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环保型医学检验存储装置

文档序号:33650803发布日期:2023-03-29 08:20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环保型医学检验存储装置

1.本发明涉及存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节能环保型医学检验存储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医院检验科在进行取样时,一般都是使用试管进行盛放,例如人体的血液或者尿液,都需要盛放在试管中,以供在后续对该体液进行化验和检测,从而判断该体液的所属的患者的身体状态,试管作为人体体液的直接接触物体,必须保持干净,在使用前也需要进行消毒灭菌存储。
3.医务人员在存储检验器皿时,均需要打开装置的封盖,并通过人手或工具将检验器皿放入装置的存储腔室中,由于人手或工具不可避免的存在污染物(如细菌),使得检验器皿存入存储装置后,均可能携带污染物,再加上需要存储一定的时间,易导致如细菌之类的污染物滋生和蔓延,虽然能够通过重新灭菌处理能够解决此问题,但是会造成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环保型医学检验存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节能环保型医学检验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试管放置单元、灭菌组件、推料组件以及取料组件;
7.所述箱体的内部沿第一方向分别形成有相互连通的灭菌腔和储存腔,所述灭菌腔的一侧设置有放料口,且放料口处安装有密封门,所述储存腔远离灭菌腔的一端开设有取料口;所述试管放置单元用于装载试管,并能从放料口处侧滑进入灭菌腔内;所述灭菌组件被装配于灭菌腔的内部用于以对试管放置单元内的试管进行灭菌;所述推料组件装配在灭菌腔内,能在灭菌完成后沿第一方向推动灭菌腔的试管放置单元滑入储存腔内储存;所述取料组件被装配在取料口处,用于在储存时封堵取料口,以使储存腔形成密封环境,能在取料时,打开取料口;
8.所述灭菌腔的顶面高于储存腔的顶面,所述灭菌组件包括紫外线灯,其装配于灭菌腔的顶面上;
9.所述灭菌腔的两个侧面、底面和储存腔的底面和两侧面平行共同形成一平滑的滑移通道,所述试管放置单元在滑入灭菌室后,所述试管放置单元外两侧面和底面分别抵触于滑移通道上;
10.所述试管放置单元包括若干个试管放置架,若干个试管放置架沿第一方向相互紧贴排列于灭菌腔和储存腔内,且所述试管放置架上包括密封板以及设置在密封板一侧的试管卡合件,所述试管卡合件沿垂直于第一方向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试管的插槽,所述密封板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能在所述试管放置架滑入储存腔后抵触于储存
腔的内壁。
11.进一步地,所述灭菌腔的顶面呈u型状,且灭菌腔的顶面上设置有反射层。
12.进一步地,所述试管放置单元还包括封堵组件,所述封堵组件包括对应着试管卡合件的试管以自由开合的方式铰接在密封板顶部的盖体,在所述试管放置架处于灭菌腔时,所述盖体与密封板平行,在所述试管放置架处于灭菌腔时,所述盖体被储存腔顶面推动,以使其顶面与密封板的顶面平齐并盖合在试管的端口上。
13.进一步地,所述插槽上方的滑动板顶部的一侧开设有铰接槽,所述盖体的一侧设置有铰接部,所述铰接部通过铰接轴转动设置在铰接槽。
14.进一步地,所述封堵组件还包括阻尼结构,所述阻尼结构包括通过花键与铰接轴一端滑动连接的抵触套,以及对应抵触套同轴固定在铰接槽侧壁的固定筒,所述固定筒与抵触套相对侧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第一环形齿和第二环形齿,所述阻尼结构还包括用于推动所述抵触套向固定筒移动的第一复位弹簧。
15.进一步地,所述储存腔的顶面、其中一个侧面,以及底面上均设置有凹槽,且三个凹槽形成u型凹槽,所述取料组件包括密封滑动装配在u型凹槽内部的u型承接板,所述u型承接板内部的侧面、底面、储存腔的另一个侧面分别与灭菌腔的两侧面和底面平齐,所述试管放置架在滑入储存腔后,密封板的密封组件能抵触于u型承接板内侧面和储存腔的另一个侧面上,所述取料组件还包括连接在u型承接板一侧并与取料口适配的封堵板、设置在u型承接板上用于单向锁止试管放置架的单向卡合结构,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封堵板沿第一方向移动的第一电动伸缩,所述单向卡合结构在试管放置架相对于u型承接板向灭菌腔移动时,锁止试管放置架的移动。
