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泡快餐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95462发布日期:2022-12-17 13:14阅读:51来源:国知局
冲泡快餐容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方便快速食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冲泡快餐容器。


背景技术:

2.现有的用于包装方便粉面的袋子,无论在烹饪或食用时均无法当做容器使用,需要额外配备碗具等才能使用;另一种装盛粉面或米饭的快餐桶,其结构较为简单,桶内封装主食和辅食,烹饪时,主食和辅食只能混在一起制作。然而,随着现代人对于饮食要求越来越高,更多的辅食不是传统的干货,而是保质期更短、烹饪要求更高的现炒配食,现有的快餐桶无法在不借助外部容器的条件下实现对主食和配食以两种不同烹饪方式进行烹制的目的。
3.有鉴于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快餐容器无法满足其作为烹饪及食用容器双重功能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冲泡快餐容器,烹饪时不需要额外准备烹饪器具和食用器具,且主食和配食烹饪过程操作简单,注水操作即可完成对主食的冲泡制熟及对配食的水浴加热,两种食材分别以不同烹饪方式加工,确保各自口感和风味,提高用餐体验。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6.冲泡快餐容器,包括:
7.外容器,其带有开口,并形成外存放空间,其用来水浴加热快餐配食;
8.第一内容器,其带有开口,并形成第一存放空间,其用来冲泡快餐主食;
9.所述第一内容器封装在所述外存放空间内,且所述外容器还预留有存放空间。
10.作为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第二内容器,其带有开口,并形成第二存放空间;
11.所述第一内容器和第二内容器并排封装在所述外存放空间内,且所述外容器还预留有存放空间。
12.作为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外容器易撕膜或外容器密封盖,所述外容器易撕膜或外容器密封盖均与所述外容器的开口相适应;
13.所述外容器侧壁的上表面向外延伸形成外容器延伸部;
14.所述外容器易撕膜粘贴在所述外容器延伸部上并将所述第一内容器和所述第二内容器封装在所述外存放空间内;或
15.所述外容器密封盖扣合在所述外容器延伸部上,并将所述第一内容器和所述第二内容器封装在所述外存放空间内。
16.作为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第一内容器易撕膜或第一内容器密封盖,所述第一内容器易撕膜或第一内容器密封盖均与所述第一内容器的开口相适应;
17.所述第一内容器侧壁的上表面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内容器延伸部;
18.所述第一内容器易撕膜粘贴在所述第一内容器延伸部上;或
19.所述第一内容器密封盖扣合在所述第一内容器延伸部上。
20.作为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第二内容器易撕膜或第二内容器密封盖,所述第二内容器易撕膜或第二内容器密封盖均与所述第二内容器的开口相适应;
21.所述第二内容器侧壁的上表面向外延伸形成第二内容器延伸部;
22.所述第二内容器易撕膜粘贴在所述第二内容器延伸部上;或
23.所述第二内容器密封盖扣合在所述第二内容器延伸部上。
24.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外容器的侧壁向所述外存放空间内凸出形成台阶或所述外容器的侧壁向所述外存放空间外凸出形成凹槽,所述第一内容器延伸部、所述第二内容器延伸部均搁置在所述台阶上或所述凹槽内。
25.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外容器的水平截面为长方形、跑道形、椭圆形、船形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第一内容器和所述第二内容器沿着所述外容器的长边横向并排搁置在所述外存放空间内。
26.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内容器的上表面位于所述第二内容器的上表面之上;和/或
27.所述第一内容器的下底面位于所述第二内容器的下底面之上。
