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连续供料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体缓存线。
背景技术:2.单个柱状电池组装成电池组的过程中需要对每一枚电池打码溯源,由于电池打码过程瞬间完成,因此极快速的吞吐处理过程对前端的配套供料提出了较高的性能要求,在有限的工站范围内,传统的料箱循环供料机难以满足大吞吐量产线的加工要求,操作人员需要往返搬运物料,打码线需要为此间歇性待机,导致生产效率底、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3.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立体缓存线,将电池物料源源不断通过上料线输入到缓存转盘,一方面将转盘立体堆叠提高缓存容量,另一方面在输入输出接口匹配堆料枢纽来控制下游产线节奏,从而实现了一拖三以上规模的连续供料要求,性能强劲且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大大降低。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立体缓存线,包括机台、缓存转盘、围挡、离心拨料机构、输入输出接口、进料枢纽部、出料枢纽部、上料线、分流流道、下料线,所述机台上立体设置有两层缓存转盘,所述缓存转盘的边缘架设有围挡,所述缓存转盘的盘面设置有离心拨料机构,所述围挡开设有一处输入输出接口,所述机台上分别架设有占据在输入输出接口处的进料枢纽部和出料枢纽部,所述进料枢纽部转向后对接上料线,所述出料枢纽部内建若干分流流道,所述分流流道转向后各自对接下料线。
5.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缓存转盘由一减速电机通过一齿盘主轴传动相连,所述齿盘主轴通过一设于机台的轴承座竖立,所述缓存转盘轴心两面配合拼接有法兰和托台,所述托台通过一张紧套同轴固定在齿盘主轴上,所述缓存转盘在机台上同轴等间距分层立体堆叠。
6.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离心拨料机构由支架、光轴横梁、张紧座、定向导流板、引拨摆臂组成,所述光轴横梁通过支架水平横跨在各层缓存转盘的半幅盘面上,所述光轴横梁上设置有张紧座,所述张紧座下吊有定向导流板和引拨摆臂。
7.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定向导流板和引拨摆臂均呈弧形首尾衔接且自缓存转盘的中心向边缘偏转。
8.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张紧座下置有轴套,所述轴套内设置有轴承并卡接有扭簧,所述轴承中竖直插接有同样卡接扭簧的转轴,所述转轴下端与引拨摆臂垂直相连,所述转轴上端设置一齿轮,所述齿轮与张紧座上的两组齿轮阻尼器啮合,所述齿轮阻尼器运行方向相反;所述齿轮端面沿径向同轴外接位置感应片,所述位置感应片与一光电传感器相互配合。
9.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进料枢纽部开设有两端180
°
反向的堆料栈道,所述堆料栈道两端口架设有物料导正门挡,所述进料枢纽部底面悬浮设置有由电机驱动的
转向盘,所述堆料栈道的路径与转向盘的外沿匹配,所述堆料栈道的出口路线与所述缓存转盘的外沿相切。
10.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分流流道相互紧邻且平行,所述分流流道的入口沿着缓存转盘的转动方向错位退移,所述围挡内壁设置有防堵凸块,所述防堵凸块呈半圆弧形状布置在分流流道的最前端。
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立体缓存线,将电池物料源源不断通过上料线输入到缓存转盘,一方面将转盘立体堆叠提高缓存容量,另一方面在输入输出接口匹配堆料枢纽来控制下游产线节奏,从而实现了一拖三以上规模的连续供料要求,性能强劲且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 是本发明一种立体缓存线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 是本发明一种立体缓存线的法兰结构图;图3 是本发明一种立体缓存线的定向导流板结构图;图4 是本发明一种立体缓存线的引拨摆臂结构图;图5 是本发明一种立体缓存线的分流流道结构图;图6 是本发明一种立体缓存线的进料枢纽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4.如图1-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一种立体缓存线,包括机台1、缓存转盘2、围挡3、离心拨料机构4、输入输出接口5、进料枢纽部6、出料枢纽部7、上料线8、分流流道9、下料线,所述机台1上立体设置有两层缓存转盘2,所述缓存转盘2的边缘架设有围挡3,所述缓存转盘2的盘面设置有离心拨料机构4,所述围挡3开设有一处输入输出接口5,所述机台1上分别架设有占据在输入输出接口5处的进料枢纽部6和出料枢纽部7,所述进料枢纽部6转向后对接上料线8,所述出料枢纽部7内建若干分流流道9,所述分流流道9转向后各自对接下料线。
