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设备及起臂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386687发布日期:2023-03-08 08:33阅读:57来源:国知局
起重设备及起臂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起重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起重设备及起臂方法。


背景技术:

2.起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当平台运输到待施工位置时,先将臂头17与两个立柱3的端部通过销轴连接,两个立柱3通过销轴与平台连接。后桅杆2与臂头17销轴连接。副臂5与臂头17枢轴连接。
3.施工前,需将立柱3竖起(垂直平台的位置)。因副臂5连接在臂头17上,在竖起立柱3过程中,臂头17会发生局部受力集中的问题,会造成臂头17的结构损坏。在不对臂头17做局部加强的情况下,为避免臂头17损坏,需将固定结构1远离后桅杆2的端部进行固定。
4.在立柱3位于竖起状态后,将多段主臂的臂节(图中未示出),依次放入两个立柱3的间隔内,臂头17可安装在主臂的臂节端部。使用状态下,主臂的臂长基本会超过100m,而在使用状态下,为了保证整体的稳定性,需要将固定结构1远离后桅杆2的一端固定在平台或者地面上,以使固定结构能承受拉力。
5.在立柱3翻转至竖直状态后,固定结构承受张力。固定结构承受拉力时,固定结构的远离桅杆的固定端存在难以拆除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提供一种起重设备及起臂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在立柱3翻转至竖直状态后,固定结构承受张力,固定结构承受拉力时,固定结构的远离桅杆的固定端存在难以拆卸的问题的缺陷,实现降低固定结构远离桅杆的固定端的拆卸难度的效果。
7.本发明提供一种起重设备,包括:
8.平台;
9.立柱,与所述平台转动连接;
10.后桅杆,连接于所述立柱远离所述平台的一端;
11.固定结构和伸缩驱动机构,所述固定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后桅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立柱直接连接或者通过所述伸缩驱动机构与所述立柱间接连接,所述伸缩驱动机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结构和所述立柱连接,并用于顶紧所述固定结构;
12.其中,所述固定结构能够与所述立柱和所述伸缩驱动机构分离并与所述平台或者地面连接。
13.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起重设备,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立柱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伸缩驱动机构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杆用于支撑所述伸缩驱动机构,以使所述伸缩驱动机构与所述立柱之间保持预设夹角。
14.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起重设备,还包括a型架和挠性件,所述a型架设置于所述平台上,所述挠性件的一端与所述a型架连接,所述挠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结构远离所述后桅杆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15.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起重设备,所述a型架包括斜拉杆、限位拉板和驱动油缸,所述斜拉杆的一端与所述平台转动连接,所述斜拉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限位拉板与所述平台连接,所述驱动油缸安装于所述平台,用于驱动所述斜拉杆转动,所述挠性件与所述斜拉杆连接。
16.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起重设备,所述固定结构与所述立柱直接连接,包括:
17.所述固定结构通过连接组件所述立柱连接;
18.所述伸缩驱动机构与所述连接组件连接。
19.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起重设备,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过渡板,所述固定结构通过所述过渡板分别与所述伸缩驱动机构和所述立柱连接;
