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件起重作业液压多点联动千斤顶反向使用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55822发布日期:2022-12-07 02:5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大件起重作业液压多点联动千斤顶反向使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撑板、立柱、立柱支撑板、缀板、千斤顶、千斤顶附加底座和千斤顶增强千斤帽,上支撑板上垂直设有多个立柱,立柱自由端与立柱支撑板垂直连接,缀板两端分别与不同立柱固定连接,各缀板与立柱形成环形固定结构,千斤顶两端分别设有千斤顶附加底座和千斤顶增强千斤帽,千斤顶附加底座与上支撑板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件起重作业液压多点联动千斤顶反向使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板和所述立柱的连接部上设有第一加筋板,所述缀板和所述立柱的连接部上设有第二加筋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件起重作业液压多点联动千斤顶反向使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板为方形板体,所述立柱的截面为方形,所述立柱的数量为4个,方形阵列排布在所述上支撑板上,所述第一加筋板和所述第二加筋板呈方形对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件起重作业液压多点联动千斤顶反向使用支架,其特征在于:同侧所述第一加筋板和所述第二加筋板设置在同一垂直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件起重作业液压多点联动千斤顶反向使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板上设有多个倒链挂孔,所述上支撑板边缘对称设置等数量的倒链挂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件起重作业液压多点联动千斤顶反向使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附加底座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第一底座上固定设有第二底座,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为圆盘底座,第一底座的半径大于第二底座,第一底座呈环形阵列设有多个第一固定孔,第二底座呈环形阵列设有多个第二固定孔,第二固定孔的圆心位置与第一固定孔相对应形成阶梯固定孔。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件起重作业液压多点联动千斤顶反向使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固定孔的数量为4个。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件起重作业液压多点联动千斤顶反向使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附加底座通过环形垫板和环形压板设置在所述上支撑板上,环形垫板和环形压板为环形板体,环形垫板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底座的外径,环形压板的内径小于第一底座的外径并大于第二底座的外径,环形垫板上设有第一设置孔组,环形压板上设有第二设置孔组,第一设置孔组和第二设置孔组的数量位置均一致,第一设置孔组和第二设置孔组与所述上支撑板设置的第三设置孔组相匹配。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大件起重作业液压多点联动千斤顶反向使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置孔组、所述第二设置孔组和所述第三设置孔组为圆形阵列的设置孔组。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件起重作业液压多点联动千斤顶反向使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增强千斤帽包括第一帽体和第二帽体,第一帽体为圆盘底座,第一帽体圆心处设有千斤顶连接孔,第二帽体为圆环底座,第一帽体上固定设有第二帽体。

技术总结
大件起重作业液压多点联动千斤顶反向使用支架,包括上支撑板、立柱、立柱支撑板、缀板、千斤顶、千斤顶附加底座和千斤顶增强千斤帽,上支撑板上垂直设有多个立柱,立柱自由端与立柱支撑板垂直连接,缀板两端分别与不同立柱固定连接,各缀板与立柱形成环形固定结构,千斤顶两端分别设有千斤顶附加底座和千斤顶增强千斤帽,千斤顶附加底座与上支撑板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克服已有液压千斤顶反向使用支架的不足,本方案提供了一种液压千斤顶反向使用支架,通过支架的支撑结构与千斤顶附加底座和千斤顶增强千斤帽的配合解决了已有液压千斤顶反向使用支架维护性和便利性不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合理调节了支架的支撑结构,增强支撑效果。增强支撑效果。增强支撑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陈坤 张强 王锋 陈明湖 魏建伟 张岩 潘行 王昊 吴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海油能源物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23
技术公布日:2022/12/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