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吊运固定架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46650发布日期:2022-06-02 00:48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建筑吊运固定架设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装配式建筑吊运固定架设装置,属于装配式建筑吊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因为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代表。
3.由于装配式建筑室内空间狭小,楼层高度低,大件物品在室内转运困难,而现有的物资转运方式通常采用倒链、千斤顶等器具辅助操作,不仅困难大、劳动强度大,且周转搬运过程受到建筑空间限制,磕碰甚至造成建筑结构的破坏,在实用性方面有待提高,现在急需一种装配式建筑吊运固定架设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吊运固定架设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具备可调吊运能力,体积小巧,方便在有限空间内部使用。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装配式建筑吊运固定架设装置,包括可移动台板、重型脚轮、可调支撑机构以及小型电动葫芦,所述可移动台板下端面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重型脚轮,所述可移动台板上端面设置有可调支撑机构,所述可移动台板上方安装有小型电动葫芦,所述可调支撑机构包括横向承托钢梁、高强度固定螺栓、竖向通孔、可调钢柱、纵向通孔、钢制套柱、定位外螺纹竖杆、定位撑板、钢制矩形套壳以及高强度定位螺栓,所述可移动台板内部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定位外螺纹竖杆,所述定位外螺纹竖杆下端面焊连有定位撑板,所述可移动台板上端面中间位置焊接有钢制套柱,所述钢制套柱内部插装有可调钢柱,所述可调钢柱内部开设有纵向通孔,所述可调钢柱内部穿插有高强度定位螺栓,所述可调钢柱上端面焊连有钢制矩形套壳,所述钢制矩形套壳内部插装有横向承托钢梁,所述横向承托钢梁内部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竖向通孔,所述钢制矩形套壳内部右侧安装有高强度固定螺栓。
6.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外螺纹竖杆等规格设置有四组,四组所述定位外螺纹竖杆上端面均焊连有转动盘,所述可移动台板内部前后两侧对称开设有内螺纹通孔,且内螺纹通孔与定位外螺纹竖杆相啮合,所述可移动台板等规格安装有两组。
7.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撑板等规格焊连有四组,四组所述定位撑板下端面均等规格焊接有多组定位尖头,所述重型脚轮等规格安装有多组。
8.进一步地,所述纵向通孔与高强度定位螺栓相匹配,所述纵向通孔等规格开设有
多组,所述高强度定位螺栓等规格安装有四组,所述竖向通孔等规格开设有多组,所述高强度固定螺栓与竖向通孔相匹配,所述高强度固定螺栓等规格安装有两组。
9.进一步地,所述钢制套柱等规格焊接有两组,所述钢制矩形套壳等规格焊连有两组,所述可调钢柱等规格插装有两组,两组所述可调钢柱环形侧面上侧均焊接有上部稳定加强筋片,两组所述钢制套柱环形侧面下侧均焊接有下部稳定加强筋片。
10.进一步地,所述钢制套柱环形侧面前侧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小型电动葫芦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相连接。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吊运固定架设装置,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横向承托钢梁、可调钢柱、钢制套柱、定位外螺纹竖杆、定位撑板以及钢制矩形套壳,通过借助外界扳手分别松开两组高强度固定螺栓并将其拔出,此时便可以对两组钢制矩形套壳进行左右移动,以此对两组钢制套柱之间间距进行调整,通过借助外界扳手分别松开四组高强度定位螺栓并将其拔出,此时便可以对两组可调钢柱进行升降调节,以此对小型电动葫芦使用高度进行调整,而用手分别对四组转动盘进行顺时针转动,便可以使四组定位外螺纹竖杆带动四组定位撑板下降,以此对两组可移动台板进行定位,从而避免在小型电动葫芦吊装过程中出现位移情况。
附图说明
12.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建筑吊运固定架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建筑吊运固定架设装置中可调支撑机构的正视剖面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建筑吊运固定架设装置中可调支撑机构的左视剖面图;
