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液压零件搬运机械

文档序号:31470914发布日期:2022-09-09 23:11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型液压零件搬运机械

1.本发明涉及大型机械精密零件搬运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大型液压零件搬运机械。


背景技术:

2.大型液压缸在制造以及后期维修中,都需要有相应的搬运设备,以此减少体力劳动,对于活塞杆,搬运过程中也要极力避免磕碰,防止表面划伤造成漏油。现有技术中,专利文件cn107160224a公开了一种用于机械加工的大型零件搬运机械,在该方案中,通过左右两个零件夹持板在电磁吸力作用下向中间滑动,实现对大型零件的夹持。根据该公开资料记载,结合实际情况,该方案依然存在明显缺陷:一、零件夹持中依然存在依然属于硬接触,夹持板与零件端部及端部外缘直接接触,搬运中不可避免出现晃动,晃动中零件表面与夹持板之间难免出现剐蹭;二、该装置能够搬运的零件极其有限。首先是长度方面,由于该装置是对零件两端进行夹持,所以在搬运中只能适应较短的零件,如果需要搬运较长零件,则需要对整个机架进行加长,加长后电磁力的吸力能否满足夹持需要,有待考证;其次,该装置只适用于左右对称或者两端的直径一致的零件,对于两端不一致的零件是无法保证水平的;然后,该零件搬运中只能适用于端面为竖直平面的零件,对于端面不规则的零件,该装置无能为力;最后,对于细长轴,例如油井中用的细长杆,如果轴向加持力过大,会导致零件弯曲变形。
3.三、该装置适合于对单个零件的搬运,但不适合对复杂组装件或者复杂外形设备的搬运。
4.总之,现有技术中的零件搬运装置在搬运中依然存在剐蹭风险,适应范围有限,不能够搬运复杂外形的零件。现提供一种搬运设备,能够避免零件在搬运中出现剐蹭,能够在搬运中减轻或者抵消设备晃动对搬运件的不利影响,不但能够搬运规则零件,也能搬运不规则零件。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型液压零件搬运机械,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零件搬运装置在搬运中依然存在剐蹭风险,适应范围有限,不能够搬运复杂外形的零件的问题。
6.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水平状的圆筒,圆筒下端安装有多个轮子,圆筒左右两端腔内均有与其同轴的内齿圈,内齿圈能转动,内齿圈内有与其同轴的外齿圈,外齿圈能转动,内齿圈远离重心的一侧有固定环,固定环与圆筒之间经连接杆固定在一起;内齿圈与外齿圈之间有环形间隔,环形间隔内有能主动转动的传动齿轮,传动齿轮转动安装在固定环上,传动齿轮转动能带动内齿圈与外齿圈同轴反向转动;内齿圈与外齿圈上均贯穿有拉绳机构;所述的拉绳机构包括与圆筒平行的空心筒,空心筒端部固定有滚轮,空心筒内插
装有螺杆,螺杆不能转动,螺杆与空心筒之间经螺纹连接;当内齿圈、外齿圈同轴反向转动时滚轮沿着固定环外圆面或内圆面滚动;滚轮带动空心筒转动时使得螺杆能左右移动;位于内齿圈上的拉绳机构位于内齿圈后端,其中的空心筒贯穿内齿圈左右端面;位于外齿圈上的拉绳机构位于外齿圈前侧,其中的空心筒贯穿外齿圈左右端面;所述的圆筒前后两端均有能转动的卷线轮,卷线轮中间固定有环形凸起,卷线轮上盘卷有绳子,绳子中部贯穿环形凸起,圆筒前后侧壁上开设有让位槽,位于后侧的绳子端部与内齿圈上的螺杆端部固定连接,位于前侧的绳子端部与外齿圈上的螺杆端部固定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的螺杆远离固定环的一端上套装有花键筒,螺杆的截面呈花键结构;位于内齿圈上的拉绳机构中的花键筒与内齿圈经固定杆固定在一起;位于外齿圈上的拉绳机构中的花键筒与外齿圈经固定杆固定在一起。
