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棘轮扳手加工用带有矫正调节功能的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36645发布日期:2022-10-05 03:51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棘轮扳手加工用带有矫正调节功能的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棘轮扳手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棘轮扳手加工用带有矫正调节功能的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2.棘轮扳手是一种手动螺丝松紧工具,单头、双头多规格活动柄棘轮梅花扳手,是由不同规格尺寸的主梅花套和从梅花套通过铰接键的阴键和阳键咬合的方式连接的,由于一个梅花套具有两个规格的梅花形通孔,使它可以用于两种规格螺丝的松紧,从而扩大了使用范围,节省了原材料和工时费用,而在生产过程中起扳手所需要使用的梅花套等安置零件都需要经过传输设备将其生产零件传输至组合处或下一处加工点。
3.目前市面上棘轮扳手生产零件在传输过程中,由于大部分传输设备在进行零件传输过程中,并没有良好的限位矫正功能,在进行扳手梅花套等零件的传输经常因为传输位置不统一而影响后续加工或组装过程,十分影响整体加工过程,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棘轮扳手加工用带有矫正调节功能的输送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棘轮扳手加工用带有矫正调节功能的输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棘轮扳手生产零件在传输过程中,由于大部分传输设备在进行零件传输过程中,并没有良好的限位矫正功能,在进行扳手梅花套等零件的传输经常因为传输位置不统一而影响后续加工或组装过程,十分影响整体加工过程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棘轮扳手加工用带有矫正调节功能的输送装置,包括动力搭载机构、稳定传输机构和调节矫正机构,所述动力搭载机构的顶端设置有稳定传输机构,且稳定传输机构的上方设置有调节矫正机构,所述调节矫正机构包括搭载架、矫正板、限位板、调节螺栓、滑块、龙门架和握把,且搭载架的一侧内壁设置有矫正板,所述矫正板的一端连接有限位板,且限位板的一端内部嵌入有调节螺栓,所述搭载架的一侧内壁设置有滑块,且搭载架的顶端设置有龙门架,所述龙门架的两端分布有握把。
6.进一步的,所述矫正板通过调节螺栓与限位板、搭载架构成螺纹结构,且矫正板、限位板沿着稳定传输机构两侧对称分布。
7.进一步的,所述搭载架与龙门架、握把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搭载架通过滑块与动力搭载机构构成滑动结构。
8.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搭载机构包括主体架、底座、设备柜、置物槽和搭载台,且主体架的底端设置有底座,所述主体架的一端内部设置有设备柜,且主体架的底端中部开设有置物槽,所述置物槽的上方设置有搭载台。
9.进一步的,所述设备柜、搭载台与稳定传输机构之间相连接,且搭载台与主体架之间为固定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稳定传输机构包括动力轴、连接链条、辅助轴、传输带和胶皮面,且动力轴的下方连接有连接链条,所述动力轴的右侧分布有辅助轴,且辅助轴的四周外壁贴合有传输带,所述传输带的四周外壁贴合有胶皮面。
11.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轴与连接链条、传输带之间相贴合,且胶皮面沿着传输带四周外壁均匀分布。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棘轮扳手加工用带有矫正调节功能的输送装置,在此传输带对棘轮扳手材料进行传输的过程中,可通过沿着其两侧对称分布的矫正板、限位板进行限位矫正,让不同位置的材料通过矫正板移动至传输带中部,再经过限位板进限位,使其保持传输位置统一,方便后续的加工和组装过程,使用者可根据不同的尺寸需要,将限位板与矫正板旋转调节不同的角度,再通过连接处设置的调节螺栓拧紧固定,让限位矫正过程更具适应性。
13.在材料传输时,通过搭载架和龙门架的固定连接,让整体龙门架为两组搭载架的位置保持统一稳定,在使用中,操作者也可经过搭载架通过滑块与动力搭载机构构成的滑动结构,拉动握把带动搭载架与龙门架进行横向滑动调节,提升设备使用中的灵活性。
14.在此设备的使用中,经过设备柜、搭载台与稳定传输机构之间的相连接,可让设备柜内的电机等设备为稳定传输机构的传输过程提供动力支撑,而两侧搭载台则为其提供搭载空间,保持传输稳定,设备柜、搭载台与稳定传输机构之间相连接,且搭载台与主体架之间为固定连接,在此设备的底端,通过主体架底端设置的橡胶材质底座可提升摆放中搭载台及内部设备的使用稳定,而置物槽则采用开口设计,可在运输过程中,方便人员进行检车对不合格产品进行临时回收,提升加工质量。
15.在此设备进行棘轮扳手材料的运输过程中,经过动力轴与连接链条、传输带之间的相贴合,让底端设备柜内的电机带动转轮,从而带动连接链条为贴合的动力轴提供动力使其进行旋转,同时在动力轴旋转中同步带动传输带进行传输过程,形成联动,而在传输过程中,经过沿着传输带四周外壁均匀分布的胶皮面提升防滑性,可提升传输中对传输材料摆放的稳定效果,便于传输过程的位置矫正,减少传输意外。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稳定传输机构侧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调节矫正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动力搭载机构;101、主体架;102、底座;103、设备柜;104、置物槽;105、搭载台;2、稳定传输机构;201、动力轴;202、连接链条;203、辅助轴;204、传输带;205、胶皮面;3、调节矫正机构;301、搭载架;302、矫正板;303、限位板;304、调节螺栓;305、滑块;306、龙门架;307、握把。
