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物盒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18300发布日期:2022-08-05 19:34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储物盒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储物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物盒结构。


背景技术:

2.为了方便物品的收纳、分类或取拿,一般咖啡厅或餐厅等会将各种物品分门别类放置于不同的储物盒中,再将多个储物盒上、下堆栈放置,以节省使用空间。
3.现有储物盒于堆栈摆放时,仅将一储物盒直接放置于另一储物盒的盖体上,由于储物盒的体积小、重量轻,且盒体底端与盖体通常为平面设计,导致于取拿物品时,稍有不慎即易造成该堆栈的储物盒倾倒翻覆,而使其内容置的物品洒出,导致使用者须花费许多时间力气去清理,造成整理收拾上的麻烦,徒增使用上的不便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可上下稳固堆栈,不易遭碰撞倾倒的储物盒结构。
5.为了达到上述实施目的,本发明人研拟如下储物盒结构,包括有一盒体及一盖体,所述盒体内设有一容置空间,所述盒体的上端形成所述容置空间的开口,所述盒体的前侧形成有一取物口,以与所述容置空间相通,所述盒体的上端的所述开口处设有一第一结合部,所述盒体的底端设有一第二结合部,所述盖体包括有一盖主体及一与所述盖主体的前侧相枢接的掀盖,所述盖主体对应盖合于所述盒体的上端的所述开口,所述掀盖对应盖合于所述盒体的前侧的所述取物口,所述盖主体形成相对的顶面及底面,所述盖主体的所述底面设有一第三结合部,所述盖主体的所述顶面设有一第四结合部,所述盖主体的所述底面的所述第三结合部与所述盒体的上端的所述开口处的所述第一结合部对应结合,所述盖主体的所述顶面的所述第四结合部选择性地与另一储物盒的所述盒体的底端的所述第二结合部对应结合。
6.如上所述的储物盒结构,其中,所述盒体的上端的所述第一结合部包括成型于所述盒体的所述开口的左侧和右侧的导轨,所述导轨的前端形成一第一止挡部,所述导轨于邻近其前端处成型有一卡榫,所述导轨的后端处设有一第二止挡部,所述盖主体的所述第三结合部包括一沿所述盖主体的底面的左、侧右侧及后侧周缘而设的凸垣,所述凸垣于其左侧和右侧的内壁的前端处各成型有一导块,两个所述导块分别与所述盒体的两个所述导轨对应衔接,所述导块的前端抵设于所述导轨的第一止挡部定位,所述导块成型有一卡沟,所述卡沟与所述导轨处所设的所述卡榫对应卡掣结合,所述凸垣的左侧和右侧的内壁的后端处各设有一第三止挡部,所述第三止挡部与所述盒体的两个所述导轨的后端所设的所述第二止挡部相抵定位。
7.如上所述的储物盒结构,其中,所述盒体的上端的所述第一结合部包括有一设于所述开口的后侧处的嵌坑,所述盖主体的所述第三结合部包括含一成型于所述凸垣的后侧内壁的嵌块,所述嵌块与所述盒体的所述开口的后侧所设的所述嵌坑对应嵌合定位。
8.如上所述的储物盒结构,其中,所述盒体的底端的所述第二结合部包括有一成型于所述盒体的底端的底足,所述底足的前侧设有一第一卡凸缘,所述底足的后侧设有一第二卡凸缘,所述盖主体的所述第四结合部包括一凹设于所述盖主体的顶面的盒体定位区间,所述另一储物盒的所述盒体的底端所设的所述第二结合部的所述底足对应设置于所述盒体定位区间,所述盒体定位区间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有一第一卡凹槽及一第二卡凹槽,所述第一卡凹槽及所述第二卡凹槽分别与所述另一储物盒的所述盒体的所述底足的前侧和后侧所设的所述第一卡凸缘及所述第二卡凸缘对应卡掣结合。
