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纠偏感应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纠偏感应模组。
背景技术:2.纠偏感应器检测卷材边缘、线条或色块的相对位置,比较检测值与设定值偏差量,经过控制器程序计算后转换成成比例的信号绐电动驱动器进行纠正。
3.在纺织、无纺布、造纸等生产行业,利用纠偏感应器进行卷材纠偏时,由于卷材容易散发细微粉尘或纤维,加上生产环境比较恶劣,纠偏感应器中相对设置的发射探头和接收探头容易被灰尘遮挡,影响正常感应。而且纺织品、无纺布或者纸质材料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其为柔性材料,而且生产行进轨迹多变,所以经常需要调整纠偏感应器的位置,包括从横向、感应角度等方向进行调整,但是目前的安装支架可调节度低,无法满足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纠偏感应模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生产柔性且易产生粉尘的卷材时,纠偏感应器容易被灰尘遮挡影响感应,且纠偏感应器的位置调整不方便等问题。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纠偏感应模组,包括:
7.感应组件,包括发射器、接收器、吹风组件和固定外壳,所述发射器和接收器固定于所述固定外壳、并隔空相对,所述吹风组件用于分别向所述发射器、接收器的信号处理表面吹气;
8.安装支架,包括第一调节部、第二调节部和第三调节部,所述第一调节部可滑动固定于连接杆,所述第二调节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调节部、并在第一调节平面内角度可调,第三调节部连接于第二调节部、并用于固定所述固定外壳,所述第三调节部用于微调所述固定外壳在第一调节方向伸缩的距离,所述第一调节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调节平面。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吹风组件包括第一吹风管和第二吹风管,所述固定外壳设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吹风管设于发射器的斜侧方,所述第二吹风管设于接收器的斜侧方,所述第一吹风管和第二吹风管均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第一吹风管连接于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二吹风管连接于所述第二进风口。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吹风管的长度等于所述发射器的幅宽长度,所述第二吹风管的长度等于所述接收器的幅宽长度。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部包括第一调节螺杆和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的横截面为在一个圆形的圆周方向加设若干个对称的凸起弧线,所述连接杆穿设于所述调节孔,所述第一调节杆螺接于所述调节孔的孔壁。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调节部包括第二固定架和第二调节螺杆,所述第二固定架设有一端开口的调节槽,所述第二调节螺杆螺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架的接触面、并可调
节所述第二固定架与第一固定架的松紧度,所述接触面与所述第一调节平面重合,所述调节槽的槽宽大于所述第二调节螺杆的杆径、小于所述第二调节螺杆的帽径。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调节部包括微调螺杆组件和第三固定架,所述微调螺杆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三固定架固定于所述微调螺杆组件的端部,所述第三固定架连接所述固定外壳。
14.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纠偏感应模组,利用吹风组件向发射器、接收器的信号处理表面吹气,将落在发射器、接收器信号处理表面上的灰尘吹落,保证感应准确度;通过第一调节部可调整在横向维度的位置,通过第二调节部可调节感应组件的俯仰角度,再通利用第三调节部对感应组件进行横向的微调,提高安装支架的调节灵活度,在一定范围内适合于感应器在任意角度和位置对卷材进行探测。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7.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纠偏感应模组的正视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纠偏感应模组的左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纠偏感应模组中感应组件在一个视角下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纠偏感应模组中感应组件在另一个视角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当描述到特定器件位于第一器件和第二器件之间时,在该特定器件与第一器件或第二器件之间可以存在居间器件,也可以不存在居间器件。当描述到特定器件连接其它器件时,该特定器件可以与所述其它器件直接连接而不具有居间器件,也可以不与所述其它器件直接连接而具有居间器件。
25.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26.参照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纠偏感应模组,包括:
27.感应组件10,包括发射器11、接收器12、吹风组件13和固定外壳14,固定外壳14呈c型结构,发射器11和接收器12固定于固定外壳14、并隔空相对,优选地,发射器11向接收器12发射红外光信号,接收器12根据所接收到的红外光信号作出纠偏信号反馈,其中,将发射器11和接收器12用于处理红外光信号的平面称为信号处理表面,吹风组件13用于分别向发射器11、接收器12的信号处理表面吹气;需要说明的是,吹风组件13外接有气源,气源可按照设定控制指令向吹风组件13提供高压空气,高压空气从吹风组件13中吹出,并吹向发射器11、接收器12的信号处理表面,将发射器11、接收器12的信号处理表面上的灰尘及其他杂物吹落,吹风组件13可以在卷材运输过程中,一直保持吹气,也可以按照一定频率进行吹气;
28.安装支架20,包括第一调节部21、第二调节部22和第三调节部23,第一调节部21可滑动固定于连接杆,连接杆为外接的一根正方形截面的横杆,其布置方向与卷材运输方向垂直,第一调节部21可在连接杆上滑动,并选择合适位置固定;第二调节部22连接于第一调节部21、并在第一调节平面内360
°
任意角度可调,当第一调节部21固定好位置后,第二调节部22可以相对于第一调节部21进行角度调整,其中第一调节部21与第二调节部22存在一个重合的接触平面,这一重合的接触平面即为第一调节平面,第二调节部22可沿着第一调节平面的平行方向作摆动,以实现角度调整;第三调节部23连接于第二调节部22、并用于固定感应器的固定外壳14,第三调节部23充当第二调节部22与固定外壳14之间的连接过渡,当第二调节部22转动一定角度并固定好后,第三调节部23用于微调固定外壳14在第一调节方向伸缩的距离,第一调节方向垂直于第一调节平面,在本实施例中,当卷材是沿水平方向从左往右移动时,连接杆的布设方向是水平方向从前往后,第一调节部21可实现固定外壳14在前后方向的粗调,第一调节平面为垂直平面,第二调节部22可实现固定外壳14的设置角度,然后再通过第三调节部23进行前后方向的微调。
29.结合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吹风组件13包括第一吹风管15和第二吹风管16,固定外壳14设有第一进风口17和第二进风口18,第一吹风管15设于发射器11的斜侧方,第二吹风管16设于接收器12的斜侧方,第一吹风管15和第二吹风管16分别不阻挡发射器11和接收器12的有效信号处理区域,第一吹风管15和第二吹风管16均开设有若干个通孔19,第一吹风管15连接于第一进风口17,第二吹风管16连接于第二进风口18,利用第一进风口17可向第一吹风管15内导入高压气流,高压气体从第一吹风管15上的通孔19流出,通孔19沿着发射器11的幅宽方向延伸布设,且通孔19的高度高于发射器11的信号处理表面,优选地,气流角度与信号处理表面之间的吹风夹角为锐角,可控制在10
°
以内,第二吹风管16及其上的通孔19同理。
30.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吹风管15的长度等于发射器11的幅宽长度,第二吹风管16的长度等于接收器12的幅宽长度,控制第一吹风管15和第二吹风管16的长度不超过于发射器11和接收器12的幅宽长度,避免有结构突出,且能保证对信号处理表面进行有效吹尘。
31.结合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调节部21包括第一调节螺杆211和第一固定架212,第一固定架212的下方设有调节孔213,调节孔213的横截面为在一个圆形的圆周方向加设若干个对称的凸起弧线,连接杆穿设于调节孔213,连接杆的结构是截面形状为正方形的横杆,当第一固定架212在连接杆的延伸方向平移时,受到凸起弧线与凸起肋条之间的限
位关系,使得第一固定架212不会在连接杆上打滑转动,第一调节杆螺接于调节孔213的孔壁,通过调整第一调节杆的螺接程度,调节第一调节杆与连接杆之间的松紧程度,实现第一固定架212的固定。
32.第二调节部22包括第二固定架221和第二调节螺杆222,第二固定架221设有一端开口的调节槽223,调节槽223的开口朝下,第二调节螺杆222螺接于第一固定架212的接触面、并可调节第二固定架221与第一固定架212的松紧度,接触面与第一调节平面重合,调节槽223的槽宽大于第二调节螺杆222的杆径、小于第二调节螺杆222的帽径,第二调节螺杆222可以在调节槽223中作移动,但是受限于螺帽,第二固定架221不会向外掉下,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调节螺杆222连接于第一固定架212的上部,当将第二调节螺杆222拧松时,第二固定架221可以转动角度,也可以调整第二调节螺杆222在调节槽223中的配合位置,也即实现对固定外壳14的高度调整,当调整合适后,在拧紧第二调节螺杆222,通过压紧第二固定架221和第一固定架212,实现固定。
33.第三调节部23包括微调螺杆组件231和第三固定架232,微调螺杆组件231固定于第二固定架221的上部,第三固定架232固定于微调螺杆组件231的端部,第三固定架232连接固定外壳14,微调螺杆组件231随着第二固定架221的转动而转动,微调螺杆组件231通过第三固定架232与固定外壳14连接。
34.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微调螺杆组件231通过卡齿盘,可以调整微调螺杆组件231与第二固定架221之间的配合角度,当第二固定架221向左转动一定角度时,可通过调节卡齿盘,将微调螺杆组件231向右转动相应角度,保证了固定外壳14的相对平行。
35.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微调螺杆组件231与第三固定架232之间通过调节螺母连接,当微调螺杆组件231随第二固定架221转动一定角度后,通过调整调节螺母与第三固定架232的松紧,进而调整微调螺杆组件231与第三固定架232之间的配合角度,同样可以保证固定外壳14的相对平行。
36.其中,微调螺杆组件231的具体结构为现有技术,其中可以包括微调螺杆、微调齿轮等构件,通过旋转微调螺杆,借助微调齿轮的传动,可以控制与第三固定架232连接的杆部的伸缩距离,实现对固定外壳14的微调。
37.相对于现有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一种纠偏感应模组,利用吹风组件13向发射器11、接收器12的信号处理表面吹气,将落在发射器11、接收器12信号处理表面上的灰尘吹落,保证感应准确度;通过第一调节部21可调整在横向维度的位置,通过第二调节部22可调节感应组件10的俯仰角度,再通利用第三调节部23对感应组件10进行横向的微调,提高安装支架20的调节灵活度,在一定范围内适合于感应器在任意角度和位置对卷材进行探测。
38.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39.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