20.或者,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过渡板和连杆,所述过渡板通过至少一个所述连杆与所述立柱连接,所述固定结构和所述伸缩驱动机构均与所述过渡板连接。
2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起臂方法,包括:
22.将固定结构远离后桅杆的一端与立柱连接,其中,所述立柱与平台转动连接,所述后桅杆安装在所述立柱远离平台的一端;
23.张紧所述固定结构以拉紧所述后桅杆和所述立柱;
24.使所述立柱转动至预设角度;
25.使所述固定结构和所述立柱分离。
26.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起臂方法,所述张紧所述固定结构,包括:
27.利用伸缩驱动机构张紧所述固定结构,其中,所述伸缩驱动机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立柱和所述固定结构连接;
28.对应地,所述使所述固定结构和所述立柱分离,包括:
29.将所述固定结构与所述伸缩驱动机构分离。
30.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起臂方法,所述将固定结构远离后桅杆的一端与立柱连接,包括:
31.所述固定结构与所述立柱直接连接,或者所述固定结构通过所述伸缩驱动机构与所述立柱间接连接。
32.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起臂方法,在使所述固定结构远离所述后桅杆的一端与所述平台或地面连接之前,还包括:
33.将所述固定结构远离所述后桅杆的一端通过挠性件与所述平台上的a型架连接;
34.使所述立柱起臂至竖直状态;
35.放松所述固定结构,再使所述固定结构和所述立柱分离。
36.本发明提供的起重设备,在立柱竖起的过程中,可以将固定结构远离后桅杆的一端与立柱连接,并利用伸缩驱动机构将固定结构张紧,在立柱转动时,固定结构的两端均固定设置,固定结构与立柱或者平台之间不会产生碰撞或干涉的问题,能够避免设备损坏,并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在需要将固定结构远离后桅杆的一端与立柱拆开时,可以使伸缩驱动机构先将固定结构放松,以使固定结构所承受的拉力减小,以便于将固定结构与立柱拆卸。
37.本发明提供的起臂方法,通过将固定结构与立柱连接,并使固定结构张紧,在立柱转动的过程中,固定结构的两端均固定设置,固定结构与立柱或者平台之间不会产生碰撞
或干涉的问题,能够避免设备损坏,并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需要将固定结构远离后桅杆的一端与立柱拆开时,可以使将固定结构放松,以使固定结构所承受的拉力减小,以便于将固定结构与立柱拆卸。
附图说明
3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9.图1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起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40.图2是图1所示的起重设备隐藏副臂及前撑杆后的结构示意图;
41.图3是图2所示的起重设备在从预设角度向竖直状态转动过程中固定结构及挠性件的运动轨迹示意图;
42.图4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固定结构与立柱的第一种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43.图5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固定结构与立柱的第二种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44.图6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固定结构通过伸缩驱动机构与立柱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45.图7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起臂方法的流程图。
46.附图标记:
47.1、固定结构;2、后桅杆;3、立柱;4、平台;5、副臂;6、前拉板;7、变幅钢丝绳;8、伸缩驱动机构;9、a型架;901、斜拉杆;902、限位拉板;10、支撑杆;11、挠性件;12、过渡板;13、连杆;14、第一变幅卷扬;15、第二变幅卷扬;16、前撑杆;17、臂头。
