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减震导向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40988发布日期:2022-08-16 21:22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减震导向轮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自减震导向轮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减震导向轮装置。


背景技术:

2.家用别墅内部由于空间的限制,电梯井道的底坑很小,底坑深度一般不超过200mm,难以满足在电梯轿厢下设计双层轿底的要求。故而,在设计使用时,浅底坑别墅电梯的超载装置一般设置在绳头组合的弹簧上。
3.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设置在别墅梯绳头上的超载装置,其超载检测灵敏度不高,在超载时并未及时报警,增加了别墅电梯的超载安全风险,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自减震导向轮装置。技术方案如下:
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减震导向轮装置,包括外侧板,相对设置有两个;活动梁,容置于所述外侧板内且与所述外侧板一一相对设置;轿顶轮机构,架设在两个所述活动梁之间,所述轿顶轮机构被配置于绕设外界的曳引绳;减震胶,竖向弹性抵持于所述外侧板和所述活动梁之间;测板,设置在所述外侧板上;超载开关,设置在所述活动梁上且被配置于检测与所述测板之间的距离。
6.进一步地,所述轿顶轮机构包括轿顶轮本体和穿设所述轿顶轮的转轴,所述轿顶轮本体的轴线水平,所述顶轮本体沿着自身周向绕设所述曳引绳,所述转轴通过固定组件与所述活动梁连接。
7.具体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u型螺栓,所述u型螺栓套设在所述转轴上且穿设所述活动梁,所述u型螺栓的端部均设有抵紧于所述活动梁的螺帽。
8.特别地,所述轿顶轮机构沿着水平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
9.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梁上连接有超载支架,所述超载开关设置在所述超载支架上且位于所述测板的正下方。
10.具体的,所述外侧板的顶部连接有顶轮罩,所述顶轮罩罩设在所述轿顶轮机构上,所述顶轮罩上设有供所述曳引绳经过的穿孔。
11.特别地,所述顶轮罩、所述外侧板、所述活动梁、所述测板和所述超载支架均由钢板折弯制成。
1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电梯超载时,外界曳引绳增加对轿顶轮本体的上拉作用力,轿顶轮本体通过转轴和固定组件,将作用力传递至活动梁。活动梁向上运动,挤压减震胶,减震胶弹性变形,活动梁通过超载支架带动超载开关移动,超载开关感应到与测板之间的间距减少时动作,向别墅电梯控制系统发出开关量信号,电梯控制系统执行超载功能模块:电梯门开启的同时声光报警显示“超载”,电梯不能运行,上述过程中,超载开关可以感应到与测板之间距离改变的具体数值,超载检测灵敏度高,保证了乘客
的安全,减少了电梯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13.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其中:
14.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的侧视图;
15.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16.图3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17.附图标记:1、外侧板;2、减震胶;3、轿顶轮机构;31、转轴;32、轿顶轮本体;4、电梯上梁;5、活动梁;6、测板;7、超载支架;8、超载开关;9、u型螺栓;10、螺帽;11、顶轮罩。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技术。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19.家用别墅内部由于空间的限制,电梯井道的底坑很小,底坑深度一般不超过200mm,难以满足在电梯轿厢下设计双层轿底的要求。故而,在设计使用时,浅底坑别墅电梯的超载装置一般设置在绳头组合的弹簧上。
20.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设置在别墅梯绳头上的超载装置,其超载检测灵敏度不高,在超载时并未及时报警,增加了别墅电梯的超载安全风险,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1.为了能够提高报警的灵敏性,从而提高别墅电梯的安全性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自减震导向轮装置。技术方案如下:
22.下面根据图1至图3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3.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减震导向轮装置,包括外侧板1、减震胶2和轿顶轮机构3,外侧板1沿着水平方向设置有两个,外侧板1的纵截面呈“匚”字型,且两个外侧板1的开口相对设置。每个外侧板1的底部均通过螺栓连接有一个电梯上梁4。
24.如图1所示,每个外侧板1内均容置有一个活动梁5,活动梁5的纵截面呈“匚”字型,且两个活动梁5的开口背离设置。轿顶轮机构3架设在两个活动梁5上,将两个活动梁5连成一个整体。
25.如图1和图2所示,减震胶2的上表面与外侧板1的内顶壁相连,减震胶2的下表面与活动梁5的上表面相连,且减震胶2弹性抵持于外侧板1和活动梁5之间。
26.如图1所示,外侧板1的外壁上连接有测板6,本实施例中,测板6呈倒l型设置。靠近测板6的活动梁5的内壁上连接有超载支架7,超载支架7贯穿与其相邻的外侧板1。超载支架7为l型板,且超载支架7上设有位于测板6正下方的超载开关8。
27.电梯超载时,外界曳引绳增加对轿顶轮机构3施加的上拉作用力,轿顶轮机构3将作用力传递至活动梁5,活动梁5和外侧板1共同挤压减震胶2,减震胶2弹性变形,此时,活动梁5向上运动。活动梁5通过超载支架7带动超载开关8移动,超载开关8感应到与测板6之间
的间距减少时动作,向别墅电梯控制系统发出开关量信号,电梯控制系统执行超载功能模块:电梯门开启的同时声光报警显示“超载”,电梯不能运行,上述过程中,超载开关8可以感应到与测板6之间距离改变的具体数值,超载检测灵敏度高,保证了乘客的安全,减少了电梯的安全隐患。
28.如图3所示,为了提高曳引过程中的稳定性,轿顶轮机构3沿着水平方向设置有两个,进一步提高了外界曳引系统施加曳引力时,自减震导向轮装置受力的均衡程度。
29.如图3所示,两个轿顶轮机构3的结构相同,下文以一个顶轮机构为例进行说明。顶轮机构包括转轴31和轿顶轮本体32,转轴31穿设轿顶轮本体32,且转轴31的轴线水平设置。转轴31的两端均设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将转轴31的端部与活动梁5进行连接,进一步提高了承受曳引力时,轿顶轮本体32的稳定性。
30.如图2所示,本实施中,固定组件包括u型螺栓9和螺帽10,u型螺栓9竖向穿设活动梁5,u型螺栓9的内底壁抵接转轴31的周壁。螺帽10在u型螺栓9的两端均设置有一个,螺栓抵紧在活动梁5的内顶壁上。u型螺栓9和活动梁5共同夹紧转轴31,对转轴31的位置进行固定。
31.如图2和图3所示,进一步地,为了对轿顶轮机构3进行保护,外侧板1的顶部连接有顶轮罩11,顶轮罩11罩设在轿顶轮本体32的上方,且顶轮罩11上设有供外界的曳引绳经过的穿孔。优选地,顶轮罩11选用厚度为1.2mm的钢板经冲孔后折弯制成。
32.如图1所示,由于自减震导向轮装置需要在承受曳引力时始终保持结构稳定,外侧板1、活动梁5、测板6和超载支架7均由钢板折弯制成。优选的,测板6和超载支架7选用3mm厚的钢板,活动梁5选用4mm厚的钢板,外侧板1选用5mm厚的钢板。另外,为了在保证使用需求的同时节省材料和减重,顶轮罩11选用1.2mm厚的钢板折弯制成。
33.本技术的实施原理为:电梯超载时,外界曳引绳增加对轿顶轮本体32的上拉作用力,轿顶轮本体32通过转轴31和固定组件,将作用力传递至活动梁5,活动梁5向上运动。活动梁5和外侧板1共同挤压震胶2弹性变形,活动梁5通过超载支架7带动减超载开关8移动,超载开关8感应到与测板6之间的间距减少时动作,向别墅电梯控制系统发出开关量信号,电梯控制系统执行超载功能模块:电梯门开启的同时声光报警显示“超载”,电梯不能运行,上述过程中,超载开关8可以感应到与测板6之间距离改变的具体数值,超载检测灵敏度高,保证了乘客的安全,减少了电梯的安全隐患。
34.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发明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技术的其它实施方案。本技术旨在涵盖本技术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技术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技术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技术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35.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技术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