16.进一步地,所述试管放置架的底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单向卡合结构包括沿第一方向均匀设置在u型承接板内部底部的活动槽,所述活动槽与储存腔内部试管放置架的卡槽对应,所述活动槽的内部滑动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顶部靠近灭菌腔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卡块顶部远离u型承接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斜面,所述卡块底部与活动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
17.进一步地,所述储存腔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板件,且安装板件的上半部设置有观察窗,所述安装件的下半部设置有与储存腔连通的安装腔,所述推料组件包括安装在安装腔内部的第二电动伸缩杆,以及连接与第二电动伸缩杆工作端的推板。
18.与现有技术相比,以上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存在以下有益效果:
19.1、本发明能实现对储存试管进行预先灭菌后,自动送入储存室进行储存,避免试管上沾染外界的细菌,导致在储存过程中细菌滋生污染试管。
20.2、本发明在拿取试管放置架时,由于密封板的外周设置有密封组件,且密封组件能在所述试管放置架滑入储存腔后抵触于储存腔内壁,即相邻的试管放置架的密封板能相互隔绝空气,进而避免了在拿取试管放置架时,外界空气进入与其他的试管接触,进而污染到其他试管。如此,不仅可以对试管进行有效保护,防止其受到污染,而且也无需定期对箱体内部的进行消毒,节能环保。
21.3、本发明在将试管放置架放入灭菌腔内时,盖体呈打开状态,此时灭菌腔内部的紫外线灯能对试管以及试管放置架进行消毒灭菌,而在试管放置架被推送至储存腔内部过程中,受储存腔顶面的限制,盖体能够进行翻转与密封板的顶面平齐盖合在试管的端口,如
此,能在试管的储存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防护性,同时,在将试管放置架取出后,由于盖体的设置,也能避免试管内部受到污染;
22.此外,盖体在翻转时,所述抵触套的第二环形齿不断卡入固定筒的第一环形齿的齿间隙中后移出并压缩第一复位弹簧,并且盖体停止翻转后,抵触套的第二环形齿能卡入固定筒的第一环形齿的齿间隙后被固定,使其能在盖合试管端口处密封垫处于被压缩,提高对试管防护性。
23.4、本发明推料组件将试管放置架推送入储存腔后,所述试管放置架在滑入储存腔后,密封板的密封组件能抵触于u型承接板内侧面和储存腔的另一个侧面上,并且所述试管放置架能通过所述单向卡合结构,使试管放置架与u型承接板卡接,如此,可以使得相邻的所述试管放置架之间相互隔绝,并且在第一电动伸缩杆带动封堵板移动远离取料口时,u型承接板能通过单向卡合结构锁止试管放置架,使得储存腔的试管放置架向取料口处移动,方便操作人员,从箱体一侧的取料口和封堵板之间取出试管放置架。
24.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25.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26.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状态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发明的侧剖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本发明的第二状态结构示意图;
29.图4是本发明的试管放置架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30.图5是本发明的试管放置架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31.图6是本发明的封堵组件第一状态结构示意图;
32.图7是本发明的封堵组件第二状态结构示意图;
