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锻造坯件用锻造原料的吊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53213发布日期:2022-09-27 21:49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轴承锻造坯件用锻造原料的吊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锻造原料吊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承锻造坯件用锻造原料的吊运装置。


背景技术:

2.轴承环形锻造坯件所用的锻造原料是圆柱形的棒材,一根锻造原料有十多米长,重量达到十多吨。在加工轴承的环形锻造坯件之前,需要将锻造原料从车间的原料放置区通过天车转运到龙门带式锯床的加工工位,对锻造原料进行锯切加工。
3.现有技术中,对锻造原料的吊运是利用钢丝绳套在锻造原料的中间位置,利用天车将锻造原料吊运到龙门带式锯床的加工位置。吊运锻造原料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的技术问题是:1、吊运受力点只有锻造原料的中间位置,导致锻造原料在吊运过程中出现锻造原料晃动的问题;2、由于锻造原料的重量重,当锻造原料吊运到龙门锯床的位置时,由于钢丝绳受力载荷大,不容易将钢丝绳从锻造原料上取下。发明人基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研发了一种轴承锻造坯件用锻造原料的吊运装置,能够很好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轴承锻造坯件用锻造原料的吊运装置,其设计结构简单、科学合理、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吊运受力点单一,导致锻造原料在吊运过程中出现锻造原料晃动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受力较大的钢丝绳不容易从锻造原料上取下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轴承锻造坯件用锻造原料的吊运装置,包括横梁、吊运座、吊运孔;横梁为方形状,吊运座固定设置在横梁的上部中间位置,所述吊运座的侧面设置有吊运孔;滑槽开设在横梁端面中间位置,所述滑槽为t型状;中间限位孔固定开设在所述横梁的侧面中间位置;左限位孔固定设置在所述横梁侧面的左端位置,右限位孔固定设置在所述横梁侧面的右端位置;所述中间限位孔、左限位孔和右限位孔为穿过所述横梁本体的通孔;限位柱安装在所述中间限位孔、左限位孔和右限位孔中;吊运夹具分为左吊运夹具和右吊运夹具,所述左吊运夹具安装在中间限位孔和左限位孔之间位置,右吊运夹具安装在中间限位孔和右限位孔之间位置;所述左吊运夹具和右吊运夹具用于夹紧锻造原料。
6.所述吊运座侧面的吊运孔与天车的吊钩固定连接。
7.所述滑槽为横向穿过横梁横向本体的通体槽,滑槽为上部封闭下部开口状。
8.所述限位柱安装在中间限位孔、左限位孔和右限位孔呈铆接固定。
9.所述吊运夹具包括滑动体,滑动体为t型状,夹紧环一的上部固定设置有连接体一,夹紧环二的上部固定设置有连接体二,连接体一的上端套装在连接体二的上端,并通过铰接轴固定连接;连接体二的上部与滑动体的底部固定连接;夹紧环一和夹紧环二的下部
端面为扣紧端面,凸齿均匀排列在扣紧端面上;夹紧环一的扣紧端面上的凸齿与夹紧环二扣紧端面上的凸齿呈交错排列。
10.所述滑动体套装在滑槽中,滑动体可在滑槽中横行自由滑动。
11.所述夹紧环一与夹紧环二配合通过夹紧环一和夹紧环二的下部扣紧端面上的凸齿交错夹紧锁紧。
12.这种轴承锻造坯件用锻造原料的吊运装置的使用过程为:首先将吊装座的吊运孔与天车的吊钩连接,然后将左吊运夹具的滑动体和右吊运夹具的滑动体与滑槽对准,安装在滑槽的中间限位孔的两侧位置,先将限位柱插入到中间限位孔中,并铆接固定;同时将另外两个限位柱插入到左限位孔和右限位孔中铆接固定;随后将左吊运夹具和右吊运夹具的夹紧环一和夹紧环二以铰接轴为铰接轴,把左吊运夹具的夹紧环一和夹紧环二打开,套在锻造原料的左端,同时把右吊运夹具的夹紧环一和夹紧环二打开,套在锻造原料的右端;最后利用天车将锻造原料吊起,此时天车拉力通过横梁传导给左吊运夹具和右吊运夹具的滑动体,左吊运夹具和右吊运夹具的夹紧环一和夹紧环二由于拉力作用,以铰接轴活动铰接,使夹紧环一和夹紧环二将锻造原料夹紧,同时夹紧环一和夹紧环二扣紧端面上交错设置的凸齿,提高了夹紧环一和夹紧环二的锁紧力;通过天车将锻造原料吊运到龙门锯床的位置。
13.所述横梁为方形状,吊运座固定设置在横梁的上部中间位置,所述吊运座的侧面设置有吊运孔;滑槽开设在横梁端面中间位置,所述滑槽为t型状。这样设置的主要目的是:一方面,为左吊运夹具和右吊运夹具的滑动体提供安装的空间,另一方面,使左吊运夹具和右吊运夹具的滑动体以滑槽为导向滑动,自动定位吊运锻造原料的最佳受理点。
