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轨式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45915发布日期:2022-07-13 07:37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轨式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导轨式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由电机驱动的导轨式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2.导轨式输送设备,包括导轨、传输带、电机和设置在导轨两端上的传动箱。运行时,由电机驱动传输带在由传动箱、导轨所组合的一个区域内做圈形的绕转。
3.在每次安装时,导轨的长度需要根据具体的安装要求进行调整,这样导致每次安装时,传输带的长度也要跟着导轨的长度的不同而不同。
4.为了便于导轨的安装,可在出厂时将导轨的长度设置成几个预定的长度,这样安装时,通过根据需要连接不同数量的预定长度的导轨就可以了,而不需要再对导轨进行现在切割。而显然,对于传输带却不能采用同导轨同样的办法。
5.因此需要对传动箱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6.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提及的内容并不一定都属于本领域的现有技术,之所以列出上述内容,只为有助于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导轨式输送系统,为实现减少传输件的安装步骤成为了可能。
8.在一个示例中,公开描述了一种导轨式输送系统,包括:
9.驱动电机;
10.导轨,内设有呈纵向贯穿设置的通道,且纵向一侧上开设有与所述通道连通的开口;
11.主传动箱和副传动箱,呈对应地设于所述导轨的两端,所述驱动电机设于所述主传动箱上;
12.传输件,设于由所述主传动箱、导轨和所述副传动箱组成的结构上;以及
13.移动车,设于所述传输件上,移动于所述导轨上,用于承载外部的物件;
14.其中,所述传输件为由钢制成的带式结构,所述传输件的宽度范围为0.2厘米至10厘米、厚度小于等于2毫米;
15.其中,所述副传动箱包括:
16.副传动箱箱体;以及
17.导向轮,设于所述副传动箱箱体上,使用时,所述传输件上的一部活动设于所述导向轮上,移动的所述传输件通过所述导向轮改变移动方向;
18.其中,所述主传动箱包括:
19.主传动箱箱体;
20.第一转动件,相对转动地设于所述主传动箱箱体上,所述传输件的一端呈弹性变
形地沿一个缠绕方向绕制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上;
21.第二转动件,相对转动地设于所述主传动箱箱体上,与所述第一转动件间隔设置且其轴向与所述第一转动件的轴向基本平行,所述传输件的另一端呈弹性变形地沿与所述一个缠绕方向相反的另一个缠绕方向绕制于所述第二转动件上;以及
22.平衡转动件,相对转动地设于所述主传动箱箱体上,同时与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转动连接,以使在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中的一个转动件转动时通过所述平衡转动件带动另一个转动件沿同一个转动方向旋转;
23.其中,在未安装时,所述传输件基本卷制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上;
24.其中,在绕制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上的所述传输件的相对外部在脱离于所述第一转动件时产生一个与该绕制方向相反的第一弹性回复力,随着所述传输件上脱离于所述第一转动件的部分越多所述第一弹性回复力趋于增大、相反则趋于减小;
25.其中,在绕制于所述第二转动件上的所述传输件的相对外部在脱离于所述第二转动件时产生一个与该绕制方向相反的第二弹性回复力,随着所述传输件上脱离于所述第二转动件的部分越多所述第二弹性回复力趋于增大、相反则趋于减小;
26.其中,在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时,所述传输件上未绕制于所述第一转动件的一部沿着所述一个缠绕方向绕制于第一转动件上、同时传输件上的绕制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上的部分在所述第一转动件的带动下趋于收紧,而在所述平衡转动件带动下,所述传输件上的绕制于所述第二转动件上的相对外部沿与所述另一个缠绕方向相反的方向脱离于所述第二转动件、同时传输件上的绕制于所述第二转动件上的部分在所述第二转动件的带动下趋于松开,以使所述第二弹性回复力和所述第一弹性回复力方向相反、大小基本相同;
27.其中,在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时,所述传输件上未绕制于所述第二转动件的一部沿着所述另一个缠绕方向绕制于第二转动件上、同时所述传输件上的绕制于所述第二转动件上的部分在所述第二转动件的带动下趋于收紧,而在所述平衡转动件带动下,所述传输件上的绕制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上的相对外部沿与所述一个缠绕方向相反的方向脱离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同时传输件上的绕制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上的部分在所述第一转动件的带动下趋于松开,以使所述第一弹性回复力和所述第二弹性回复力方向相反、大小基本相同。
28.在一个示例中,公开描述了另一种导轨式输送系统,包括:
29.驱动电机;
30.导轨,内设有呈纵向贯穿设置的通道,且纵向一侧上开设有与所述通道连通的开口;
31.主传动箱和副传动箱,呈对应地设于所述导轨的两端,所述驱动电机设于所述主传动箱上;
32.传输件,设于由所述主传动箱、导轨和所述副传动箱组成的结构上;以及
33.移动车,设于所述传输件上,移动于所述导轨上,用于承载外部的物件;
34.其中,所述传输件为由钢制成的带式结构,所述传输件的宽度范围为0.2厘米至10厘米、厚度小于等于2毫米;
35.其中,所述副传动箱包括:
36.副传动箱箱体;以及