33.图8是本发明的取料组件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34.图9是本发明的取料组件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35.图10是图2的a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36.图11是图9的b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37.图中:
38.100、箱体;110、灭菌腔;120、储存腔;130、放料口;140、密封门;150、取料口;160、第一气管;170、第二气管;
39.200、试管放置单元;210、试管放置架;211、密封板;212、试管卡合件;213、插槽;214、卡槽;220、封堵组件;221、盖体;221a、铰接槽;221b、铰接部;221c、铰接轴;222、抵触套;223、固定筒;224、第一环形齿;225、第二环形齿;226、第一复位弹簧;
40.300、灭菌组件;
41.400、推料组件;410、安装板件;420、观察窗;430、第二电动伸缩杆;440、推板;
42.500、取料组件;510、u型承接板;520、封堵板;530、单向卡合结构;540、第一电动伸缩杆;531、活动槽;532、卡块;533、第一斜面;534、第二斜面;535、第二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43.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4.请参阅图1-图1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能环保型医学检验存储装置,包括箱体100、试管放置单元200、灭菌组件300、推料组件400以及取料组件500;
45.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箱体100的内部沿第一方向分别形成有相互连通的灭菌腔110和储存腔120,所述灭菌腔110的一侧设置有放料口130,且放料口130处安装有密封门140,所述储存腔120远离灭菌腔110的一端开设有取料口150;所述试管放置单元200用于装载试管,并能从放料口130处侧滑进入灭菌腔110内;所述灭菌组件300被装配于灭菌腔110的内部用于以对试管放置单元200内的试管进行灭菌;所述推料组件400装配在灭菌腔110内,能在灭菌完成后沿第一方向推动灭菌腔110的试管放置单元200滑入储存腔120内储存;所述取料组件500被装配在取料口150处,用于在储存时封堵取料口150,以使储存腔120形成密封环境,能在取料时,打开取料口150。
46.本发明能实现对储存试管进行预先灭菌后,自动送入储存室进行储存,避免试管上沾染外界的细菌,导致在储存过程中细菌滋生污染试管。
47.具体的,所述灭菌腔110的顶面高于储存腔120的顶面,所述灭菌组件300包括紫外线灯,其装配于灭菌腔110的顶面上,通过紫外线灯的照射对试管放置单元200内的试管进行灭菌。
48.当然,所述灭菌组件300还可以为其他能够灭菌的装置,例如,超声波发生器,通过发射超声波进行灭菌。
49.进一步地,所述灭菌腔110的顶面呈u型状,且灭菌腔110的顶面上设置有反射层。提高光线的反射,提高灭菌效果。
50.为了能在试管放置单元200送入灭菌腔110后的定位以及使得推料组件400能更平稳的将试管放置单元200推入储存腔120内。
51.如图3所示,进一步,所述灭菌腔110的两个侧面、底面和储存腔120的底面和两侧面平行共同形成一平滑的滑移通道,所述试管放置单元200在滑入灭菌室后,所述试管放置单元200外两侧面和底面分别抵触于滑移通道上。
52.通过上述设计,当试管放置单元200外从放料口130放入灭菌腔110内关上密封门140后,试管放置单元200被灭菌室的两侧壁“夹持”所限位,能避免试管放置单元200在灭菌腔110内部移动,同时在灭菌完成之后,当推料组件400启动后,试管放置单元200能沿着滑移通道平稳的滑入储存腔120内部储存。
53.在对箱体内部存储的试管进行取用,一般不会将箱体里内部的试管全部取出,只会取用一部分试管进行待用,如此,当打开箱体100取用试管时,外界空气会进入箱体100中使得其他试管遭到污染,虽然能够通过重新灭菌处理能够解决此问题,但是会造成能源的浪费。
54.为此,结合图2和图4所示,进一步地,所述试管放置单元200包括若干个试管放置
架210,且若干个所述试管放置架210沿第一方向相互紧贴排列,所述试管放置架210上包括密封板211以及设置在密封板211一侧的试管卡合件212,所述试管卡合件212沿垂直于第一方向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试管的插槽213,所述密封板211的外周设置有密封组件(未示出),所述密封组件能在所述试管放置架210滑入储存腔120后抵触于储存腔120内壁,该密封组件为现有技术中的密封组件,例如,密封组件可以为密封圈,所述密封板211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环形槽,所述密封圈嵌设在环形槽中。