8.进一步地,所述的传动齿轮上连接有电机,电机固定在固定环上。
9.进一步地,所述的卷线轮上贯穿有固定轴,固定轴与圆筒安装在一起,固定轴与卷线轮之间安装有扭簧,在无外力情况下扭簧能将绳子盘卷起来。
10.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轴两端均有液压缸,固定轴端部与液压缸中的活塞杆固定,液压缸的底座与圆筒固定在一起。
11.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杆呈u形,连接杆一端与圆筒端部固定,连接杆另一端与固定环固定。
12.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环内外侧壁上均设置成齿牙结构,滚轮为盘形齿轮结构。
13.本发明结构巧妙,利用绳索对搬运件进行捆扎,采用柔性固定,即能够实现多种尺寸零件的搬运,也能对适应各种形状外观的零件或者组合件,利用绳子对搬运件施加不同方向的拉力实现对搬运件的固定,以此实现搬运中减震,避免出现磕碰,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主视图。
15.图2为本发明主视剖视图。
16.图3为本发明俯视剖视图。
17.图4为本发明侧视剖视图。
18.图5为图2中a-a剖视图。
19.图6为图2中b-b剖视图。
20.图7为图3中c处放大图。
21.图8为本发明中螺杆的结构图。
22.图9为搬运件被绳子捆住后的状态示意图一(主视方向)。
23.图10为搬运件被绳子捆住后的状态示意图二(侧视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进一步详细说明。
25.由图1至图10给出,本发明包括水平状的圆筒1,圆筒1下端安装有多个轮子2,圆筒1左右两端腔内均有与其同轴的内齿圈3,内齿圈3能转动,内齿圈3内有与其同轴的外齿圈
4,外齿圈4能转动,内齿圈3远离重心的一侧有固定环5,固定环5与圆筒1之间经连接杆6固定在一起;内齿圈3与外齿圈4之间有环形间隔,环形间隔内有能主动转动的传动齿轮7,传动齿轮7转动安装在固定环5上,传动齿轮7转动能带动内齿圈3与外齿圈4同轴反向转动;内齿圈3与外齿圈4上均贯穿有拉绳机构;所述的拉绳机构包括与圆筒1平行的空心筒8,空心筒8端部固定有滚轮9,空心筒8内插装有螺杆10,螺杆10不能转动,螺杆10与空心筒8之间经螺纹连接;当内齿圈3、外齿圈4同轴反向转动时滚轮9沿着固定环5外圆面或内圆面滚动;滚轮9带动空心筒8转动时使得螺杆10能左右移动;位于内齿圈3上的拉绳机构位于内齿圈3后端,其中的空心筒8贯穿内齿圈3左右端面;位于外齿圈4上的拉绳机构位于外齿圈4前侧,其中的空心筒8贯穿外齿圈4左右端面;所述的圆筒1前后两端均有能转动的卷线轮11,卷线轮11中间固定有环形凸起12,卷线轮11上盘卷有绳子,绳子中部贯穿环形凸起12,圆筒1前后侧壁上开设有让位槽,位于后侧的绳子端部与内齿圈3上的螺杆10端部固定连接,位于前侧的绳子端部与外齿圈4上的螺杆10端部固定连接。
26.为了实现螺杆10不能转动,所述的螺杆10远离固定环5的一端上套装有花键筒13,螺杆10的截面呈花键结构;位于内齿圈3上的拉绳机构中的花键筒13与内齿圈3经固定杆固定在一起;位于外齿圈4上的拉绳机构中的花键筒13与外齿圈4经固定杆固定在一起。
27.为了实现传动齿轮7主动转动,所述的传动齿轮7上连接有电机14,电机14固定在固定环5上。
28.为了安装卷线轮11,所述的卷线轮11上贯穿有固定轴15,固定轴15与圆筒1安装在一起,固定轴15与卷线轮11之间安装有扭簧,在无外力情况下扭簧能将绳子盘卷起来。
