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转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47974发布日期:2022-10-19 00:21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转贴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贴标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自动转贴机。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人们生产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制造业也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现有的转贴机将料带上物料转帖至转贴板上,然后现有的转帖机的生产效率低下,转帖时的同步性差,转帖机械手的结构复杂,不能分别对多个吸头组件进行单独纠偏,导致辅料的吸附和贴设时的位置精度低,影响了辅料与物料贴合后的产品质量。因此,缺陷十分明显,亟需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转贴机。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自动转贴机,其包括机台及分别设置于机台上的供料装置、剥标装置、转贴机械手和转贴平,所述剥标装置用于将物料从料带上剥离,所述转贴机械手包括设置于机台上的位置调整机构、设置于位置调整机构的输出端的连接板、设置于连接板上的水平驱动装置、升降设置于连接板上的第一吸头组件、升降设置于水平驱动装置的输出端的第二吸头组件及设置于连接板上的升降驱动装置,所述升降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吸头组件和第二吸头组件连接;所述水平驱动装置能带动第二吸头组件在水平方向上运动;所述第一吸头组件和第二吸头组件分别用于将剥离后的物料转贴至转贴平台的转贴板上。
6.进一步地,所述自动转贴机还包括拍照检测机构一和拍照检测机构二,所述拍照检测机构二用于对吸附在第一吸头组件或/和第二吸头组件上的物料进行检测和定位;所述拍照检测机构一用于对转贴平台的转贴板进行检测和定位;所述拍照检测机构二设置于机台上并位于转贴平台与剥标装置之间;所述拍照检测机构一设置于机台上并位于转贴平台的上方。
7.进一步地,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装设于连接板的升降驱动器及设置于升降驱动器的输出端的升降板,所述第一吸头组件和第二吸头组件分别挂设于升降板上并与升降板滑动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水平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连接板上的横移驱动机构及与横移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的纵移驱动机构,所述纵移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第二吸头组件滑动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横移驱动机构包括横移驱动器及与横移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的安装座一,所述纵移驱动机构设置于安装座一上;所述安装座一与连接板滑动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纵移驱动机构包括纵移驱动器及设置于纵移驱动器的输出端的连接结构一,所述第二吸头组件与连接结构一滑动连接;所述纵移驱动器的本体设置于安装座一上;所述连接结构一与安装座一滑动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吸头组件包括挂设于升降板上的安装座二、连接于安装座二的滑动连接件及设置于安装座二上的吸头机构,所述滑动连接件与升降驱动装置的升降板滑动连接;所述安装座二与连接板升降地滑动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转贴平台包括设置于机台上的底座、活动设置于底座上的上料传动机构、设置于底座上的上料驱动机构、滑动设置于底座上并与上料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的移动组件、用于缓冲底座与移动组件碰撞时产生的冲击力的缓冲结构、滑动设置于底座上的升降结构及与升降结构的输出端连接的滑台,所述上料传动机构分别与移动组件和升降结构传动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结构包括设置于移动组件上的缓冲块、分别设置于底座的两端的两个缓冲座及分别设置于两个缓冲座上的两个缓冲器,所述缓冲块用于分别与两个缓冲器抵触。
