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轮胎锁死结构的汽车工程用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59198发布日期:2022-08-17 07:37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轮胎锁死结构的汽车工程用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维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带有轮胎锁死结构的汽车工程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汽车举升机是指汽车维修行业用于汽车举升的汽保设备,举升机在汽车维修养护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整车大修,还是小修保养,都离不开它,其产品性质、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在规模各异的维修养护企业中,无论是维修多种车型的综合类修理厂,还是经营范围单一的街边店(如轮胎店),几乎都配备有举升机。
3.现有的汽车工程用支撑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由于汽车工程用的支撑装置大多仅将车身抬高,缺乏对车轮锁死的措施,不具备抱死或卡死轮胎的作用,从而工作人员在汽车检修中存在安全隐患,使工作人员在维修车辆时会经常被转动的轮胎刮伤,不便于检修。因此,需要一种带有轮胎锁死结构的汽车工程用支撑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轮胎锁死结构的汽车工程用支撑装置,其能够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具有锁死轮胎、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的有益效果。
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带有轮胎锁死结构的汽车工程用支撑装置,其中包括举升机主体,所述举升机主体设置有基台和位于所述基台上方的升降台,所述升降台设置有轮胎锁死组件,所述轮胎锁死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后轮夹持件、伸缩调节杆和前轮夹持件,所述后轮夹持件设置有第一固定夹片、第一活动夹片和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与所述第一活动夹片连接,所述前轮夹持件设置有第二固定夹片、第二活动夹片和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二调节件与所述第二活动夹片连接,所述第一调节件包括第一蜗杆和与所述第一蜗杆连接的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蜗杆与所述后轮夹持件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夹片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齿片,所述第一齿片与所述第一蜗杆啮合。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活动夹片的两侧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后轮夹持件内部设置有容纳所述第一滑块的第一滑槽。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蜗杆的端部设置有第一伞齿轮,所述第一转盘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端部设置有第二伞齿轮,所述第二伞齿轮与所述第一伞齿轮啮合。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转盘设置有第一防滑纹。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伸缩调节杆包括互相螺纹连接的导柱和导套,所述导柱与所述后轮夹持件固定连接,所述导套与所述前轮夹持件固定连接。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导柱的表面设置有刻度。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导套的外表面焊接有提把。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基台的两侧均设置有斜坡。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固定夹片、所述第一活动夹片、所述第二固定夹片和所述第二活动夹片均设有抵接轮胎的夹持面,所述夹持面设置有橡胶层。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橡胶层的表面设置有第二防滑纹。
