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线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66651发布日期:2022-08-24 11:26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线称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直线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直线称。


背景技术:

2.物料通过包装袋进行包装时,需要使用包装机制作包装袋,包装机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包装膜进行封装,从而形成特定形状的包装袋,在包装机对包装袋进行最后一次横向封装之前,需要向包装袋内部投放定量的物料,从而实现对物料的完整包装。现有的应用在包装机向包装袋投放物料还存在无法进行自动化、定量进行投料的问题,因此,设计一款向包装袋内部进行自动化地定量投放物料的直线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线称,解决了现有的称无法实现自动化向包装袋内部定量投放物料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5.一种直线称,包括上料斗、称量柜、下料斗和电控柜,所述上料斗的下端自上而下插入到所述称量柜内部,所述称量柜的底部安装有所述下料斗和所述电控柜,所述下料斗位于所述电控柜的前侧;
6.所述上料斗的内部划分为若干个平行并排设置的进料槽,每个所述进料槽的下端均设置有物料传送装置,所述物料传送装置的底部与所述称量柜的底部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称量柜的底部内侧安装有若干个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与所述物料传送装置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称重传感器位于所述物料传送装置出料端的下方,所述称重传感器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物料传送装置的一侧安装有称重料斗,所述称重料斗的进料口位于所述物料传送装置出料端的正下方,所述称量柜的内侧壁平行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气缸,所述气缸与所述称重料斗一一对应,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所述称重料斗远离所述物料传送装置的一侧接触,所述气缸的活塞杆驱动所述称重料斗的下端开合,所述下料斗位于所述称重料斗的下方,所述物料传送装置、所述称重传感器分别与所述电控柜电连接;
7.所述进料槽用于为所述物料传送装置提供物料,所述物料传送装置用于将所述进料槽中的物料传送至所述称重料斗中,所述称重料斗用于定量称重来自所述传送装置的物料,并在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的驱动下将定量称重的物料投放到所述下料斗中。
8.其中优选方案如下:
9.优选的:所述物料传送装置包括直线导槽和直线振动器,所述直线振动器的底部与所述称量柜的底部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直线导槽安装在所述称量柜的顶部,所述直线导槽的进料端与所述进料槽的下端连通,所述直线导槽的出料端与所述称重料斗的进料口对应设置,所述称重料斗的进料口位于所述直线导槽出料端的正下方,所述直线振动器与所述电控柜电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直线导槽的内部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靠近所述称重料斗的一侧垂直固定连接有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侧套设有橡胶套,所述固定杆卡接有挡板,所述挡板开设有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腰形孔,所述腰形孔竖直设置,所述挡板的腰形孔与所述固定杆卡接。
11.优选的:所述直线振动器的底部安装有若干个竖直放置的弹簧,所述弹簧的底部与所述称量柜底部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12.优选的:所述称重料斗远离所述气缸一侧的上端与所述称重料斗的前后两侧铰接,所述称重料斗远离所述气缸一侧的下端与所述称重料斗的前后两侧接触,所述称重料斗远离所述气缸的一侧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
13.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向着所述直线导槽的方向倾斜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所述直线导槽的一侧与所述称重料斗远离所述气缸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呈l形,所述第二连接板l形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l形的底部与所述称重传感器的顶部固定连接。
14.优选的:所述下料斗的上端与所述称量柜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下料斗的下端设置有开口,所述下料斗与所述称量柜的内部连通,所述下料斗用于接收所述称重料斗投放的物料。
