过设置丝杠9带动引线块11沿与卷辊6平行的方向进行往复移动,且使纱线在卷绕之前穿过引线孔13,通过引线块11的往复移动,使其在纱筒4表面呈螺旋状均匀分布,从而避免纱线在卷绕过程中,出现在某一位置堆积的情况;另外,滑块12与丝杠9旋合连接,且通过在丝杠9下方设置的导杆10,可在引线块11滑动的过程中,起到导向和支撑的作用。
41.由上可知,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可转动的调整盘5,可以控制不同卷辊6上的纱筒4进行纱线的卷绕,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还提供一种进一步优选的处理结构:
42.支撑体2的两侧靠近纺织部1的位置均安装有可转动的调整架16,在两个调整架16之间转动安装有用于支撑纱线的导辊17。
43.在其中一个调整架16靠近支撑体2的一侧安装有可转动的棘轮18,在棘轮18的一侧转动安装有与棘轮18配合的棘爪19,且在棘爪19与支撑体2之间连接有拉簧20。
44.在上述进一步的优选处理中,通过控制导辊17的位置,进而调控缠绕在其上纱线的张紧程度。
45.具体的,通过转动设置在支撑体2两侧的调整架16,可调节导辊6相对于支撑体2之间的距离,从而调控导辊6对纱线的绷紧程度,以根据实际需要,控制纱线在导辊6与纱筒4
之间的张紧度;另外,在棘轮18和棘爪19装置的配合下,可限制调整架16进行单向转动,在需要复位时,拨开棘爪19,以使棘轮18能够逆向转动;
46.其中,关于导辊17,经出线孔22输出的纱线可首先在导辊17上缠绕几圈,以便于控制张进度,而且导辊17自身可转动,并且在棘爪19与支撑体2之间设置的拉簧20可在棘爪19经棘齿推离时,将其迅速拉回。
47.综上,针对上述所公开的具体处理结构,还提供更进一步的优选结构:
48.导辊17的上方安装有可转动的蜡盘14,且在蜡盘14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挡板15。经气流纺纱工艺生产的纱线,其表面不可避免会有许多毛羽,这回影响后续衣物制品的质量,基于此,利用给纱线上蜡的操作,可将毛羽倒伏在纱线上,同时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还可减少织布过程中毛羽堵塞针孔、针筒,造成烂针等疵点,具体的,在沙先生卷绕之前,经导辊17和引线块11的作用,可使其与蜡盘14紧密接触,并通过挡板15保证其在蜡盘14上的接触,且使蜡盘14转动之后,可提高上蜡的效率,以及保证蜡盘14的使用均匀;而关于蜡盘14,由专门的蜡块制成。
4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5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