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营养糖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89600发布日期:2022-08-03 02:04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营养糖果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糖果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营养糖果。


背景技术:

2.软糖是一种柔软、有弹性和韧性的功能性糖果,以明胶、糖浆等原料为主,具有弹性和咀嚼感。软糖中的明胶通常富含胶原蛋白,再按配方添加如维生素ad、维生素c、多维、钙、乳酸钙等营养功效成分,可制成各种有针对性功效的营养糖果。
3.目前糖果的主要消费群体为儿童,儿童在食用糖果的过程中除了追求糖果的口味,更追求糖果食用过程中的趣味性,而目前市面上的软糖食用方法较为单一,无法满足儿童对糖果食用过程中的趣味性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现有软糖无法满足儿童对糖果食用过程中的趣味性需求,本技术提供一种营养糖果。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营养糖果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营养糖果,包括包装盒和软糖条,所述包装盒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软糖条位于所述盒体内,所述盒体的盒口部位设有上支架,所述上支架设有用于盛放糖浆的佐料杯,所述上支架设有连通所述盒体内腔的通口,所述盒盖用于同时封闭所述佐料杯和所述盒体。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盒体内的软糖条可从通口内取出,软糖条可蘸上糖浆后食用,从而可以增加糖果的食用风味,以及增加糖果的营养,软糖蘸上糖浆食用的方式较常规的食用方式更具有趣味性。
8.可选的,所述盒盖与所述上支架之间连接有柔性连接片。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盒盖与上支架通过柔性连接片连接,上支架与盒体连接,使盒盖与盒体间接连接,减少盒盖打开后掉落、遗失的情况。
10.可选的,所述佐料杯的上边缘突出所述上支架的上表面,所述盒盖的内表面凸设有与所述佐料杯适配的环形内盖。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盒盖盖设盒体时,环形内盖与佐料杯盖设连接,从而有利于提升对佐料杯内的糖浆的密封作用。
12.可选的,所述环形内盖的顶部设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供所述佐料杯的上边缘抵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密封垫可使佐料杯内的糖浆受到进一步密封,减少糖浆溢流至盒体内的情况。
14.可选的,所述环形内盖的内周壁凸设有环形凸圈,所述环形凸圈的内边缘与所述佐料杯外周壁适配;所述密封垫与所述环形内盖的内周壁适配,所述密封垫位于所述环形凸圈与所述环形内盖的顶壁之间,所述环形凸圈用于限制所述密封垫的位置。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垫位于环形凸圈与环形内盖的顶壁之间,使密封垫的位置受到限制,当盒盖打开时,密封垫不易从环形内盖中掉落。佐料杯的外周壁与环形凸圈的内边缘适配,使佐料杯的上部受到定位作用,有利于使佐料杯的上边缘与密封垫对齐。
16.可选的,所述盒体的内底壁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用于将所述盒体下部空间分隔为多个分隔区;所述通口设为多个,各所述通口分别与各所述分隔区上下对应设置;所述软糖条的上端突出所述通口的上边缘。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通口分别与各分隔区对应设置,当软糖条放置于盒体内的不同分隔区,不同分隔区对应不同的通口,使软糖条在盒体内的活动空间较小,有利于减少软糖条的倾斜角度,从而减少软糖条倾斜倒伏的情况。
18.可选的,所述佐料杯的外底壁凸设有两个定位夹片,两个所述定位夹片之间留有供所述隔板插接的间隙。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佐料杯外底壁的两个定位夹片与隔板插接,使佐料杯的下部受到限位作用,从而有利于使佐料杯的位置更为稳定。
20.可选的,所述佐料杯的内底壁为球面结构。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佐料杯的内底壁设为球面结构,随着糖浆的逐渐消耗,佐料杯内壁残留的糖浆逐渐向下汇聚,糖浆沿佐料杯的内壁汇聚到佐料杯底部的中心区域,有利于减少糖浆的残留。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软糖条可蘸上糖浆后食用,从而可以增加糖果的食用风味,以及增加糖果的营养,软糖蘸上糖浆食用的方式较常规的食用方式更具有趣味性;
24.通过设置密封垫可使佐料杯内的糖浆受到进一步密封,减少糖浆溢流至盒体内的情况;
附图说明
25.图1是实施例1盒盖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26.图2是实施例1用于体现盒体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27.图3是实施例2用于体现盒体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28.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包装盒;2、软糖条;11、盒体;111、隔板;112、分隔区;12、盒盖;121、环形内盖;1211、环形凸圈;13、上支架;131、外圈;132、通口;133、佐料杯;1331、定位夹片;134、连杆;14、柔性连接片;3、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实施例1: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营养糖果。参照图1,营养糖果包括包装盒1和软糖条2,包装盒1为塑料件,包装盒1包括盒体11和盒盖12,软糖条2位于盒体11内,盒体11的盒口部位设有上支架13,盒盖12与上支架13支架一体连接有柔性连接片14,上支架13设有用于盛放糖浆的佐料杯133,上支架13设有供软糖条2上端露出的通口132,盒盖12用于同时封闭佐料
杯133和盒体11。盒体11内的软糖条2可从通口132取出,软糖条2可蘸糖浆后食用。
33.参照图1,上支架13包括外圈131,外圈131与盒体11的上部连接固定,外圈131通过两个连杆134与佐料杯133一体连接,两个连杆134和佐料杯133共同将外圈131的内侧空间分隔形成两个通口132。
34.参照图1和图2,盒体11的内底壁设有隔板111,隔板111用于将盒体11下部空间分隔为两个分隔区112;各分隔区112分别与各通口132上下对应设置;软糖条2的上端突出通口132的上边缘。通过设置两个分隔区112和两个通口132,使软糖条2在盒体11内的活动范围受到限制,使软糖条2不易出现倾斜倒伏的情况,使软糖条2较为易于取出。
35.参照图2,佐料杯133的上边缘突出上支架13的上表面,盒盖12的内表面凸设有与佐料杯133适配的环形内盖121,环形内盖121的顶部设有密封垫3,密封垫3为pe发泡垫;当盒盖12与盒体11上部盖设连接时,环形内盖121同时与佐料杯133的上部盖设连接,且佐料杯133的上边缘抵接密封垫3,使佐料杯133内的糖浆受到进一步密封作用。
36.参照图2,佐料杯133的内底壁为球面结构,随着佐料杯133内的糖浆逐渐消耗,佐料杯133内壁残留的糖浆逐渐汇流至佐料杯133底部的中心区域,有利于减少糖浆残留。
37.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软糖条2直立放置于盒体11内,盒盖12可通过柔性连接片14的弯折变形实现旋转,使盒盖12可盖住盒体11或打开,软糖条2可蘸上糖浆后食用,使软糖食用方法更具有趣味性。
38.实施例2:
39.参照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环形内盖121的内周壁凸设有环形凸圈1211,环形凸圈1211的内边缘与佐料杯133外周壁适配;密封垫3与环形内盖121的内周壁适配,密封垫3位于环形凸圈1211与环形内盖121的顶壁之间,环形凸圈1211用于限制密封垫3的位置,使密封垫3不易从环形内盖121中掉落、遗失。
40.参照图3,佐料杯133的外底壁凸设有两个定位夹片1331,两个定位夹片1331之间留有供隔板111插接的间隙,佐料杯133底部的两个定位夹片1331与隔板111插接,使佐料杯133的下部受到限位,从而有利于使佐料杯133在盒体内的位置11更为稳定。
4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