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吊装侧向支撑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18837发布日期:2022-08-12 23:33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吊装侧向支撑体系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吊装支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吊装侧向支撑体系。


背景技术:

2.在建筑施工时,通常需要对建筑结构进行吊装支撑,而建筑施工吊装侧向支撑是指对被安装的建筑从侧方进行支撑,以此来达到稳固建筑物的目的;
3.但是目前的配式建筑施工吊装侧向支撑体系,通常只是对建筑结构的左右侧面进行支撑,若没有对建筑结构的底部进行支撑,且没有对建筑结构进行前后限位,导致对建筑结构吊装时的稳定性欠佳,可能会导致建筑结构吊装时产生脱落,脱落后的建筑结构可能会砸伤工作人员,导致吊装操作时存在安全隐患,并且吊装后的建筑结构难以方便的进行卸料,从而会增加操作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吊装侧向支撑体系,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建筑结构吊装时的稳定性欠佳,可能会导致建筑结构吊装时产生脱落,脱落后的建筑结构可能会砸伤工作人员,导致吊装操作时存在安全隐患,并且吊装后的建筑结构难以方便的进行卸料的问题。
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吊装侧向支撑体系,包括主吊梁和平衡吊装板,所述平衡吊装板设于所述主吊梁下端中部:
6.所述平衡吊装板上端与所述主吊梁下端之间固定有液压伸缩轴,所述平衡吊装板下端设有限位组件;
7.所述平衡吊装板上端设有调节组件;
8.所述平衡吊装板左右两端均设有同步液压缸,所述同步液压缸内端且位于所述平衡吊装板下方均设有支撑组件。
9.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板、弹簧回力杆及梯形限位块,所述限位板共设有两块且分别焊接于所述平衡吊装板下端的前后部,所述弹簧回力杆位于每块所述限位板内端均固定有一根,所述梯形限位块位于每根所述弹簧回力杆内端均固定有一块。
10.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双向丝杆、导向块及导向轴,所述双向丝杆从左至右转动贯穿过所述主吊梁,所述导向块共设有两块且分别螺纹套接于所述双向丝杆外围两端。
11.进一步地,所述导向轴共设有两根且分别固定于所述主吊梁的左右端,所述导向块均滑动套接于同侧的所述导向轴外围,所述同步液压缸均固定于同侧的所述导向块下端。
12.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l型支撑板和支撑辊,所述l型支撑板共设有两块且分别固定于两根所述同步液压缸的下端,所述支撑辊共设有若干根且均从左至右转动连接
于所述l型支撑板内底端。
13.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卸料板和转动辊,所述卸料板共设有两块且均通过回力铰链一一安装于两块所述l型支撑板内下端,所述转动辊共设有若干根且均从左至右转动连接于所述卸料板上端。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
15.通过将呈矩形的建筑结构放在支撑辊上,再使平衡吊装板带动限位组件下移,从而方便将梯形限位块夹持在建筑结构的前后端,以免建筑结构在l型支撑板上产生前后脱落的情况发生,同时通过平衡吊装板和支撑辊的配合,利于将建筑结构进行上下夹紧,然后通过l型支撑板将建筑结构的左右端进行夹紧,综上,以免建筑结构在l型支撑板内端产生移动,从而保证了建筑结构时的牢固性,防止建筑结构在吊装时脱落而砸伤工作人员,降低了对建筑结构吊装操作时的安全隐患,并且通过将支撑辊沿着建筑结构底部往外转动,再通过建筑结构自身的重力下压转动辊及卸料板,且使卸料板往下翻转后,利于将建筑结构沿着转动辊往下滑动并进行卸料,使卸料操作方便快捷,以免建筑结构直接砸向建筑结构的预装配位置,保证了建筑结构吊装后卸料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吊装平衡板仰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卸料结构示意图。
