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升降台的加装电梯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72007发布日期:2022-11-05 02:55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带升降台的加装电梯井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升降台的加装电梯井。


背景技术:

2.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在既有住宅上加装电梯代替大规模拆迁是目前比较常见的做法。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通常的布置方案是原楼体外1.5-2米处建造钢结构电梯井,电梯井与原楼梯之间架设连廊,连廊部分的施工装修作业,是加装电梯施工中费力又危险的关键点。
3.加装电梯的方案,在工程外观上大体包括两部分,一是承载电梯运行的电梯井,通常有二十几米高;二是电梯井与旧楼之间各楼层的连廊。在行业普通工艺的连廊施工的大体顺序是:
4.1.拆除旧楼表面保温层(如果有)和楼板处墙皮,漏出结构梁柱或楼板;
5.2.在设计预定位置用电锤打孔安装化学螺栓或膨胀螺栓,安装节点钢板或角钢;
6.3.在节点钢板角钢和电梯井立柱横梁之间吊装各层连廊主横梁;
7.4.两廊最顶层屋顶钢梁吊装,可参照连廊主横梁方式;
8.5.横梁就位后,在横梁上面敷设楼承板、钢板或预制水泥板,包括最顶层屋顶;
9.6.连廊主横梁外侧面装饰,通常用不锈钢板;
10.7.电梯井门口侧立面的装修,不含远离门口的另外三个侧立面。
11.以上工序中,都是高空高危作业。在进行上述工序时,工人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施工。
12.第一种,搭设钢管脚手架,从一层搭至楼顶,通常二十几米高,中间敷设架木板,工人来回上下攀爬。这种办法成本高,周期长,搭拆劳动强度大,施工上下攀爬也累且危险,在居民窗外的脚手架,不利于防盗窃。
13.第二种,采用高空作业车,人在吊篮内操作。缺点是费用高,受钢结构电梯井影响,机械臂经常有空间死角,够不到,而且对于楼下空间拥挤的住宅楼,架设展开设备受限制,甚至根本不能采用。
14.第三种,最简易也是最危险的办法,从楼顶放下一根粗绳,拴一吊板作业,人坐在吊板上在空中来回晃荡,工作时很难展开手脚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1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装方便、使用安全的带升降台的加装电梯井。
16.本实用新型带升降台的加装电梯井,包括用于围成安装电梯的井道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设置有背包架,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一侧作为导轨,背包架能够沿导轨在竖直方向内进行滑动,背包架上固定有升降台;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带动背包架沿导轨运动。
17.本实用新型带升降台的加装电梯井,其中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的横梁选用矩形管或槽钢,并采用立式安装。
18.本实用新型带升降台的加装电梯井,其中所述背包架两侧设置有滚轮,滚轮与导轨配合安装。
19.本实用新型带升降台的加装电梯井,其中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为形状相同的h型钢,包括腹板和翼板,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腹板平行,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翼板在同一平面内,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靠近旧楼体一侧的翼板作为背包架运动的导轨。
20.本实用新型带升降台的加装电梯井,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卷扬机,井道的内部顶端和外部顶端分别设置有定滑轮,钢丝绳的一端连接卷扬机,另一端绕过两个定滑轮实现转向后,与背包架连接。
21.本实用新型带升降台的加装电梯井,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吊篮提升机,吊篮提升机安装在背包架上,与吊篮提升机相连接的钢丝绳固定在井道顶端。