15.优选的:所述下料斗上端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下料斗下端的横截面积,所述进料槽上端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进料槽下端的横截面积。
16.优选的:所述电控柜的底部安装有机架。
1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1、若干个进料槽、物料传送装置以及称重料斗配合使用,确保始终有物料能够进入下料斗中,且每个进料槽都对应一个物料传送装置和一个称重料斗,各个物料传送装置和各个称量料斗之间均为独立工作,其中一个传送装置和称量料斗损坏,不影响其他传送装置和称量料斗的正常使用,有利于使得整个直线称能够实现自动化无间断的工作。
19.2、称重料斗配合称重传感器能够实现定量称取来自直线导槽传送的物料,气缸通过活塞杆端部推动称重料斗,称重料斗在气缸活塞杆的推动下,称重料斗的前后两侧绕着与称重料斗远离气缸一侧上端的铰接点发生转动,从而使得称重料斗远离气缸一侧的下端与称重料斗的前后两侧的下端发生分离,最终使得称重料斗中定量称取的物料掉落至下料斗中,实现称重料斗定量称取物料后的自动化投料。
20.3、固定板中的固定杆与挡板开设的腰形孔卡接,使得挡板能够在直线导槽中上下移动,当某一个物料传送装置中的直线振动器或者是相对应的称重传感器发生故障无法正常使用时,通过将挡板的腰形孔卡接与固定杆进行卡接,从而使得挡板能够挡住物料进入到相对应的称重料斗中,避免发生故障的物料传送装置干扰其他物料传送装置的正常使用,或者是避免因称重传感器故障而导致称重料斗无法准确地定量称取物料,固定杆外侧套设的橡胶套能够增大挡板的腰形孔与固定杆卡接的摩擦力,从而增强挡板腰形孔与固定杆卡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21.图1是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ⅰ;
22.图2是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ⅱ;
23.图3是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ⅲ;
24.图4是实施例中多个物料传送装置和称重料斗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实施例中单个物料传送装置和单个称重料斗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是实施例中单个物料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7.图7是实施例中称重料斗在称量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28.图8是实施例中称重料斗在放料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29.图中,1、称量柜;2、电控柜;3、上料斗;4、下料斗;5、机架;111、直线导槽;112、直线振动器;113、称重料斗;114、气缸;115、称重传感器;116、固定板;117、固定杆;118、挡板;119、腰形孔;120、弹簧;121、第一连接板;122、第二连接板;123、导流板;331、进料槽。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1.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上”、“下”、“前”、“后”、“顶部”、“底部”、“内”和“外”均指附图中的方向,但是并不加以限定。
32.如图1-图8所示,一种直线称,包括上料斗3、称量柜1、下料斗4和电控柜2,上料斗3的下端自上而下插入到称量柜1内部,称量柜1的底部安装有下料斗4和电控柜2,下料斗4位于电控柜2的前侧;
33.上料斗3的内部划分为若干个平行并排设置的进料槽331,每个进料槽331的下端均设置有物料传送装置,物料传送装置的底部与称量柜1的底部内侧固定连接,称量柜1的底部内侧安装有若干个称重传感器115,称重传感器115与物料传送装置一一对应设置,称重传感器115位于物料传送装置出料端的下方,称重传感器115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远离物料传送装置的一侧安装有称重料斗113,称重料斗113的进料口位于物料传送装置出料端的正下方,称量柜1的内侧壁平行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气缸114,气缸114与称重料斗113一一对应,气缸114的活塞杆端部与称重料斗113远离物料传送装置的一侧接触,气缸114的活塞杆驱动称重料斗113的下端开合,下料斗4位于称重料斗113的下方,物料传送装置、称重传感器115分别与电控柜2电连接;
34.进料槽331用于为物料传送装置提供物料,物料传送装置用于将进料槽331中的物料传送至称重料斗113中,称重料斗113用于定量称重来自传送装置的物料,并在气缸114的活塞杆的驱动下将定量称重的物料投放到下料斗4中。
35.物料传送装置包括直线导槽111和直线振动器112,直线振动器112的底部与称量柜1的底部内侧固定连接,直线导槽111安装在称量柜1的顶部,直线导槽111的进料端与进料槽331的下端连通,直线导槽111的出料端与称重料斗113的进料口对应设置,称重料斗113的进料口位于直线导槽111出料端的正下方,直线振动器112与电控柜2电连接。
36.直线导槽111的内部安装有固定板116,固定板116靠近称重料斗113的一侧垂直固定连接有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固定杆117,固定杆117的外侧套设有橡胶套,固定杆117卡接
有挡板118,挡板118开设有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腰形孔119,腰形孔119竖直设置,挡板118的腰形孔119与固定杆117卡接。