具体实施方式
48.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9.下面结合图1至图7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的起重设备。
50.具体而言,起重设备包括平台4、立柱3、后桅杆2、固定结构1和伸缩驱动机构8。
51.其中,平台4是起重设备的旋转平台。立柱3与平台4转动连接,例如立柱3与平台4销接连接。立柱3远离平台4的一端设有臂头17。臂头17还用于安装可转动的副臂5。例如,副臂5与臂头17销接连接。副臂5与后桅杆2连接。例如,副臂5可以通过前拉板6、前撑杆16和变幅钢丝绳7与后桅杆2连接。具体地,前撑杆16与副臂5均与臂头17转动连接,前拉板6连接前撑杆16和副臂5。前撑杆16通过变幅钢丝绳7与后桅杆2连接。平台4上设有第二变幅卷扬15,第二变幅卷扬15与变幅钢丝绳7连接,第二变幅卷扬15收紧变幅钢丝绳7时,前撑杆16通过前拉板6驱动副臂5转动起升,第二变幅卷扬15放松变幅钢丝绳7时,副臂5在重力作用下转
动下降。
52.后桅杆2连接于立柱3远离平台4的一端。例如,后桅杆2可以通过销轴与立柱3上的臂头17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连接是指后桅杆2与臂头17之间为非转动结构,而不是不可拆卸。
53.固定结构1的一端与后桅杆2连接,另一端与立柱3直接连接或者通过伸缩驱动机构与立柱间接连接。伸缩驱动机构8的两端分别和固定结构1和立柱3连接,并用于张紧固定结构1。
54.其中,固定结构1能够与立柱3和伸缩驱动机构8分离并与平台或者地面连接。
55.在立柱3转动过程中,可以先将固定结构1远离后桅杆2的一端与立柱3连接,再利用伸缩驱动机构8顶紧固定结构1。然后使立柱3转动至预设角度,再使固定结构1远离后桅杆2的一端立柱3分离。最后,使固定结构1远离后桅杆2的一端与平台4或地面连接。
56.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起重设备,在起臂过程中,可以将固定结构1远离后桅杆2的一端与立柱3连接,并利用伸缩驱动机构8将固定结构1张紧,在立柱3转动起升时,固定结构1的两端均固定设置,固定结构1与立柱3或者平台4之间不会产生碰撞或干涉的问题,能够避免设备损坏,并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在需要将固定结构1和伸缩驱动机构8分离时,可以使伸缩驱动机构8缩短,以放松固定结构1,使固定结构1自身不再处于绷紧状态,再将固定结构与伸缩驱动机构8之间的销轴拆除,以便于操作者进行操作。例如,固定结构远离后桅杆的一端通过销轴固定,通过缩短伸缩驱动机构8使固定结构放松,能够减小销轴的受力,以便于将销轴拔出。
57.同时,由于在立柱3转动的过程中,固定结构1与立柱3相对固定并且固定结构1处于张紧状态,因此在立柱3转动至预设角度时,固定结构1与立柱3的连接位置和固定结构1安装到平台上的安装位置的高度差变小,使得固定结构1整体的重心高度位置变化小,另外在将固定结构1与立柱3分离后,便于操作人员操作。
58.除此之外,在起臂过程中,副臂5的部分重量会作用于后桅杆2,现有技术中固定结构1没有拉紧后桅杆2,使得后桅杆2构成悬臂梁,导致后桅杆2的受力性能较差,尤其是在起臂过程中调整副臂5的角度时,副臂5动作产生的冲击导致后桅杆2要承受更大的载荷。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起臂方法,通过固定结构1连接后桅杆2与立柱3并张紧,以使固定结构1能够拉紧后桅杆2,用以平衡副臂5对后桅杆2的拉力,使得后桅杆2构成简支梁,改善了后桅杆2的受力情况,从而使得后桅杆2能够承受副臂5较大的拉力,进而能够在立柱3转动的同时调整副臂5的角度。
59.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平台4上设有用于与伸缩驱动机构8远离立柱3的一端滑动配合的导向结构。导向结构位于立柱3设有伸缩驱动机构8的一侧,并且导向结构朝远离立柱3的方向延伸。导向结构远离立柱3的一端设有用于对伸缩驱动机构8限位的限位结构。
60.立柱3在转动过程中,伸缩驱动机构8远离立柱3的一端沿导向结构滑动,而通过在导向结构设置限位结构对伸缩驱动机构8进行限位,阻止伸缩驱动机构8继续滑动,使得立柱3能够保持在当前角度,避免立柱3向伸缩驱动机构8所在侧倾翻。如此设置,使得伸缩驱动机构8既能够顶紧固定结构1,以改善支撑杆10受力且避免固定结构1的自由端产生碰撞或干涉的问题,又能够利用伸缩驱动机构8与导向结构和限位结构配合,以防止立柱3产生
倾翻,提高起重设备的安全性。