1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带有轮胎锁死结构的汽车工程用支撑装置主要包括举升机主体和轮胎锁死组件,举升机主体为现有技术中在汽车维修中常用的升降设备,用于抬高汽车,轮胎锁死组件用于锁死轮胎,避免工作人员在维修时被偏转的轮胎影响。举升机主体主要有基台和升降台两部分,基台放置于地面上用于和地面接触,升降台安装于基台上面用于承载汽车,升降台可以被举升机主体带动上升或者下降。轮胎锁死组件放置于升降台的顶部,轮胎锁死组件主要由后轮夹持件、伸缩调节杆和前轮夹持件三部分组成,后轮夹持件固定于伸缩调节杆的左端,前轮夹持件固定于伸缩调节杆的右端,其中后轮夹持件用于夹住后轮胎,前轮夹持件用于夹住前轮胎,无论是后轮胎转向的汽车还是前轮胎转向的汽车均可以进行轮胎固定,伸缩调节杆用于调节前轮夹持件和后轮夹持件的距离。第一固定夹片、第一活动夹片和第一调节件均和后轮夹持件连接,第一固定夹片、第一活动夹片并排安装于后轮夹持件的左侧,第一固定夹片固定不动,第一调节件和第一活动夹片连接,使得第一活动夹片可以朝远离或靠近第一固定夹片的方向运动,起到松开或夹持的作用。第一调节件主要由第一蜗杆和第一转盘两部分组成,后轮夹持件内设有容纳第一蜗杆的空腔,以及限制第一蜗杆两端的孔,使得第一蜗杆可以转动,第一蜗杆的端部伸出后轮夹持件和第一转盘连接,使得工作人员转动第一转盘后能够带动第一蜗杆转动。第一活动夹片和后轮夹持件滑动连接,第一活动夹片的右端设置有两个齿片,齿片和第一蜗杆啮合,第一蜗杆转动后能够通过齿片带动第一活动夹片上下运动,并具有一定的自锁效果。同样的,第二固定夹片、第二活动夹片和第二调节件均和前轮夹持件连接,第二固定夹片、第二活动夹片并排安装于前轮夹持件的右侧,第二固定夹片固定不动,第二调节件和第二活动夹片连接,使得第二活动夹片可以朝远离或靠近第二固定夹片的方向运动,起到松开或夹持的作用,第二调节件可以采用和第一调节件同样的结构。
18.使用时将需要维修的汽车开上升降台,准备两个轮胎锁死组件放置于汽车的两侧,根据汽车前轮胎和后轮胎的距离调节伸缩调节杆的长度,然后操作第一调节件(即正向转动第一转盘)和第二调节件,使得第一固定夹片和第一活动夹片张开,使得第二固定夹片和第二活动夹片张开;再然后搬动轮胎锁死组件使得后轮胎处于第一固定夹片和第一活动夹片之间,使得前轮胎处于第二固定夹片和第二活动夹片之间;最后操作第一调节件(即反向转动第一转盘)和第二调节件,使得第一固定夹片和第一活动夹片闭合,第二固定夹片和第二活动夹片闭合,夹紧后轮胎和前轮胎。夹紧后两个轮胎均受到限制,不会发生偏转,安全性较高。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有轮胎锁死结构的汽车工程用支撑装置具有锁死轮胎、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
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有轮胎锁死结构的汽车工程用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轮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轮胎锁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标:1-举升机主体,101-基台,102-升降台,103-斜坡,2-后轮夹持件,201-第一固定夹片,202-第一活动夹片,2021-第一滑块,2022-第一齿片,203-第一调节件,2031-第一蜗杆,2032-第一转盘,2033-第一伞齿轮,2034-传动杆,2035-第二伞齿轮,2036-第一防滑纹,204-第一滑槽,3-伸缩调节杆,301-导柱,302-导套,303-刻度,304-提把,4-前轮夹持件,401-第二固定夹片,402-第二活动夹片,403-第二调节件,5-橡胶层,501-第二防滑纹,6-汽车,601-轮胎。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7.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29.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1.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竖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或部件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3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代表至少2个。
3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
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4.实施例
35.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有轮胎锁死结构的汽车工程用支撑装置,具体结构如下。
