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流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09352发布日期:2022-07-29 18:18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升降流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料盘升降流转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升降流转机构。


背景技术:

2.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设备的料盘流转方式多种多样。现存市场中许多的流转机构大体采用丝杆驱动,丝杆驱动的一个直观弊端在于只会将同种料盘从一个位置搬运到另一个位置,或者在丝杆行程范围内任意位置搬运。这样对于多个料盘位置往复交替时,实现相对较难,需要额外增加其他复杂搬运机构。
3.同步带传输流转是一种较为便捷的料盘流转方式。同步带流转结构简单,布局紧凑,可快速拆卸安装并且可靠性高。在工作环境中,需要两块料盘来回交替位置运送物料,同步带直线传输形式比较单一,需要升降流转装置来实现料盘的往复传输。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分层式结构、方便安装且自动化程度高的一种升降流转机构。
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两组基准台、两组升降模组以及中转模组,两组所述升降模组对称设置在所述中转模组的两端,两组所述基准台对应设置在两组所述升降模组远离所述中转模组的一端,两组所述升降模组与所述中转模组均设置有传送带组件,所述中转模组还包括中转座,所述中转座的内侧并列设置有两组所述传送带组件。
6.进一步,所述升降模组包括升降驱动装置、升降支撑台、升降台以及丝杆,所述升降驱动装置通过连接板与所述升降支撑台相连接,所述升降驱动装置通过皮带带动所述丝杆,所述丝杆设置在所述升降支撑台内侧,所述升降台与所述丝杆螺纹配合,所述升降台与所述升降支撑台滑动配合,所述传送带组件设置在所述升降台上。
7.进一步,所述传送带组件包括传送驱动装置、两条驱动轴、若干同步轮以及两条张紧带,所述驱动轴的一端与所述传送驱动装置的活动端相连接,两条所述驱动轴之间设置有联轴器,两条所述驱动轴的远离所述联轴器的一端均连接有所述同步轮,两条所述张紧带对称设置,两条所述张紧带依次缠绕若干所述同步轮,所述传送驱动装置带动所述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带动所述同步轮从而使所述张紧带的转动。
8.进一步,所述基准台包括基准架、定位板以及夹紧气缸,所述定位板设置在所述基准架上,所述夹紧气缸设置在所述定位板的下端,所述基准架上还设置有两块加强筋,所述定位板的下端还设置有第一感应器。
9.进一步,所述中转座上设置有若干第一腰型孔,所述第一腰型孔的外侧设置有张紧块,所述张紧块与所述第一腰型孔滑动配合,所述张紧块与所述同步轮相连接。
10.进一步,所述升降台还设置有支撑板以及两条导向条,两条所述导向条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两侧,两条所述导向条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二腰型孔,两条所述导向条上设
置有若干第二传感器。
11.进一步,所述升降支撑台的上端设置有浮动装置。
12.进一步,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若干第三腰型孔,所述升降支撑台上设置有若干第三传感器,所述第三传感器的活动端与所述升降台相连接。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转部分采用垂直分层式的设计,上料与下料过程可同步进行,垂直分层设计提高空间利用率,减少场地成本;并加入多种型号传感器,对升降高度以及料盘到位情况精确把控,提高机构自动化程度。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转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升降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基准台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是本实用新型传送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包括两组基准台1、两组升降模组2以及中转模组3,两组所述升降模组2对称设置在所述中转模组3的两端,两组所述基准台1对应设置在两组所述升降模组2远离所述中转模组3的一端,两组所述升降模组2与所述中转模组3均设置有传送带组件4,所述中转模组3还包括中转座5,所述中转座5的内侧设置有两组所述传送带组件4,所述中转座5设置有上下。采用垂直分层式的设计,上料与下料过程可同步进行,垂直分层设计提高空间利用率,减少场地成本。