61.综上,伸缩驱动机构8安装在立柱3上,一方面能够用于防止立柱3向后倾翻,提高起重设备的安全性。一方面能够用于固定和张紧固定结构1,以使固定结构1能够为后桅杆2提供拉力,改善后桅杆2的受力,且避免固定结构1的自由端产生碰撞或干涉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能够用于放松固定结构1,以使固定结构1与立柱3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小,从而便于将固定结构1与立柱3分离。如此使得伸缩驱动机构8能够一物多用,既能够简化结构,又能够降低成本。
62.可选地,导向结构可以设置为导向槽。伸缩驱动机构8远离立柱3的一端可以直接伸入到导向槽内,导向槽远离立柱3的一端封闭,以形成限位结构,用于与伸缩驱动机构8相抵。或者导向结构为滑槽,伸缩驱动机构8远离立柱3的一端安装有销轴,销轴可滑动地伸入到滑槽,滑槽远离立柱3的一端封闭,以形成限位结构,用于与伸缩驱动机构8相抵。
63.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起重设备还包括支撑杆10。支撑杆10的一端与立柱3连接,支撑杆10的另一端与伸缩驱动机构8可拆卸连接。支撑杆10用于支撑所述伸缩驱动机构8,以使所述伸缩驱动机构8与立柱3之间保持预设夹角。
64.若不设置支撑杆10,则在将固定结构1与伸缩驱动机构8和立柱3分离后,伸缩驱动机构8在重力作用下转动至竖直状态,不便于与导向结构对接,而通过支撑杆10对伸缩驱动机构8进行支撑,使伸缩驱动机构8与立柱3之间保持预设夹角,避免伸缩驱动机构8向下转动至竖直状态,从而更便于伸缩驱动机构8与导向结构对接。
65.可选地,支撑杆10与立柱3通过销轴销接。支撑杆10可以通过销轴与伸缩驱动机构8可拆卸连接。或者如图5所示,支撑杆10与伸缩驱动机构8连接的一端可以设置定位卡槽,伸缩驱动机构8的侧壁设置有销轴,销轴用于卡入到定位卡槽。
66.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起重设备还包括a型架9和挠性件11。a型架9设置在平台4上,挠性件11的一端与a型架9连接,挠性件11的另一端与固定结构1远离后桅杆2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例如,挠性件11包括但不限于钢丝绳或铁链。挠性件11可以通过销轴与a型架9和固定结构1连接。
67.如此设置,如图3所示,在立柱3从预设角度转动至竖直状态前,可将固定结构1与挠性件11连接,在立柱3从预设角度转动至竖直状态的过程中,固定结构1在重力的作用下下垂,固定结构1远离后桅杆2的一端,即固定结构1的自由端,在挠性件11的限制作用下,形成圆弧形轨迹。即通过挠性件11的限制作用,能够避免固定结构1的自由端自由摆动撞击设备的其他结构造成设备损坏,或者对操作者产生安全威胁的问题。
68.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a型架9包括斜拉杆901、限位拉板902和驱动油缸。斜拉杆901的一端与平台4转动连接,斜拉杆901的另一端通过限位拉板902与平台4连接。例如,限位拉板902包括多个依次销接的拉板。驱动油缸安装于平台4,用于驱动斜拉杆901转动。例如,驱动油缸的两端分别与斜拉杆和平台销接。挠性件11与斜拉杆901连接。
69.在使用过程中,通过驱动油缸将斜拉杆901撑起,通过限位拉板902对斜拉杆901进行限位,以使斜拉杆901能为副臂5和立柱3提供拉力。用于调节副臂5角度的钢丝绳通过斜拉杆901上的滑轮与设置在平台4上的第二变幅卷扬15连接。用于调节立柱3角度的钢丝绳通过斜拉杆901上的滑轮与设置在平台4上的第一变幅卷扬14连接。
70.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定结构1与立柱3直接连接,包括:固定结构1通
过连接组件立柱3连接。伸缩驱动机构8与连接组件连接。通过设置连接组件用以调整固定结构1的受力方向,以使起臂过程中,固定结构1能够为后桅杆2提供更好的拉力效果。
71.可选地,如图4所示,连接组件包括过渡板12。固定结构1通过过渡板12分别与伸缩驱动机构8和立柱3连接。具体地,固定结构1、伸缩驱动机构8和立柱3均与过渡板12销接连接。在需要将固定结构1与立柱3分离时,只需将固定结构1与过渡板12之间的连接断开。
72.当然,连接组件并不局限于上述过渡板12的形式,例如在本发明提供的其他实施例中,连接组件包括过渡板12和连杆13。过渡板12通过至少一个连杆13与立柱3连接。例如,过渡板12通过多个依次销接的连杆13与立柱3连接。连杆13既可以是杆状构件,也可以是板状构件。固定结构1和伸缩驱动机构8均与过渡板12连接。例如,固定结构1和伸缩驱动机构8均与过渡板12销接连接。在需要将固定结构1和立柱3分离时,只需将固定结构1与过渡板12之间的连接断开。
73.例如,如图6所示,固定结构1通过伸缩驱动机构8与立柱3间接连接。具体地,伸缩驱动机构8的两端分别与立柱3和固定结构1通过销轴连接,固定结构1与立柱3之间不再连接。立柱3上设有支撑杆10用于对伸缩驱动机构8进行限位,以避免伸缩驱动机构8转动。支撑杆10的两端分别通过销轴与立柱3和支伸缩驱动机构8可拆卸连接。如此,伸缩驱动机构8在伸长时能够拉紧固定结构1,以使固定结构1张紧。在需要将固定结构1与立柱3分离时,只需将固定结构1与伸缩驱动机构8之间的连接断开。
