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拆卸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394240发布日期:2023-03-08 12:32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拆卸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电梯拆卸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梯拆卸方法。


背景技术:

2.电梯是现有技术中常见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层数较高的建筑物内。按照电梯的安装空间可以分为有机房电梯和无机房电梯。有机房电梯的机房通常设置在房屋顶层,机房内的主要设备就是曳引机及控制柜。无机房电梯与有机房电梯的最大区别就是利用现代化生产技术将机房内设备尽量在保持原有性能的前提下小型化,从而取消有机房电梯的机房,小到能够利用电梯井道顶部或井道侧部尽量少的空间将主要设备安装进去。
3.现有的传统拆除方法以盘车松闸,以钢丝绳放对重块的方式拆除:
4.一、以盘车松闸(在轿厢内增加重物,使轿厢重量超过对重架重量以后,打开电梯主机抱闸,轿厢下滑,工作人员在轿厢顶部进行施工,拆除井道内其他零部件)-待轿厢坐底以后,以现有的电梯钢丝绳缠绕在机房水泥墩或主机槽钢上的方式,用钢丝绳将对重架缓慢下降至底坑的方式拆除;其缺点为:钢丝绳老化或者缠绕的角度超过极限,将会有断裂的风险,对重架(一般不低于1吨重)将会直接砸到井道底部
5.二、现有的传统拆除方法以盘车松闸,顶层取对重块的方式拆除:同样以盘车松闸(在轿厢内增加重物,使轿厢重量超过对重重量以后,打开电梯主机抱闸,轿厢下滑,工作人员在轿厢顶部进行施工,拆除井道内其他零部件),跟以上方法不同的是在拆除前,现在井道内顶层的平层处先做固定点,搭建悬空平台,待轿厢坐底以后,对重架升至最高处,此时工作人员通过事先搭建好的悬空平台,将对重块在楼层的最顶层分解取出;其缺点为:顶层井道内平台为悬空,因为要预留空间将对重块升到顶部,所以搭建此平台的时候,中间必然是镂空的。固定点的牢固程度及搭建平台的平稳性将直接影响工作人员的安全性,可能产生平台坍塌、人员滑落的风险。
6.以上两种方法最大的弊端在于如何控制轿厢的重量,因为轿厢越是往下,对重架就相应的越是往上,悬在井道内。对重架的和轿厢的重量随着上下位置的变化必然发生改变!一旦轿厢重量超越了极限(越是高层,此种情况越是严重),主机的抱闸可能刹不住或者钢丝绳在绳槽内打滑,此时将会发生轿厢坠落至底,对重架冲顶散落,对重块从井道内的顶部直接砸下来,此时在轿厢顶部的人员在经历坠梯以后,将迎来更为致命的高空坠物的砸伤风险(井道内的高度跟楼层的高度相同,对重块的重量一般不低于50kg/块)。由于电梯井道的特殊性,单个井道的空间一般不大于10平方米,所以人员无处可躲,风险非常大。此种事故已有发生,后果非常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拆卸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拆卸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s1:施工前准备:将爬缆器控制柜、爬缆器、等离子切割机均与梯原电源动力柜连
接,将爬缆器钢丝绳一端固定在井道顶端,将爬缆器钢丝绳另一端贯穿爬缆器,且将爬缆器与轿厢之间通过吊装钢丝绳进行吊装;
10.s2:施工中:
11.a、利用爬缆器把轿厢往上提升,电梯的对重架将缓慢降至底坑,最终停留在底坑缓冲器上,确定对重架到底以后,切断电梯的主钢丝绳;
12.b、工作人员站立至轿厢顶部,通过爬缆器带动轿厢由上往下的拆除井道内的电梯线缆和厅门,然后从上往下逐层拆除井道导轨和支架,最后拆除对重架;
