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67438发布日期:2022-07-23 09:43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翻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瓶盖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翻盖装置。


背景技术:

2.瓶盖是食品与饮包装重要的一环,也是消费者最先与产品接触的地方,瓶盖具有保持内容物产品密闭性能,还具有防盗开启及安全性方面的功能,因此广泛的应用在瓶装产品上,所以瓶盖为食、饮业、酒、化工业以及制药业的上游产业,是瓶容器包装之关键性产品,瓶盖的发展早期是使用软木材质,马口铁皇冠盖及旋开盖,至今续开发出铝质的长颈铝盖,碳酸饮铝盖,热充填铝盖,注射液铝盖,药盖,掀开式环盖,安全钮爪盖及塑胶瓶盖等产品。
3.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盖子的输送设备,包括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用于运送盖子,在所述传送装置传送方向上设有推盖装置,所述推盖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传送装置的输出端配合连接,所述推盖装置的输入端为靠近所述传送装置的一端,所述传送装置的输出端为靠近所述推盖装置的一端,所述推盖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盖子输送通道,所述盖子输送通道为上端盖与下端盖组装而成的型腔,所述盖子输送通道的输出端连接封罐机,所述盖子输送通道与所述封罐机之间还设有间隙控制器,所述间隙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盖子的输送速率,但是在实际使用时,无法进行瓶盖的翻动,且开放式结构容易造成盖子的二次污染,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翻盖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瓶盖输送装置无法进行瓶盖的翻动,且开放式结构容易造成盖子的二次污染,不能满足使用需求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翻盖装置,包括进盖组件、出盖组件、连接于进盖组件与出盖组件之间且内部开设有翻转槽的翻转组件、设于进盖组件内部且与翻转槽一端相接的进盖通道、设于出盖组件内部且与翻转槽另一端相接的出盖通道以及布设于所述进盖组件进口端一侧且出气口与进盖通道相通的气动件。
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翻盖装置,通过设置进盖组件以及出盖组件便于对盖子进行输送,从而可以与外部的盖子输送装置相接并进行盖子的送入和送出,利用出盖通道和进盖通道便于对盖子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制,从而将盖子沿着预设的通道进行移动,利用气动件为进入进盖组件的盖子提供初始动能,并通过在翻转组件的内部设置翻转槽,便于在密闭的空间内部对盖子进行翻转,然后通过沿着出盖通道从出盖组件送出,从而避免了盖子在翻转过程中与外部环境接触,进而避免了在翻盖过程中对盖子造成的二次污染,节省人力的同时也提升了翻盖的效率,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可靠。
7.优选地,所述翻转组件包括与所述进盖组件以及出盖组件相接的翻转腔体以及套设于所述翻转腔体外侧的盖体,所述翻转槽开设于所述翻转腔体。
8.优选地,所述翻转槽凹设在所述翻转腔体外侧且呈螺旋状,所述翻转腔体顶部设
置有缺口,且所述缺口顶部设置有用于安装进盖组件以及出盖组件的连结部。
9.优选地,所述进盖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连结部顶部且与所述翻转槽进口端相接的过渡板以及安装于所述过渡板顶部的进盖导板,所述进盖通道开设于所述进盖导板底部且与所述翻转槽进口端相接。
10.优选地,所述进盖通道包括与所述翻转槽进口端相接的进入部、连接于进入部远离翻转槽一端的转向部以及与所述转向部相接的扩口部,所述扩口部连接有进盖口。
11.优选地,所述进盖导板靠近所述转向部一侧开设有承接口,所述气动件安装于所述承接口内部,且所述气动件的出气口与所述转向部以及进入部的连接处相对。
12.优选地,所述出盖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连结部顶部且与所述翻转槽出口端相接的承接导板、连接于承接导板远离翻盖槽一端的出盖导板以及布设于所述承接导板底部的引导件,所述出盖通道开设于承接导板以及出盖导板底部且与所述翻转槽出口端相接。
13.优选地,所述引导件两侧连接有固定在所述承接导板底部的支撑件,且所述引导件位于所述承接导板与翻转槽出口端连接处的底部。
14.优选地,所述进盖导板和所述出盖导板的顶部均开设有用于排出多余气体的开口。