74.参考图1至图7,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起臂方法。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提供的起重设备可以用于实施本发明提供的起臂方法,同时本发明提供的起臂方法也可以基于本发明提供的起重设备实施,二者可以相互参考和结合。
75.具体而言,起臂方法包括步骤s100~步骤s400。
76.步骤s100、将固定结构1远离后桅杆2的一端与立柱3连接。其中,立柱3与平台4转动连接,后桅杆2设置在立柱3远离平台4的一端。立柱3远离平台4的一端用于安装可转动的副臂5,副臂5与后桅杆2连接。
77.具体地,固定结构1的两端分别与后桅杆2和立柱3连接。例如,固定结构1可以通过销轴与后桅杆2连接。可选地,固定结构1可以是板状结构或者绳状结构,其中板状结构可以是拉板,绳状结构可以是钢丝绳。后桅杆2可以通过销轴与安装在立柱3顶端的臂头17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连接是指后桅杆2与臂头17之间为非转动结构,而非不可拆卸。副臂5可以通过前拉板6、前撑杆16和变幅钢丝绳7与后桅杆2连接。具体地,副臂5和前撑杆16均与臂头17转动连接,前拉板6连接前撑杆16和副臂5。前撑杆16通过变幅钢丝绳7与后桅杆2连接。平台4上设有第二变幅卷扬15,第二变幅卷扬15与变幅钢丝绳7连接,第二变幅卷扬15收紧变幅钢丝绳7时,前撑杆16通过前拉板6驱动副臂5转动起升,第二变幅卷扬15放松变幅钢丝绳7时,副臂5在重力作用下转动下降。
78.步骤s200、张紧固定结构1,以拉紧后桅杆2和立柱3。
79.具体地,张紧固定结构1以使固定结构1绷紧,从而使固定结构1的两端能够拉紧后桅杆2和立柱3。
80.步骤s300、使立柱3转动至预设角度。
81.具体地,平台4上设有第一变幅卷扬14,第一变幅卷扬14通过钢丝绳与立柱3远离平台4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变幅卷扬14收紧钢丝绳时,立柱3转动起升,第一变幅卷扬14放松
钢丝绳时,立柱3在重力作用下转动下降。如图1所示,预设角度是指立柱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即图1中的a。可选地,预设角度可以小于或者等于90度。
82.步骤s400、放松所述固定结构1,再使固定结构1立柱3分离。
83.具体地,拆开固定结构1与立柱3之间的连接,以使固定结构1远离后桅杆2的一端能够移动位置。
84.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起臂方法,通过将固定结构1与立柱3连接,并使固定结构1张紧,在立柱3转动的过程中,固定结构1的两端均固定设置,固定结构1与立柱3或者平台4之间不会产生碰撞或干涉的问题,能够避免设备损坏,并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需要将固定结构远离后桅杆的一端与立柱拆开时,可以使将固定结构放松,以使固定结构所承受的拉力减小,以便于将固定结构与立柱拆卸。例如,固定结构远离后桅杆的一端通过销轴固定,通过使固定结构放松,能够减小销轴的受力,以便于将销轴拔出。
85.同时,由于在立柱3转动至预设角度的过程中,固定结构1与立柱3相对固定并且固定结构1处于张紧状态,因此在立柱3转动至预设角度时,固定结构1与立柱3的连接位置和固定结构1安装到平台上的安装位置的高度差变小,使得将固定结构1从立柱3拆开并向平台的安装位置移动的过程中,固定结构1整体的重心高度位置变化小,从而在将固定结构1与立柱3分离后,便于操作人员操作。
86.除此之外,在起臂过程中,副臂5的部分重量会作用于后桅杆2,现有技术中固定结构1没有拉紧后桅杆2,使得后桅杆2构成悬臂梁,导致后桅杆2的受力性能较差,尤其是在起臂过程中调整副臂5的角度时,副臂5动作产生的冲击导致后桅杆2要承受更大的载荷。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起臂方法,通过固定结构1连接后桅杆2与立柱3并张紧,以使固定结构1能够拉紧后桅杆2,用以平衡副臂5对后桅杆2的拉力,使得后桅杆2构成简支梁,改善了后桅杆2的受力情况,从而使得后桅杆2能够承受副臂5较大的拉力,进而能够在立柱3转动的同时调整副臂5的角度。
87.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在使固定结构1立柱3分离之后,还包括:使固定结构1远离后桅杆2的一端与平台4或者地面连接。
