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音效果好的电梯轿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18057发布日期:2022-06-07 21:36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音效果好的电梯轿厢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轿厢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隔音效果好的电梯轿厢。


背景技术:

2.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
°
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而电梯轿厢是电梯的组成部分之一,轿厢是电梯用以承载和运送人员和物资的箱形空间。轿厢一般由轿底、轿壁、轿顶、轿门等主要部件构成。是电梯用来运载乘客或货物及其他载荷的轿体部件。吊顶通常为镜面不锈钢材料;轿底为2mm厚pvc大理石纹地或20mm厚大理石拼花。
3.目前市面上所使用的电梯轿厢顶端均设置有风机,以此完成轿厢内部的换气,但风机在运行时会产生噪音,影响轿厢内乘客的乘坐感受,同时,轿厢的底部的支撑效果不够,长时间使用之后轿厢的底部会出现凹陷,产生安全隐患,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隔音效果好的电梯轿厢,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音效果好的电梯轿厢,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面上所使用的电梯轿厢顶端均设置有风机,以此完成轿厢内部的换气,但风机在运行时会产生噪音,影响轿厢内乘客的乘坐感受,同时,轿厢的底部的支撑效果不够,长时间使用之后轿厢的底部会出现凹陷,产生安全隐患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隔音效果好的电梯轿厢,包括轿厢外壳、第二旋转轴和第二固定支架,所述轿厢外壳的上方开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板,所述过滤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支撑杆,且支撑杆安装在通风口的内部,所述支撑杆的上方设置有减震垫,且减震垫安装在轿厢外壳的上表面,所述减震垫的表面开设有通气孔,所述减震垫的上方设置有风机,所述轿厢外壳底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升降块,所述升降块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固定支架,所述第一固定支架之间设置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的末端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内侧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底面连接有支撑弹簧,且支撑弹簧的另一端与限位槽的底面相连接,所述升降板的上表面安装有限位块,所述滑动块之间安装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与滑动块相接触的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底面开设有限位孔,所述活动块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的两端设置有第二固定支架。
6.优选的,所述通风口开设在轿厢外壳上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通风口的深度等于过滤网板厚度的两倍,所述轿厢外壳为中空结构,且轿厢外壳的内壁中设置有棉花。
7.优选的,所述通气孔均匀分布在减震垫的表面,所述支撑杆呈十字形与减震垫构成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垫的材质选用橡胶。
8.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支架设置有4组,且第一固定支架均匀分布在升降块的侧面,所述滑动块通过第一旋转轴构成旋转结构,所述升降板通过支撑弹簧在限位槽的内部
构成上下升降结构。
9.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直径等于滑槽宽度,所述限位块与滑槽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孔均匀开设在滑槽的底部,且限位孔由外至内深度依次增加。
10.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支架设置有4组,且第二固定支架均匀分布在轿厢外壳的底面,且第二固定支架与轿厢外壳的底面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块通过第二旋转轴在第二固定支架之间构成旋转结构。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隔音效果好的电梯轿厢:
12.(1)设置有减震垫,减震垫的表面开设有通风口,使减震垫不会影响轿厢外壳内部的换风,通风口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板,使进入轿厢外壳内部的空气被过滤网板过滤掉大部分杂质,减震垫以及轿厢外壳内壁内部的棉花可以有效隔绝电梯运行时的噪音,使乘坐电梯人的舒适度提升;
13.(2)设置有滑动块与活动块,电梯底部发生形变时,滑动块内部的纤维块在活动块上的滑槽内部进行滑动,滑动块内部的限位块在支撑弹簧的作用下进入不同深度的限位孔内,为电梯底部提供不同大小的支撑力,提高了电梯运行时的安全性,同时,在对电梯进行维修时,方便矫正轿厢底部至水平。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剖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仰视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轿厢外壳;2、通风口;3、过滤网板;4、支撑杆;5、减震垫;6、通气孔;7、风机;8、升降块;9、第一固定支架;10、第一旋转轴;11、滑动块;12、限位槽;13、升降板;14、支撑弹簧;15、限位块;16、活动块;17、滑槽;18、限位孔;19、第二旋转轴;20、第二固定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隔音效果好的电梯轿厢,包括轿厢外壳1、通风口2、过滤网板3、支撑杆4、减震垫5、通气孔6、风机7、升降块8、第一固定支架9、第一旋转轴10、滑动块11、限位槽12、升降板13、支撑弹簧14、限位块15、活动块16、滑槽17、限位孔18、第二旋转轴19和第二固定支架20,轿厢外壳1的上方开设有通风口2,通风口2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板3,过滤网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支撑杆4,且支撑杆4安装在通风口2的内部,支撑杆4的上方设置有减震垫5,且减震垫5安装在轿厢外壳1的上表面,减震垫5的表面开设有通气孔6,减震垫5的上方设置有风机7,轿厢外壳1底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升降块8,升降块8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固定支架9,第一固定支架9之间设置有第一旋转轴10,第一旋转轴10的末端连接有滑动块11,滑动块11的内侧壁开设有限位槽12,限位槽12的内部设置
有升降板13,升降板13的底面连接有支撑弹簧14,且支撑弹簧14的另一端与限位槽12的底面相连接,升降板13的上表面安装有限位块15,滑动块11之间安装有活动块16,活动块16与滑动块11相接触的表面开设有滑槽17,滑槽17的底面开设有限位孔18,活动块16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旋转轴19,第二旋转轴19的两端设置有第二固定支架20。
21.通风口2开设在轿厢外壳1上表面的中间位置,通风口2的深度等于过滤网板3厚度的两倍,轿厢外壳1为中空结构,且轿厢外壳1的内壁中设置有棉花吗,使轿厢外壳1的降噪效果得到明显增强。
22.通气孔6均匀分布在减震垫5的表面,支撑杆4呈十字形与减震垫5构成固定连接,减震垫5的材质选用橡胶,使减震垫5在起到减震作用的同时不会影响轿厢外壳1的换风。
23.第一固定支架9设置有4组,且第一固定支架9均匀分布在升降块8的侧面,滑动块11通过第一旋转轴10构成旋转结构,升降板13通过支撑弹簧14在限位槽12的内部构成上下升降结构。
24.限位块15的直径等于滑槽17宽度,限位块15与滑槽17之间为滑动连接,限位孔18均匀开设在滑槽17的底部,且限位孔18由外至内深度依次增加,使限位块15可以提供不同大小的支撑力。
25.第二固定支架20设置有4组,且第二固定支架20均匀分布在轿厢外壳1的底面,且第二固定支架20与轿厢外壳1的底面之间为固定连接,活动块16通过第二旋转轴19在第二固定支架20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使活动块16可以发生倾斜。
26.工作原理:在使用该隔音效果好的电梯轿厢时,首先,将该装置所需要的零部件进行组装,启动风机7,风机7将外界空气经过减震垫5上所开设的通气孔6吸入通风口2的内部,空气经过通风口2内部的过滤网板3的过滤之后进入装置内部,风机7产生的振动被风机7底部的减震垫5进行缓冲,同时,电梯运行时所产生的噪音被轿厢外壳1内壁内部的棉花降低。
27.当轿厢外壳1的底部因为长时间的使用而产生变形时,轿厢外壳1的底部使升降块8向下移动,滑动块11通过第一旋转轴10进行旋转倾斜,活动块16通过第二旋转轴19进行旋转倾斜,升降块8通过第一固定支架9带动滑动块11沿着活动块16进行滑动,限位块15沿着滑槽17进行滑动,限位块15通过支撑弹簧14的作用延伸进入滑槽17底部的限位孔18内部,升降块8与轿厢外壳1的底部之间的距离越大,限位块15卡的限位孔18的深度越深,以上就是该装置的工作过程,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例如第一旋转轴10、第二旋转轴19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28.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