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根容器的手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69500发布日期:2022-07-15 23:52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控根容器的手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设施农业栽培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控根容器的手柄。


背景技术:

2.在我国塑料袋育苗容器应用十分普遍,这种传统容器育苗方式所育苗木通常存在主根过长,侧根发育较弱,苗根的缠绕现象非常普遍。控根技术可以使侧根形状短而粗,发育数量大,同时限制了主根的生长,不会形成缠绕的根,控根容器则是实现控根技术的育苗容器。
3.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0710015389]公开的控根快速育苗容器装置,包括盆底和固定在盆底一侧面的盆栏,盆栏的内外壁上有相间的突起包,外壁的突起包上具有贯穿的气孔。
[0004]
苗木通过土壤栽培在盆栏内,当苗木的根系生长接触到盆栏上的气孔时,由于空气和阳光的作用会使跟的末端枯萎,起到空气修根的作用,然后在根尖后部萌发出3个新根继续生长,新根接触到气孔或者内壁的任何部位时,又停止生长并又在根尖后部长出3个新根,使得根的数量以3的级数递增,实现控根作用。但是搬运上述容器时需要提拉盆栏或者盆底,操作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控根容器的手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控根容器在搬运过程中的便捷度。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控根容器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手柄包括柄体和安装条,所述柄体上具有凸出并呈环状的稳定部,所述安装条的一端伸入稳定部并贯穿柄体,所述安装条上可拆卸连接有能将安装条限位在柄体上的限位套。
[0007]
本手柄连接在控根容器的突起包上,侧面使用者可以通过提拉柄体实现筒体的搬运,提高搬运便捷度,在安装时,先将柄体上环状的稳定部套设到突起包的外端上,然后安装条从稳定部内穿过后再穿过突起包上的气孔再与限位件连接,突起包位于限位件和稳定部之间并通过安装条串联起来,实现柄体与控根容器之间的连接,环状的稳定部套设到突出包的外端后,使用者提拉手柄移动控根容器,柄体受力,通过稳定部侧面侧面传递至突起包上,实现力的传递,能够分担安装条受到的承载量,避免安装条形变断裂,保证安装条连接的稳定性。
[0008]
在上述的控根容器的手柄中,所述安装条的另一端具有向外扩张的扩口部,所述扩口部与稳定部相对设置且扩口部与稳定部之间留有夹持区间。夹持区间用于放置突起包,即突起包位于扩口部和稳定部之间,稳定部罩设在突起包的外端,则扩口部抵靠在突起包的内侧侧面上,稳定部和扩口部分别作用在突起包的内外两侧,均能对安装条限位,即共同限制安装条晃动,保证柄体与控根容器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同时在安装条承重时,承重力通过扩口部传递至筒体,实现力的分散,进一步保证安装条自身的稳定性。
[0009]
在上述的控根容器的手柄中,所述稳定部的内侧面为锥形面,所述锥形面的大口朝外设置。稳定部罩设在突起包的外端,突起包的外侧面为锥形面,且锥形面的小口朝外,将稳定部的内侧面设置成内小外大的锥形面,使其与突起包的外侧面的形状相对,实现罩设前的导向,且两个锥面之间的配合增加接触面积,保证稳定部和突起包之间配合稳定性。
[0010]
在上述的控根容器的手柄中,所述扩口部上朝向稳定部的一侧面为锥面,且锥面的大口朝向远离稳定部的一侧。突起包的内侧面也为锥形面,扩口部和稳定部夹持在突起包的两侧,扩口部上的锥面与突起包的内侧锥形面贴靠,稳定部套设在突起包上后其锥形面与突起包的外侧锥形面贴靠,扩口部和稳定部在突起包的内外两侧共同与突起包配合,使得安装条和柄体之间相互限位,限制各自晃动,且同时可以有效传递安装条受到的载荷。
[0011]
在上述的控根容器的手柄中,所述柄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条,相邻两个安装条的扩口部之间通过连接条固定连接。多个相连的安装条分别连接在与各安装条对应的突起包上,相邻两个安装条能够相互牵制,既可以提高限制安装条晃动的能力,保证连接稳定性,又可以使扩口部和外侧面和透气部的内侧面做成圆滑的弧面状,降低制造难度,且相邻两个安装条在安装时均不会各自转动,便于进行后续安装。
[0012]