37.直线振动器112的底部安装有若干个竖直放置的弹簧120,弹簧120的底部与称量柜1底部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38.称重料斗113远离气缸114一侧的上端与称重料斗113的前后两侧铰接,称重料斗113远离气缸114一侧的下端与称重料斗113的前后两侧接触,称重料斗113远离气缸114的一侧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支撑架包括第一连接板121和第二连接板122,第一连接板121向着直线导槽111的方向倾斜放置,第一连接板121远离直线导槽111的一侧与称重料斗113远离气缸114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122呈l形,第二连接板122l形的上端与第一连接板121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122l形的底部与称重传感器115的顶部固定连接。
39.下料斗4的上端与称量柜1的底部固定连接,下料斗4的下端设置有开口,下料斗4与称量柜1的内部连通,下料斗4用于接收称重料斗113投放的物料。下料斗4上端的横截面积大于下料斗4下端的横截面积,进料槽331上端的横截面积大于进料槽331下端的横截面积。电控柜2的底部安装有机架5。
40.直线导槽111的出料端设置有两个导流板123,两个导流板123间隔设置,两个导流板123沿直线导槽111传送物料的方向竖直放置,两个导流板123远离直线导槽111出料端的一端与直线导槽11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两个导流板123靠近直线导槽111出料端的一端相互靠近。
41.若干个进料槽331、物料传送装置以及称重料斗113配合使用,确保始终有物料能够进入下料斗4中,且每个进料槽331都对应一个物料传送装置和一个称重料斗113,各个物料传送装置和称量料斗之间均为独立工作,其中一个传送装置和称量料斗损坏,不影响其他传送装置和称量料斗的正常使用,有利于使得整个直线称能够实现自动化无间断的工作。
42.称重料斗113配合称重传感器115能够实现定量称取来自直线导槽111传送的物料,气缸114通过活塞杆端部推动称重料斗113,称重料斗113在气缸114活塞杆的推动下,称重料斗113的前后两侧绕着与称重料斗113远离气缸114一侧上端的铰接点发生转动,从而使得称重料斗113远离气缸114一侧的下端与称重料斗113的前后两侧的下端发生分离,最终使得称重料斗113中定量称取的物料掉落至指定位置处,实现称重料斗113定量称取物料后的自动化投料。
43.固定板116中的固定杆117与挡板118开设的腰形孔119卡接,使得挡板118能够在直线导槽111中上下移动,当某一个物料传送装置中的直线振动器112或者是相对应的称重传感器115发生故障无法正常使用时,通过将挡板118的腰形孔119卡接与固定杆117进行卡接,从而使得挡板118能够挡住物料进入到相对应的称重料斗113中,避免发生故障的物料传送装置干扰其他物料传送装置的正常使用,或者是避免因称重传感器115故障而导致称重料斗113无法准确地定量称取物料,固定杆117外侧套设的橡胶套能够增大挡板118的腰形孔119与固定杆117卡接的摩擦力,从而增强挡板118腰形孔119与固定杆117卡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44.导流板123能够使得直线导槽111中的物料在出料端进行集中汇总,确保物料准确集中地进入到称重料斗113中,避免物料在直线导槽111的出料端无法集中汇总导致物料分
散的问题。
45.具体实施过程:
46.物料通过上料斗3进入到不同的进料槽331中,物料通过不同的进料槽331依次进入到每个进料槽331相对应的直线导槽111中,电控柜2控制直线振动器112工作,直线振动器112通过振动将物料传送到相对应的称重料斗113中,称重传感器115能够感应到进入到称重料斗113中的物料量,当进入称重料斗113中的物料量到达设定值后,电控柜2控制直线振动器112停止振动,直线导槽111中的物料停止向称重料斗113中传送物料。若某一个直线振动器112或者是称重传感器115发生损坏无法正常工作时,可以将挡板118的腰形孔119的最上端与固定杆117卡接,使得进料槽331中的物料无法经过直线导槽111进入到称重料斗113中。若直线振动器112或者是称重传感器115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可以将挡板118的腰形孔119的最下端与固定杆117卡接,或者是直接取下挡板118,目的是使得挡板118不影响物料的传送,使得进料槽331中的物料能够顺利经过直线导槽111进入到称重料斗113中。
47.当称重料斗113定量称取物料后,电控柜2控制气缸114的活塞杆伸出,气缸114的活塞杆推动称重料斗113向着靠近直线导槽111的方向倾斜,称重料斗113的前后两侧与称重料斗113远离所述气缸114一侧的上端发生转动,使得称重料斗113远离所述气缸114一侧的下端与称重料斗113的前后两侧发生分离,称重料斗113的底部形成开口,从而使得称重料斗113中的物料掉落至下料斗4中,实现称重料斗113的自动化定量称取和投放物料。
48.当称重料斗113投放物料结束后,电控柜2控制气缸114的活塞杆回缩复位,称重料斗113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动恢复到初始位置处,称重料斗113的前后两侧与称重料斗113远离所述气缸114一侧的下端重新接触,称重料斗113可以重新接收并盛放物料。
49.称重料斗113在初始位置处,称重料斗113靠近气缸114的一侧呈竖直状态,称重料斗113的前后两侧与称重料斗113远离所述气缸114一侧的下端接触并呈闭合状态,称重料斗113内部盛放的物料无法从称重料斗113的底部流出。
50.本具体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但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