14.进一步地,所述升降结构包括多个升降导柱、滑动设置于底座上的滑动件及与滑台滑动连接的升降导向件,多个所述升降导柱的一端分别与滑台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升降导柱的另一端分别与滑动件升降地滑动连接;升降导柱用于控制滑台升降。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程度高、转贴效率高,转贴组件在吸附透气膜或贴设透气膜时,转贴组件的第一吸头组件和第二吸头组件能分别进行位置纠正,转贴组件能同时对两个透气膜精准吸附和贴设,提高了物料的吸附和贴设精度;转贴组件的第一吸头组件和第二吸头组件升降时的同步性好,减少了物料的吸附和贴设偏差,提高了透气膜的转贴质量和效率。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转贴机械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转贴机械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转贴机械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转贴机械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转贴平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转贴平台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24.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转贴平台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25.图10为本发明的升降导向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说明:
27.1、机台;2、供料装置;3、剥标装置;4、转贴机械手;5、转贴平台;6、拍照检测机构一;7、拍照检测机构二;41、第一吸头组件;42、第二吸头组件; 43、连接板;44、水平驱动装置;45、升降驱动装置;46、位置调整机构;51、底座;52、上料传动机构;53、上料驱动机构;54、移动组件;55、缓冲结构; 56、升降结构;57、滑台;411、吸头机构;412、安装座二;413、滑动连接件; 441、横移驱动机构;442、纵移驱动机构;443、横移驱动器;444、安装座一; 445、纵移驱动器;446、连接结构一;451、升降驱动器;452、升降板;551、缓冲块;552、缓冲座;553、缓冲器;561、升降导柱;562、滑动件;563、升降导向件;564、升降导槽;565、连杆;566、
连接结构二;567、第一水平槽部; 568、第一倾斜槽部;569、第二水平槽部;570、第二倾斜槽部;571、第三水平槽。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9.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转贴机,其包括机台1及分别设置于机台1上的供料装置2、剥标装置3、转贴机械手4和转贴平台5,所述供料装置2用于向剥标装置3供应料带,所述剥标装置3用于将物料从料带上剥离至转贴机械手4的下方;所述转贴机械手4包括设置于机台1上的位置调整机构46、设置于位置调整机构46的输出端的连接板43、设置于连接板43上的水平驱动装置44、升降设置于连接板43上的第一吸头组件41、升降设置于水平驱动装置44的输出端的第二吸头组件42及设置于连接板43上的升降驱动装置45,所述升降驱动装置45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吸头组件41和第二吸头组件 42连接;所述水平驱动装置44能带动第二吸头组件42在水平方向上运动;所述第一吸头组件41和第二吸头组件42活动设置于转贴平台5的上方,所述第一吸头组件41和第二吸头组件42分别用于将剥离出来的物料转贴至转贴平台5 的转贴板上。
30.具体地,所述第一吸头组件41、第二吸头组件42和升降驱动装置45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吸头组件42分别与水平驱动装置44的输出端升降地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吸头组件41分别与连接板43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吸头组件41对称设置于两个第二吸头组件42的两侧;相邻的第一吸头组件41 和第二吸头组件42分别与一个升降驱动装置45的输出端连接;相邻的第一吸头组件41和第二吸头组件42组成一个转贴组件;所述水平驱动装置44能带动两个第二吸头组件42沿x轴或/和y轴往复运动;所述升降驱动装置45能带动转贴组件沿z轴往复运动;所述位置调整机构46能带动连接板43、升降驱动装置 45、水平驱动装置44、第一吸头组件41和第二吸头组件42沿x轴或/和y轴往复运动,所述位置调整机构46可采用现有的xy轴位置调整机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本实用新型可广泛用于贴标签或者透气膜转贴,本实施例主要以对透气膜进行转贴为例进行说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剥标装置3能同时将两个透气膜从料带上剥离出来,转贴平台5提供转贴板,当需要左侧的转贴组件吸附透气膜时,通过位置调整机构46带动连接板43将左侧的转贴组件对应移动至剥离后的两个透气膜的上方,通过水平驱动装置44带动两个第二吸头组件42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并使得左侧的转贴组件的第一吸头组件41和第二吸头组件42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直至左侧的转贴组件的第一吸头组件41和第二吸头组件42对应移动至两个剥离出来的透气膜(物料)的上方,再通过升降驱动装置45带动左侧的第一吸头组件41和第二吸头组件42沿z轴向下运动并吸附透气膜,吸附透气膜后通过升降驱动装置45带动左侧的第一吸头组件41和第二吸头组件42向上复位,第一吸头组件41和第二吸头组件42吸附透气膜的位置精度高。当需要左侧的转贴组件将透气膜贴设于转贴板上时,通过水平驱动装置44和位置调整机构46配合带动左侧的第一吸头组件41和/或第二吸头组件42移动,以调节第一吸头组件41和第二吸头组件42吸附的两个透气膜对应移动至转贴板的两个待贴设透气膜的位置的上方,以消除第一吸头组件41和第二吸头组件42吸附的两个透气膜与转贴板上的两个待贴设位置之间的偏差,最后通过升降驱动装置45带动左侧的转贴组件沿z轴向下运动并