37.导向轮,设于所述副传动箱箱体上,使用时,所述传输件上的一部活动设于所述导向轮上,移动的所述传输件通过所述导向轮改变移动方向;
38.其中,所述主传动箱包括:
39.主传动箱箱体;
40.第一转动件,相对转动地设于所述主传动箱箱体上,所述传输件的一端呈弹性变形地沿一个缠绕方向绕制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上;以及
41.第二转动件,相对转动地设于所述主传动箱箱体上,与所述第一转动件间隔设置且其轴向与所述第一转动件的轴向基本平行,所述传输件的另一端呈弹性变形地沿所述一个缠绕方向绕制于所述第二转动件上;
42.其中,在未安装时,所述传输件基本卷制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上;
43.其中,在绕制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上的所述传输件的相对外部在脱离于所述第一转动件时产生一个与该绕制方向相反的第一弹性回复力,随着所述传输件上脱离于所述第一转动件的部分越多所述第一弹性回复力趋于增大、相反则趋于减小;
44.其中,在绕制于所述第二转动件上的所述传输件的相对外部在脱离于所述第二转动件时产生一个与该绕制方向相反的第二弹性回复力,随着所述传输件上脱离于所述第二转动件的部分越多所述第二弹性回复力趋于增大、相反则趋于减小;
45.其中,所述第一转动件包括:
46.第一转动轴;以及
47.第一转动轮,与所述第一转动轴同轴设置,使用时,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第一转动轮同步转动;
48.其中,所述第二转动件包括:
49.第二转动轴;以及
50.第二转动轮,与所述第二转动轴同轴设置,使用时,所述第二转动轴与所述第二转动轮同步转动;
51.其中,所述第一转动轮、第二转动轮都为齿轮结构,所述第一转动轮与所述第二转动轮啮合,且所述第一转动轮、第二转动轮的轮的大小、形状,以及轮齿的数量、大小、形状都基本相同;
52.其中,在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时,所述传输件上未绕制于所述第一转动件的一部沿着所述一个缠绕方向绕制于第一转动件上、同时传输件上的绕制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上的部分在所述第一转动件的带动下趋于收紧,而在所述第一转动件带动下,所述传输件上的绕制于所述第二转动件上的相对外部沿与所述一个缠绕方向相反的方向脱离于所述第二转动件、同时传输件上的绕制于所述第二转动件上的部分在所述第二转动件的带动下趋于松开,以使所述第二弹性回复力和所述第一弹性回复力方向相反、大小基本相同;
53.其中,在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时,所述传输件上未绕制于所述第二转动件的一部沿着所述一个缠绕方向绕制于第二转动件上、同时所述传输件上的绕制于所述第二转动件上的部分在所述第二转动件的带动下趋于收紧,而在所述第二转动件带动下,所述传输件上的绕制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上的相对外部沿与所述一个缠绕方向相反的
方向脱离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同时传输件上的绕制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上的部分在所述第一转动件的带动下趋于松开,以使所述第一弹性回复力和所述第二弹性回复力方向相反、大小基本相同。
54.在一个示例中,公开描述了又一种导轨式输送系统,包括:
55.驱动电机;
56.导轨,内设有呈纵向贯穿设置的通道,且纵向一侧上开设有与所述通道连通的开口;
57.主传动箱和副传动箱,呈对应地设于所述导轨的两端,所述驱动电机设于所述主传动箱上;
58.传输件,设于由所述主传动箱、导轨和所述副传动箱组成的结构上;以及
59.移动车,设于所述传输件上,移动于所述导轨上,用于承载外部的物件;
60.其中,所述传输件为由钢制成的带式结构,所述传输件的宽度范围为0.2厘米至10厘米、厚度小于等于2毫米;
61.其中,所述副传动箱包括:
62.副传动箱箱体;以及
63.导向轮,设于所述副传动箱箱体上,使用时,所述传输件上的一部活动设于所述导向轮上,移动的所述传输件通过所述导向轮改变移动方向;
64.其中,所述主传动箱包括:
65.主传动箱箱体;
66.第一转动件,相对转动地设于所述主传动箱箱体上,所述传输件的一端呈弹性变形地沿一个缠绕方向绕制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上;
67.第二转动件,相对转动地设于所述主传动箱箱体上,所述第二转动件的轴向与所第一转动件的轴向基本平行,所述传输件的另一端呈弹性变形地沿所述一个缠绕方向绕制于所述第二转动件上;以及
68.平衡转动件,相对转动地设于所述主传动箱箱体上,同时与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转动连接,以使在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中的一个转动件转动时带动另一个转动件沿相反的转动方向旋转;
69.其中,在未安装时,所述传输件基本卷制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上;
70.其中,在绕制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上的所述传输件的相对外部在脱离于所述第一转动件时产生一个与该绕制方向相反的第一弹性回复力,随着所述传输件上脱离于所述第一转动件的部分越多所述第一弹性回复力趋于增大、相反则趋于减小;
71.其中,在绕制于所述第二转动件上的所述传输件的相对外部在脱离于所述第二转动件时产生一个与该绕制方向相反的第二弹性回复力,随着所述传输件上脱离于所述第二转动件的部分越多所述第二弹性回复力趋于增大、相反则趋于减小;
72.其中,在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时,所述传输件上未绕制于所述第一转动件的一部沿着所述一个缠绕方向绕制于第一转动件上、同时传输件上的绕制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上的部分在所述第一转动件的带动下趋于收紧,而在所述平衡转动件带动下,所述传输件上的绕制于所述第二转动件上的相对外部沿与所述一个缠绕方向相反的方向脱离于所述第二转动件、同时传输件上的绕制于所述第二转动件上的部分在所述第二转
