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物就地收集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19896发布日期:2022-08-31 01:48阅读:93来源:国知局
医疗废物就地收集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废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医疗废物就地收集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医疗废物由于携带病菌的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具有空间传染、急性传染、交叉传染和潜伏传染等特征,其危害性更大。现有医疗废物主要处置方法是集中处置,集中处理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焚烧法、高压蒸汽灭菌法、湿热法、卫生填埋法、热解法等,集中处理具有一定的弊端,如由于医院极为分散,收集难度很大、运输成本很高,作为危险固废物的医疗废物在运输过程中极易产生泄露病菌等安全隐患,且转运过程中,如医疗废物进、出料多采用的人工操作,存在操作繁琐,人工劳动强度高,成本高,存在卫生安全隐患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医疗废物就地收集处理系统,包括互相配合的运输机构及处理机构,所述运输机构、处理机构均与控制机构连接;所述运输机构包括运料电梯及多个进料组件;所述运料电梯的电梯井内设有负压风机,运料电梯的轿厢内设有消毒组件及多个并列设置的转运辊,转运辊之间通过传动链条连接,其中一个转运辊连接有正反转电机;轿厢通过运料电梯的牵引组件在电梯井内实现升降,电梯的牵引组件包括曳引机等,牵引组件为现有技术其结构及升降原理此处不再赘述;多个进料组件分别设置在各楼层的运料电梯的进口处,所述进料组件包括周转箱及进料轨道,所述周转箱上贴有rfid电子标签,进料轨道上设有称重传感器及射频识别模块,所述进料轨道与转运辊相配合。所述控制机构包括主控制器,运料电梯的牵引组件、负压风机、称重传感器、正反转电机等均与主控制器连接,通过主控制器控制其运行。
4.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在各科室投入到医疗废物用的周转箱内,周转箱由工作人员放置在每层运料电梯的进口处的进料轨道上,进料轨道配有称重传感器,可对周转箱承重并将信息录入控制机构中,以供后期调用;每个周转箱上均贴有对应的rfid电子标签,rfid电子标签记录了医疗废物的产生科室等相关信息,周转箱放在进料轨道上时,进料轨道上的射频识别模块识别rfid电子标签,并将医疗废物的产生科室等信息录入控制机构,便于对医疗废物监管、溯源等操作;
5.控制机构设置有的主控制器,在工作时控制负压风机启动对电梯井内抽负压,防止电梯井气体外溢;某楼层的周转箱进入轿厢后,该层电梯井处的门关闭,轿厢的门关闭,轿厢内部的uvc(深紫外)消毒灯开启,对轿厢进行消毒。随后轿厢将装有医疗废物的周转箱输送至地下层,送至医疗废物处理机构进行处理。
6.优选的,所述进料轨道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进料辊,所述进料辊之间通过传动链条连接,其中一个进料辊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控制机构的主控制器连接。
7.优选的,所述消毒组件为uvc消毒灯,所述uvc消毒灯与控制机构的主控制器连接。
8.优选的,所述负压风机的进风口处设有过滤器,可高效的过滤微生物,进一步提高
系统的安全性。
9.优选的,所述处理机构及运料电梯的底部均位于地下,所述处理机构包括医疗废物处理装置及传送组件,所述传送组件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传送辊,传送辊之间通过传动链条连接,其中一个传送辊连接有转动电机,所述传送组件的进料端与转运辊相配合,传送组件的出料端与医疗废物处理装置的进料端衔接。处理机构位于地下并通过运料电梯与各层的医疗废物的进料组件配合,且电梯井内设有负压风机,轿厢内设有消毒组件,整体互相配合,使医疗废物的运输实现密闭化运输、减少了或杜绝了医疗废物病菌的扩散,提高了安全性,及医疗废物处理的及时性。
10.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能够使医疗废物就地收集处理系统正常使用的其它组件,如控制运料电梯的轿厢上升与下降的牵引组件(曳引机等),正反转电机的控制组件,称重传感器的控制组件,驱动电机的控制组件,uvc消毒灯的控制组件,uvc消毒灯的控制组件,转动电机的控制组件等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另外,本实用新型中未加限定的装置或组件均采用本领域中的常规技术手段,如电梯井、运料电梯的轿厢、rfid电子标签、射频识别模块、称重传感器、转运辊、进料辊、负压风机、主控制器、负压风机、过滤器、传动链条、医疗废物处理装置等均为本领域常规设备。
