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房电梯主机的防倾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86397发布日期:2022-09-10 07:17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无机房电梯主机的防倾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机房电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无机房电梯主机的防倾覆装置。


背景技术:

2.电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为了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电梯也有对应的分类,例如为满足无机房需求的无机房电梯。
3.现有的无机房电梯由于没有独立的机房,因此其主机往往配置于井道顶部或底部,例如在井道的顶部或底部设置搁机梁,并将电梯主机放置于搁机梁上以将电梯主机固定设置。
4.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技术人员发现,一方面,由于电梯主机处于悬臂受力状态,因此其重心不在电梯主机的中心,存在一定的倾覆风险;另一方面,无机房电梯运行时电梯轿厢会感受到来自电梯主机的噪声,而为了降低噪声,往往通过在电梯主机与搁机梁之间加装橡胶,来实现降低噪声的情况,但上述设置将会导致在电梯运行过程中进一步增大电梯主机的倾斜度,并进一步增大倾覆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无机房电梯主机的防倾覆装置,通过在电梯主机的机座底部远离曳引轮端设置防倾覆装置,使得电梯主机的整体受力平衡,从而有效避免电梯主机倾覆的风险,提高了无机房电梯的使用安全性。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无机房电梯主机的防倾覆装置,应用于电梯主机,所述电梯主机包括曳引轮和机座,所述电梯主机固定设置于搁机梁,所述无机房电梯主机的防倾覆装置包括:折弯件,设置于所述机座底部的远离所述曳引轮端,所述折弯件与所述机座贴合设置,所述折弯件上设置第一通孔,所述机座和所述搁机梁上分别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设置第二通孔;螺栓,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并将所述折弯件与所述电梯主机和所述搁机梁固定设置。
7.优选地,所述机座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机座脚,所述折弯件与所述机座脚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折弯件的一端与所述机座脚贴合,另一端与所述搁机梁平行设置。
8.优选地,所述折弯件为z型件。
9.优选地,所述第二通孔包括设置于所述机座脚的机座通孔以及设置于所述搁机梁的梁通孔;所述折弯件包括第一折弯部、主体和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上与所述机座通孔对应设置第一折弯通孔,所述第二折弯部上与所述梁通孔对应设置第二折弯通孔。
10.优选地,所述螺栓包括与所述机座通孔和所述第一折弯通孔匹配设置的第一螺栓,以及与所述梁通孔和所述第二折弯通孔匹配设置的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的螺帽与所述第二折弯部之间设置第一间距,所述第一间距基于所述电梯主机的尺寸确定。
11.优选地,所述第一折弯部和所述第二折弯部存在高度差,所述第二折弯部与所述搁机梁之间设置第二间距。
12.优选地,所述折弯件的厚度为2-10mm。
13.优选地,所述机座与所述搁机梁之间设置防震部件。
14.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5.通过在无机房主机的安装过程中,为无机房主机配置对应的防倾覆装置,从而在不改变现有无机房电梯主机的安装方式的基础上,实现对电梯主机的稳定、防倾覆安装,提高了无机房电梯的使用安全性。
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7.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在附图中: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无机房电梯主机的防倾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无机房电梯主机的防倾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无机房电梯主机的防倾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机房电梯主机的防倾覆装置中第二通孔和折弯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机房电梯主机的防倾覆装置中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说明
24.100电梯主机
ꢀꢀꢀꢀꢀꢀꢀꢀꢀꢀꢀꢀꢀꢀꢀꢀꢀꢀꢀꢀꢀꢀ
110曳引轮
25.120机座
ꢀꢀꢀꢀꢀꢀꢀꢀꢀꢀꢀꢀꢀꢀꢀꢀꢀꢀꢀꢀꢀꢀꢀꢀꢀꢀ
121机座脚
26.200搁机梁
ꢀꢀꢀꢀꢀꢀꢀꢀꢀꢀꢀꢀꢀꢀꢀꢀꢀꢀꢀꢀꢀꢀꢀꢀ