动件的带动下趋于松开,以使所述第二弹性回复力和所述第一弹性回复力方向相反、大小基本相同;
73.其中,在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时,所述传输件上未绕制于所述第二转动件的一部沿着所述一个缠绕方向绕制于第二转动件上、同时所述传输件上的绕制于所述第二转动件上的部分在所述第二转动件的带动下趋于收紧,而在所述平衡转动件带动下,所述传输件上的绕制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上的相对外部沿与所述一个缠绕方向相反的方向脱离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同时传输件上的绕制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上的部分在所述第一转动件的带动下趋于松开,以使所述第一弹性回复力和所述第二弹性回复力方向相反、大小基本相同。
74.本实用新型的导轨式输送系统利用具有弹性变形的呈绕制结构传输件,在出厂时,传输件在基本绕制在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上,即传输件已预装在主传动箱内,而在安装时,将绕制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上的传输件抽出一部后装于导向轮上就可以了。
附图说明
7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76.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驱动电机、主传动箱和导轨组合在一起时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77.图2为图1在打开转动件安装槽槽口盖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78.图3为图1的一个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79.图4为图1的另一个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80.图5为图1中安装于主传动箱箱体上的大部分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81.图6为图5中的离合装置中的内分件插头的横截面的平面示意图。
82.图7为图5中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83.附图仅出于示意的目的,而不旨在按照比例绘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被用于指示相同的元素。出于简明的目的,不是每一个组件在每张附图中均被标号。
具体实施方式
84.以下将参照若干实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应当理解,描述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表示或暗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制。
85.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之前所了解到的导轨式输送系统,所具有的结构,通常包括驱动电机、导轨(可以是指一根,也可是指由多根依次拼合而成)、主传动箱和副传动箱、传输件(可以是但不限于是输送带、输送链条等)和移动车。该导轨为中空结构,内设有沿该导轨纵向贯穿设置的通道201。安装时,先将主传动箱和副传动箱分别安装在导轨的两端,并将传输件连接于主传动箱中的位于主传动箱箱体上的主动轮、导轨上的通道
201、副传动箱中的位于副传动箱箱体上的导向轮、从而形成一个圈形结构。呈圈形结构的传输件上各有一部绕设在所述主动轮、导向轮的一侧,运行时,所述传输件通过该所述主动轮和导向轮后都会改变移动方向。这样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所述主动轮,从而带动该呈圈形结构的传输件旋转,而用于承载物件的移动车(其数量可以有多个)是附着在该圈形结构的传输件上的,这样移动车就随着呈圈形结构的传输件的移动而沿着所述导轨的纵向方向向前或向后移动。
86.另外,可选的,如图1至4所示,该导轨上在其纵向一侧上可以开设有一条与所述通道201连通的开口202。这样可以使移动车的一部位于该导轨内,而另一部(主要是用于承载物件的一部)通过该开口202伸出至外界,这样有利于移动车、吊车600(不绑缚于呈圈形结构的传输件上,只是设置在导轨中,常可见于如电动窗帘系统中)的安装和拆卸位于其上的所承载物件。
87.本实用新型所公开了的一个实施方式在结构上与上述的导轨式输送系统存在有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两处,一处是在传输件的结构是不同的,另一处体现在主传动箱的结构也是不同的,而主传动箱的结构之所以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之前所理解的主传动箱不同,主要也是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传输件的结构的不同有很大的关系。
88.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所公开了的一个主传动箱的实施方式,包括主传动箱箱体310、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间隔设置且其轴向与所述第一转动件的轴向基本平行。其中,所述第一转动件包括第一转动轴321和第一转动轮322,第一转动轴321可相对转动地设于所述主传动箱箱体310上,所述第一转动轮322与所述第一转动轴321同轴设置,使用时,所述第一转动轴321与所述第一转动轮322同步转动。其中,所述第二转动件包括第二转动轴331和第二转动轮332,第二转动轴331可相对转动地设于所述主传动箱箱体310上,所述第二转动轮332与所述第二转动轴331同轴设置,使用时,所述第二转动轴331与所述第二转动轮332同步转动。