88.具体地,固定结构1可以通过销轴与平台4或者地面连接。进一步地,固定结构1可以与折叠设置在平台4或者地面上的拉板组件连接,以利用平台4或者地面上的拉板组件将固定结构1增加相应的长度,从而满足使用要求。通过将固定结构1与平台4或者地面相连,使得起重设备在吊装重物的过程中,固定结构1能够对后桅杆2施加拉力,以平衡后桅杆2受到的副臂5的拉力,改善起重作业过程中后桅杆2的受力情况,提升后桅杆2的承载性能。
89.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张紧固定结构,包括:利用伸缩驱动机构8张紧固定结构。其中,伸缩驱动机构8的两端分别与立柱3和固定结构1连接。对应地,使固定结构与立柱分离,包括:将固定结构1与伸缩驱动机构8分离。
90.具体地,伸缩驱动机构8的两端分别通过对应的销轴与立柱3和固定结构1连接。伸缩驱动机构8伸长时,能够使固定结构1张紧,以使固定结构1能够拉紧立柱3和后桅杆2。需要将固定结构1和伸缩驱动机构8分离时,可以使伸缩驱动机构8缩短,以放松固定结构1,使固定结构1自身不再处于绷紧状态,再将固定结构1与伸缩驱动机构8之间的销轴拆除,以便于操作者进行拆除操作。
91.可选地,伸缩驱动机构8可以是油缸、气缸或者电缸。例如,伸缩驱动机构8的缸体
通过销轴与立柱3销接,伸缩驱动机构8的伸缩杆通过销轴与固定结构1连接。
92.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将固定结构1远离后桅杆2的一端与立柱3连接,包括:
93.固定结构1与立柱3直接连接。例如,如图4、图5所示,固定结构1通过连接组件与立柱3连接,伸缩驱动机构8的两端分别与连接组件和立柱3连接。如此,伸缩驱动机构8伸长时,能够顶紧固定结构1,以使固定结构1张紧。
94.当然,固定结构1并不局限于与立柱3直接连接。例如,如图6所示,固定结构1通过伸缩驱动机构8与立柱3间接连接。具体地,伸缩驱动机构8的两端分别与立柱3和固定结构1通过销轴连接,固定结构1与立柱3之间不再连接。立柱3上还设有支撑杆10,用于对伸缩驱动机构8进行限位,以避免在张紧固定结构1的过程中伸缩驱动机构8转动。支撑杆10的两端分别通过销轴与立柱3和支伸缩驱动机构8可拆卸连接。如此,伸缩驱动机构8在伸长时能够拉紧固定结构1,以使固定结构1张紧。
95.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在使固定结构1和立柱3分离之后,还包括:
96.将伸缩驱动机构8远离立柱3的一端与平台4上的导向结构滑动连接。其中,导向结构位于立柱3设有伸缩驱动机构8的一侧,并且导向结构朝远离立柱3的方向延伸。导向结构远离立柱3的一端设有用于对伸缩驱动机构8限位的限位结构。
97.如此设置,立柱3在从预设角度转动至竖直状态的过程中,伸缩驱动机构8远离立柱3的一端沿导向结构滑动,而通过在导向结构设置限位结构对伸缩驱动机构8进行限位,用于阻止伸缩驱动机构8继续滑动,能够避免立柱3向伸缩驱动机构8所在侧倾翻。
98.综上,伸缩驱动机构8安装在立柱3上,一方面能够用于防止立柱3向后倾翻,提高起重设备的安全性。一方面能够用于固定和张紧固定结构1,以使固定结构1能够为后桅杆2提供拉力,改善后桅杆2的受力,且避免固定结构1的自由端产生碰撞或干涉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能够用于放松固定结构1,以使固定结构1与立柱3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小,从而便于将固定结构1与立柱3分离。如此使得伸缩驱动机构8能够一物多用,既能够简化结构,又能够降低成本。
99.可选地,导向结构可以设置为导向槽。伸缩驱动机构8远离立柱3的一端可以直接伸入到导向槽内,导向槽远离立柱3的一端封闭,以形成限位结构,用于与伸缩驱动机构8相抵。或者导向结构为滑槽,伸缩驱动机构8远离立柱3的一端安装有销轴,销轴可滑动地伸入到滑槽,滑槽远离立柱3的一端封闭,以形成限位结构,用于与伸缩驱动机构8相抵。
100.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在使固定结构1远离后桅杆2的一端与平台4或地面连接之前,还包括:
101.先将固定结构1远离后桅杆2的一端通过挠性件11与平台4上的a型架9连接。可选地,挠性件11包括但不限于钢丝绳或铁链。挠性件11可以通过销轴与a型架9和固定结构1连接。
102.再使立柱3转动至竖直状态。即在本实施例中预设角度小于90度。
103.再使固定结构1与挠性件11分离。
104.如此设置,如图3所示,在立柱3从预设角度转动至竖直状态时,固定结构1在重力的作用下下垂,固定结构1远离后桅杆2的一端,即固定结构1的自由端,在挠性件11的限制作用下,形成弧形轨迹。即通过挠性件11的限制作用,在立柱3转动至竖直状态的过程中,能
够避免固定结构1的自由端自由摆动撞击设备的其他结构造成设备损坏,或者对操作者产生安全威胁的问题。
10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