28.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内容器的上表面高度、所述第二内容器的上表面高度均低于所述外容器的上表面高度。
29.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内容器的底壁外侧与所述外容器的底壁内侧之间形成间隙,且所述第二内容器的底壁外侧与所述外容器的底壁内侧之间形成间隙。
3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带来以下技术效果:
31.一、主食在第一内容器的第一存放空间内冲泡,直接向第一内容器注热水即可完成主食的冲泡烹饪;袋装配食在外容器的外存放空间中水浴加热,向外容器的外存放空间注入热水,即可完成对袋装配食的水浴加热。因此,主食和配食在不同容器中以不同的烹饪方式完成烹饪,避免了将二者混合在一起加热的情况,有利于保持各自的口感。
32.二、第一内容器封装在外容器的外存放空间内,向第一内容器注水超量时,超量的水流到外容器中,对外容器中的袋装配菜起到水浴加热作用,无需担心水溢出容器外;而且,第一内容器在外容器的外存放空间内,外容器中的热水还能对第一内容器中的主食起到辅助加热作用,因此,可提高加热效率,缩短烹饪等待时间。
附图说明
3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34.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冲泡快餐容器的立体图;
35.图2示出了图1所示冲泡快餐容器的立体分解图;
36.图3示出了图1所示冲泡快餐容器的第一内容器的立体图;
37.图4示出了图1所示冲泡快餐容器的剖面图;
38.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冲泡快餐容器的立体图;
39.图6示出了图5所示冲泡快餐容器的立体分解图;
40.图7示出了图5所示冲泡快餐容器的剖面图;
41.图8示出了图7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42.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冲泡快餐容器的立体分解图。
43.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44.外容器-100;外存放空间-101;外容器延伸部-102;台阶-103;外容器易撕膜-104;外容器密封盖-105;第一内容器-200;第一存放空间-201;第一延伸部-202;第二内容器-300;第二存放空间-301;第二延伸部-302;筷子-500。
具体实施方式
45.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47.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冲泡快餐容器,包括:
48.外容器100,其带有开口,并形成外存放空间101,外存放空间101用来水浴加热快餐配食;
49.第一内容器200,其带有开口,并形成第一存放空间201,第一存放空间201用来冲泡快餐主食;
50.所述第一内容器200封装在所述外存放空间101内,且所述外容器100还预留有存放空间。
51.本冲泡快餐容器在包装时,可将主食封装在第一存放空间201内,配食封装在外存放空间101内,烹饪时,向第一内容器200注热水即可完成主食的烹饪,向外容器100注热水即可完成对配食的水浴加热;因此,主食和配食均不需要移动位置,直接注热水即可完成烹饪,简单易操作。
52.封装有主食的第一内容器200位于外存放空间101内,向第一内容器200注水超量时,超量的水流到外容器100中,无需担心水溢出容器外,不用时刻关注第一内容器200的注水量,注水方便。
53.第一内容器200位于外存放空间101内,外容器100中的热水还能对第一内容器200中的主食起到辅助加热作用;因此,可提高加热效率,缩短烹饪等待时间。
54.烹饪时,主食和配食分别封装在各自的容器内,一个按照冲泡加热方式烹饪、一个以水浴加热方式烹饪,不串味、确保两种食材的口感;烹饪完成后,第一内容器200可以当饭碗使用,外容器100可以当菜碗使用,无需移动主食和配食位置,可直接食用,方便用餐。
55.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冲泡快餐容器在包装时,主食和配食均以袋装形式存放在外存放空间101内,此种情况下,只需增加一个步骤:将主食拆开倒入第一内容器200中,便可达到前述的有益效果。
56.实施例一
57.请参阅图1-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辣椒炒肉冲泡米饭套餐。
