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钩编织带机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53600发布日期:2022-08-17 06:46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钩编织带机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钩编织带机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2.钩编织带机是一种变型的狭幅拉舍尔经编机,常用于生产花边带、松紧带等狭幅经编针织物。钩编织带机的后端经常放置有线圈架,线圈架的纬线会沿着架体经过导向辊、钢筘等组件进入钩编织带机的织造部分,但因为成卷线圈数量太多,纬线经拉伸后会产生缠绕地风险,并且线圈架大多都是不能移动的。
3.针对以上问题,现需提供一种能有效分纱的钩编织带机移动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线圈架不能移动、经线容易缠绕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有效分纱的钩编织带机移动装置。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钩编织带机移动装置,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包括立杆、横杆、竖杆,所述立杆、横杆和竖杆组成矩形框架,所述立杆下端设置有带刹脚轮,所述架体两侧面对称固定设置有竖杆,所述竖杆将架体分隔成若干层,每层所述竖杆上固定设置有导纱排,所述架体最上层和最下层均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两端与横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之间固定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架体末端的立杆上转动设置有纬纱压力片,所述纬纱压力片与立杆之间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一端与立杆铰接,另一端与纬纱压力片铰接。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架体由立杆、横杆、竖杆组成了矩形框架,立杆下端设置有带刹脚轮,竖杆将架体分为若干层,架体最上层和最下层的连接杆两端与横杆固定连接,连接杆之间固定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上放置有线圈,架体末端立杆上转动设置的纬纱压力片用铰接的拉杆拉住。当支撑架上的线圈将纱线引出时,纱线经导纱排导入纬纱压力片中,最后穿过纬纱压力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置的带刹脚轮便于整个架体移动,能适当调整纱线穿出后与钩编织带机机架之间的距离,更换不同长度的拉杆可以调整纬纱压力片的角度,提高导纱排和纬纱压力片的分纱能力,保证钩编织带机能连续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拉杆包括套筒和套杆,所述套筒一端与立杆铰接,所述套杆滑动设置于套筒内并通过套筒外的固定件固定,所述套杆末端与纬纱压力片铰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杆包括套筒和套杆,套杆可在套筒内滑动并通过套筒外的固定件固定,可以实现拉杆的伸长和缩短,操作简单。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撑架包括固定杆、支撑杆,所述固定杆两端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与横杆平行,所述支撑杆与固定杆固定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撑杆从上到下间隔布置于固定杆上,所述
支撑杆与架体每层的竖杆处于同一高度。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架体内固定设置有可放置线圈的支撑架,并且支撑架上的支撑杆与每层的竖杆处于同一高度,便于相同层纱线引出,避免上下层互相干扰。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纬纱压力片上设置有若干穿线孔,所述穿线孔内固定设置有塑料垫片。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导纱排间隔布置于竖杆上表面,所述导纱排将纱线导入纬纱压力片的穿线孔中。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间隔布置的导纱排和设置的若干穿线孔提高了纬纱压力片的导纱和分纱能力,塑料垫片能减小纱线与纬纱压力片之间的摩擦力,保护纱线。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6.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钩编织带机移动装置,当支撑架上的线圈将纱线引出时,纱线经导纱排导入纬纱压力片中,最后穿过纬纱压力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置的带刹脚轮便于整个架体移动,能适当调整纱线穿出后与钩编织带机机架之间的距离,更换不同长度的拉杆可以调整纬纱压力片的角度,提高导纱排和纬纱压力片的分纱能力,保证钩编织带机能连续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17.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钩编织带机移动装置,拉杆包括套筒和套杆,套杆可在套筒内滑动并通过套筒外的固定件固定,可以实现拉杆的伸长和缩短,操作简单。
18.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钩编织带机移动装置,架体内固定设置有可放置线圈的支撑架,并且支撑架上的支撑杆与每层的竖杆处于同一高度,便于相同层纱线引出,避免上下层互相干扰。
19.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钩编织带机移动装置,间隔布置的导纱排和设置的若干穿线孔提高了纬纱压力片的导纱和分纱能力,塑料垫片能减小纱线与纬纱压力片之间的摩擦力,保护纱线。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钩编织带机移动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2.附图中,1、架体;11、立杆;12、横杆;13、竖杆;2、带刹脚轮;3、导纱排;4、连接杆;5、支撑架;51、固定杆;52、支撑杆;6、纬纱压力片;61、穿线孔;7、拉杆;71、套筒;72、套杆。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4.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钩编织带机移动装置,包括架体1,所述架体包括立杆11、横杆12、竖杆13,所述立杆11、横杆12和竖杆13组成矩形框架,所述立杆11下端设置有带刹脚轮2,所述架体1两侧面对称固定设置有竖杆13,所述竖杆13将架体1分隔成若干层,每层所述竖杆13上固定设置有导纱排3,所述架体1最上层和最下层均设置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两端与横杆1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4之间固定设置有支撑架5,所述架体1末端的立杆11上转动设置有纬纱压力片6,所述纬纱压力片6与立杆11之间设置有拉杆7,所述拉杆7一端与立杆11铰接,另一端与纬纱压力片6铰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架体1由立
杆11、横杆12、竖杆13组成了矩形框架,立杆11下端设置有带刹脚轮2,竖杆13将架体1分为若干层,架体1最上层和最下层的连接杆4两端与横杆12固定连接,连接杆4之间固定设置有支撑架5,支撑架5上放置有线圈,架体1末端立杆11上转动设置的纬纱压力片6用铰接的拉杆7拉住。当支撑架5上的线圈将纱线引出时,纱线经导纱排3导入纬纱压力片6中,最后穿过纬纱压力片6。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置的带刹脚轮2便于整个架体1移动,能适当调整纱线穿出后与钩编织带机机架之间的距离,更换不同长度的拉杆7可以调整纬纱压力片6的角度,提高导纱排3和纬纱压力片6的分纱能力,保证钩编织带机能连续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25.更进一步地,所述拉杆7包括套筒71和套杆72,所述套筒71一端与立杆11铰接,所述套杆72滑动设置于套筒71内并通过套筒71外的固定件固定,所述套杆72末端与纬纱压力片6铰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杆7包括套筒71和套杆72,套杆72可在套筒71内滑动并通过套筒71外的固定件固定,可以实现拉杆7的伸长和缩短,操作简单。
26.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5包括固定杆51、支撑杆52,所述固定杆51两端与连接杆4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52与横杆12平行,所述支撑杆52与固定杆5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52从上到下间隔布置于固定杆51上,所述支撑杆52与架体1每层的竖杆13处于同一高度。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架体1内固定设置有可放置线圈的支撑架5,并且支撑架5上的支撑杆52与每层的竖杆13处于同一高度,便于相同层纱线引出,避免上下层互相干扰。更进一步地,所述纬纱压力片6上设置有若干穿线孔61,所述穿线孔61内固定设置有塑料垫片,所述导纱排3间隔布置于竖杆13上表面,所述导纱排3将纱线导入纬纱压力片6的穿线孔61中。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间隔布置的导纱排3和设置的若干穿线孔61提高了纬纱压力片6的导纱和分纱能力,塑料垫片能减小纱线与纬纱压力片6之间的摩擦力,保护纱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