15.其中,所述缓存转盘2由一减速电机201通过一齿盘主轴202传动相连,所述齿盘主轴202通过一设于机台1的轴承座101竖立,所述缓存转盘2轴心两面配合拼接有法兰203和托台204,所述托台204通过一张紧套205同轴固定在齿盘主轴202上,所述缓存转盘2在机台1上同轴等间距分层立体堆叠。
16.进一步的,所述离心拨料机构4由支架401、光轴横梁402、张紧座403、定向导流板
404、引拨摆臂405组成,所述光轴横梁402通过支架401水平横跨在各层缓存转盘2的半幅盘面上,所述光轴横梁402上设置有张紧座403,所述张紧座403下吊有定向导流板404和引拨摆臂405。
17.进一步的,所述定向导流板404和引拨摆臂405均呈弧形首尾衔接且自缓存转盘2的中心向边缘偏转。
18.进一步的,所述张紧座403下置有轴套406,所述轴套406内设置有轴承407并卡接有扭簧408,所述轴承407中竖直插接有同样卡接扭簧408的转轴409,所述转轴409下端与引拨摆臂405垂直相连,所述转轴409上端设置一齿轮410,所述齿轮410与张紧座403上的两组齿轮阻尼器411啮合,所述齿轮阻尼器411运行方向相反;所述齿轮410端面沿径向同轴外接位置感应片412,所述位置感应片412与一光电传感器413相互配合。
19.进一步的,所述进料枢纽部6开设有两端180
°
反向的堆料栈道601,所述堆料栈道601两端口架设有物料导正门挡602,所述进料枢纽部6底面悬浮设置有由电机驱动的转向盘603,所述堆料栈道601的路径与转向盘603的外沿匹配,所述堆料栈道601的出口路线与所述缓存转盘2的外沿相切。
20.进一步的,所述分流流道9相互紧邻且平行,所述分流流道9的入口沿着缓存转盘2的转动方向错位退移,所述围挡3内壁设置有防堵凸块91,所述防堵凸块91呈半圆弧形状布置在分流流道9的最前端。
21.单个柱状电池组装成电池组的过程中需要对每一枚电池打码溯源,由于电池打码过程瞬间完成,因此极快速的吞吐处理过程对前端的配套供料提出了较高的性能要求,在有限的工站范围内,传统的料箱循环供料机难以满足大吞吐量产线的加工要求,操作人员需要往返搬运物料,打码线需要为此间歇性待机,导致生产效率底、劳动强度大。
22.为了解决产线吞吐性能过剩导致的供料短缺问题,本实施例摒弃传统的物料预装料盒后来回搬运的供料模式,而是如图1所示将设备直接与前端上料线8对接,上游来料首先通过一与进料枢纽部6相同的转向盘603换向接入到上料线8,一层缓存转盘2由图示的水平摆放的上料线8供料,二层缓存转盘2由图示的斜向上引导的上料线8供料。各缓存转盘2提供独立的片区来缓存物料。
23.本实施例进入上料线8的电池进线姿态为竖立状态,电池流入堆料栈道601并由转向盘603推行发生180度转弯,转弯后的走线与缓存转盘2边缘相切,使电池从缓存转台的边缘沿着围挡3导入缓存转盘2盘面。
24.进入缓存转盘2的电池随转动过程逐渐堆积,定向导流板404将电池引导到引拨摆臂405,引拨摆臂405受控于齿轮阻尼器411发生有限范围的活动偏摆,偏摆过程可缓解电池堆积造成对自身的冲击,同时也是避免电池在收窄过程中发生挤压。引拨摆臂405能收窄缓存转盘2的通道宽度,供电池流出。
25.在围挡3上设置有正对在引拨摆臂405末端出口处的防堵凸块91,所述防堵凸块91圆弧形凸出,从而有效缓解该出口处的电池积压问题。因电池分布在缓存转盘2的不同半径位置,所以靠近边缘的电池首先进入最靠近边缘的第一条分流流道9内,靠近半径中部的电池无法流入第一条分流流道9,随缓存转盘2流入推移在第一条分流流道9下游方向的第二条分流流道9,同理,最高近轴心的电池流入第三条分流流道9,每条分流流道9流入不同的工站同步进行加工处理。
26.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立体缓存线,将电池物料源源不断通过上料线8输入到缓存转盘2,一方面将转盘立体堆叠提高缓存容量,另一方面在输入输出接口5匹配堆料枢纽来控制下游产线节奏,从而实现了一拖三以上规模的连续供料要求,性能强劲且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大大降低。
2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