15.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对称安装于所述翻转腔体两侧且用于将装置安装于盖子输送装置以使进盖通道的进口端以及出盖通道的出口端均与盖子输送轨迹相对正的安装件。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进盖组件以及出盖组件便于对盖子进行输送,从而可以与外部的盖子输送装置相接并进行盖子的送入和送出,利用出盖通道和进盖通道便于对盖子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制,从而将盖子沿着预设的通道进行移动,利用气动件为进入进盖组件的盖子提供初始动能,并通过在翻转组件的内部设置翻转槽,便于在密闭的空间内部对盖子进行翻转,然后通过沿着出盖通道从出盖组件送出,从而避免了盖子在翻转过程中与外部环境接触,进而避免了在翻盖过程中对盖子造成的二次污染,节省人力的同时也提升了翻盖的效率,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可靠。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翻盖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翻盖装置的去除盖体后的立体结构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翻盖装置的去除盖体后的翻转组件的立体结构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翻盖装置的去除盖体后的仰视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翻盖装置的进盖组件的仰视图。
22.附图中:1进盖组件、11过渡板、12进盖导板、13承接口、14安装件、2出盖组件、21承接导板、22出盖导板、23引导件、3翻转组件、31翻转腔体、32盖体、4进盖通道、41进入部、42转向部、43扩口部、5出盖通道、6翻转槽、7气动件、8连结部、9支撑件、10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
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4.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25.实施例1
26.如图1-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翻盖装置的结构图,包括进盖组件1、出盖组件2、连接于进盖组件1与出盖组件2之间且内部开设有翻转槽6的翻转组件3、设于进盖组件1内部且与翻转槽6一端相接的进盖通道4、设于出盖组件2内部且与翻转槽6另一端相接的出盖通道5以及布设于所述进盖组件1进口端一侧且出气口与进盖通道4相通的气动件7。
27.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通过设置进盖组件1以及出盖组件2便于对盖子进行输送,从而可以与外部的盖子输送装置相接并进行盖子的送入和送出,利用出盖通道5和进盖通道4便于对盖子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制,从而将盖子沿着预设的通道进行移动,利用气动件7为进入进盖组件1的盖子提供初始动能,并通过在翻转组件3的内部设置翻转槽6,便于在密闭的空间内部对盖子进行翻转,然后通过沿着出盖通道5从出盖组件2送出,从而避免了盖子在翻转过程中与外部环境接触,进而避免了在翻盖过程中对盖子造成的二次污染,节省人力的同时也提升了翻盖的效率,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可靠。
28.具体的来说,所述翻转组件3包括与所述进盖组件1以及出盖组件2相接的翻转腔体31以及套设于所述翻转腔体31外侧的盖体32,所述翻转槽6开设于所述翻转腔体31,通过设置翻转腔体31以及与诉所述翻转腔体31相接的盖体32,进而在翻转槽6与盖体32之间形成密闭的翻转空间,从而保证待翻转的盖子可以沿着翻转槽6进行移动,进而保证了翻转过程中与盖子可以与外界隔绝,避免受到污染。
29.进一步的,所述翻转槽6凹设在所述翻转腔体31外侧且呈螺旋状,所述翻转腔体31顶部设置有缺口,且所述缺口顶部设置有用于安装进盖组件1以及出盖组件2的连结部8。
30.可以得知的是,通过时设置连结部8便于对进盖组件1以及出盖组件2进行安装,同时利用翻转槽6的螺旋状结构,在保证翻转动作的同时也保证盖子与翻转槽6之间可以预留一定的空间,进而防止对盖子造成磨损,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可靠。
31.更进一步的,所述进盖组件1包括固设于所述连结部8顶部且与所述翻转槽6进口端相接的过渡板11以及安装于所述过渡板11顶部的进盖导板12,所述进盖通道4开设于所述进盖导板12底部且与所述翻转槽6进口端相接,通过设置进盖组件1便于和盖子的输送装置相接,从而将盖子沿着预设的轨迹输送到翻转槽6内部,通过设置进盖通道4便于对刚进入进盖导板12的盖子进行方向的转换。
32.本实施例的一种情况中,所述进盖通道4包括与所述翻转槽6进口端相接的进入部41、连接于进入部41远离翻转槽6一端的转向部42以及与所述转向部42相接的扩口部43,所述扩口部43连接有进盖口。
33.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通过设置扩口部43便于对输送装置传来的盖子进行收纳,扩口部43的设置更加方便盖子进入到进盖通道4内部,然后通过转向部42便于对进入到进盖通道4内部的盖子进行方向的调节,并在气动件7的作用下改变方向,进而沿着进入部41的方向进入到翻转槽6的内部,并进行下一步的翻转动作,保证了盖子可以沿着预设的轨道进行运动。
34.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翻转腔体31可以是圆柱形,也可以是立方体,所述翻转槽6可