89.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以及下述的平衡转动件中的转动轴和转动轮可以为一体式的结构设计,也可以分体式的结构设计,后者可通过连接件将转动轮固定在转动轴上。另外当转动轴的半径与转动轮的半径基本相同时,转动轴本身可以起到转动轮的作用,即此时的转动轴相当于转动轴和转动轮的组合,反过来也就是说转动轴和转动轮的组合中的一种特殊情形,即只有转动轴时的情形。另外,相配合的两个转动轮都是周侧光滑的带轮结构时,那连接两个该带轮结构的转动轮的两个转动轴本身也就各自相当于转动轴和转动轮的组合,反过来也就是说转动轴和转动轮的组合中的一种特殊情形,即只有转动轴时的情形。
90.为了便于主传动箱箱体310上的各个部件的安装,如图1至4所示,在一个示例中,所述主传动箱箱体310为分体式结构,包括主传动箱上箱体3101和主传动箱下箱体3102,两种通过螺钉和/或卡扣件等可拆卸连接件进行连接,这样在安装时,可现将主传动箱上箱体3101和主传动箱下箱体3102分离,待其上各自的部件,如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安装完毕后再合拢。从制造的角度来说,对于内有相对封闭的空腔结构的所述主传动箱箱体310采用分体式结构后,所述封闭的空腔结构就变为了开放式的空腔结构,制造所需的模具结构就相对简单,在制造时所述封闭的空腔发生变形的概率就会相对较低,成品率也高。
91.从便于安装、维护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以及下述的平衡转动件视角考虑,在
所述主传动箱箱体310上的一侧面(如正面、反面等面积较大侧面)上开设一个转动件安装槽3103,将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以及下述的平衡转动件中的全部或大部设置在该转动件安装槽3103内,该转动件安装槽3103的槽口向外敞开设置,转动件安装槽槽口盖板3104通过螺钉和/或卡扣件等可拆卸连接件连接到该所述主传动箱箱体310上的转动件安装槽3103的槽口周侧。对于所述主传动箱箱体310为分体式结构时,可将该转动件安装槽3103开设于所述主传动箱上箱体3101和主传动箱下箱体3102中的一个上,如图2所示,转动件安装槽3103开设在所述主传动箱上箱体3101上。
92.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所公开了的一个传输件的实施方式,该传输件不是两端合在一起呈圈形的结构,而是以其两端呈各自独立存在。所述传输件500的一端呈弹性变形地沿一个缠绕方向(可以为顺时针方向,也可以为逆时针方向)绕制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上,所述传输件500的另一端呈弹性变形地沿所述一个缠绕方向(即与绕制于所述第一转动件的方向相同的方向)绕制于所述第二转动件上。且所述第一转动轮322、第二转动轮332都为齿轮结构,所述第一转动轮322与所述第二转动轮332啮合,且所述第一转动轮322、第二转动轮332的轮的大小、形状,以及轮齿的数量、大小、形状都基本相同。
93.这样,在出厂时,可实现将传输件500预装在所述主传动箱箱体上,即所述传输件500基本卷制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上,而在安装时将卷制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上的所述传输件500拉出,然后绕设在副传动箱中的位于副传动箱箱体上的导向轮的一侧上即可。由于是卷制在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上,该所述传输件500所占用的位于所述传输件500内的空间就相对较小,为所述预装提供可能。另外,卷制结构有利于在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上绕制足够长度的传输件500,这样安装时可尽可能的满足不同的长度的导轨。
9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公开了的一个传输件的实施方式在材质上与先前所述的呈圈形结构的传输件有区别,因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了的一个传输件的实施方式要求在绕制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时所产生形状的改变是一种弹性变形,如其可以为由钢制成的带式结构,该所述传输件的宽度范围为0.2厘米至10厘米,其中通常的情形(其所承载的物件相对较轻时,如小于1千克或千克的低位数的个位数级别)所述传输件的宽度可选1厘米以下的范围(如0.4厘米,0.5厘米,0.6厘米等),而对于其所承载的物件相对较重时,该传输件的宽度可以考虑设置在1厘米以上。另外,从便于卷制的角度来考虑,所述传输件的厚度范围应设置毫米级(如0.5毫米,1毫米,1.5毫米等),一般最大不超过2毫米为好。其可以但不限于为卷簧,而不能是塑性变形。这样当绕制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上的所述第一转动轴321的所述传输件500的相对外部在脱离于所述第一转动件时能产生一个与该绕制方向相反的第一弹性回复力,随着所述传输件500上脱离于所述第一转动件的部分越多所述第一弹性回复力趋于增大、相反则趋于减小。而在绕制于所述第二转动件上的第二转动轴331的所述传输件500的相对外部在脱离于所述第二转动件时产生一个与该绕制方向相反的第二弹性回复力,随着所述传输件500上脱离于所述第二转动件的部分越多所述第二弹性回复力趋于增大、相反则趋于减小。
95.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公开了的一个传输件的实施方式中,对于不会绕制在(即使运行时)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中的一部可以采用不具有弹性变形的材质,如工程塑料等。