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模组2包括升降驱动装置6、升降支撑台7、升降台8以及丝杆9,所述升降驱动装置6通过连接板10与所述升降支撑台7相连接,所述升降驱动装置6通过皮带带动所述丝杆9,所述丝杆9设置在所述升降支撑台7内侧,所述升降台8与所述丝杆9螺纹配合,所述升降台8与所述升降支撑台7滑动配合,所述传送带组件4设置在所述升降台8上,所述升降驱动装置6与所述丝杆9下端均设置有同步轮,所述皮带依次缠绕两个所述同步轮,所述升降支撑台7上设置有滑轨,所述升降台8通过滑块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
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送带组件4包括传送驱动装置11、两条驱动轴12、若干同步轮13以及两条张紧带14,所述驱动轴12的一端与所述传送驱动装置11的活动端相连接,两条所述驱动轴12之间设置有联轴器15,两条所述驱动轴12的远离所述联轴器15的一端均连接有所述同步轮13,两条所述张紧带14对称设置,两条所述张紧带14依次缠绕若干所述同步轮13,所述传送驱动装置11带动所述驱动轴12,所述驱动轴12带动所述同步轮13从而使所述张紧带14的转动,所述驱动轴12与所述传送驱动装置11采用锥齿轮连接。采用张紧带14传动,结构简单,布局紧凑,可快速拆卸安装并且行程稳定可靠性高。
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准台1包括基准架16、定位板17以及夹紧气缸18,所述定位板17设置在所述基准架16上,所述夹紧气缸18设置在所述定位板17的下端,所述基准架16上还设置有两块加强筋19,所述定位板17的下端还设置有第一感应器20,料盘27放置于所述定位板17上方,所述夹紧气缸18的活动端与所述料盘27紧密贴合,所述定位板17的宽度
小于料盘27的宽度。采用定位板17对料盘27进行预定位,随后夹紧气缸18对料盘27进行夹紧,使料盘27位置准确,避免因放置偏移产生的误差。
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转座5上设置有若干第一腰型孔,所述第一腰型孔的外侧设置有张紧块21,所述张紧块21与所述第一腰型孔滑动配合,所述张紧块21与所述同步轮13相连接。采用张紧块21与第一腰型孔配合设计,实现同步轮13的位置调整张紧带14。
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台8设置有支撑板22以及两条导向条23,两条所述导向条23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板22的两侧,两条所述导向条23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二腰型孔,两条所述导向条23上设置有若干第二传感器24,两条所述导向条23比所述料盘27略宽。
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支撑台7的上端设置有浮动装置25,所述浮动装置25为弹簧。加入浮动装置25防止因加工或装配给丝杆9带来的不平行造成卡顿。
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10上设置有若干第三腰型孔,所述升降支撑台7上设置有若干第三传感器26,所述第三传感器26的活动端与所述升降台8相连接,所述升降驱动装置6通过张紧板与所述连接板10相连接,所述张紧板与所述第三腰型孔滑动配合。
2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28.两组升降模组2位于两侧,分别承接两组基准台1上的料盘27,中转模组3分为上下两层,作为上下料的中转平台。
29.下列过程中为方便区分,将上料料盘27命名为第一料盘27,下料料盘27命名为第二料盘28,与第一料盘27同侧的升降模组2命名为上料模组,与第二料盘28同侧的升降模组2命名为下料模组。
30.上料过程,将第一料盘27放置在一侧的基准台1的定位板17上,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第一料盘27到位,紧压气缸启动,将第一料盘27紧压至定位板17基准边处,预定位完毕后,上料模组启动,升降台8上升,将放置在基准台1上的第一料盘27顶起至脱离定位板17,将第一料盘27随张紧带14流转,避开基准台1,随后升降台8下降至与中转模组3下层,并流转至中转模组3底层等待下料模组接驳,在上料过程同时,第二料盘28已完成物料运输,开始下料过程,下料模组上升并顶起第二料盘28,第二料盘28随皮带流转至中转模组3上层,然后下料模组下降,上料模组抬升,分别将位于中转模组3中的下层的第一料盘27与上层的的第二料盘28,流转至基准台1,实现上下料盘27的互换。
31.虽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以实际方案来描述的,但是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含义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说明书对其实施方案的修改及与其他方案的组合都是显而易见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