以开设在所述翻转腔体31的内部,也可以开设在所述翻转腔体31的外侧,且与盖体32之间形成盖体32通过的密封通道,从而保证盖子的翻转过程处于与外界隔绝的状态,以避免造成翻盖过程中的二次污染,作为优选的,所述翻转槽6呈螺旋状,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其他形状,只要能够进行翻转即可,本实施例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35.示例性的,所述连结部8可以是布设于所述缺口顶部的台阶,且顶部开设有多个安装孔,便于和进盖组件1以及出盖组件2进行连接;所述过渡板11可以是固设于所述连结部8顶部的安装板,用于和进盖导板12之间配合从而与翻转槽6相接,以保证盖子在输送过程中的平滑,在实际使用时,进盖导板12可以放置在输送盖子的导轨上,进而将盖子从而进盖口进入。
36.实施例2
37.如图2和图5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进盖导板12靠近所述转向部42一侧开设有承接口13,所述气动件7安装于所述承接口13内部,且所述气动件7的出气口与所述转向部42以及进入部41的连接处相对。
38.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通过设置气动件7便于对进入扩口部43的盖子进行方向的改变,使得扩口部43的盖子可以通过转向部42进行运动方向的调节,同时为盖子的翻转提供初始的的动力,保证盖子可以沿着预设的轨道进行移动,经过翻转槽6后进行翻转,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可靠。
39.具体的来说,所述出盖组件2包括固设于所述连结部8顶部且与所述翻转槽6出口端相接的承接导板21、连接于承接导板21远离翻盖槽一端的出盖导板22以及布设于所述承接导板21底部的引导件23,所述出盖通道5开设于承接导板21以及出盖导板22底部且与所述翻转槽6出口端相接。
40.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出盖组件2便于对翻转组件3翻转后的盖子输送回盖子输送和装置,进而实现盖子翻转的全自动化,通过设置引导件23便于对承接导板21底部的出盖通道5进行限位,以保证翻出的盖子可以顺利的进入输送盖子装置内部,通过设置出盖通道5便于将盖子沿着预设的轨迹进行移动。
41.进一步的,所述引导件23两侧连接有固定在所述承接导板21底部的支撑件9,且所述引导件23位于所述承接导板21与翻转槽6出口端连接处的底部,通过设置支撑件9便于对引导件23进行安装和固定,同时通过设置引导件23位于承接导板21与翻转槽6连接处的底部,便于对出盖通道5与翻盖槽连接处出来的盖子进行承接,进而将盖子引导到输送装置上并传走。
42.示例性的,所述进入部41与进盖口之间成15-20度夹角,所述出气口与进盖口之间成30度夹角,且出气口与所述转向部42和进入部41的连接处相对;气动件7可以是导气块,且内部开设有出气口,所述导气块外部连接有气源,从而为盖子的移动提供初始动力,当然还可以是其他驱动件,只要能够带动盖子沿着预设的轨道进行翻转即可,本实施例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所述引导件23可以引导块且顶部设置有与所述翻转槽6相配合的弧形面,从而保证翻转后的盖子可以顺利进入到出盖通道5内部;所述支撑件9可以是固定在所述承接导板21底部的安装块,或者安装板,只要能够对引导件23的安装进行支撑和固定即可,本实施例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43.实施例3
44.如图1-图2所示,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进盖导板12和所述出盖导板22的顶部均开设有用于排出多余气体的开口10。
45.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通过在进盖导板12以及出盖导板22的顶部开设开口10,便于对进盖通道4和出盖通道5内部的多余气体进行排出,避免盖子速度过快而撞伤;同时还可以在盖子堵塞时,用于观察和排除堵塞,进而保证盖子的平稳运行,提升了装置的可靠性。
46.具体的来说,所述装置还包括对称安装于所述翻转腔体31两侧且用于将装置安装于盖子输送装置以使进盖通道4的进口端以及出盖通道5的出口端均与盖子输送轨迹相对正的安装件14。
47.可以得知的是,通过设置安装件14便于将装置安装到盖子输送装置一侧上,进而保证进盖通道4和出盖通道5可以和盖子的输送轨迹相对正,方便盖子进入进盖通道4以及从出盖通道5输出,进而实现了全自动翻盖,提升了翻盖的效率。
48.示例性的,所述开口10可以是沿着进盖通道4和出盖通道5进行开设的,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使盖子的传送过程更加顺畅;所述安装件14可以是对称安装于所述翻转腔体31两侧的安装块,且两侧安装有连接板,进而将装置固定在输送装置的一侧;输送盖子的装置可以是输送带,还可以是气动导轨,只要能够将盖子从进盖口输入,从出盖口运出即可,本实施例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49.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翻盖装置,通过设置进盖组件1以及出盖组件2便于对盖子进行输送,从而可以与外部的盖子输送装置相接并进行盖子的送入和送出,利用出盖通道5和进盖通道4便于对盖子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制,从而将盖子沿着预设的通道进行移动,利用气动件7为进入进盖组件1的盖子提供初始动能,并通过在翻转组件3的内部设置翻转槽6,便于在密闭的空间内部对盖子进行翻转,然后通过沿着出盖通道5从出盖组件2送出,从而避免了盖子在翻转过程中与外部环境接触,进而避免了在翻盖过程中对盖子造成的二次污染,节省人力的同时也提升了翻盖的效率,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可靠。
5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