19.图1-3中:主吊梁1、双向丝杆3、导向块4、l型支撑板5、同步液压缸6、卸料板8、转动辊9、液压伸缩轴10、平衡吊装板11、限位板12、梯形限位块13、弹簧回力杆14、导向轴15、支撑辊16。
具体实施方式
20.请参阅图1至图3:
21.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吊装侧向支撑体系,包括主吊梁1和平衡吊装板11,所述平衡吊装板11设于所述主吊梁1下端中部,所述平衡吊装板11上端与所述主吊梁1下端之间固定有液压伸缩轴10,所述平衡吊装板11下端设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板12、弹簧回力杆14及梯形限位块13,所述限位板12共设有两块且分别焊接于所述平衡吊装板11下端的前后部,所述弹簧回力杆14位于每块所述限位板12内端均固定有一根,所述梯形限位块13位于每根所述弹簧回力杆14内端均固定有一块,所述平衡吊装板11左右两端均设有同步液压缸6,所述同步液压缸6内端且位于所述平衡吊装板11下方均设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l型支撑板5、侧导向辊7及支撑辊16,所述l型支撑板5共设有两块且分别固定于两根所述同步液压缸6的下端,所述侧导向辊7共设有若干根且均从上至下转动连接于所述l型支撑板5内侧壁,所述支撑辊16共设有若干根且均从左至右转动连接于所述l型支撑板5内底端;
22.具体地,通过将呈矩形的建筑结构放在两块l型支撑板5的内端,且通过支撑辊16对建筑结构进行支撑,再启动液压伸缩轴10且带动平衡吊装板11下移,平衡吊装板11带动限位组件下移时,会使梯形限位块13的斜面与建筑结构上端的前后边缘处接触,从而使建
筑结构沿着梯形限位块13的斜面推动梯形限位块13,梯形限位块13会压缩弹簧回力杆14,因此通过弹簧回力杆14的回弹力对梯形限位块13施加回推力,从而方便将梯形限位块13夹持在建筑结构的前后端,以免建筑结构在l型支撑板5上产生前后脱落的情况发生,而且平衡吊装板11继续下移时会按压在建筑结构的上端,因此通过平衡吊装板11和支撑辊16的配合,利于将建筑结构进行上下夹紧。
23.所述平衡吊装板11上端设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双向丝杆3、导向块4及导向轴15,所述双向丝杆3从左至右转动贯穿过所述主吊梁1,所述导向块4共设有两块且分别螺纹套接于所述双向丝杆3外围两端,所述导向轴15共设有两根且分别固定于所述主吊梁1的左右端,所述导向块4均滑动套接于同侧的所述导向轴15外围,所述同步液压缸6均固定于同侧的所述导向块4下端;
24.进一步地,接着拧动双向丝杆3且带动导向块4沿着导向轴15滑动,且使导向块4带动同步液压缸6及l型支撑板5靠近建筑结构的左右面,此时支撑辊16会沿着建筑结构的底部往内转动,保证了l型支撑板5移动时的顺畅性,然后通过l型支撑板5将建筑结构的左右端进行夹紧,以免建筑结构产生左右晃动,综上,不但对建筑结构的左右面进行支撑,还对建筑结构的前后部进行限位,且对建筑结构进行上下夹紧并支撑,以免建筑结构在l型支撑板5内端产生移动,从而保证了建筑结构时的牢固性,防止建筑结构在吊装时脱落而砸伤工作人员,降低了对建筑结构吊装操作时的安全隐患。
25.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双向丝杆3、导向块4及导向轴15,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卸料板8和转动辊9,所述卸料板8共设有两块且均通过回力铰链一一安装于两块所述l型支撑板5内下端,所述转动辊9共设有若干根且均从左至右转动连接于所述卸料板8上端;
26.进一步地,当需要将建筑结构卸料至预装配位置时,再次拧动双向丝杆3且带动导向块4沿着导向轴15往外滑动,导向块4则带动同步液压缸6及l型支撑板5远离建筑结构,并且通过将支撑辊16沿着建筑结构底部往外转动,保证了l型支撑辊16移动时的顺畅性,当建筑结构与支撑辊16分离时,且建筑结构被转动辊9支撑时,再通过建筑结构自身的重力下压转动辊9及卸料板8,且使卸料板8通过回力铰链往下翻转后,利于使建筑结构沿着左右端的转动辊9往下滑动并进行卸料,通过转动辊9的转动,从而保证了建筑结构往下卸料时的顺畅性,直到建筑结构不再与转动辊9接触为止,使卸料操作方便快捷,以免建筑结构直接砸向建筑结构的预装配位置,保证了建筑结构吊装后卸料的稳定性,最终通过同步液压缸6带动l型支撑板5及卸料板8上移,当卸料板8远离建筑结构后,通过回力铰链的回弹力会带动卸料板8及转动辊9转动复位,利于通过该支撑体系对后续的建筑结构进行吊装支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