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扶手及具有该扶手的电梯轿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74792发布日期:2022-09-20 23:19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可调节扶手及具有该扶手的电梯轿厢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扶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扶手,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节扶手及具有该扶手的电梯轿厢。


背景技术:

2.扶手被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例如电梯轿厢、医院、窗台、公交车等,其主要功能为:安全防护、支撑、缓解疲劳、装饰等。扶手一般由扶手杆和固定座组件组成。
3.传统的扶手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4.1.传统扶手安装后,高度固定,不能适用所有使用者。
5.2.传统的扶手在出厂时扶手杆和固定座组件固定连接,扶手的固定位置固定,扶手安装时需要现场钻孔,有时安装孔正好在碰到建筑墙体里物的钢筋,给安装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扶手及具有该扶手的电梯轿厢技术方案。
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扶手,包括固定座组件和配合安装于固定座组件上的扶手杆,所述扶手杆通过连接杆组件转动安装于固定座组件上,所述连接杆组件包括连杆部和棘轮端,所述连杆部与扶手杆配合连接,所述棘轮端包括安装环、棘轮、棘爪、拨杆和弹簧,所述棘轮转动嵌设于安装环内,其还套接于固定座组件上,并且所述棘轮与固定座组件在周向限位配合,所述棘爪活动设置,其用以卡紧棘轮,所述弹簧用以将棘爪压向棘轮,所述拨杆活动设置,其一端自安装环或连杆部伸出供人操作,另一端容置于安装环或连杆部内并用以带动棘爪活动,使棘爪远离或靠近棘轮;
8.当所述棘爪与棘轮卡紧时,所述扶手杆只能向上摆动,不能向下摆动;
9.当所述棘爪与棘轮分离时,所述扶手杆能够上下摆动。
10.进一步地,所述棘爪、弹簧和拨杆中至少一者设置于连杆部内部或安装环内部。
11.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组件的连杆部具有套环,所述套环套接于扶手杆上。
12.进一步地,所述套环的内壁设置碰珠,所述碰珠用以与扶手杆相抵。
13.进一步地,所述棘轮通过多边形孔或者键与固定座组件实现周向限位配合。
14.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组件包括固定座和设置于固定座内的固定件,所述棘轮套接于该固定件上并与之在周向限位配合。
15.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外端中部设置切口,该切口将固定座外端分为两个锁紧部,所述固定件位于两个锁紧部中间,两个锁紧部通过穿过固定件的第一紧固件将固定件锁紧。
16.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内端具有一与所述切口连通的安装孔,该安装孔通过第二紧固件与轿壁连接。
17.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组件和连接杆组件均至少有两个,且两者一一对应。
1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梯轿厢,所述电梯轿厢具有如上所述的可调节扶手。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0.1)设计充分考虑使用者的身高差异,扶手杆高度可调节;
21.2)扶手杆前后可调节;
22.3)扶手杆左右可调节;
23.4)拆装方便;
24.5)整个扶手从外观上看不到紧固件,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25.图1为实施例1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之一;
26.图2为实施例1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之二;
27.图3为实施例1中连接杆组件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实施例1中连接杆组件局部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实施例1中固定座组件结构示意图;
30.图6为实施例1中固定座组件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32.实施例1
33.请参阅图1-6,一种可调节扶手,用于电梯轿厢、医院、窗台、公交车等场所,其包括两个固定座组件和配合安装于两个固定座组件之间的扶手杆1,扶手杆1的两端均通过连接杆组件2转动安装于对应的固定座组件上,连接杆组件2包括相连的连杆部200和棘轮端,连杆部200与扶手杆1配合连接,棘轮端包括安装环202、棘轮201、棘爪203、拨杆204和弹簧205,棘轮201转动嵌设于安装环202内,其还套接于固定座组件上,并且棘轮201与固定座组件在周向限位配合,棘爪203转动设置于连杆部200内部,其用以卡紧棘轮201,弹簧205也设置于连杆部200的内部,其一端与棘爪203相抵,另一端与连杆部200内壁相抵,其用以将棘爪203压向棘轮201,此外,弹簧205可采用拉簧、弹片等结构进行等同替换,拨杆204转动设置于连杆部200上,其一端自连杆部200伸出供人操作,另一端位于连杆部200内并用以带动棘爪203活动,拨杆204与棘爪203相抵,扳动拨杆204能使棘爪203远离或靠近棘轮201。
34.其中,扶手杆1向上摆动时的转动方向与棘爪203和棘轮201之间卡紧的方向相反,扶手杆1向下摆动时的转动方向与棘爪203和棘轮201之间卡紧的方向相同。因此,当棘爪203与棘轮201卡紧时,扶手杆1向下摆动会遇到极大的阻力,向上摆动则能顺利进行;当棘爪203与棘轮201分离时,扶手杆1可自由上下摆动。
35.可以理解,本实施例的连接杆组件2结构类似于棘轮扳手,主要是利用棘爪203卡死棘轮201,使棘轮201只能单向转动的结构原理实现扶手杆1的高度调整以及角度固定。
36.上述棘轮端的结构具体可参考如cn109693201a、cn201659531u、cn206169948u等专利中的对应结构,此外,也可直接采用上述专利中的结构进行替换。
37.继续参阅图5和图6,固定座组件包括固定座3和设置于固定座3上的固定件4,棘轮201套接于该固定件4上并与之在周向限位配合。
38.具体地,固定座3外端中部设置切口300,该切口300将固定座3外端分为两个锁紧部301,固定件4位于两个锁紧部301中间,其中一个锁紧部301开设连接孔303,另一锁紧部301上开设位置对应的螺孔304,连接孔303和螺孔304上共同穿设第一紧固件,该第一紧固件同时也穿过固定件4,第一紧固件通过与螺孔304的螺接使两个锁紧部301互相靠近,进而将固定件4锁紧。
39.进一步地,固定座3内端具有一与切口300连通的安装孔302,该安装孔302安装第二紧固件的头部,第二紧固件的杆部与轿壁连接。
40.继续参阅图3,连接杆组件2的连杆部200具有套环206,套环206套接于扶手杆1上。套环206的内壁设置碰珠207,碰珠207用以与扶手杆1相抵。
41.其中,碰珠206也被称为弹珠、弹销、弹性销等,其结构为公知技术,一般包括碰珠壳体、安装于碰珠壳体内的碰珠弹簧及滚珠,利用碰珠弹簧压紧滚珠,使滚珠压紧扶手杆1,进而实现扶手杆1与连接杆组件2之间的锁紧,这种锁紧力度较小,便于扶手杆1的安装,也便于调整扶手杆1在连接杆组件2上的位置。
42.上述棘轮201通过多边形孔或者键与固定件4实现周向限位配合。
43.正常使用时,人手搭在扶手杆1上,人手一般给扶手杆1施加向下的力,使连接杆组件2有朝下转动的趋势,但是此时连接杆组件2的转动方向正好与棘爪203和棘轮201卡死的方向一致,而棘轮201又被固定件4限制无法转动,因此扶手杆1无法下移,使用者可以放心倚靠。
44.将扶手杆1抬高时,连接杆组件2朝上转动,此时连接杆组件2的转动方向与棘轮203和棘轮201卡死方向相反,因此连接杆组件2能够顺利转动,进而使扶手杆1顺利抬升。
45.扶手杆1下移的操作包括:拨动拨杆204,拨杆204带动棘爪203脱离棘轮201,此时连接杆组件2可以自动转动,因此只要放下扶手杆1即可。
46.实施例2
47.一种电梯轿厢,该电梯轿厢具有如实施例所述的可调节扶手。
4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