96.由于所述第一转动轮322与所述第二转动轮332是啮合连接、运行时旋转方向各自相反,且所述传输件500绕设在第一转动件上的所述第一转动轴321和所述第二转动件上的所述第二转动轴331的方向是相同的。这样在所述驱动电机100驱动所述第一转动件上的第一转动轴321转动时,所述传输件500上未绕制于所述第一转动件的一部沿着所述一个缠绕方向绕制于第一转动件上、同时传输件500上的绕制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上的部分在所述第一转动件的带动下趋于收紧,而在所述第一转动件带动下,所述传输件500上的绕制于所述第二转动件上的相对外部沿与所述一个缠绕方向相反的方向脱离于所述第二转动件、同时传输件500上的绕制于所述第二转动件上的部分在所述第二转动件的带动下趋于松开,以使所述第二弹性回复力和所述第一弹性回复力方向相反、大小基本相同。而在所述驱动电机100驱动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时,所述传输件500上未绕制于所述第二转动件的一部沿着所述一个缠绕方向绕制于第二转动件上、同时所述传输件500上的绕制于所述第二转动件上的部分在所述第二转动件的带动下趋于收紧,而在所述第二转动件带动下,所述传输件500上的绕制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上的相对外部沿与所述一个缠绕方向相反的方向脱离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同时传输件500上的绕制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上的部分在所述第一转动件的带动下趋于松开,以使所述第一弹性回复力和所述第二弹性回复力方向相反、大小基本相同。
97.为了使绕制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上的所述传输件500,在其被拉出脱离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后能产生较高的弹性回复力,且使能弹性回复力的方向与该传输件500的设置方向基本保持并行,在一个示例中,供存放绕制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上的所述传输件500的第一传输件绕制区域323、以及供存放绕制于所述第二转动件上的所述传输件500的第二传输件绕制区域333的高度都与所述传输件500的宽度基本相适配。
98.为了防止本实用新型中的传输件500在进入主传动箱箱体310后发生接触,作为一个示例,在主传动箱箱体310相邻于所述导轨200的开口处设有一个传输分隔件370,以便将传输件500在进出该主传动箱箱体310时能分隔开。该传输分隔件37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如图3所示,该传输分隔件370为一个凸设于所述主传动箱箱体310内的挡块,这样在传输分隔件370横向两侧与所述主传动箱箱体310内壁之间形成了两条呈分隔状态的传输件通道,传输件500的两端各通过一个传输件通道进、出该主传动箱箱体310。当然传输分隔件370的数量也可以是多个,如设置两排挡柱,每排挡柱沿传输件500进出所述主传动箱箱体310的方向排列,所述传输件500一端交错设在一排挡柱上,而另一端交错设在另一排挡柱上。当然也可以是别的结构。
99.本实用新型所公开了的另一个主传动箱的实施方式,包括主传动箱箱体310、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以及平衡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包括第一转动轴321和第一转动轮322,第一转动轴321可相对转动地设于所述主传动箱箱体310上,所述第一转动轮322与所述第一转动轴321同轴设置,使用时,所述第一转动轴321与所述第一转动轮322同步转动。所述第二转动件包括第二转动轴331和第二转动轮332,第二转动轴331可相对转动地设于所述主传动箱箱体310上,所述第二转动轮332与所述第二转动轴331同轴设置,使用时,所述第二转动轴331与所述第二转动轮332同步转动。
100.而上述的平衡转动件分别连接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在运行时,由所述第一转
动件和第二转动件中的一个通过平衡转动件带动另一个转动,以动态地平衡所述第一弹性回复力和所述第二弹性回复力。该平衡转动件的结构随着所述传输件绕制于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的绕制方向是否相同可有多种不同的结构,具体如下所述。
101.在一个示例中,当所述传输件500的一端呈弹性变形地沿一个缠绕方向绕制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上,而所述传输件500的另一端呈弹性变形地沿与所述一个缠绕方向相反的另一个缠绕方向绕制于所述第二转动件上时,作为所述平衡转动件的一种可选结构,包括平衡转动轴341和平衡转动轮342,所述平衡转动轮342与所述平衡转动轴341同轴设置,使用时,所述平衡转动轴341与所述平衡转动轮342同步转动。而且所述第一转动轮322、第二转动轮332和平衡转动轮342都为齿轮结构,所述平衡转动轮342同时与所述第一转动轮322、第二转动轮332啮合。
102.运行时,该所述平衡转动件,使在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中的一个转动件转动时通过所述平衡转动件带动另一个转动件沿同一个转动方向旋转。具体为,在所述驱动电机100驱动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时,所述传输件500上未绕制于所述第一转动件的一部沿着所述一个缠绕方向绕制于第一转动件上、同时传输件500上的绕制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上的部分在所述第一转动件的带动下趋于收紧,而在所述平衡转动件带动下,所述传输件500上的绕制于所述第二转动件上的相对外部沿与所述另一个缠绕方向相反的方向脱离于所述第二转动件、同时传输件500上的绕制于所述第二转动件上的部分在所述第二转动件的带动下趋于松开,以使所述第二弹性回复力和所述第一弹性回复力方向相反、大小基本相同;而在所述驱动电机100驱动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时,所述传输件500上未绕制于所述第二转动件的一部沿着所述另一个缠绕方向绕制于第二转动件上、同时所述传输件500上的绕制于所述第二转动件上的部分在所述第二转动件的带动下趋于收紧,而在所述平衡转动件带动下,所述传输件500上的绕制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上的相对外部沿与所述一个缠绕方向相反的方向脱离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同时传输件500上的绕制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上的部分在所述第一转动件的带动下趋于松开,以使所述第一弹性回复力和所述第二弹性回复力方向相反、大小基本相同。
