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卷生产过程中的卷筒自涨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61638发布日期:2022-08-24 10:29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极卷生产过程中的卷筒自涨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极卷生产过程中的卷筒自涨紧装置,属于锂电池工艺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锂电池极片涂布,分切收卷过程中,极板由专用机构收卷到塑料卷筒上,然后周转到其他工序作业,目前使用的收卷装置是两端锥度顶紧卷筒,然后为保证收卷与极板供应速度匹配一致性,为了防止卷筒收卷过程中打滑,在卷筒两端开键槽孔,通过在两端锥度顶紧块上安装定位键插设在相应的键槽孔中,以防止卷筒在旋转作业中的打滑,作业中,需要将键槽孔与定位键进行对齐,操作较为麻烦,目前使用的塑料卷筒采用的注塑成型,然后两端追加工键槽孔,卷筒在端面开键槽孔后受力应力集中导致其寿命缩减,此时想要增加卷筒的寿命可通过取消键槽孔来进行实现,然而取消键槽孔后对卷筒难以进行夹固定位,不能有效防止卷筒的打滑。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极卷生产过程中的卷筒自涨紧装置,用于锂电池工艺流程中对卷筒的固定,可在有效提升卷筒使用寿命的同时,保证良好的同步运转效果,操作方便,有利于使用。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5.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极卷生产过程中的卷筒自涨紧装置,包括卷筒和用于顶紧卷筒的顶紧机构,所述卷筒内部的两侧分别装设有涨紧环,两个所述涨紧环整体呈圆柱状,两个所述涨紧环的内侧均设有多个斜向引导块,所述卷筒两侧的顶紧机构在插设时挤压多个斜向引导块,并驱使对应的涨紧环对卷筒端部进行撑紧,所述斜向引导块所受压力随顶紧机构的深入逐渐增大,直至压力到达最大位置后趋于稳定。
6.具体的,所述涨紧环的材质为聚氨酯。
7.具体的,所述涨紧环的外圈沿其圆周方向等间距开设有多条防滑纹。
8.具体的,多个所述斜向引导块呈圆周陈列等间距分布在对应涨紧环的内侧,每个所述斜向引导块均呈等腰梯形结构设置在涨紧环的中部位置。
9.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极卷生产过程中的卷筒自涨紧装置,还包括环形软体支架,每个所述涨紧环内部的多个斜向引导块为一组,每组斜向引导块通过环形软体支架进行连接,所述涨紧环通过注塑一次性成形在环形软体支架形成的斜向引导块组上。
10.具体的,所述环形软体支架上呈圆周阵列等间距安装有多个安装座,每个所述斜向引导块均安装在对应的安装座内。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涨紧环设置于卷筒的内侧的端部,利用顶紧机构的作用驱动安
装在涨紧环内部的斜向引导块对涨紧环进行挤压,以实现对涨紧环端部的稳固效果,此装置可避免在卷筒上开设键槽孔以提升卷筒的使用寿命,使用时直接将两侧的顶紧机构顶入即可,操作更为便捷,此外,涨紧环外侧提供的静摩擦较大,可有效防止取消键槽孔后容易出现的打滑现象。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涨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涨紧装置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涨紧装置内部骨架结构的示意图;
16.附图标记:1、涨紧环;2、斜向引导块;3、安装座;4、环形软体支架;5、顶紧机构;6、卷筒。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
ꢀ“
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1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0.实施例一:
2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极卷生产过程中的卷筒自涨紧装置,用于锂电池工艺流程中对卷筒6的固定,可在有效提升卷筒6使用寿命的同时,保证良好的同步运转效果,操作方便,有利于使用,为实现装置部分的结构功能,这里设置装置包括卷筒6和用于顶紧卷筒6的顶紧机构5,其中顶紧机构5设于卷筒6的两侧以便于插入顶紧,为对防止卷筒6在工作中打滑,这里在卷筒6内部的两侧分别装设有涨紧环1,设置两个涨紧环1整体呈圆柱状,并在两个涨紧环1的内侧均设有多个斜向引导块2,设置卷筒6两侧的顶紧机构5在插设时挤压多个斜向引导块2,并驱使对应的涨紧环1对卷筒6端部进行撑紧,结构动作示意图可参照图2所示,顶紧机构5在插设时,作用于斜向引导块2的斜面,斜向引导块2受压后沿其径向方向挤压涨紧环1,驱使涨紧环1增大对卷筒6内壁的压力,以此提升最大静摩擦防止卷筒6的打滑,此时卷筒6可不需要键槽即可安装定位,操作方便的同时可极大提升卷筒6的使用寿
命,为稳定对卷筒6的压力,防止压力过大或过小,这里设置斜向引导块2所受压力随顶紧机构5的深入逐渐增大,直至压力到达最大位置后趋于稳定,此时关于斜向引导块2的结构,其最高点位置可以为一平面以用于和顶紧机构5相接触(此时顶紧机构5的深入长度可不受限制)。
2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极卷生产过程中的卷筒自涨紧装置,为保证涨紧环1材质良好的结构强度并提供相应的形变与静摩擦,这里可设置涨紧环1的材质为聚氨酯。
2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极卷生产过程中的卷筒自涨紧装置,为了防止在顶紧机构5插设的过程中,涨紧环1受推力作用发生位置偏移,这里在涨紧环1的外圈沿其圆周方向等间距开设有多条防滑纹(可参照图1所示),此时防滑纹结构的设置可有效增大与卷筒6内壁的摩擦,防止涨紧环1自身位置发生偏移。
2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极卷生产过程中的卷筒自涨紧装置,为保证涨紧环1和卷筒6的受力均匀,这里设置多个斜向引导块2呈圆周陈列等间距分布在对应涨紧环1的内侧(可参照图1所示),考虑到斜向引导块2的作用施力的均匀性,这里将设置每个斜向引导块2均呈等腰梯形结构安装在涨紧环1的中部位置(如图2所示),此时斜向引导块2在受到最大作用压力后,梯形结构将受力均匀分摊在梯形结构的底面,此时可有效保证卷筒6部分的受力均匀,也可有效提升涨紧环1的最大静摩擦和防止涨紧环1的变形。
25.实施例二:
2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极卷生产过程中的卷筒自涨紧装置,其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额外提供了自涨紧装置的安装构造,为实施一中提供的自涨紧装置提供了便于安装的可能,为此,这里设置自涨紧装置还包括环形软体支架4,具体的,这里设置每个涨紧环1内部的多个斜向引导块2为一组,每组斜向引导块2通过环形软体支架4进行连接(可参照图3所示),此时涨紧环1通过注塑一次性成形在环形软体支架4形成的斜向引导块2组上,通过注塑的涨紧环1内部的斜向引导块2位置均被环形软体支架4限制在相应的作用位置,可有效保证后期与顶紧机构5的接触,这里采用环形软体支架4的原因是涨紧环1需要形变,以防止其他支架而导致的对涨紧环1形变的限制。
2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极卷生产过程中的卷筒自涨紧装置,为防止在注塑工艺或在实际作业中产生的误差,这里早环形软体支架4上呈圆周阵列等间距安装有多个安装座3,设置每个斜向引导块2均安装在对应的安装座3内,此时的安装座3与涨紧环1同步注塑,当斜向引导块2的作用距离不够时,可通过切换不同规格的斜向引导块2以满足实际使用时的需要。
2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