3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带有轮胎锁死结构的汽车工程用支撑装置,其中包括举升机主体1,举升机主体1设置有基台101和位于基台101上方的升降台102,升降台102设置有轮胎601锁死组件,轮胎601锁死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后轮夹持件2、伸缩调节杆3和前轮夹持件4,后轮夹持件2设置有第一固定夹片201、第一活动夹片202和第一调节件203,第一调节件203与第一活动夹片202连接,前轮夹持件4设置有第二固定夹片401、第二活动夹片402和第二调节件403,第二调节件403与第二活动夹片402连接,第一调节件203包括第一蜗杆2031和与第一蜗杆2031连接的第一转盘2032,第一蜗杆2031与后轮夹持件2活动连接,第一活动夹片20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齿片2022,第一齿片2022与第一蜗杆2031啮合。结合图1所示,带有轮胎601锁死结构的汽车6工程用支撑装置主要包括举升机主体1和轮胎601锁死组件两部分,举升机主体1为现有技术中在汽车6维修中常用的升降设备,用于抬高汽车6,轮胎601锁死组件用于锁死轮胎601,避免工作人员在维修时被偏转的轮胎601影响。如图1所示,举升机主体1主要有基台101和升降台102两部分,基台101放置于地面上用于和地面接触,升降台102安装于基台101上面用于承载汽车6,升降台102可以被举升机主体1带动上升或者下降。
37.结合图1和图3所示,轮胎601锁死组件放置于升降台102的顶部,轮胎601锁死组件主要由后轮夹持件2、伸缩调节杆3和前轮夹持件4三部分组成,后轮夹持件2固定于伸缩调节杆3的左端,前轮夹持件4固定于伸缩调节杆3的右端,其中后轮夹持件2用于夹住后轮胎601,前轮夹持件4用于夹住前轮胎601,无论是后轮胎601转向的汽车6还是前轮胎601转向的汽车6均可以进行轮胎601固定,伸缩调节杆3用于调节前轮夹持件4和后轮夹持件2的距离。第一固定夹片201、第一活动夹片202和第一调节件203均和后轮夹持件2连接,第一固定夹片201、第一活动夹片202并排安装于后轮夹持件2的左侧,第一固定夹片201固定不动,第一调节件203和第一活动夹片202连接,使得第一活动夹片202可以朝远离或靠近第一固定夹片201的方向运动,起到松开或夹持的作用。
38.结合图1、图3和图4所示,第一调节件203主要由第一蜗杆2031和第一转盘2032两部分组成,后轮夹持件2内设有容纳第一蜗杆2031的空腔,以及限制第一蜗杆2031两端的孔,使得第一蜗杆2031可以转动,第一蜗杆2031的端部伸出后轮夹持件2和第一转盘2032连接,使得工作人员转动第一转盘2032后能够带动第一蜗杆2031转动。第一活动夹片202和后轮夹持件2滑动连接,第一活动夹片202的右端设置有两个齿片,齿片和第一蜗杆2031啮合,第一蜗杆2031转动后能够通过齿片带动第一活动夹片202上下运动,并具有一定的自锁效果。同样的,第二固定夹片401、第二活动夹片402和第二调节件403均和前轮夹持件4连接,第二固定夹片401、第二活动夹片402并排安装于前轮夹持件4的右侧,第二固定夹片401固定不动,第二调节件403和第二活动夹片402连接,使得第二活动夹片402可以朝远离或靠近
第二固定夹片401的方向运动,起到松开或夹持的作用,第二调节件403可以采用和第一调节件203同样的结构。
39.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使用时将需要维修的汽车6开上升降台102,准备两个轮胎601锁死组件放置于汽车6的两侧,根据汽车6前轮胎601和后轮胎601的距离调节伸缩调节杆3的长度,然后操作第一调节件203(即正向转动第一转盘2032)和第二调节件403,使得第一固定夹片201和第一活动夹片202张开,使得第二固定夹片401和第二活动夹片402张开;再然后搬动轮胎601锁死组件使得后轮胎601处于第一固定夹片201和第一活动夹片202之间,使得前轮胎601处于第二固定夹片401和第二活动夹片402之间;最后操作第一调节件203(即反向转动第一转盘2032)和第二调节件403,使得第一固定夹片201和第一活动夹片202闭合,第二固定夹片401和第二活动夹片402闭合,夹紧后轮胎601和前轮胎601。夹紧后两个轮胎601均受到限制,不会发生偏转,安全性较高。
4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活动夹片202的两侧设置有第一滑块2021,后轮夹持件2内部设置有容纳第一滑块2021的第一滑槽204。结合图1和图2所示,后轮夹持件2开设有供第一活动夹片202移动的u性槽,第一滑槽204开设于u性槽两侧的槽壁上面。第一活动夹片202的左右两侧各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一滑块2021,第一滑块2021伸入第一滑槽204中,并且第一滑块2021可以沿着第一滑槽204滑动。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第一滑块2021和第一滑槽204限制第一活动夹片202的运动方向,使得后轮夹持件2的夹持效果更好。需要说明的是,前轮夹持件4也可以采用对应的结构。
4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蜗杆2031的端部设置有第一伞齿轮2033,第一转盘2032连接有传动杆2034,传动杆2034的端部设置有第二伞齿轮2035,第二伞齿轮2035与第一伞齿轮2033啮合。结合图3和图5所示,有些情况下需要将第一转盘2032安装于后轮夹持件2的上侧,所以采用第一伞齿轮2033和第二伞齿轮2035改变传动方向。第一伞齿轮2033安装于第一蜗杆2031的下端,第二伞齿轮2035安装于传动杆2034的一端,第一转盘2032安装于传动杆2034的另一端,此时传动杆2034竖直安装,第一转盘2032安装在传动杆2034的顶部。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第一转盘2032转动后带动传动杆2034运动,传动杆2034带动第二伞齿轮2035运动,第二伞齿轮2035带动第一伞齿轮2033运动,第一伞齿轮2033带动第一蜗杆2031转动,传动效果较好,控制较为方便。