55.通过上述的设计,可以根据检验的需求(需要试管的数量),在取样时从取料口150中取出合适量的试管放置架210(试管放置架210个数与试管放置架210上的试管量相乘即可),而在拿取试管放置架210时,由于密封板211的外周设置有密封组件,且密封组件能在所述试管放置架210滑入储存腔120后抵触于储存腔120内壁,即相邻的试管放置架210的密封板211能相互隔绝空气,进而避免了在拿取试管放置架210时,外界空气进入与其他的试管接触,进而污染到其他试管。如此,不仅可以对试管进行有效保护,防止其受到污染,而且也无需定期对箱体100内部的进行消毒,节能环保。
56.由于试管放置架210的密封板211的外周设置有密封组件,即试管放置架210与储存腔120密封滑动连接,当推料组件400推动试管放置架210移入储存腔120过程中会势必挤压储存腔120中的气体,因此如图2所示,所述储存腔120靠近取料口150一侧还设置有第一气管160,所述灭菌腔110顶部设置有第二气管170,且第一气管160和第二气管170的内部设置有能过滤细菌的过滤组件。如此,当推料组件400推动试管放置架210移入储存腔120过程中,储存腔120内部的气体会通过第一气管160被排出,而外界空气会通过第二气管170进入灭菌腔110内,过滤组件为现有技术的滤网,例如hepa滤网。
57.当试管放置架210被取出待用的过程中,操作人员会根据检验的要求依次对试管放置架210的试管进行使用,而在此过程中,未使用的试管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空气中的细菌会使试管内部受到污染。
58.为此,结合图2-图4所示,更进一步地,所述试管放置单元200还包括封堵组件220,所述封堵组件220包括对应着试管以自由开合的方式铰接在密封板211顶部的盖体221,在所述试管放置架210处于灭菌腔110时,所述盖体221与密封板211平行,在所述试管放置架210处于灭菌腔110时,所述盖体221被储存腔120顶面推动,以使其顶面与密封板211的顶面平齐并盖合在试管的端口上。
59.通过上述设计,在将试管放置架210放入灭菌腔110内时,盖体221呈打开状态,此时灭菌腔110内部的紫外线灯能对试管以及试管放置架210进行消毒灭菌,而在试管放置架210被推送至储存腔120内部过程中,受储存腔120顶面的限制,盖体221能够进行翻转与密封板211的顶面平齐盖合在试管的端口,如此,能在试管的储存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防护性,同时,在将试管放置架210取出后,由于盖体221的设置,也能避免试管内部受到污染。
60.如图4和图6所示,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插槽213上方的密封板211顶部的一侧开设有铰接槽221a,所述盖体221的一侧设置有铰接部221b,所述铰接部221a通过铰接轴221c转动设置在铰接槽221a。
61.如图7所示,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确保盖体221盖合试管端口的密封性,所述盖体221靠近试管端口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垫(未示出),所述封堵组件220还包括阻尼结构,所述阻尼结构包括通过花键与铰接轴221c一端滑动连接的抵触套222,以及对应抵触套
222同轴固定在铰接槽侧壁的固定筒223,所述固定筒223与抵触套222相对侧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第一环形齿224和第二环形齿225,所述阻尼结构还包括用于推动所述抵触套222向固定筒223移动的第一复位弹簧226。
62.通过上述的结构,盖体221在翻转时,所述抵触套222的第二环形齿225不断卡入固定筒223的第一环形齿224的齿间隙中后移出并压缩第一复位弹簧226,并且盖体221停止翻转后,抵触套222的第二环形齿225能卡入固定筒223的第一环形齿224的齿间隙后被固定,使其能在盖合试管端口处密封垫处于被压缩。