13.c、待井道内全部清空以后,工作人员到楼顶,利用电梯的限速器钢丝绳(限速器钢丝绳是电梯本身自带的结构,为公知技术,在此不做进一步赘述),连接爬缆器的爬缆器钢丝绳,将其放至底层,至此电梯拆除完毕。
14.优选的,所述s1在将爬缆器控制柜、爬缆器、等离子切割机均与梯原电源动力柜连接之前,需要断电梯主电源,利用电梯原电源动力柜,接入电缆线待用,电缆线长度根据所拆电梯的高度进行选择。
15.优选的,所述s1爬缆器钢丝绳一端固定在井道顶端具体是:将爬缆器钢丝绳的一端通过电梯机房的两个钢丝绳孔洞或固定在主机下方的槽钢上,用3个以上的卡扣进行牢固固定;
16.所述s1爬缆器钢丝绳另一端贯穿爬缆器具体为:启动爬缆器,将钢丝绳的另一端穿过连接爬缆器的牵引口,已经穿出的钢丝绳通过井道内壁一直放至电梯底坑并将多余的钢丝绳移除井道门口,确保此钢丝绳是从上至下为无阻碍垂直状态,继续开动爬缆器,将其悬空停在井道内部待用。
17.优选的,所述s1爬缆器与轿厢之间通过吊装钢丝绳进行吊装后还需要通过控制柜的转换开关,调整两台爬缆器与轿厢的受力程度为一致。
18.优选的,还需要将两台爬缆器调整为联动状态。
19.优选的,所述s2工作人员以轿厢顶部为工作平台,轿厢内部为载货空间;每拆一层厅门须及时封堵并张贴警示标贴;所拆厅门等部件暂存在轿厢内并分批次运至一楼搬出,轿厢再次往上升至其他施工楼层。
20.优选的,所述限速器钢丝绳的长度是井道高度的两倍。
21.优选的,拆卸时需控制轿厢移动的速度约为0.3-0.4米/秒。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3.①
避免传统电梯拆除方法所存在的安全隐患(轿厢超重坠落、下放对重架时钢丝绳断裂、顶层取对重时悬空平台的滑落和坍塌风险);
24.②
节省人力和时间成本(拆除施工时,所需人力为传统拆梯方法的减少为50%左右);
25.③
由于轿厢的重量配比保持不变,特别适用于高层、超高层电梯的拆除施工(由于高层及超高层电梯所配用的钢丝绳相对更粗更长,当采用传统拆梯方法时,随着轿厢往下,对重架往上的位置变化,钢丝绳的重量将会持续增加到轿厢一侧,至拆除施工的后期,空载轿厢的重量甚至已经超过了对重架的重量,因此导致高层及超高层电梯拆除的风险非常大);
26.④
特别适用于高层、超高层独梯的拆除(比如楼层高度30层或以上,在其他电梯因
损坏或其他原因无法用来搬运拆卸部件及人员上下的情况下,人员需要通过爬楼梯的方式来进行施工,效率极低;本方法可以在被拆电梯断电以后,亦可自由的载人载物上下移动,效率及高)。
附图说明
2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28.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9.图中:1、井道;2、轿厢导轨;3、爬缆器钢丝绳;4、轿厢;5、吊装钢丝绳;6、爬缆器;7、平台;8、对重导轨;9、对重架。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1.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电梯拆卸方法,s1:施工前准备:将爬缆器控制柜、爬缆器6、等离子切割机均与梯原电源动力柜连接,将爬缆器钢丝绳3一端固定在井道1顶端,将爬缆器钢丝绳3另一端贯穿爬缆器6,且将爬缆器6与轿厢4之间通过吊装钢丝绳5进行吊装;
32.s2:施工中:
33.a、利用爬缆器6把轿厢4往上提升,电梯的对重架9将缓慢降至底坑,最终停留在底坑缓冲器上,确定对重架9到底以后,切断电梯的主钢丝绳;
34.b、工作人员站立至轿厢4顶部,通过爬缆器6带动轿厢4由上往下的拆除井道1内的电梯线缆和厅门,然后从上往下逐层拆除井道1导轨和支架,最后拆除对重架9;
35.c、待井道1内全部清空以后,工作人员到楼顶,利用电梯的限速器钢丝绳,连接爬缆器6的爬缆器钢丝绳,将其放至底层,至此电梯拆除完毕。