103.如图2至4所示,从使平衡转动轮342的力矩传递更有效的角度考虑,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转动件上的第一转动轮322、所述第二转动件上的第二转动轮332和所述平衡转动件上的平衡转动轮342上的轮的形状、大小,以及轮齿的数量、大小、形状都基本相同。
104.而从主传动箱箱体310内的安装空间考虑,平衡转动轮342的半径可以设置的相对于第一转动轮322和第二转动轮332的半径小,如可在1/4至1/2范围内选择,另外还可考虑,将平衡转动轮342位置不设置在与第一转动轮322的圆心和第二转动轮332的圆心所连接的线段上,而是设置在垂直于该线段的垂直线段上、且沿该垂直线段向远离该两条线段的交点方向设置,如可使该平衡转动轮342的圆心至该交点的距离超过所述第一转动轮322、第二转动轮332的半径,但同时满足该平衡转动轮342与所述第一转动轮322、第二转动轮332保持连接。这样,有可能就可以不需要更改现有设计中的主传动箱箱体内的空间格局了。
105.在一个示例中,在当所述传输件500的一端呈弹性变形地沿一个缠绕方向绕制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上,而所述传输件500的另一端呈弹性变形地沿与所述一个缠绕方向相反的另一个缠绕方向绕制于所述第二转动件上时,作为所述平衡转动件的另一种结构,该平衡转动件为圈形的输送带或圈形的输送链条,所述第一转动轮322和第二转动轮332同为带
轮或链轮结构,所述圈形的输送带或圈形的输送链条安装于所述第一转动轮322和第二转动轮332上,使用时,转动的所述第一转动轮322或第二转动轮332通过所述圈形的输送带或圈形的输送链条带动所述第二转动轮332或所述第一转动轮322同方向旋转。此时的运行原理与上述包括作为所述平衡转动件的一种可选结构时的系统的运行原理相同。
106.在一个示例中,在当所述传输件500的一端呈弹性变形地沿一个缠绕方向绕制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上,而所述传输件500的另一端呈弹性变形地沿与绕制于第一转动件相同的缠绕方向绕制于所述第二转动件上时,作为所述平衡转动件的又一种结构,该平衡转动件包括平衡转动轴341、平衡转动轮342、以及圈形输送带或圈形输送链条,其中,平衡转动轮342与所述平衡转动轴341同轴设置,使用时,所述平衡转动轴341与所述平衡转动轮342同步转动,所述平衡转动轮342的个数至少为两个,沿所述平衡转动轴341轴向依次同轴地且彼此平行地间隔设置,且至少一个为齿轮结构、至少另一个为带轮或链轮结构。而圈形输送带或圈形输送链条,设于为带轮或链轮结构的所述第一转动轮322和所述第二转动轮332中一个、以及一个同为带轮或链轮结构的所述平衡转动轮342上。为齿轮结构的所述第一转动轮322和所述第二转动轮332中的一个与一个同为齿轮结构的所述平衡转动轮342啮合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100驱动所述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中的一个转动时,通过该平衡转动件,使该第一转动轮322和所述第二转动轮332中的另一个实现反向旋转。
107.运行时,在在所述驱动电机100驱动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时,所述传输件500上未绕制于所述第一转动件的一部沿着所述一个缠绕方向绕制于第一转动件上、同时传输件500上的绕制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上的部分在所述第一转动件的带动下趋于收紧,而在所述平衡转动件带动下,所述传输件500上的绕制于所述第二转动件上的相对外部沿与所述一个缠绕方向相反的方向脱离于所述第二转动件、同时传输件500上的绕制于所述第二转动件上的部分在所述第二转动件的带动下趋于松开,以使所述第二弹性回复力和所述第一弹性回复力方向相反、大小基本相同。而在所述驱动电机100驱动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时,所述传输件500上未绕制于所述第二转动件的一部沿着所述一个缠绕方向绕制于第二转动件上、同时所述传输件500上的绕制于所述第二转动件上的部分在所述第二转动件的带动下趋于收紧,而在所述平衡转动件带动下,所述传输件500上的绕制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上的相对外部沿与所述一个缠绕方向相反的方向脱离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同时传输件500上的绕制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上的部分在所述第一转动件的带动下趋于松开,以使所述第一弹性回复力和所述第二弹性回复力方向相反、大小基本相同。
108.如图2至4所示,为了使平衡转动轮342的力矩传递更有效,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转动件上的第一转动轮322、所述第二转动件上的第二转动轮332和所述平衡转动件上的所有平衡转动轮342上的轮的形状、大小,以及轮齿的数量、大小、形状都基本相同。
109.关于驱动电机100,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主传动箱300上设于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在运行时,需要驱动电机100能驱动所述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中的一个转动,为此可以考虑设置两台驱动电机100,由一台驱动电机100控制所述第一转动件的转动,由另一台驱动电机100控制所述第二转动件的转动。当然除了上述的方案外,还可以通过下述的离合装置来实现,只由一台驱动电机100来操控所述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
110.如图5、7所示,一个离合装置的实施方式包括一个主传动件410、一个中间传动件