310折弯件
27.311第一通孔
ꢀꢀꢀꢀꢀꢀꢀꢀꢀꢀꢀꢀꢀꢀꢀꢀꢀꢀꢀꢀꢀꢀ
3110第一折弯通孔
28.312主体
ꢀꢀꢀꢀꢀꢀꢀꢀꢀꢀꢀꢀꢀꢀꢀꢀꢀꢀꢀꢀꢀꢀꢀꢀꢀꢀ
313第二折弯部
29.314第一折弯部
30.3130第二折弯通孔
ꢀꢀꢀꢀꢀꢀꢀꢀꢀꢀꢀꢀꢀꢀꢀꢀꢀ
320螺栓
31.321第一螺栓
ꢀꢀꢀꢀꢀꢀꢀꢀꢀꢀꢀꢀꢀꢀꢀꢀꢀꢀꢀꢀꢀꢀ
322第二螺栓
32.400第二通孔
33.410机座通孔
ꢀꢀꢀꢀꢀꢀꢀꢀꢀꢀꢀꢀꢀꢀꢀꢀꢀꢀꢀꢀꢀꢀ
420梁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
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3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术语“系统”和“网络”可被互换使用。“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多个”理解为“至少两个”。“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 b这三种情况。另外,字符“/”,如无特殊说明,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另外,需要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第一”、“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
36.请参见图1和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无机房电梯主机的防倾覆装置,应用于电梯主机100,所述电梯主机包括曳引轮110和机座120,所述电梯主机100固定设置于搁机梁200,所述无机房电梯主机的防倾覆装置包括:折弯件310,设置于所述机座120底部的远离所述曳引轮110端,所述折弯件310与所述机座120贴合设置,所述折弯件310上设置第一通孔311,所述机座120和所述搁机梁200上分别与所述第一通孔311对应设置第二通孔400;螺栓320,贯穿所述第一通孔311和所述第二通孔400并将所述折弯件310与所述电梯主机100和所述搁机梁200固定设置。
37.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无机房电梯的主机100的与曳引轮相反端设置防倾覆装置,从而通过对搁机梁上的作用力对曳引轮处的拉力进行反向作用,以实现电梯主机100的整体受力平衡,实现电梯主机100的防倾覆效果。
38.请参见图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机座120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机座脚121,所述折弯件310与所述机座脚121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折弯件310的一端与所述机座脚121贴合,另一端与所述搁机梁200平行设置。
39.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折弯件310为z型件。
40.请参见图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孔400包括设置于所述机座脚121的机座通孔410以及设置于所述搁机梁200的梁通孔420;所述折弯件310包括第一折弯部314、主体312和第二折弯部313,所述第一折弯部314上与所述机座通孔410对应设置第一折弯通孔3110,所述第二折弯部313上与所述梁通孔420对应设置第二折弯通孔3130。
41.进一步地,请参见图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螺栓320包括与所述机座通孔410和所述第一折弯通孔3110匹配设置的第一螺栓321,以及与所述梁通孔420和所述第二折弯通孔3130匹配设置的第二螺栓322,所述第二螺栓322的螺帽与所述第二折弯部3130之间设置第一间距,所述第一间距基于所述电梯主机100的尺寸确定。例如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第一间距可以根据gb/t 10060《电梯安全验收规范》中的第5.1.7.5项规定的内容确定。
4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二螺栓322的螺帽与第二折弯部3130 之间设置第一间距,从而能够在实现对电梯主机100进行有效防倾覆效果的基础上,提高螺栓的使用寿命,提高螺栓的抗拉能力。
4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弯部314和所述第二折弯部313存在高度差,所述第二折弯部313与所述搁机梁200之间设置第二间距。
4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折弯件310的厚度为2-10mm。
4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机座120与所述搁机梁200之间设置防震部件。
46.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47.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48.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