9.由此,当使用时,将物品放置于盒体后,再将盖体盖合于盒体开口,以使盖体底面所设的第三结合部与盒体上端的第一结合部对应结合,当为节省使用空间,而将多个储物盒堆栈放置时,上方储物盒的盒体底端所设的第二结合部与其下方储物盒的盖体顶面所设的第四结合部对应结合,由此,当使用者不慎碰撞到该堆栈的储物盒时,利用两个相邻储物盒间相互稳固结合的设计,即可避免堆栈的储物盒发生倾倒翻覆情况,从而大幅提高使用方便性。
附图说明
10.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1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盖体与盒体的结合状态示意图(一)。
12.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盖体与盒体的结合状态示意图(二)。
13.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储物盒的堆栈结合状态示意图(一)。
14.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储物盒的堆栈结合状态示意图(二)。
15.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储物盒的堆栈结合状态示意图(三)。
16.附图标号说明
17.1:盒体
ꢀꢀꢀꢀꢀꢀꢀꢀꢀꢀꢀꢀꢀꢀꢀꢀꢀꢀꢀꢀ
11:容置空间
18.12:开口
ꢀꢀꢀꢀꢀꢀꢀꢀꢀꢀꢀꢀꢀꢀꢀꢀꢀꢀꢀ
13:取物口
19.14:导轨
ꢀꢀꢀꢀꢀꢀꢀꢀꢀꢀꢀꢀꢀꢀꢀꢀꢀꢀꢀ
141:第一止挡部
20.142:卡榫
ꢀꢀꢀꢀꢀꢀꢀꢀꢀꢀꢀꢀꢀꢀꢀꢀꢀꢀ
143:第二止挡部
21.15:嵌坑
ꢀꢀꢀꢀꢀꢀꢀꢀꢀꢀꢀꢀꢀꢀꢀꢀꢀꢀꢀ
16:底足
22.161:第一卡凸缘
ꢀꢀꢀꢀꢀꢀꢀꢀꢀꢀꢀꢀ
162:第二卡凸缘
23.2:盖体
ꢀꢀꢀꢀꢀꢀꢀꢀꢀꢀꢀꢀꢀꢀꢀꢀꢀꢀꢀꢀ
21:盖主体
24.22:掀盖
ꢀꢀꢀꢀꢀꢀꢀꢀꢀꢀꢀꢀꢀꢀꢀꢀꢀꢀꢀ
23:凸垣
25.24:导块
ꢀꢀꢀꢀꢀꢀꢀꢀꢀꢀꢀꢀꢀꢀꢀꢀꢀꢀꢀ
241:卡沟
26.25:第三止挡部
ꢀꢀꢀꢀꢀꢀꢀꢀꢀꢀꢀꢀꢀ
26:嵌块
27.27:盒体定位区间
ꢀꢀꢀꢀꢀꢀꢀꢀꢀꢀꢀ
271:第一卡凹槽
28.272:第二卡凹槽
ꢀꢀꢀꢀꢀꢀꢀꢀꢀꢀꢀꢀ
3: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及其所能达成的效果,能够有更完整且清楚的说明,请一并参阅所示的附图及图号,详细说明如下:
30.首先,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储物盒结构,主要包括:
31.一盒体1,于该盒体1内设有一容置空间11,并于该盒体1的上端形成该容置空间11的开口12,该盒体1的前侧形成有一下倾的取物口13,以与盒体1的容置空间11相通,该盒体1于其开口12处设有一第一结合部,该第一结合部包括成型于该盒体1的开口12的左侧和右侧的导轨14,于该导轨14的前端形成一第一止挡部141,该导轨14于邻近其前端处成型有一卡榫142,于该导轨14的后端处凹设有一第二止挡部143,于该开口12的后侧处设有一嵌坑15,于该盒体1的底端处设有一第二结合部,请一并参阅图4所示,该第二结合部包括一成型的盒体1的底端的底足16,于该底足16的前侧设有一第一卡凸缘161,于该底足16的后侧设有一第二卡凸缘162;