具体实施方式
20.如图1所示,一种棘轮扳手加工用带有矫正调节功能的输送装置,包括:动力搭载机构1;动力搭载机构1的顶端设置有稳定传输机构2,且稳定传输机构2的上方设置有调节矫正机构3,动力搭载机构1包括主体架101、底座102、设备柜103、置物槽104和搭载台105,
且主体架101的底端设置有底座102,主体架101的一端内部设置有设备柜103,且主体架101的底端中部开设有置物槽104,置物槽104的上方设置有搭载台105,设备柜103、搭载台105与稳定传输机构2之间相连接,且搭载台105与主体架101之间为固定连接,在此设备的使用中,经过设备柜103、搭载台105与稳定传输机构2之间的相连接,可让设备柜103内的电机等设备为稳定传输机构2的传输过程提供动力支撑,而两侧搭载台105则为其提供搭载空间,保持传输稳定,设备柜103、搭载台105与稳定传输机构2之间相连接,且搭载台105与主体架101之间为固定连接,在此设备的底端,通过主体架101底端设置的橡胶材质底座102可提升摆放中搭载台105及内部设备的使用稳定,而置物槽104则采用开口设计,可在运输过程中,方便人员进行检车对不合格产品进行临时回收,提升加工质量。
21.如图2所示,一种棘轮扳手加工用带有矫正调节功能的输送装置,稳定传输机构2包括动力轴201、连接链条202、辅助轴203、传输带204和胶皮面205,且动力轴201的下方连接有连接链条202,动力轴201的右侧分布有辅助轴203,且辅助轴203的四周外壁贴合有传输带204,传输带204的四周外壁贴合有胶皮面205,动力轴201与连接链条202、传输带204之间相贴合,且胶皮面205沿着传输带204四周外壁均匀分布,在此设备进行棘轮扳手材料的运输过程中,经过动力轴201与连接链条202、传输带204之间的相贴合,让底端设备柜103内的电机带动转轮,从而带动连接链条202为贴合的动力轴201提供动力使其进行旋转,同时在动力轴201旋转中同步带动传输带204进行传输过程,形成联动,而在传输过程中,经过沿着传输带204四周外壁均匀分布的胶皮面205提升防滑性,可提升传输中对传输材料摆放的稳定效果,便于传输过程的位置矫正,减少传输意外。
22.如图3所示,一种棘轮扳手加工用带有矫正调节功能的输送装置,调节矫正机构3包括搭载架301、矫正板302、限位板303、调节螺栓304、滑块305、龙门架306和握把307,且搭载架301的一侧内壁设置有矫正板302,矫正板302的一端连接有限位板303,且限位板303的一端内部嵌入有调节螺栓304,搭载架301的一侧内壁设置有滑块305,且搭载架301的顶端设置有龙门架306,龙门架306的两端分布有握把307,矫正板302通过调节螺栓304与限位板303、搭载架301构成螺纹结构,且矫正板302、限位板303沿着稳定传输机构2两侧对称分布,在此传输带204对棘轮扳手材料进行传输的过程中,可通过沿着其两侧对称分布的矫正板302、限位板303进行限位矫正,让不同位置的材料通过矫正板302移动至传输带204中部,再经过限位板303进限位,使其保持传输位置统一,方便后续的加工和组装过程,使用者可根据不同的尺寸需要,将限位板303与矫正板302旋转调节不同的角度,再通过连接处设置的调节螺栓304拧紧固定,让限位矫正过程更具适应性,搭载架301与龙门架306、握把307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搭载架301通过滑块305与动力搭载机构1构成滑动结构,在材料传输时,通过搭载架301和龙门架306的固定连接,让整体龙门架306为两组搭载架301的位置保持统一稳定,在使用中,操作者也可经过搭载架301通过滑块305与动力搭载机构1构成的滑动结构,拉动握把307带动搭载架301与龙门架306进行横向滑动调节,提升设备使用中的灵活性。
23.综上,该棘轮扳手加工用带有矫正调节功能的输送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在此设备的使用中,经过设备柜103、搭载台105与稳定传输机构2之间的相连接,可让设备柜103内的电机等设备为稳定传输机构2的传输过程提供动力支撑,而两侧搭载台105则为其提供搭载空间,保持传输稳定,设备柜103、搭载台105与稳定传输机构2之间相连接,且搭载台105与
主体架101之间为固定连接,在此设备的底端,通过主体架101底端设置的橡胶材质底座102可提升摆放中搭载台105及内部设备的使用稳定,而置物槽104则采用开口设计,可在运输过程中,方便人员进行检车对不合格产品进行临时回收,提升加工质量,在此设备进行棘轮扳手材料的运输过程中,经过动力轴201与连接链条202、传输带204之间的相贴合,让底端设备柜103内的电机带动转轮,从而带动连接链条202为贴合的动力轴201提供动力使其进行旋转,同时在动力轴201旋转中同步带动传输带204进行传输过程,形成联动,而在传输过程中,经过沿着传输带204四周外壁均匀分布的胶皮面205提升防滑性,可提升传输中对传输材料摆放的稳定效果,便于传输过程的位置矫正,减少传输意外,在此传输带204对棘轮扳手材料进行传输的过程中,可通过沿着其两侧对称分布的矫正板302、限位板303进行限位矫正,让不同位置的材料通过矫正板302移动至传输带204中部,再经过限位板303进限位,使其保持传输位置统一,方便后续的加工和组装过程,使用者可根据不同的尺寸需要,将限位板303与矫正板302旋转调节不同的角度,再通过连接处设置的调节螺栓304拧紧固定,让限位矫正过程更具适应性,在材料传输时,通过搭载架301和龙门架306的固定连接,让整体龙门架306为两组搭载架301的位置保持统一稳定,在使用中,操作者也可经过搭载架301通过滑块305与动力搭载机构1构成的滑动结构,拉动握把307带动搭载架301与龙门架306进行横向滑动调节,提升设备使用中的灵活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