在上述的控根容器的手柄中,所述连接条连接在扩口部的端部位置。连接条连接在扩口部的端部位置,避免干涉到扩口部伸入突起包的深度,即在设计时可以将扩口部的扩张高度设计得与突起包的深度一致,使扩口部的端部与突起包的端部齐平,避免土壤进入扩口部的锥面和突起包的内侧锥面,造成突起包或者扩口部形变,保证手柄使用寿命。
[0013]
在上述的控根容器的手柄中,相邻两个所述扩口部的内侧面和连接条之间圆滑过渡。通过上述设计保证两个安装条在安装过程中避免损伤安装人员。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控根容器的手柄具有以下优点:
[0015]
1、柄体可以通过安装条安装到控根容器的突起包上,便于使用者提拉,安装条上的扩口部卡入突起包内且扩口部上的锥面与突起包的内侧面贴靠,在突起包限制扩口部晃动,提高连接稳定性的同时增加接触面积,安装条在承重时可以实现力的传递。
[0016]
2、柄体上凸出并呈环状的稳定部套设到突起包上,在分担安装条受到的承重量同时能够限制安装条相对突起包晃动,进而保证安装条与柄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手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是手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是柄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是安装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
图5是筒体与手柄配合的剖视图。
[0022]
图中,1、筒体;1a、突起包;1b、气孔;1c、过渡面;2、柄体;2a、稳定部;2a1、锥形面;2b、安装孔;3、安装条;3a、扩口部;3a1、锥面;3b、连接条;4、限位套;5、夹持区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4]
如图5所示,控根容器包括筒体1,筒体1的外侧面上沿周向布置有若干个向外隆起的突起包1a,相邻两个突起包1a的内侧面之间圆滑过渡连接形成过渡面1c,每个突起包1a的隆起端端面均为平面,且每个突起包1a的隆起端端面上贯穿开设有气孔1b,气孔1b使筒体1内腔与外界连通,在苗木的根部生长靠近气孔1b时,根部能与空气接触从而限制其继续生长,其中每个突起包1a的内侧面相对筒体1的内侧面向外凸出设置,且突起包1a的内侧面呈锥状,其大口端朝外,突起包1a的外侧面也呈锥状,其小口端朝外。
[0025]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手柄包括柄体2和四个安装条3,柄体2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两个供安装条3穿过的安装孔2b,柄体2上环绕每个安装孔2b均凸出设置有呈环状的稳定部2a,每个安装条3的一端具有向外扩张并呈锥状的扩口部3a,3a每个安装条3的另一端穿过对应的安装孔2b后螺接有限位套4,限位套4使安装条3限位在柄体2上,且同时稳定部2a与扩口部3a之间留有供突起包1a放置的夹持区间5。
[0026]
如图4所示,柄体1每端上设置的两个安装条3之间通过连接条3b连为一体,其中连接条3b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安装条3上的扩口部3a的端部一体成型连接,且两个安装条3的内侧面和连接条3b之间圆滑过渡。
[0027]
具体来说,如图3和图4所示,扩口部3a的外侧面为锥面3a1,锥面3a1的大口朝外设置,锥面3a1的形状与突起包1a的内侧面形状相匹配,稳定部2a套设在突起包1a上且稳定部2a的内侧面为锥形面2a1,锥形面2a1的大口朝外设置与突起包1a的外侧面形状相匹配。
[0028]
如图5所示,手柄与控根容器之间的配合结构为:柄体2上的稳定部2a套设到突起包1a的隆起端上,安装条3从气孔1b内穿过并使设置扩口部3a的一端位于筒体1内,扩口部3a上的锥面3a1与突起包1a的内壁贴合,稳定部2a上的锥形面2a1与突起包1a的外侧面贴合,连接条3b与过渡面1c贴靠,然后在安装条3的另一端螺接限位套4,限位套拧紧使扩口部3a上的锥面3a1与突起包1a的内壁抵紧,稳定部2a上的锥形面2a1与突起包1a的外侧面抵紧,连接条3b与过渡面1c抵紧。
[0029]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30]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柄体、筒体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定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