58.主食为可冲泡米,其被封装在带有开口的第一内容器200内,配食为炒好的辣椒炒肉,其用食品级的袋子封装好,譬如铝箔袋。外容器100的水平截面呈跑道形,其带有开口,封装有可冲泡米的内容器200和袋装的辣椒炒肉配食沿着外容器100的长边横向并排搁置在外容器100的外存放空间101内,第一内容器200和袋装配食被封装在外容器100的外存放空间101内后,外容器100还存在剩余的存放空间,剩余的存放空间需满足注水量的要求。第一内容器200的形状可设计为碗形、方形或其它合适放入外存放空间101的任何几何形状(如图3所示);可冲泡米为散装形式。
59.需要食用时,通过第一内容器200的开口向第一内容器200注入热水,对可冲泡米进行冲泡,直到注入的热水从第一内容器200溢出,第一内容器200的空间容量设计成水溢出时米水比例为最佳,满足无脑注水要求,避免注水过多或过少,方便注水。
60.由于第一内容器200搁置在外容器100的外存放空间101中,从第一内容器200溢出的热水会进入外容器100的外存放空间101中,对搁置在外容器100外存放空间101内的辣椒炒肉配食进行水浴加热。对外容器100中的袋装配食进行水浴加热所需要的热水,可以是一直朝第一内容器200注水,由第一内容器200溢出,也可以是向第一内容器200注水完成后,再向外容器100注水,还可以是同时向第一内容器200和外容器100注水。
61.注水完成后,等待3到8分钟即可食用。食用时,将袋装的配食撕开,将辣椒炒肉菜码倒入第一内容器200形成盖码饭,也可以是将外容器100中的水倒掉,将辣椒炒肉菜码倒入外容器100,还可以将冲泡好的米饭和水浴加热好的配食都倒入外容器100后食用。
62.可冲泡米主食封装在第一内容器200的第一存放空间201内,直接向第一内容器200注热水即可完成可冲泡米的冲泡,辣椒炒肉袋装配食封装在外容器100外存放空间101内,直接向外容器100注热水即可完成对袋装配食水浴加热。因此,主食和配食均不需要移动位置,直接注热水即可完成烹饪,简单易操作;且两种食材分别以不同的烹饪方式进行加工,确保二者各自的口感和风味。
63.封装有主食的第一内容器200和袋装配食均封装在外容器100中,向第一内容器200注水超量时,超量的水流到外容器100中,对外容器100中的袋装配菜起到水浴加热作用,无需担心水溢出容器外;而且,第一内容器200在外容器100的外存放空间101内,外容器100中的热水还能对第一内容器200中的主食起到辅助加热作用。因此,可提高加热效率,缩短烹饪等待时间。
64.外容器100的长形设计,可以使得第一内容器200和袋装配食并排搁置在外容器100的外存放空间101内,相比二者竖直方向叠置,能方便使用者观察注水量,以及烹饪完成后,无需移动主食,只需将配食的袋子撕开,方便食用。
65.在其他具体的实施例中,外容器100的水平截面还可以是长方形、类长方形、类跑道形、椭圆形、类椭圆形中的任意一种,主要目的是能满足第一内容器200和袋装配食可并排放置。上述类长方形是指容器的形状不是数学意义上的标准长方形,比如四角处做圆角处理,或者两条长边设计为平行的波浪形,或者两条长边不是绝对平行、而是存在一端逐渐靠拢地设置,凡此种种变形设计,只要是不脱离长形外形、用于满足第一内容器200和袋装配食并排放置的宗旨的,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同理,类跑道形、类椭圆形、船形
或其它几何形状亦如此。
66.在其他具体的实施例中,袋装配食还可以是其他做好的菜码,譬如:红烧排骨、小炒黄牛肉、外婆菜等等。
67.在其他具体的实施例中,主食可以是可冲泡粉或可冲泡面,配食可以对应的是红烧牛肉码、麻辣牛肉码、木耳肉丝码等等。
68.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主食还可以是以袋装形式存放在外容器100的外存放空间101内,烹饪时,将袋子撕开、把主食倒入第一内容器200的第一存放空间201内,再向第一内容器200注热水即可完成主食的烹饪;袋装配食的烹饪方式与前述方式一致。
69.实施例二
70.请参阅图5-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辣椒炒肉冲泡米饭套餐。
71.主食为可冲泡米,其被封装在带有开口的第一内容器200的第一存放空间201内,配食为炒好的辣椒炒肉,其被封装在带有开口的第二内容器300的第二存放空间301内。外容器100带有开口,封装有可冲泡米的第一内容器200和封装有辣椒炒肉的第二内容器300通过外容器100的开口放入外容器100的外存放空间101内,且第一内容器200和第二内容器300被封装在外存放空间101内后,外容器100还存在剩余存放空间,剩余的存放空间需满足注水量的要求。
72.烹饪时,打开外容器100的开口,然后打开第一内容器200的开口;第二内容器300内的配食是通过水浴加热,其不仅无需打开,还需防止水进入。