63.如图8和图9所示,更进一步的,为了方便能将储存腔120内部的试管放置架210的取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储存腔120的顶面、其中一个侧面,以及底面上均设置有凹槽,且三个凹槽形成u型凹槽,所述取料组件500包括密封滑动装配在u型凹槽内部的u型承接板510,所述u型承接板510内部的侧面、底面、储存腔120的另一个侧面分别与灭菌腔110的两侧面和底面平齐,所述试管放置架210在滑入储存腔120后,密封板211的密封组件能抵触于u型承接板510内侧面和储存腔120的另一个侧面上,所述取料组件500包括还包括连接在u型承接板510一侧的并与取料口150适配的封堵板520、设置在u型承接板510和试管放置架210之间的单向卡合结构530,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封堵板520沿第一方向移动的第一电动伸缩杆540,所述单向卡合结构530在试管放置架210相对于u型承接板510向灭菌腔110移动时,锁止试管放置架210的移动。
64.通过上述的设计,在所述推料组件400将试管放置架210推送入储存腔120后,所述试管放置架210在滑入储存腔120后,密封板211的密封组件能抵触于u型承接板510内侧面和储存腔120的另一个侧面上,并且所述试管放置架210能通过所述单向卡合结构530,使试管放置架210与u型承接板510卡接,如此,可以使得相邻的所述试管放置架210之间相互隔绝,并且在第一电动伸缩杆540带动封堵板520移动远离取料口150时,u型承接板510能通过单向卡合结构530锁止试管放置架210,使得储存腔120的试管放置架210向取料口150处移动,方便操作人员,从箱体100一侧的取料口150和封堵板520之间取出试管放置架210。
65.需要注意的是,该u型承接板510的设置,一方便是降低试管放置架210与储存腔120内部的摩擦,即u型承接板510在移动时,试管放置架210只有其中一个侧面与存储腔侧壁发生摩擦,另一方面,是为了在u型承接板510在从取料口150滑出时,留下一个可以取出试管放置架210的开口。
66.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在取出试管放置架210时,可以根据需要取用试管放置架210的个数,适应性的驱使第一电动伸缩杆540带动封堵板520移动至合适距离,即需要取用一个试管放置架210时,当一个试管放置架210从取料口150移动后控制第一电动伸缩杆540停止移动即可。
67.具体而言,结合图2、图5、图9、图10和图11所示,所述试管放置架210的底部开设有卡槽214,所述单向卡合结构530包括沿第一方向均匀设置在u型承接板510内部底部的活动槽531,所述活动槽531与储存腔120内部试管放置架210的卡槽214对应,所述活动槽531的内部滑动设置有卡块532,所述卡块532顶部靠近灭菌腔1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斜面533,所述卡块532顶部远离u型承接板51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斜面534,所述卡块532底部与活动槽53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535。当推料组件400将试管放置架210推送入储存腔120过程,所述试管放置架210能抵触于卡块532的第一斜面533使得卡块532压缩第二复位弹簧
535进入活动槽531内,不影响所述试管放置架210进入储存腔120内,当试管放置架210完全进入储存腔120内部时,卡块532与试管放置架210的卡槽214对应,受第二复位弹簧535的作用,该卡块532能卡入试管放置架210的卡槽214中,此时,当封堵板520带动u型承接板510向取料口150一侧移动时,卡块532的直角板卡在卡槽214侧边能带动试管放置架210一同向取料口150一侧移动,而当需要取出试管放置架210时,由于第二斜面534的存在,试管放置架210能抵触在第二斜面534上,使得卡块532重新进入活动槽531内部,方便试管放置架210的移出。
68.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储存腔120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板件410,且安装板件410的上半部设置有观察窗420,所述安装件的下半部设置有与储存腔120连通的安装腔,所述推料组件400包括安装在安装腔内部的第二电动伸缩杆430,以及连接与第二电动伸缩杆430工作端的推板440。应用时,由电动伸缩杆430带动推板440使得推动试管放置架210进入储存腔120。
6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