14.所述中间限位孔固定开设在所述横梁的侧面中间位置;左限位孔固定设置在所述横梁侧面的左端位置,右限位孔固定设置在所述横梁侧面的右端位置;所述中间限位孔、左限位孔和右限位孔为穿过所述横梁本体的通孔;限位柱安装在所述中间限位孔、左限位孔和右限位孔中。这样设置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左限位孔、右限位孔和限位柱的设置,一方面,防止左吊运夹具和右吊运夹具的滑动体从滑槽中脱落,另一方面,提高了对锻造原料的吊运过程中的稳定性。
15.所述夹紧环一的上部固定设置有连接体一,夹紧环二的上部固定设置有连接体二,连接体一的上端套装在连接体二的上端,并通过铰接轴固定连接;连接体二的上部与滑动体的底部固定连接。这样设置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夹紧环一和夹紧环二之间的铰接结构,一方面,可以使夹紧环一和夹紧环二自由打开,将夹紧环一和夹紧环二方便快捷地套在被吊运的锻造原料上;另一方面,利用天车提升拉力,使夹紧环一和夹紧环二形成自动夹紧力,提高了吊运锻造原料的吊运夹紧的牢固性。
16.所述夹紧环一和夹紧环二的下部端面为扣紧端面,凸齿均匀排列在扣紧端面上;夹紧环一的扣紧端面上的凸齿与夹紧环二扣紧端面上的凸齿呈交错排列。这样设置的主要目的是:在夹紧环一和夹紧环二形成自动夹紧力与夹紧环一和夹紧环二扣紧端面上的凸齿,提高了夹紧锁紧力,进一步提高了的吊运锻造原料的安全性。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增加了吊运锻造原料的受力点,提高了锻造原料在吊运过程中的稳定性;2、使吊运锻造原料时,容易将锻造原料扣紧或解绑,提高了吊运锻造原料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夹紧环一和夹紧环二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中标记:1、横梁,2、吊运座,3、吊运孔,4、滑槽,5、中间限位孔,6、左限位孔,7、右限位孔,8、限位柱,9、吊运夹具,91、滑动体,92、夹紧环一,93、夹紧环二,94、连接体一,95、连接体二,96、铰接轴,97、扣紧端面,98、凸齿,10、左吊运夹具,11、右吊运夹具。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2.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轴承锻造坯件用锻造原料的吊运装置,包括横梁1、吊运座2、吊运孔3;横梁1为方形状,吊运座2固定设置在横梁1的上部中间位置,所述吊运座2的侧面设置有吊运孔3;滑槽4开设在横梁1端面中间位置,所述滑槽4为t型状;中间限位孔5固定开设在所述横梁1的侧面中间位置;左限位孔6固定设置在所述横梁1侧面的左端位置,右限位孔7固定设置在所述横梁1侧面的右端位置;所述中间限位孔5、左限位孔6和右限位孔7为穿过所述横梁本体的通孔;限位柱8安装在所述中间限位孔5、左限位孔6和右限位孔7中;吊运夹具9分为左吊运夹具10和右吊运夹具11,所述左吊运夹具10安装在中间限位孔5和左限位孔6之间位置,右吊运夹具11安装在中间限位孔5和右限位孔7之间位置;所述左吊运夹具10和右吊运夹具11用于夹紧锻造原料。
23.所述吊运座2侧面的吊运孔3与天车的吊钩固定连接。
24.所述滑槽4为横向穿过横梁1横向本体的通体槽,滑槽4为上部封闭下部开口状。
25.所述限位柱8安装在中间限位孔5、左限位孔6和右限位孔7呈铆接固定。
26.所述吊运夹具9包括滑动体91,滑动体91为t型状,夹紧环一92的上部固定设置有连接体一94,夹紧环二93的上部固定设置有连接体二95,连接体一94的上端套装在连接体二95的上端,并通过铰接轴96固定连接;连接体二95的上部与滑动体91的底部固定连接;夹紧环一92和夹紧环二93的下部端面为扣紧端面97,凸齿98均匀排列在扣紧端面97上;夹紧环一92的扣紧端面97上的凸齿98与夹紧环二93扣紧端面97上的凸齿98呈交错排列。
27.所述滑动体91套装在滑槽4中,滑动体91可在滑槽4中横行自由滑动。
28.所述夹紧环一92与夹紧环二93配合通过夹紧环一92和夹紧环二93的下部扣紧端面97上的凸齿98交错夹紧锁紧。
29.这种轴承锻造坯件用锻造原料的吊运装置的使用过程为:首先将吊装座2的吊运孔3与天车的吊钩连接,然后将左吊运夹具10的滑动体91和右吊运夹具11的滑动体91与滑槽4对准,安装在滑槽4的中间限位孔5的两侧位置,先将限位柱8插入到中间限位孔5中,并铆接固定;同时将另外两个限位柱8插入到左限位孔6和右限位孔7中铆接固定;随后将左吊运夹具10和右吊运夹具11的夹紧环一92和夹紧环二93以铰接轴96为铰接轴,把左吊运夹具10的夹紧环一92和夹紧环二93打开,套在锻造原料的左端,同时把右吊运夹具11的夹紧环一92和夹紧环二93打开,套在锻造原料的右端;最后利用天车将锻造原料吊起,此时天车拉力通过横梁1传导给左吊运夹具10和右吊运夹具11的滑动体91,左吊运夹具10和右吊运夹具11的夹紧环一92和夹紧环二93由于拉力作用,以铰接轴96活动铰接,使夹紧环一92和夹紧环二93将锻造原料夹紧,同时夹紧环一92和夹紧环二93扣紧端面97上交错设置的凸齿,
提高了夹紧环一92和夹紧环二93的锁紧力;通过天车将锻造原料吊运到龙门锯床的位置。
30.对上述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