4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转盘2032设置有第一防滑纹2036。结合图5所示,第一转盘2032的表面可以套设有皮套,皮套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防滑纹2036。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皮套柔软触摸更加舒适,第一防滑纹2036起到防滑作用,增加摩擦力,避免手部打滑。
4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伸缩调节杆3包括互相螺纹连接的导柱301和导套302,导柱301与后轮夹持件2固定连接,导套302与前轮夹持件4固定连接。结合图3所示,伸缩调节杆3主要由导柱301和导套302两部分组成,导套302的左侧设有容纳导柱301的空腔,导柱301的右端插入导套302内,导柱301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导套302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外螺纹和内螺纹啮合。后轮夹持件2和导柱301的左端焊接固定,前轮夹持件4和导套302的右端焊接固定。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旋转导柱301,可以调整导柱301的伸出长度,调节后轮夹持件2和前轮夹持件4之间的距离,可以针对不同的汽车6的前后轮距离进行调整,适用范围更广。
4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导柱301的表面设置有刻度303。结合图3所示,刻度303标识设置在导柱301的表面,沿着导柱301的延伸方向设置。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刻度303标识能够表示后轮夹持件2和前轮夹持件4之间的距离,使得工作人员调整更轻松。
4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导套302的外表面焊接有提把304。结合图1和图3所示,提把304焊接在导套302的外表面。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由于轮胎601锁死组件需要采用大量金属材质,重量较重,用过提把304搬运更好用力。
4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基台101的两侧均设置有斜坡103。结合图1所示,斜坡103为截面为三角形状的台子,固定安装在基台101的左右两侧,斜坡103的顶端和升降台102对齐,斜坡103的底端和地面对齐。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汽车6从斜坡103驶入升降台102更加轻松,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4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固定夹片201、第一活动夹片202、第二固定夹片401和第二活动夹片402均设有抵接轮胎601的夹持面,夹持面设置有橡胶层5。结合图2所示,第一固定夹片201、第一活动夹片202、第二固定夹片401和第二活动夹片402均开设有抵接轮胎601的夹持面,橡胶层5粘接于夹持面上。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橡胶层5代替夹持面和轮胎601抵接,橡胶层5质地柔软,具有较好的形变性能,避免破坏轮胎601的轮毂,保护效果较好。
4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橡胶层5的表面设置有第二防滑纹501。结合图2所示,第二防滑纹501可以是网状条纹,设置在橡胶层5的表面。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第二防滑纹501用于增加摩擦力,起到更好的夹持效果,使用效果更好。
49.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带有轮胎锁死结构的汽车工程用支撑装置,其中包括举升机主体1,举升机主体1设置有基台101和位于基台101上方的升降台102,升降台102设置有轮胎601锁死组件,轮胎601锁死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后轮夹持件2、伸缩调节杆3和前轮夹持件4,后轮夹持件2设置有第一固定夹片201、第一活动夹片202和第一调节件203,第一调节件203与第一活动夹片202连接,前轮夹持件4设置有第二固定夹片401、第二活动夹片402和第二调节件403,第二调节件403与第二活动夹片402连接,第一调节件203包括第一蜗杆2031和与第一蜗杆2031连接的第一转盘2032,第一蜗杆2031与后轮夹持件2活动连接,第一活动夹片20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齿片2022,第一齿片2022与第一蜗杆2031啮合,具有锁死轮胎、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的有益效果。
50.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