73.通过第一内容器200的开口向第一内容器200注入热水,对可冲泡米进行冲泡,直到注入的热水从第一内容器200溢出,第一内容器200的空间容量设计成水溢出时米水比例为最佳,满足无脑注水要求,避免注水过多或过少,方便注水。
74.由于第一内容器200位于外容器100的外存放空间101中,从第一内容器200溢出的热水会进入外存放空间101中,对位于外存放空间101内的辣椒炒肉配食进行水浴加热。对第二内容器300中配食进行水浴加热所需要的热水,可以是一直朝第一内容器200注水,再由第一内容器200溢出,也可以是向第一内容器200注水完成后,再向外容器100注水,也可以是同时向第一内容器200和外容器100注水。
75.注水完成后,等待3到8分钟即可食用。食用时,可以选择米、菜分别在各自的内容器内单独食用,也可以将米、菜均倒入外容器100中当做盖码饭食用。
76.可冲泡米主食封装在第一存放空间201内,直接向第一内容器200注热水即可完成可冲泡米的冲泡制熟,封装有辣椒炒肉配食的第二内容器300位于外存放空间101内,向外容器100注热水即可完成对辣椒炒肉配食的水浴加热。因此,主食和配食均不需要移动位置,直接注热水即可完成烹饪,简单易操作;且两种食材分别采取两种不同的烹饪方式制作。
77.封装有主食的第一内容器200和封装有配食的第二内容器300均封装在外容器100中,向第一内容器200注水超量时,超量的水流到外容器100中,对外容器100中的配菜起到水浴加热作用,无需担心水溢出容器外;而且,第一内容器200在外容器100的外存放空间101内,外容器100中的热水还能对第一内容器200中的主食起到辅助加热作用。因此,可提高加热效率,缩短烹饪等待时间。
78.在其他具体的实施例中,配菜还可以是其他做好的菜码,譬如:红烧排骨、小炒黄
牛肉、外婆菜等等。
79.在其他具体的实施例中,主食还可以是可冲泡粉或可冲泡面,配菜可以对应的是红烧牛肉码、麻辣牛肉码、木耳肉丝码等等。
80.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主食和/或配食还可以袋装形式存放在外存放空间101内,此种情况下,烹饪时只需只需按照如下步骤操作:把主食的袋子撕开、将主食倒入第一内容器200内进行冲泡加工;配食可以袋装形式继续存放在外容器100内水浴加热,或者撕开袋子、将配食倒入第二内容器300内,再进行水浴加热;两种食材分别以不同的烹饪方式进行加工,可确保食品各自的口感与风味。
81.实施例三
82.请参阅图5-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于人机烹饪的红烧牛肉冲泡米粉套餐。
83.本实施例提供的红烧牛肉米粉冲泡快餐容器,主食为可冲泡米粉,第一内容器200侧壁的上表面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延伸部202,第一易撕膜(未图示)粘贴在第一延伸部202上,从而将可冲泡米粉封装在带有开口的第一存放空间201内。第一内容器200通过侧壁上表面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延伸部202,不会阻碍第一内容器200形成的第一存放空间201,但可以增加覆膜的宽度,便于易撕膜的覆膜。
84.配食为炒好的红烧牛肉,第二内容器300侧壁的上表面向外延伸形成第二延伸部302,可以任意选择易撕膜或密封盖将红烧牛肉封装在第二内容器300的存放空间内,当选择易撕膜时,第二易撕膜(未图示)粘贴在所述第二延伸部302上并将红烧牛肉配食封装在第二存放空间301内,当选择密封盖时,第二内容器300密封盖扣合在第二延伸部302上,并将红烧牛肉配食封装在第二存放空间301内。
85.封装有可冲泡米粉的第一内容器200和封装有红烧牛肉的第二内容器300均位于外容器100的存放空间内,第一内容器200和第二内容器300被封装在外容器100的存放空间内后,外容器100还存在剩余存放空间,剩余的存放空间需满足注水量的要求。外容器100侧壁的上表面向外延伸形成外容器延伸部102,设置一外容器易撕膜104粘贴在外容器延伸部102上,从而将第一内容器200和第二内容器300封装在外存放空间101内。外容器100通过侧壁上表面向外延伸形成延伸部,不会阻碍外容器100形成的外存放空间101,但可以增加覆膜的宽度,便于易撕膜的覆膜。
86.在一个更加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外容器100的侧壁向存放空间内形成台阶103,第一延伸部202、第二延伸部302均搁置在台阶103上。
87.采用外容器易撕膜104和第一易撕膜结合的封装方案,便于冲泡快餐容器的人机烹制,而且易撕膜能很好地将容器内的热量与外界隔绝,避免热量外泄,提高烹饪效率。