将透气膜贴设于物料上。同理,右侧的转贴组件的贴透气膜原理与左侧的贴透气膜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程度高、转贴效率高,转贴组件在吸附透气膜或贴设透气膜时,通过连接板43的移动可纠正第一吸头组件41和第二吸头组件42的位置,通过水平驱动装置44可单独纠正转贴组件中的第二吸头组件42的位置,转贴组件能同时对两个透气膜精准吸附和贴设。转贴组件的第一吸头组件41和第二吸头组件42能分别进行位置纠正,提高了吸附和贴设透气膜的精度,转贴组件的第一吸头组件 41和第二吸头组件42升降时的同步性好,减少了吸附和贴设透气膜的偏差,提高了透气膜的转贴质量和效率。
31.进一步地,所述自动转贴机还包括拍照检测机构一6和拍照检测机构二7,所述拍照检测机构二7用于对吸附在第一吸头组件41或/和第二吸头组件42上的物料进行检测和定位;所述拍照检测机构一6用于对转贴平台5的转贴板进行检测和定位;所述拍照检测机构二7设置于机台1上并位于转贴平台5与剥标装置3之间;所述拍照检测机构一6设置于机台1上并位于转贴平台5的上方。
32.具体地,所述自动转贴机还包括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分别与拍照检测机构一6、拍照检测机构二7、升降驱动装置45、水平驱动装置44及位置调整机构46电连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转贴机械手4带动透气膜从剥标装置3向转贴平台5移动的过程中会经过拍照检测机构一6,拍照检测机构一6会对第一吸头组件41和/或第二吸头组件42与其吸附的透气膜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拍照,拍照检测机构二7会对转贴平台5的转贴板上待贴设透气膜的两个位置进行拍照,拍照检测机构一6和拍照检测机构二7分别将拍摄后的照片传递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对两组照片进行分析测算出透气膜、第一吸头组件41和第二吸头组件42、转贴板上待贴设透气膜的位置的偏差数据,然后再控制转贴机械手4根据偏差数据进行位置修复,从而完成透气膜的精准转贴。
33.进一步地,所述升降驱动装置45包括装设于连接板43的升降驱动器451 及设置于升降驱动器451的输出端的升降板452,所述第一吸头组件41和第二吸头组件42分别挂设于升降板452上并与升降板452滑动连接。
34.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升降板452能为转贴组件的第一吸头组件41和第二吸头组件42提供支撑,在保持第一吸头组件41和第二吸头组件42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的同时,第二吸头组件42还能相对于升降板452在x轴或/和y轴方向上往复滑动,第一吸头组件41和第二吸头组件42的间距调节方便。通过升降驱动器451带动升降板452、第一吸头组件41和第二吸头组件42同步运动,从而实现两个透气膜的同步吸附或贴合。转贴组件的转贴同步性好,转贴组件升降和滑动时的稳定性高。
35.进一步地,所述水平驱动装置44包括设置于连接板43上的横移驱动机构 441及与横移驱动机构441的输出端连接的纵移驱动机构442,所述纵移驱动机构442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吸头组件42升降地滑动连接,使得纵移驱动机构442能够带动两个第二吸头组件42水平移动的同时,两个第二吸头组件42 能够相对纵移驱动机构442的输出端升降。
36.具体地,所述升降驱动装置45、第一吸头组件41和第二吸头组件42设置于连接板43的前侧,所述横移驱动机构441和纵移驱动机构442设置于连接板 43的后侧,所述纵移驱动机构442的输出端突伸至连接板43的前侧并与第二吸头组件42升降地滑动连接。所述横移驱动机构441包括装设于连接板43的横移驱动器443及与横移驱动器443的输出端连接的安装座一444,所述纵移驱动机构442设置于安装座一444上;所述安装座一444与连接板43
滑动连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所述横移驱动器443带动安装座一444、纵移驱动机构442 和第二吸头组件42沿x轴方向往复运动,从而对第二吸头组件42与第一吸头组件41在x轴方向上的间距进行调节;安装座一444在x轴方向上相对于连接板 43滑动,对第二吸头组件42的运动进行导向和限位,提高了第二吸头组件42 在移动过程中的精度。水平驱动装置44的结构简单紧凑,第二吸头组件42移动方便。
37.进一步地,所述纵移驱动机构442包括纵移驱动器445及设置于纵移驱动器 445的输出端的连接结构一446,所述第二吸头组件42与连接结构一446升降地滑动连接;所述纵移驱动器445的本体设置于安装座一444上;所述连接结构一 446与安装座一444滑动连接。
38.具体地,所述升降驱动器451、横移驱动器443、纵移驱动器445均可采用气缸或直线电机;所述连接结构一446呈凵形。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纵移驱动器445带动连接结构一446和第二吸头组件42沿y轴方向往复运动,从而对第二吸头组件42与第一吸头组件41在y轴方向上的间距进行调节;将连接结构一446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安装座一444的两侧滑动连接,连接结构一446的前端与两个第二吸头组件42升降地滑动连接,连接结构一446能对第二吸头组件42 的运动进行导向和限位,进一步提高了第二吸头组件42在移动过程中的精准度。
39.如图4所示,具体地,所述第一吸头组件41包括挂设于升降板452上的安装座二412、连接于安装座二412的滑动连接件413及设置于安装座二412上的吸头机构411,所述滑动连接件413与升降板452滑动连接;所述安装座二412 与连接板43升降地滑动连接。