32.一盖体2,包括有一盖主体21及一与该盖主体21的前侧相枢接的掀盖22,该盖主体21对应盖合于该盒体1的上端的开口12,该掀盖22对应盖合于该盒体1的前侧的取物口13,该盖主体21形成相对的顶面及底面,于该盖主体21的底面设有一第三结合部,于该盖主体21的顶面设有一第四结合部,该盖主体21的第三结合部包括一沿该盖主体21的底面的左侧、右侧及后侧的周缘而设的凸垣23,该凸垣23于其左侧和右侧的内壁的前端处各成型有一导块24,以与该盒体1的开口12两侧的导轨14对应衔接,该导块24的前端抵设于该导轨14的前端的第一止挡部141定位,该导块24的内面成型有一卡沟241,以与该导轨14所设的卡榫142对应卡掣结合,于该凸垣23的左侧和右侧的内壁的后端处各凸设有一第三止挡部25,以与该盒体1的两侧的导轨14的后端所设的第二止挡部143相抵定位,该凸垣23的后侧内壁成型有一嵌块26,以与该盒体1的开口12的后侧所设的嵌坑15对应嵌合定位,请一并参阅图4所示,该盖主体21的第四结合部包括一凹设于该盖主体21的顶面的盒体定位区间27,可选择性地将另一储物盒的盒体1的底足16设置于该盒体定位区间27,于该盒体定位区间27的前侧和后侧各设有一第一卡凹槽271及一第二卡凹槽272,以分别与另一储物盒的盒体1的底足16的前侧和后侧所设的第一卡凸缘161及第二卡凸缘162对应卡掣结合。
33.由此,当使用时,先将物品放入该盒体1的容置空间11内,请一并参阅图2所示,再将盖体2的盖主体21置于该盒体1的上端的开口12处,以使该盖主体21的凸垣23的两侧内壁所设的导块24分别与该盒体1的开口12的两侧的导轨14对应衔接。请一并参阅图3所示,施力将盖主体21往前推,此时,该盖主体21的凸垣23的两侧所设的导块24沿该盒体1的开口12的两侧的导轨14往前滑移,以至该导块24的前端抵设于该导轨14的前端所设的第一止挡部141定位,该凸垣23的左侧和右侧的后端处所设的两个第三止挡部25分别与该盒体1的两侧的导轨14的后端凹设的第二止挡部143相抵定位,该导块24的内面的卡沟241与该导轨14上所设的卡榫142卡掣固定,该凸垣23的后侧的嵌块26与该盒体1的开口12的后侧所设的嵌坑15对应嵌合定位,以使该盖主体21与该盒体1的上端的开口12稳固结合,该盖体2的前侧的掀盖22恰好对应盖合于该盒体1的前侧的取物口13。
34.当使用者将各种物品分门别类放置于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储物盒后,为节省使用空间,而将多个储物盒上下堆栈放置时,请一并参阅图4所示,使上方储物盒的盒体1的底足16对应设置于下方储物盒的盖主体21的顶面所设的盒体定位区间27,将该盒体1的底足16的前侧所设的第一卡凸缘161与该盒体定位区间27的前侧所设的第一卡凹槽271对应卡掣,请一并参阅图5所示,将盒体1的底足16的后侧所设的第二卡凸缘162与该盒体定位区间27的后侧的第二卡凹槽272卡掣定位,由此,请一并参阅图6所示,即可使多个储物盒形成稳固的上下堆栈状态,而后将最下方的储物盒固定于一底座3上。
35.如此一来,当使用者欲取拿储物盒内容置的物品时,掀开该储物盒的盖体2的前侧所设的掀盖22,即可使盒体1的前侧的取物口13敞开,以方便的从该取物口13取拿盒体1内放置的物品。而当使用者取拿物品等,不慎碰撞到盒体1时,利用两个相邻储物盒间相互固定结合的设计,即可避免堆栈的储物盒发生倾倒翻覆情况,从而大幅提高使用方便性。
36.前述的实施例或附图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储物盒结构的实施方式,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的人员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另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前、后、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解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