29.为了绳子能将搬运件绑紧、固定,所述的固定轴15两端均有液压缸16,固定轴15端部与液压缸16中的活塞杆固定,液压缸16的底座与圆筒1固定在一起。
30.为了防止螺杆10随内齿圈3、外齿圈4公转时与连接杆6发生干涉,所述的连接杆6呈u形,连接杆6一端与圆筒1端部固定,连接杆6另一端与固定环5固定。
31.为了防止滚轮9与固定环5之间出现打滑现象,所述的固定环5内外侧壁上均设置成齿牙结构,滚轮9为盘形齿轮结构。
32.值得注意的是,圆筒1与内齿圈3之间安装有轴承,内齿圈3与外齿圈4之间安装有轴承,空心筒8与内齿圈3之间安装有轴承,空心筒8与外齿圈4之间安装有轴承。
33.使用时,用吊装工具将待搬运件置于圆筒1腔内,搬运件不与四周接触,此时启动电机14,电机14转动带动传动齿轮7转动,传动齿轮7转动带动内齿圈3与外齿圈4同轴反向转动,内齿圈3、外齿圈4转动中带动其上的拉绳机构绕着搬运件缠绕,在此过程中,内齿圈3、外齿圈4上的滚轮9均沿着固定环5滚动,滚轮9带动空心筒8转动,螺杆10在花键筒13作用下不能转动,所以空心筒8转动能使螺杆10沿其轴向向外侧移动,即,螺杆10在绕着搬运件转动的同时也在向外侧牵拉绳子,当卷线轮11上的绳子全部展开后,电机14断电,此时各个绳子对零件施加多个方向的拉力,所有方向的拉力合力为零,如图9、10所示。到达位置后需要放下搬运件,此时依然需要吊装设备配合,先将搬运件挂装在吊具上,然后电机14反转,螺杆10逐渐向中间聚拢,卷线轮11在扭簧作用下将绳子再次盘卷起来,直至卷线轮11与螺杆10均恢复原状,此时搬运件可以自由出入,配合吊装设备将搬运件下放至合适地方。
34.在上述中,如果零件直径较细,或者卷线轮11上的绳子未完全展开,或者绳子未绷紧,此时,启动液压缸16,液压缸16上的活塞杆带动卷线轮11向远离圆筒1的一侧移动,使得卷线轮11上的绳子展开并绷紧,促使各个绳子对搬运件的拉力的总合力为零,即,搬运件在各方向拉力作用下达到受力平衡状态。
35.在上述所有实施例中,其中内齿圈3与外齿圈4是由传动齿轮7带动,由于内齿圈3与外齿圈4直径并不相等,所以造成内齿圈3与外齿圈4的角转速存在差异,造成搬运件处于圆筒1中心处时绳子对搬运件的合力并不为零,当吊装设备完全脱离搬运件后,搬运件会向某个方向偏移一个位移,但是这个位移并不大,只要搬运件不与周围接触或者碰撞即可,造成的结果仅仅只是搬运件与圆筒1不同轴或者不同心而已,并无其他影响。只要圆筒1腔室足够大,就不会出现磕碰。当然,内齿圈3与外齿圈4角转速不一致的缺陷也是可以克服的,当时方法很多,在此例举一例:传动齿轮7是由一个大齿轮及一个小齿轮同轴固定组成,其中大齿轮与内齿圈3啮合,小齿轮与外齿圈4啮合,两者的传动比相等,如此,内齿圈3与外齿圈4的角转速保持一致,即如此就能达到绳子对搬运件所有方向的拉力合力为零的目的。
36.本发明采用绳子固定的方式,代替传统的直接夹紧,对于活塞杆之类的精密、光滑的零件,减震抗震,既能够避免搬运中晃动导致的剐蹭,也能够有效保护零件的外表面,适用于大型零件,也适用于较重的组装件,适用范围广。
37.本发明对细长轴搬运中,可以采用多个本装置协同作业,具体是:在搬运件两端以及中间部位安装若干本装置,实现多部位固定,避免零件在搬运中出现变形弯曲。
38.同理,由上述可得,本装置也可以搬运建材,例如成捆的钢材、大型的管材等等,适用范围广,当然使用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此,在此不再赘述。
39.本发明结构巧妙,利用绳索对搬运件进行捆扎,采用柔性固定,即能够实现多种尺寸零件的搬运,也能对适应各种形状外观的零件或者组合件,利用绳子对搬运件施加不同方向的拉力实现对搬运件的固定,以此实现搬运中减震,避免出现磕碰,适用范围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