16.图中:1-可移动台板、2-重型脚轮、3-可调支撑机构、4-小型电动葫芦、31-横向承托钢梁、32-高强度固定螺栓、33-竖向通孔、34-可调钢柱、35-纵向通孔、36-钢制套柱、37-定位外螺纹竖杆、371-转动盘、38-定位撑板、381-定位尖头、39-钢制矩形套壳、311-高强度定位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18.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建筑吊运固定架设装置,包括可移动台板1、重型脚轮2、可调支撑机构3以及小型电动葫芦4,可移动台板1下端面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重型脚轮2,可移动台板1上端面设置有可调支撑机构3,可移动台板1上方安装有小型电动葫芦4。
19.可调支撑机构3包括横向承托钢梁31、高强度固定螺栓32、竖向通孔33、可调钢柱34、纵向通孔35、钢制套柱36、定位外螺纹竖杆37、定位撑板38、钢制矩形套壳39以及高强度定位螺栓311,可移动台板1内部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定位外螺纹竖杆37,定位外螺纹竖杆
37下端面焊连有定位撑板38,可移动台板1上端面中间位置焊接有钢制套柱36,钢制套柱36内部插装有可调钢柱34,可调钢柱34内部开设有纵向通孔35,可调钢柱34内部穿插有高强度定位螺栓311,可调钢柱34上端面焊连有钢制矩形套壳39,钢制矩形套壳39内部插装有横向承托钢梁31,横向承托钢梁31内部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竖向通孔33,钢制矩形套壳39内部右侧安装有高强度固定螺栓32,该设计解决了原有吊运架设装置不具备可调能力,不方便在有限空间内部使用的问题。
20.定位外螺纹竖杆37等规格设置有四组,四组定位外螺纹竖杆37上端面均焊连有转动盘371,可移动台板1内部前后两侧对称开设有内螺纹通孔,且内螺纹通孔与定位外螺纹竖杆37相啮合,可移动台板1等规格安装有两组,转动盘371方便工作人员对定位外螺纹竖杆37进行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使定位外螺纹竖杆37上下移动,而内螺纹通孔使定位外螺纹竖杆37具备可上下移动能力,定位撑板38等规格焊连有四组,四组定位撑板38下端面均等规格焊接有多组定位尖头381,重型脚轮2等规格安装有多组,多组定位尖头381使四组定位撑板38下端面防滑性更好,而多组重型脚轮2使两组可移动台板1移动稳定性更好。
21.纵向通孔35与高强度定位螺栓311相匹配,纵向通孔35等规格开设有多组,高强度定位螺栓311等规格安装有四组,竖向通孔33等规格开设有多组,高强度固定螺栓32与竖向通孔33相匹配,高强度固定螺栓32等规格安装有两组,多组纵向通孔35方便四组高强度定位螺栓311分别对两组可调钢柱34进行升降调节并定位,而多组竖向通孔33方便两组高强度固定螺栓32分别对两组钢制矩形套壳39进行左右调节并定位,钢制套柱36等规格焊接有两组,钢制矩形套壳39等规格焊连有两组,可调钢柱34等规格插装有两组,两组可调钢柱34环形侧面上侧均焊接有上部稳定加强筋片,两组钢制套柱36环形侧面下侧均焊接有下部稳定加强筋片,上部稳定加强筋片使可调钢柱34支撑稳定性更好,而下部稳定加强筋片使钢制套柱36支撑稳定性更好。
22.钢制套柱36环形侧面前侧安装有控制面板,小型电动葫芦4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相连接,控制面方便工作人员控制小型电动葫芦4通电工作。
2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工作人员首先将本装置推移至外界装配式建筑内部适当位置,而后借助外界扳手分别松开两组高强度固定螺栓32并将其拔出,此时便可以对两组钢制矩形套壳39进行左右移动,以此对两组钢制套柱36之间间距进行调整,调整至所需位置后,再分别把两组高强度固定螺栓32穿插在相对应竖向通孔33中并固定,以此对两组钢制矩形套壳39进行定位;然后再借助外界扳手分别松开四组高强度定位螺栓311并将其拔出,此时便可以对两组可调钢柱34进行升降调节,以此对小型电动葫芦4使用高度进行调整,调整至所需高度后再分别把四组高强度定位螺栓311插入相对应纵向通孔35中并固定,避免两组可调钢柱34出现回落情况,从而方便本装置在外界装配式建筑内部有限空间内使用;当需要对可移动台板1进行定位时,工作人员只需用手分别对四组转动盘371进行顺时针转动,使四组定位外螺纹竖杆37带动四组定位撑板38下降,一直下降至多组定位尖头381均与外界地面紧密贴合时,便可以停止转动转动盘371,以此对两组可移动台板1进行定位,从而避免在小型电动葫芦4吊装过程中出现位移情况。
2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
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25.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