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线张力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74174发布日期:2022-06-21 20:51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领域,具体是纱线张力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纱线生产过程中,纱线缠绕时对张力有一定要求,由于纱线生产时的纱线移动速度不会一直一成不变,就会出现过松或过紧的现象;当纱线过松导致纱线筒上的绕线较松时,纱线就会出现相互缠绕的现象,导致纱线筒上的纱线质量较差并影响使用;当纱线过紧导致纱线筒上的绕线较紧时,就会出现纱线筒上的纱线被绷的过紧,使纱线始终处于拉伸状态,影响纱线的品质;有时还会出现纱线被卡住,就会出现纱线拉扯断的情况,既需要停机重新工作,又造成纱线的浪费,也增加了生产时限。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纱线张力调节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纱线过松或过紧的问题。
4.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纱线张力调节装置,包括左端开口的圆柱形壳体,壳体的右端面固定有同轴的转杆,壳体内装有同轴的第一圆筒,第一圆筒与壳体之间装有发条,壳体能带动发条上劲,并经发条带动第一圆筒旋转;
5.第一圆筒内装有同轴的第二圆筒,第一圆筒能带动第二圆筒随第一圆筒旋转,且第一圆筒能够相对第二圆筒转动。
6.所述的第二圆筒外缘中部固定有挡环,挡环的外缘横截面为正多边形;
7.第一圆筒的内缘中部开设有多个圆周均布的沉孔,沉孔的数量与正多边形的边数相同,每个沉孔内装有一个矩形块,矩形块能够探出沉孔,矩形块与沉孔底部之间装有压簧,压簧使矩形块与正多边形的一个面贴合;
8.当第二圆筒受与第一圆筒旋转方向相反的力较大后,矩形块能压缩压簧置于沉孔内,第二圆筒与第一圆筒发生相对转动。
9.所述的壳体与第一圆筒之间经轴承连接,第一圆筒与第二圆筒之间经轴承连接。
10.所述的壳体与第一圆筒之间的轴承数量为两个,轴承位于第一圆筒的两端;第一圆筒与第二圆筒之间的轴承数量为两个,轴承位于第二圆筒的两端。
11.所述的第二圆筒的内缘开设有键槽。
12.本实用新型通过壳体先带动发条上劲,再经发条带动第一圆筒旋转,又经第一圆筒和第二圆筒能够相对转动,能够防止纱线过松或过紧。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剖视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沉孔中部的左视剖视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圆筒与挡环的配合直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详细说明。
19.由图1至图5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左端开口的圆柱形壳体1,壳体1的右端面固定有同轴的转杆2,壳体1内装有同轴的第一圆筒3,第一圆筒3与壳体1之间装有发条4,壳体1能带动发条4上劲,并经发条4带动第一圆筒3旋转;
20.第一圆筒3内装有同轴的第二圆筒5,第一圆筒3能带动第二圆筒5随第一圆筒3旋转,且第一圆筒3能够相对第二圆筒5转动。
21.所述的第二圆筒5外缘中部固定有挡环6,挡环6的外缘横截面为正多边形;
22.第一圆筒3的内缘中部开设有多个圆周均布的沉孔,沉孔的数量与正多边形的边数相同,每个沉孔内装有一个矩形块7,矩形块7能够探出沉孔,矩形块7与沉孔底部之间装有压簧,压簧使矩形块7与正多边形的一个面贴合;
23.当第二圆筒5受与第一圆筒3旋转方向相反的力较大后,矩形块7能压缩压簧置于沉孔内,第二圆筒5与第一圆筒3发生相对转动。
24.所述的壳体1与第一圆筒3之间经轴承连接,第一圆筒3与第二圆筒5之间经轴承连接。
25.所述的壳体1与第一圆筒3之间的轴承数量为两个,轴承位于第一圆筒3的两端;第一圆筒3与第二圆筒5之间的轴承数量为两个,轴承位于第二圆筒5的两端。
26.所述的第二圆筒5的内缘开设有键槽8。