420、一个摆动组件和一对限位件。使用时,所述离合装置择一的与呈并行地间隔设置的第一从动件350和第二从动件360相连接。第一从动件350呈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件上(如图5、7所示,所述第一从动件350固定在第一转动轴321上),运行时与所述第一转动件同步转动。而第二从动件360呈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件上(如图5、7所示,所述第二从动件360固定在第二转动轴331上),运行时与所述第二转动件同步转动,主传动件410则与一台驱动电机100连接。这样,所述驱动电机100运行时,通过该离合装置实现对与该离合装置相连接的第一从动件350或第二从动件360的驱动旋转。
111.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主传动件410和中间传动件420的连接方式,中间传动件420和第一从动件350的连接方式,以及中间传动件420和第二从动件360的连接方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具体地连接方式,如采用输送带的方式或输送链条的方式进行连接,或采用齿头间的啮合方式进行连接。只要满足主传动件410和中间传动件420连接时能通过旋转的主传动件410直接或间接带动中间传动件420旋转。同样中间传动件420和第一从动件350连接时或中间传动件420和第二从动件360连接时,需满足旋转的中间传动件420直接或间接带动与其连接的第一从动件350或第二从动件360旋转。
112.作为主传动件410和中间传动件420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主传动件410和中间传动件420上各同轴设有同步轮,该同步轮的外向周侧设有若干啮合齿头(即形成一个齿轮),在使用时,旋转的所述主传动件410(为一体式结构时)或下述主传动外分件411(为可拆分式结构时)通过其上的一个齿轮与所述中间传动件420上的齿轮啮合连接。作为一个优选,所述主传动件410上的齿轮上的啮合齿头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相邻啮合齿头的间距与所述中间传动件420上的齿轮上的啮合齿头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相邻啮合齿头的间距基本相同。
113.需要说明的是,主传动件410可以是一体式的结构,也可是由多个可拆分地结构组合而成。作为一个可拆分地主传动件410的示例,如图5、7所示,主传动件410包括主传动外分件411和主传动内分件412,两者为插设连接。主传动外分件411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直接或间接连接,主传动外分件411的另一端与主传动内分件412的一端插接,即在主传动外分件411的另一端端面上开设有内分件插孔413、而在主传动内分件412的一端凸设于内分件插头414,所述内分件插孔413的大小、形状与所述内分件插头414的大小、形状基本吻合。使用时,所述主传动外分件411带动所述主传动内分件412同步同轴地旋转,且旋转的所述主传动内分件412驱动所述中间传动件420旋转。为了使所述主传动外分件411带动所述主传动内分件412更好地实现同步同轴地旋转,所述内分件插孔413和内分件插头414的横截面都为非圆形的结构。另外,为了在保证所述主传动外分件411带动所述主传动内分件412实现同步同轴地旋转的同时,所述内分件插头414与所述内分件插孔413的内壁之间的连接能较光滑,减少棱角,如图6所示,所述内分件插孔413和内分件插头414的横截面415的边界除了有一对直线段4151外,还设有弧线段4152,通过一根弧线段4152来连接一对直线段4151的相同一端、通过另一根弧线段4152来连接一对直线段4151的相同另一端。另外为了增加所述主传动外分件411和主传动内分件412插设时的连接牢固形,增加了一根连接轴416,通过将该连接轴416插入于设于所述主传动外分件411和主传动内分件412上的轴连接孔417。
114.中间传动件420,与所述主传动件410连接,使用时,所述主传动件410驱动所述中
间传动件420旋转。
115.摆动组件,设于所述主传动件410和所述中间传动件420之间,使用时,所述主传动件410驱动所述摆动组件从预设的第一摆动角摆动至预设的第二摆动角、或者从预设的第二摆动角摆动至预设的第一摆动角,所述第一摆动角与所述第二摆动角的角度差值小于180度,具体地,可选150度、120度等。作为一个示例,所述第一摆动角与所述第二摆动角的角度差值至少大于等于90度。所述中间传动件420设于所述摆动组件上,在所述摆动组件摆动时,所述中间传动件420与所述摆动组件同步摆动。
116.该摆动组件的工作原理为:在所述主传动件410驱动所述摆动组件从预设的第一摆动角摆动至预设的第二摆动角时,旋转的所述中间传动件420在脱离于所述第一从动件350之后与所述第二从动件360相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二从动件360旋转;而在所述主传动件410驱动所述摆动组件从预设的第二摆动角摆动至预设的第一摆动角时,旋转的所述中间传动件420在脱离于所述第二从动件360之后与所述第一从动件350相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一从动件350旋转。
117.如图5、7所示,作为摆动组件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包括磁性件441和第一连接板442,其中,所述磁性件441设于所述主传动件410上。而第一连接板442分别与所述主传动件410、中间传动件420连接。第一连接板442,分别与所述主传动件410、中间传动件420连接,即主传动件410插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442上开设的第一安装通孔444内,转动时主传动件410并不直接带动第一连接板442一起转动,而是通过设于主传动件410上的磁性件441的吸附力来带动所述第一连接板442的转动,从而使所述第一连接板442摆动至所述第一摆动角或所述第二摆动角。而中间传动件420是可相对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442上开设的第二安装通孔445上,即中间传动件420由所述主传动件410驱动下旋转时,所述第一连接板442并不与所述中间传动件420同步转动。