36.所述s1在将爬缆器控制柜、爬缆器6、等离子切割机均与梯原电源动力柜连接之前,需要断电梯主电源,利用电梯原电源动力柜,接入电缆线待用,电缆线长度根据所拆电梯的高度进行选择。
37.所述s1爬缆器钢丝绳3一端固定在井道1顶端具体是:将爬缆器钢丝绳3的一端通过电梯机房的两个钢丝绳孔洞或固定在主机下方的槽钢上,用3个以上的卡扣进行牢固固定;
38.所述s1爬缆器钢丝绳3另一端贯穿爬缆器6具体为:启动爬缆器6,将钢丝绳的另一端穿过连接爬缆器6的牵引口,已经穿出的钢丝绳通过井道1内壁一直放至电梯底坑并将多
余的钢丝绳移除井道1门口,确保此钢丝绳是从上至下为无阻碍垂直状态,继续开动爬缆器6,将其悬空停在井道1内部待用。
39.所述s1爬缆器6与轿厢4之间通过吊装钢丝绳5进行吊装后还需要通过控制柜的转换开关,调整两台爬缆器6与轿厢4的受力程度为一致。
40.还需要将两台爬缆器6调整为联动状态。
41.所述s2工作人员以轿厢4顶部为工作平台7,轿厢4内部为载货空间;每拆一层厅门须及时封堵并张贴警示标贴;所拆厅门等部件暂存在轿厢4内并分批次运至一楼搬出,轿厢4再次往上升至其他施工楼层。
42.所述限速器钢丝绳的长度是井道1高度的两倍。
43.拆卸时需控制轿厢4移动的速度约为0.3-0.4米/秒。
44.①
将电梯轿厢停至顶层平层,人员可进入轿厢顶部即可(此处有机房电梯及无机房电梯步骤一致);
45.②
切断电梯主电源,利用电梯原电源动力柜,接入不小于6平方的电缆线待用,电缆线长度根据所拆电梯的高度进行选择;
46.③
将爬缆器控制柜(带联控的转换器,可单台控制其中某一台爬缆器,也可以同步控制两台爬缆器同步提升或下降)、等离子切割机、照明电灯的电源全部连接完毕;
47.④
将爬缆器爬缆器钢丝绳的一端通过电梯机房的两个钢丝绳孔洞(或固定在主机下方的槽钢上)用3个以上的卡扣进行牢固固定,一共需要放两根钢丝绳;然后启动爬缆器,将钢丝绳的另一端穿过连接爬缆器的牵引口,已经穿出的钢丝绳通过井道内壁一直放至电梯底坑并将多余的钢丝绳移除井道门口,确保此钢丝绳是从上至下为无阻碍垂直状态,继续开动爬缆器,将其悬空停在井道内部待用。第二根钢丝绳和第二台爬缆器以同样的方式将其准备完毕。
48.⑤
待两台爬缆器全部悬挂完毕,利用事先准备好的吊装钢丝绳(不低于10号钢丝绳,长度约1.5米,两头压好线扣的标准吊装钢丝绳,破断力不低于8吨),将轿厢横梁与爬缆器进行软性连接,利用控制柜的转换开关,调整两台爬缆器与轿厢的受力程度为一致即可。
49.⑥
然后调整到两台爬缆器为联动状态,此时电梯轿厢的重量已经被爬缆器完全提住,利用爬缆器把轿厢往上提升,电梯的对重架将缓慢降至底坑,最终停留在底坑缓冲器上。确定对重架到底以后(相比于传统拆梯方法,省略了后期再往下放对重架的过程),切断电梯的主钢丝绳(有机房电梯的限速器钢丝绳可以保留,无机房的必须一起切断);使电梯轿厢与对重架不再有连接,此时电梯的轿厢可以通过爬缆器的操作,自由上下移动(速度约为0.3-0.4米/秒,基本相当于正常电梯检修的慢行速度)。
50.⑦
工作人员以轿厢顶部(2-3人)为工作平台,轿厢内部(1人)为载货空间,通过爬缆器带动轿厢由上往下的拆除井道内的各种电梯线缆和厅门(每拆一层厅门必须及时封堵并张贴警示标贴)。所拆厅门等部件暂存在轿厢内并分批次运至一楼(1-2人)搬出,轿厢再次往上升至其他施工楼层。待电梯厅门及井道线缆全部拆除完毕后,从上往下逐层拆除井道导轨和支架,同样通过轿厢将其运送至一楼运出(电梯轿厢上下往返多次运送零部件,每一层的导轨支架等不需要从各层运出,也不需要工作人员从高层往下搬运,电梯机房的部件也可通过轿厢优先运送至底层,大大减少了劳动强度,节省了人力)。
51.⑧
待井道内全部拆卸完毕后,此时轿厢停在底层,对重架也在底层,可进行正常分
解拆除;井道内部上方没有悬挂的对重架,不存在高空坠物的风险。
52.⑨
待井道内全部清空以后,工作人员到楼顶机房,利用电梯的限速器钢丝绳(其长度是井道高度的两倍)连接爬缆器的爬缆器钢丝绳,将其放至底层,至此电梯拆除完毕。
5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