27.为了保证纱线所受的张力不会过大,在纱线的张力达到适合的张力极限后,矩形块7能够继续压缩压簧并移至沉孔内,第一圆筒3第二圆筒5发生相对转动。
28.本实用新型使用前,将转杆2与电机进行连接固定,电机带动转杆2旋转的方向与发条4上劲的方向一致,电机未启动前发条4处于放松状态;
29.将纱线锭子的锭脚与第二圆筒5经键进行连接,再将纱线筒装在锭子上;
30.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将纱线的端部与纱线筒固定,此时纱线具有一定的绕线张力,防止绕线时纱线松散,然后启动电机,电机经转杆2带动壳体1旋转,由于纱线此时的张力会对纱线锭子旋转起到一定的阻挡作用,纱线锭子又阻止第二圆筒5旋转,第二圆筒5上的挡环6经矩形块7使第一圆筒3不能旋转,壳体1会先带动发条4上劲;
31.当壳体1对发条4上劲的力大于纱线的阻挡力后,壳体1经发条4带动第一圆筒3旋转,第一圆筒3在矩形块7和挡环6的作用下使第二圆筒5随第一圆筒3旋转,第二圆筒5带动纱线锭子旋转,纱线锭子带动纱线筒进行绕线,当纱线锭子转动匀速时,壳体1给发条4的力与纱线给纱线锭子的力达到平衡;
32.在纱线筒进行绕线过程中出现纱线过松时,纱线的张力减小,纱线给纱线筒的阻挡力变小,纱线锭子的旋转阻力变小,纱线锭子使第一圆筒3和第二圆筒5的旋转阻力变小,由于电机带动壳体1的旋转速度不变,壳体1给发条4的上劲力就会大于第一圆筒3的旋转阻力,这时发条4的储存势能就会释放部分,使第一圆筒3的转速大于壳体1的转速,第一圆筒3经第二圆筒5和纱线锭子使过松的纱线再次被拉紧,且发条4释放部分势能后,仍能满足纱
线的绕线张力;
33.当纱线再次被拉紧的过程中,纱线给纱线锭子的力大于壳体1给发条4的力,壳体1再次逐渐的给发条4上劲,但不会影响纱线的绕线;
34.在纱线筒进行绕线过程中出现纱线过紧现象时,纱线的张力增大,纱线给纱线筒的阻挡力变大,纱线锭子的旋转阻力变大,纱线锭子使第一圆筒3和第二圆筒5的旋转阻力变大,由于电机带动壳体1的旋转速度不变,壳体1给发条4的上劲力就会小于第一圆筒3的旋转阻力,这时纱线给纱线锭子的阻力就会阻止第一圆筒3随壳体1同速旋转,壳体1就会继续使发条4上劲,第一圆筒3的转速就会小于壳体1的转速,第一圆筒3经第二圆筒5和纱线锭子使纱线的绕线速度变慢,使过紧的张力得到延缓,纱线的张力就会减小,纱线就不会出现因拉扯力过大而受损;
35.当纱线持续过紧时,纱线的张力增大,首先纱线经纱线锭子和第一圆筒3使第二圆筒5的旋转阻力变大,由于电机带动壳体1的旋转速度不变,壳体1给发条4的上劲力就会小于第一圆筒3的旋转阻力,壳体1会先带动发条4上劲,第一圆筒3的转速就会小于壳体1的转速,使纱线锭子转动减慢;当壳体1使发条4上到一定劲后,仍不能解决纱线的张力过紧问题,这时,第二圆筒5上的挡环6使矩形块7向沉孔内移动,第二圆筒5就会相对第一圆筒3旋转,第二圆筒5的旋转速度减慢,防止了纱线受力过大损坏,随后只需要停止电机,检查纱线受力过大的原因并进行解决即可,防止纱线所受张力过大无法及时发现,而导致纱线损坏;
36.当纱线卡死时;纱线无法继续绕线,纱线使纱线锭子、第二圆筒5和第一圆筒3停止旋转,电机继续带动壳体1旋转,壳体1使发条4上劲,当壳体1使发条4上到一定劲后,由于第二圆筒5旋转与纱线锭子在纱线的拉力下不能转动,壳体1就会经发条4带动第一圆筒3使第二圆筒5上的挡环6推动矩形块7向沉孔内移动,第二圆筒5与第一圆筒3发生相对旋转,防止了纱线受力过大损坏,随后只需要停止电机,检查纱线卡死的原因并进行解决即可,能够及时有效的防止纱线所受张力过大绷断的问题。
37.使用完成后关闭电机,电机使壳体1停止转动,纱线停止绕线,纱线的张力经第二圆筒5和第一圆筒3使发条4仍处于上劲状态,当将纱线取下后,第一圆筒3和第二圆筒5在发条4的作用下旋转,直至发条4处于放松状态。
38.1、本实用新型通过壳体1先带动发条4上劲,再经发条4带动第一圆筒3和第二圆筒5旋转;发条4能够在纱线绕线过松时释放储存的势能,使过松的纱线再次被拉紧,防止纱线过松导致纱线筒上的纱线质量较差并影响使用;发条4能够在纱线绕线过紧时,壳体1就会继续使发条4上劲,纱线的绕线速度变慢,使过紧的张力得到延缓,纱线的张力就会减小,纱线就不会出现因拉扯力过大而受损。
39.2、本实用新型通过挡环6能推动矩形块7向沉孔内移动,当纱线持续受过紧力或纱线卡死时,第二圆筒5上的挡环6推动矩形块7向沉孔内移动,使第二圆筒5与第一圆筒3发生相对旋转,防止了纱线受力过大损坏或者绷断的可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