88.当人工烹饪时,撕开外容器易撕膜104,然后撕开第一易撕膜,开始向外容器100和第一内容器200注水,具体注水方法有以下几种可供选择:
89.方法一:向第一内容器200注入热水,直到水从第一内容器200溢出,停止向第一内容器200注入热水,将被撕开的第一易撕膜复位;继续向外容器100注入热水,直到注入的热水量满足要求,停止向外容器100注入热水,将被撕开的外容器易撕膜104复位;等待3到8分钟即可食用。
90.方法二:向第一内容器200注入热水,直到水从第一内容器200溢出,停止向第一内容器200注入热水;继续向外容器100注入热水,直到注入的热水量满足要求,停止向外容器
100注入热水;将被撕开的第一易撕膜复位,将被撕开的外容器易撕膜104复位;等待3到8分钟即可食用。
91.方法三:向第一内容器200注入热水,水从第一内容器200溢出后继续向第一内容器200注入热水,直到外容器100中的水量满足要求,停止向第一内容器200注入热水,将被撕开的第一易撕膜复位,将被撕开的外容器易撕膜104复位;等待3到8分钟即可食用。
92.方法四:向第一内容器200注入热水的同时,向外容器100注入热水,直到第一内容器200中的水溢出,且外容器100中的水量满足要求,将被撕开的第一易撕膜复位,将被撕开的外容器易撕膜104复位;等待3到8分钟即可食用。
93.当设备烹饪时,通过设备穿刺易撕膜形成注水孔,需要注意的是,设备不能将第二内容器300的易撕膜或密封盖穿刺,避免水进入第二内容器300。通过设备穿刺第一内容器200对应的外容器易撕膜104位置和第一易撕膜形成注水孔,向第一内容器200注水这个是必须的,在这个基础上,具体注水方法有以下几种选择:
94.方法一:向第一内容器200注入热水,水从第一内容器200溢出后继续向第一内容器200注入热水,直到外容器100中的水量满足要求,停止向第一内容器200注入热水,等待3到8分钟即可食用。
95.方法二:在外容器易撕膜104上通过设备穿刺形成一个新的注水孔,此时,注水孔仅通向外容器100的存放空间,而不会通向第一内容器200存放空间,可以选择的是向第一内容器200注水冲泡主食的同时向外容器100注水对辅食水浴加热,也可以是向第一内容器200注水结束后,再向外容器100注水。
96.易撕膜的方案,由于其便于设备穿刺注水,因此,在合适的场景下采用设备烹制,可辅助微波或者蒸汽加热,还能大大提升烹饪效率,减少等待时间。而且,注水过程中,易撕膜一直处于封闭状态,能更好地将容器内的热量与外界隔绝,避免热量外泄,提高烹饪效率。
97.实施例四
98.请参阅图5-9,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应无烹饪设备场景的木耳肉丝冲泡面套餐。
99.与实施例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木耳肉丝冲泡面套餐主要应用在人工烹饪场景,其无需考虑设备注水的方便性,因此,外容器100的开口和第一内容器200的开口不需要同时采用易撕膜方案。
100.本实施例提供的木耳肉丝面冲泡快餐容器,主食为可冲泡面,第一内容器200侧壁的上表面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延伸部202,一密封盖(未图示)扣合在第一延伸部202上,从而将可冲泡面封装在带有开口的第一内容器200的存放空间内。第一内容器200通过侧壁上表面向外延伸形成延伸部,不会阻碍第一内容器200形成的存放空间,但可以增加扣合的宽度,便于密封盖的扣合。
101.配食为炒好的木耳肉丝,第二内容器300侧壁的上表面向外延伸形成第二延伸部302,一密封盖(未图示)扣合在第二延伸部302上,并将红烧牛肉配食封装在第二存放空间301内。
102.请结合参阅图9,封装有可冲泡面的第一内容器200和封装有木耳肉丝的第二内容器300均位于外容器100的外存放空间101内,第一内容器200和第二内容器300被封装在外容器100的存放空间内后,外容器100还存在剩余存放空间,剩余的存放空间需满足注水量
的要求。外容器100侧壁的上表面向外延伸形成外容器延伸部102,一外容器密封盖105扣合在外容器延伸部102上,从而将第一内容器200和第二内容器300封装在外容器100的存放空间内。外容器100通过侧壁上表面向外延伸形成延伸部,不会阻碍外容器100形成的存放空间,但可以增加扣合的宽度,便于外容器密封盖105的扣合。
103.在一个更加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外容器100的侧壁向存放空间外凸出形成凹槽(未图示),第一延伸部202、第二延伸部302均搁置在凹槽内。