22.本实用新型带升降台的加装电梯井,其中所述背包架上设置有至少一套防坠落装置,防坠落装置连接有独立的防坠落钢丝绳,防坠落钢丝绳的另一端固定在井道的顶部。
23.本实用新型带升降台的加装电梯井,其中所述升降台的周边设置有护栏。
24.本实用新型带升降台的加装电梯井,其中所述的升降台下方,设有与其一起上行移动的随行电缆。
25.本实用新型带升降台的加装电梯井,还包括安全绳,安全绳的一端固定在原建筑的楼顶上,另一端垂下,安全绳上设置有多个挂环。
26.本实用新型带升降台的加装电梯井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带升降台的加装电梯井利用井道的立柱作为导轨,设置升降台辅助工人进行施工,像电梯一样,结构稳定,使用安全。本实用新型带升降台的加装电梯井在连廊施工时,可以不要求配吊车,对于因楼前空间狭小吊车进不去的工程现场特别有意义。升降台使用方便,可以提高上下运料的效率,缩短工期。由于升降机有固定的导轨,不受风力影响,当工人站在上面时,升降机不会发生摇晃,而且没有外漏电气设备,轻微雨雪天气不影响施工,可以放心的全天候使用。
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带升降台的加装电梯井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升降台的加装电梯井实施例1的侧视图;
29.图2为本实用新型带升降台的加装电梯井实施例1的俯视图;
30.图3为本实用新型带升降台的加装电梯井实施例1与连廊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31.图4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32.图中标记示意为:1-升降台;2-护栏;3-挂环;4-安全绳;5-背包架;6-防坠落装置;7-横梁;8-防坠落钢丝绳;9-定滑轮;10-钢丝绳;11-遥控电气装置;12-卷扬机;13-第一立柱;14-第二立柱;15-连廊;16-井道;17-随行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34.实施例1
35.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带升降台的加装电梯井包括四根立柱,四根立柱呈正方形排列,相邻两根立柱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的横梁,由立柱和横梁围成的井道16内用于放置电梯。其中第一立柱13和第二立柱14靠近原建筑和电梯门口一侧,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远离电梯门口一侧。
36.第一立柱13和第二立柱14之间设置有背包架5,背包架5两侧设置有滚轮,滚轮共有四组,每组三个。第一立柱13和第二立柱14的一侧作为导轨,使背包架5能够沿其在竖直方向内进行滑动。背包架5上固定有升降台1,工作人员可以站在升降台1上进行操作。升降台1的下方设有与其一起上行移动的随行电缆17,为平台上的施工作业提供电源。
37.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立柱13和第二立柱14选用h型钢。第一立柱13和第二立柱14的腹板平行,第一立柱13和第二立柱14的翼板在同一平面内,其中第一立柱13和第二立柱14远离电梯门口一侧,即靠近旧楼体一侧的翼板作为背包架5运动的导轨。导轨从一层地面开始向上一直延伸到钢结构电梯井顶端。第一立柱13和第二立柱14之间的横梁7选用长宽比较大的矩形管或槽钢,并进行立式安装,不宜选择方形钢管或h钢,保证这一侧的横梁7不会与背包架5冲突,且避开导轨,预留给滚轮上下运行所必需的空间。导轨具有三个工作面,一是导轨顶面,若第一立柱13和第二立柱14的翼板厚度为10mm,顶面宽度就是10mm;二是导轨的外侧面,即第一立柱13和第二立柱14位于电梯井外侧的翼板表面;三是导轨的内侧面,即第一立柱13和第二立柱14位于电梯井外侧的翼板的靠近井道16中心的表面。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立柱13和第二立柱14也可采用角钢立柱,利用角钢的一边作为导轨的工作面,或者在某种型钢立柱上安装或焊接两列导轨,或者钢板折弯立柱的一个翻边作为导轨工作面。
38.背包架5的滚轮与导轨顶紧,背包架5带动升降台1在水平方向各个自由度上受导轨约束,只能上下平移,既不能水平发生位移,也不能旋转。升降台1和背包架5上升的动力靠驱动机构提供,下降动力靠升降台1自重。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包括一台或两台卷扬机12。