11.工作原理: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在各科室投入到医疗废物用的周转箱内,周转箱由工作人员放置在每层运料电梯的进口处的进料轨道上,进料轨道配有称重传感器,可对周转箱承重并将信息录入控制机构中,以供后期调用;每个周转箱上均贴有对应的rfid电子标签,rfid电子标签记录了医疗废物的产生科室等相关信息,周转箱放在进料轨道上时,进料轨道上的射频识别模块识别rfid电子标签,并将医疗废物的产生科室等信息录入控制机构,便于对医疗废物监管、溯源等操作;控制机构的主控制器控制运料电梯的轿厢运行到放置有周转箱的某楼层处,该层电梯井处的门打开,此时负压风机启动对电梯井内抽负压,防止电梯井气体外溢,轿厢的门打开,进料辊与轿厢内的转运辊转动,将周转箱运入轿厢后,该层电梯井处的门关闭,轿厢的门关闭,轿厢内部的uvc(深紫外)消毒灯开启,对轿厢进行消毒,随后轿厢将装有医疗废物的周转箱输送至地下层,轿厢的门打开,转运辊反向转动将周转箱送出,周转箱进入传送辊上被送至医疗废物处理装置进行处理。周转箱完成运送任务后可返回相关科室继续重复利用。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处理机构通过运料电梯与各层的医疗废物的进料组件配合,电梯井内设有负压风机,轿厢内设有消毒组件,整体互相配合,使医疗废物的运输实现密闭化运输、减少了医疗废物病菌的扩散,提高了安全性,及医疗废物处理的及时性;减少了人工成本及时间成本;减少了医院内部医疗废物的收集交接,降低了人与物交接的风险;避免了医疗机构与医疗废物处置单位收运人员的交接,尤其是收运人员会往返多家医院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避免了医疗机构至医疗废物处置单位的长距离运输致使微生物病菌沿途传播的风险。
附图说明
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4.图1是实施例中医疗废物就地收集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16.图中:1、地面;2、地下层;3、医疗废物处理装置;4、传送辊;5、电梯井;6、牵引组件;7、楼层;8、进料辊;9、周转箱;10、rfid电子标签;11、射频识别模块;12、轿厢;13、转运辊;14、运料电梯的进口。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地描述,在此处的描述仅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8.实施例
19.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医疗废物就地收集处理系统,包括互相配合的运输机构及处理机构,所述运输机构、处理机构均与控制机构连接;所述运输机构包括运料电梯及多个进料组件;所述运料电梯的电梯井5内设有负压风机,运料电梯的轿厢12内设有消毒组件及多个并列设置的转运辊13,转运辊13之间通过传动链条连接,其中一个转运辊13连接有正反转电机;轿厢12通过运料电梯的牵引组件6在电梯井5内实现升降,电梯的牵引组件6包括曳引机等,牵引组件6为现有技术其结构及升降原理此处不再赘述;多个进料组件分别设置在各楼层7的运料电梯的进口14处,所述进料组件包括周转箱9及进料轨道,所述周转箱9上贴有rfid电子标签10,进料轨道上设有称重传感器(箱式称重传感器)及射频识别模块11,所述进料轨道与转运辊13相配合,所述转运辊设置在轿厢的地面上并与进料轨道齐平,便于进料轨道上的周转箱转运到转运辊上,进料时转运辊与进料轨道的运动方向一至。所述控制机构包括主控制器,运料电梯的牵引组件6、负压风机、称重传感器、转运辊13、正反转电机等均与主控制器连接,通过主控制器控制其运行。
20.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在各科室投入到医疗废物用的周转箱9内,周转箱9由工作人员放置在每层运料电梯的进口14处的进料轨道上,进料轨道配有称重传感器,可对周转箱9承重并将信息录入控制机构中,以供后期调用;每个周转箱9上均贴有对应的rfid电子标签10,rfid电子标签10记录了医疗废物的产生科室等相关信息,周转箱9放在进料轨道上时,进料轨道上的射频识别模块11识别rfid电子标签10,并将医疗废物的产生科室等信息录入控制机构,便于对医疗废物监管、溯源等操作;
21.控制机构设置有的主控制器,在工作时控制负压风机启动对电梯井5内抽负压,防止电梯井5气体外溢;某楼层7的周转箱9进入轿厢12后,该层电梯井5处的门关闭,轿厢12的门关闭,轿厢12内部的uvc(深紫外)消毒灯开启,对轿厢12进行消毒。随后轿厢12将装有医疗废物的周转箱9输送至地下层2,送至医疗废物处理机构进行处理。
22.所述进料轨道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进料辊8,所述进料辊8之间通过传动链条连接,其中一个进料辊8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控制机构的主控制器(标准dmx512嵌入式主控)连接。
23.所述消毒组件为uvc消毒灯,所述uvc消毒灯均匀设置在轿厢的侧壁上并与控制机构的主控制器连接。
24.所述负压风机的进风口处设有过滤器,可高效的过滤微生物,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25.所述处理机构及运料电梯的底部均位于地面1下的地下层2,所述处理机构包括医疗废物处理装置3及传送组件,所述传送组件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传送辊4,传送辊4之间通过传动链条连接,其中一个传送辊4连接有转动电机,所述传送组件的进料端与转运辊13相配合,传送组件的出料端与医疗废物处理装置3的进料端衔接。处理机构位于地下并通过运料电梯与各层的医疗废物的进料组件配合,且电梯井5内设有负压风机,轿厢12内设有消毒组件,整体互相配合,使医疗废物的运输实现密闭化运输、减少了或杜绝了医疗废物病菌的扩散,提高了安全性,及医疗废物处理的及时性。
26.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