104.烹饪时,打开外容器100的密封盖,然后打开第一内容器200的密封盖,向第一内容器200注入热水,直到热水从第一内容器200溢出,向外容器100注入热水对第二内容器300中的木耳肉丝水浴加热的同时对第一内容器200中的可冲泡面辅助加热。当然,向第一内容器200中注水是必须的,但是外容器100中的水,可以是一直向第一内容器200注水,由第一内容器200中超量的水溢出到外容器100,也可以是向第一内容器200注水的同时向外容器100注水,还可以是第一内容器200注水完成后向外容器100注水。
105.与易撕膜方案相比,密封盖方案,在用设备烹饪时,可能设备需要增加取盖工位,或者手动将盖拿走后再放入烹饪设备,增加设备烹饪的难度。但是,采用密封盖封装的形式,在食物的运输和仓储中,密封盖本身不容易损坏,因此,能对里面的物品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而且在烹饪过程中,也方便将密封盖很好的复位,使得烹饪过程中能更好的防止热量外泄。
106.其他的具体实施方案中,还可以是外容器100的开口采用易撕膜封闭,而第一内容器200的开口采用密封盖封闭,第二内容器300的开口采用易撕膜封闭或采用密封盖封闭。
107.其他的具体实施方案中,还可以是外容器100的开口采用密封盖封闭,而第一内容器200的开口采用易撕膜封闭,第二内容器300的开口采用易撕膜封闭或采用密封盖封闭。
108.实施例五
109.请参阅图5-8,本实施例提供的冲泡快餐容器,其外容器100的水平截面为长方形、类长方形、跑道形、类跑道形、椭圆形、类椭圆形、船形中的任意一种,第一内容器200和第二内容器300沿着外容器100的长边横向并排搁置在所述外容器100的外存放空间101内。外容器100的长形设计,可以使得第一内容器200和第二内容器300并排搁置在外容器100的存放空间内,相比二者竖直方向布置,能更好的观察注水量,以及烹饪完成后,无需移动主食和配食,只需打开第一内容器200开口和第二内容器300开口,方便食用,而且还便于沿着外容器100的长边或对角放置一双无需折叠的筷子500。
110.本实施例提供的外容器100其可以和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具体实施例。
111.上述类长方形是指容器的形状不是数学意义上的标准长方形,比如四角处做圆角处理,或者两条长边设计为平行的波浪形,或者两条长边不是绝对平行、而是存在一端逐渐靠拢地设置,凡此种种变形设计,只要是不脱离长形外形、用于满足至少两个内容器并排放置的宗旨的,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同理,类跑道形、类椭圆形、船形或其它几何形状亦如此。
112.其他实施例
113.请参阅图5-8,在本实施例提供各种具体技术方案,在不相冲突的情况下,其不仅可以相互之间任意组合,还可以和前述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实施例四任意组合。
114.在其他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内容器200的上表面位于第二内容器300的上表面之上。由于,第一内容器200中装的是待冲泡的主食,第一内容器200的存放空间必须有水进入,设置成第一内容器200的上表面位于第二内容器300的上面之上,避免不必要的水回流入第一内容器200。
115.在其他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内容器200的下底面位于第二内容器300的下底面之上。此设置是为了让第二内容器300在外存放空间101中吃水更深,以确保配食水浴加热的效果。
116.在其他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内容器200的上表面高度、第二内容器300的上表面高度均低于外容器100的上表面高度(如图7所示)。这样,不仅便于外容器100开口的封装,而且向第一内容器200注水时,热水从第一内容器200的上表面溢出,溢出的水会被外容器100遮挡并引流到外容器100形成的存放空间,避免流到食物容器外,可以加快注水,不用担心水溢出到外面。
117.在其他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内容器200的底壁外侧与外容器100的底壁内侧之间形成间隙,且第二内容器300的底壁外侧与外容器100的底壁内侧之间形成间隙。这样,外容器100内的水不仅能从第一内容器200的侧壁对主食辅助加热,还可以从第一内容器200的底壁对主食辅助加热,外容器100内的水不仅能从第二内容器300的侧壁对配食水浴加热,还可以从第二内容器300的底壁对配食水浴加热,可提高加热效率。
118.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119.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