39.卷扬机12固定在井道16的电梯底坑里,通过钢丝绳10与背包架5固定连接。电梯井的井道16内部顶端和外部顶端分别设置有定滑轮9,钢丝绳10的一端连接卷扬机12,另一端绕过两个定滑轮9实现转向后,与背包架5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钢丝绳10也可以与升降台1固定连接。工作时,通过无线或有线遥控电气装置11,控制卷扬机12正反转,从而驱动升降台1上下运行。背包架5上设置有至少一套防坠落装置6,防坠落装置6连接独立的防坠落钢丝绳8,防坠落钢丝绳8的另一端固定在井道16的顶部,以防平台坠落,以确保人员安全。
40.升降台1位于电梯井与需要加装电梯的旧楼之间,升降台1的周边设置有护栏2,防止人员坠落。为了保护工作人员,在原建筑的楼顶上垂下独立的安全绳4,安全绳4上设置有多个挂环3,工作人员身上穿着的安全带可以扣在挂环3上。
41.本实用新型带升降台的加装电梯井在施工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42.1.基础完工后,钢结构电梯井吊装前,在地面就安装好井道16内和井道16外的滑轮,在地坑安装好卷扬机12;最顶层钢结构吊装到位后,吊装工人接着穿设钢丝绳10,钢丝绳10垂下一层厚后连在背包架5上,安装背包架5的未装好的轮子,使其间隙合适,没有脱轨的可能。
43.2.安装升降台1,和背包架5连成一体,安装周边护栏2,安装卷扬机12控制装置,试
验卷扬机12通电,升降台1可上下开动。
44.3.从楼顶放下独立的安全绳4;从井道16的顶端放下独立的防坠落钢丝绳8,并穿入防坠落装置6,试验其工作正常。
45.4.用遥控器控制升降台1,空载无人状态下上升至最高处,再落回一层地面,反复试验几次,确认卷筒状态没有问题,才可以载人运行。
46.5.安装时先从最顶层连廊15的屋顶横梁开始,逐层向下作业。
47.6.先开到顶层屋顶横梁处下方约一米处,拆除保温和墙皮层,露出结构混凝土,就在预定位置上打孔安装化学螺栓或膨胀螺栓,安装横梁支撑节点钢板;然后吊装两根主横梁,两侧固定结实。
48.7.铺设并焊接屋顶楼承板或钢板,或采用水泥预制板时焊接其两端露出的预留钢筋。
49.8.连廊15主横梁外侧立面的装修,通常包不锈钢,焊接牢靠;顶层连廊15的屋顶安装完毕,也可以继续完成女儿墙、如果是楼承板可以同时浇灌混凝土,水泥找平和防水油毡敷设雨水管等工作,推荐一次完工,因为升降台1施工过程只能从上往下施工,不可能再越过安好的连廊15往上开;后期再作业不方便不如充分利用升降台1一步到位为最佳。
50.9.升降台1下行两三米,可以开凿顶层门洞,因为利用升降台1可以把拆下的建筑垃圾直接运到地面;门洞开好后开始安装顶层连廊15,拆除保温层,打掉墙皮,露出结构混凝土,化学螺栓打孔,安节点钢板,装主横梁,装楼承板钢板或防滑板,或预制板,也可直接灌混凝土或做水泥砂浆,并铺地面砖。
51.10.升降台1下行一层,同样参照上述顺序做下一层连廊15或连廊屋顶。
52.11.如此操作,直到完成所有连廊15及连廊屋顶施工及装修;通常不包含连廊15两侧的门窗,采用现场测量而后定制,交期长,后续可另行吊装。
53.12.完成后立即拆除升降台1,以备后用;卷扬机12和滑轮则继续用于电梯安装作业中零部件的吊装。
54.实施例2
5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驱动机构包括吊篮提升机。
56.吊篮提升机安装在背包架5上。与吊篮提升机相连接的钢丝绳固定在井道顶端。背包架5上升时,吊篮提升机工作,钢丝绳收进吊篮提升机中,并带动吊篮提升机和背包架5向上运动。
57.由于部分电梯底层不停靠,第二站连廊底部离地可能有五六米,装修起来高度够不着,另外连廊地面往下的,钢结构电梯井外立面装修也因为高度问题,需要搭设多层脚手架,费工又危险。本实用新型带升降台的加装电梯井可以通过升降台轻松完成其最后一个作业任务,即不需脚手架完成倒数第二站连廊底面的装修和电梯井门口侧立面的装修。
58.本实用新型带升降台的加装电梯井利用井道的立柱作为导轨,设置升降台辅助工人进行施工,像电梯一样,结构稳定,使用安全。本实用新型带升降台的加装电梯井在施工时,可以不要求配吊车,对于因楼前空间狭小吊车进不去的工程现场特别有意义。升降台使用方便,可以提高上下运料的效率,缩短工期。
59.本实用新型带升降台的加装电梯井较好的解决了加装电梯连廊施工装修过程中遇到的高空作业难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安全隐患,只需1-2人即可完成连廊吊装施工,
具有明显的经济性,对作业环境几乎没有要求,对于楼前空间狭小,吊车进不去的现场完全适用。特别是本升降机因为有固定的导轨,所以像电梯一样平稳,不受风力影响,工人站在上面,不摇晃。而且没有外漏电气设备,轻微雨雪天气不影响施工,可以放心的全天候使用。提升机安装、拆除也是1-2人即可快速完成。
60.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比如用高处作业吊篮曳引机驱动,再或者用齿轮齿条驱动,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