118.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述磁性件441是指具有利用两个异性磁极(即s极和n极)相吸的功能来吸附第一连接板442。其通常采用磁性材料(如铁氧体磁性材料、铁磁性材料、亚铁磁性材料,永磁材料)制成。
119.作为摆动组件的一个示例,如图5、7所示,所述摆动组件还包括一个第二连接板443,该第二连接板443分别与所述主传动件410、中间传动件420转动连接,即在所述主传动件410、中间传动件420各自在旋转时,所述第二连接板443与所述第一连接板442一样并未随其一起同步转动,而是和所述第一连接板442一起同步地摆动。其中,所述中间传动件420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442和第二连接板443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板443的设置使得中间传动件420的两端都能获得一个支撑,以提高其旋转时的稳定性,尤其是在中间传动件420带动第一从动件350或第二从动件360旋转时,若中间传动件420的一端未受支撑,旋转时,稳定性必将更差。同理,所述主传动件410也分别于所述第一连接板442和第二连接板443同轴连接,有利于所述摆动组件摆动时的稳定性的增加。
120.另外,如图5、7所示,在所述主传动件410由主传动外分件411和主传动内分件412两部分插设连接时,所述第一连接板442和第二连接板443分别设于所述主传动内分件412的相对上部和相对下部,而所述磁性件441则设于所述主传动外分件411上相邻于所述主传动内分件412的一侧的侧面上。在所述主传动外分件411在旋转时为了减少所述磁性件441发生移动机率,在该侧的侧面上开设了磁性件定位槽418,这样可使磁性件441的一端位于
所述磁性件定位槽418内,而另一端则伸出该磁性件定位槽418的槽口,以用于吸附位于该主传动内分件412上的所述第一连接板442。
121.作为摆动组件的一个示例,如图5、7所示,为了增加所述磁性件441对所述第一连接板442的吸附力,特意增加所述磁性件441的数量,在安装时,使所述磁性件441间隔均匀地设在所述主传动件410(为一体式结构时)或所述主传动外分件411(为可拆分式结构时)上的对应于所述第一连接板442的一侧的侧面上。
122.作为摆动组件的一个示例,所述磁性件441在吸合所述第一连接板442时,所述磁性件441不与所述第一连接板442接触。这样的设计是基于当磁性件441吸合所述第一连接板442摆动至所述第一摆动角或第二摆动角后,该磁性件441在继续随着所述主传动件410一起旋转时,可以用相对较小的力来摆脱该第一连接板442,减轻了所述主传动件410(为一体式结构时)或所述主传动外分件411(为可拆分式结构时)在旋转时所受到的阻力。
123.作为摆动组件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一连接板442由阻尼材料制成。这样有利于增强与所述主传动件410(为一体式结构时)或所述主传动内分件412(为可拆分式结构时)的依附性。
124.以及,一对限位件,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摆动角和第二摆动角位置,用于在所述摆动组件摆动至所述第一摆动角或第二摆动角时阻止其继续沿着所述主传动件410的旋转方向转动。
125.作为限位件的一个示例,如图5、7所示,为所述一对限位件的具体实施方式,即一对组成八字结构的限位挡块431,在所述摆动组件只包括第一连接板442时,该限位挡块431只用于阻挡该第一连接板442,但不与中间传动件420、主传动件410(至少中间传动件420和主传动件410的连接部)相接触。而在所述摆动组件同时包括第一连接板442和第二连接板443时,该限位挡块431可择一的阻挡第一连接板442和第二连接板443中的一个,而不必同时遮挡第一连接板442和第二连接板443。
126.作为离合装置的一个示例,如图5、7所示,所述主传动件410、中间传动件420的各自的径向长度之和小于所述第一从动件350、所述第二从动件360的径向长度。这样的设置可以使该离合装置能在相对狭小的空间进行设置,节省了为安装该离合装置所需的安装空间。
127.作为离合装置的一个示例,如图5、7所示,还设有一对围挡件450,该对围挡件450加上第一从动件350和所述第二从动件360,将所述主传动件410、中间传动件420和摆动组件围设在其内。
128.在权利要求书中,词语“包括”不排除其他单元或步骤;词语“一”或“一个”并不排除多个。在权利要求书中,使用诸如“第一”“第二”等序数词来修饰权利要求元素本身并不意味着一个权利要求元素具有较另外一个权利要求元素的优先级、次序或者动作执行的时间顺序,而仅仅出于将一个权利要求的元素与另一个权利要求元素相区别的目的。尽管在互不相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分别记载了某些特定技术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特定技术特征不能被组合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可单独、组合或者以未在前述实施例中具体讨论的各种安排来使用,从而并不将其应用限于前文所描述或附图中所示的组件的细节和排列。例如,可使用任何方式将一个实施例中描述的多个方面与其他实施例中描述的多个方面组合。多个模块或单元中所记载的步骤、功能或特征,可以由一个模块或一个单元执行
或满足。本文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不限于以任何特定的顺序执行,以其他的顺序执行部分或者全部的步骤时可能的。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不应被解释为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
129.尽管已经通过附图和实施例的方式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但这样的描述和说明应当被认为是说明性或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意识到,在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公开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各种改进、增加以及取代是可能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