40.具体地,所述吸头机构411能用于吸附透气膜并能将透气膜贴设至转贴板上;所述第二吸头组件42的结构与第一吸头组件41的结构相同,所述滑动连接件413可采用波珠螺丝。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滑动连接件413与安装座二412 可通过螺纹连接,滑动连接件413上的波珠能与升降板452抵触并与升降板452 滚动连接。第一吸头组件41的结构简单紧凑,与连接板43和升降驱动装置45 的连接和安装方便。第二吸头组件42与第一吸头组件41的结构相同,使用情况和作用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41.具体地,所述剥标装置3的工作原理与市面上现有的剥标装置的工作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42.进一步地,所述转贴平台5包括设置于机台1上的底座51、活动设置于底座51上的上料传动机构52、设置于底座51上的上料驱动机构53、滑动设置于底座51上并与上料驱动机构53的输出端连接的移动组件54、用于缓冲底座51 与移动组件54碰撞时产生的冲击力的缓冲结构55、滑动设置于底座51上的升降结构56及与升降结构56的输出端连接的滑台57,所述上料传动机构52分别与移动组件54和升降结构56传动连接。
43.具体地,所述上料驱动机构53可采用无杆气缸;所述上料驱动机构53能带动移动组件54在底座51上来回滑动,所述移动组件54通过上料传动机构52 带动升降结构56和滑台57在底座51上来回滑动,所述滑台57和移动组件54 分别沿底座51的长度方向交错地往复运动;所述升降结构56能带动滑台57在竖直方向上往复升降;所述移动组件54的起始位置位于底座51的前端,升降结构56和滑台57的起始位置位于底座51的后端,当移动组件54从底座51的前端运动至底座51的后端时,所述上料传动机构52带动升降结构56和滑台57 从底座51的后端运动至底座51的前端;当升降结构56和滑台57向靠近底座 51的中部的方向运动时,升降结构56能带动滑台57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滑台57和移动组件54均运动至
底座51的中部时,移动组件54与滑台57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上下错位,使得移动组件54与滑台57错位通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将底座51的前端设置为转贴板的上板位置,将底座51的后端设置为透气膜的转贴位置,当移动组件54位于转贴板的上板位置时,通过人工或机械手将转贴板放置于移动组件54上,上料驱动机构53带动移动组件54滑动至底座51 的后端,然后转贴机械手4将透气膜转贴至移动组件54上的转贴板上;与此同时,在移动组件54移动的同时,移动组件54通过上料传动机构52同步地带动升降结构56和滑台57在底座51上反向滑动,滑台57从底座51的后端滑动至前端,便于将另一待贴设透气膜的转贴板放置于滑台57上。上料驱动机构53 驱动移动组件54复位时,移动的移动组件54能通过上料传动机构52带动滑台 57运动至透气膜的转贴位置,从而实现滑台57和移动组件54的交替入料。当移动组件54接近运动至底座51的前端或/和后端时,缓冲结构55与移动组件 54抵触,以对移动组件54进行缓冲和减速,方便移动组件54相对于底座51减速或停止滑动,避免了底座51与移动组件54产生硬性冲击或撞击,导致底座 51或移动组件54产生损坏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底座51或/和移动组件54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滑台57与移动组件54配合稳定地交替上料,滑台57与移动组件54的同步性好,缩短了转贴板上料所需时间,缩短了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工位的待机时间,提高了入料或贴标生产效率。
44.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结构55包括设置于移动组件54上的缓冲块551、分别设置于底座51的两端的两个缓冲座552及分别设置于两个缓冲座552上的两个缓冲器553,所述缓冲块551用于分别与两个缓冲器553抵触。
45.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移动组件54滑动至自底座51的前端或后端,缓冲块 551与底座51前端或后端的缓冲器553抵触,缓冲器553提供缓冲力,避免缓冲块551与底座51产生硬性碰撞,减少了移动组件54停止时所产生的震动,避免了移动组件54所承载的物料产生偏移或晃动,从而提高了双工位穿梭上料装置的上料精度。
46.进一步地,所述升降结构56包括多个升降导柱561、滑动设置于底座51上的滑动件562及与滑台57滑动连接的升降导向件563,多个所述升降导柱561 的一端分别与滑台57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升降导柱561的另一端分别与滑动件 562升降地滑动连接;通过升降导柱561与升降导向件563配合能对滑台57的升降高度进行调节,提高了滑台57升降的稳定性。
47.具体地,所述上料传动机构52可采用传动带,所述传动带转动设置于底座51上;所述升降结构56还包括设置于升降导向件563上的升降导槽564、一端与滑台57固定连接的连杆565及转动设置于连杆565的另一端的连接结构二 566,所述连接结构二566滑动设置于升降导槽564内;连接结构二566与升降导槽564的内壁滚动抵触;所述连接结构二566可以是滚动件,滚动件可以是滚轮,所述连接结构二566与升降导槽564的内壁滚动抵触;增设连接结构二566 与升降导槽564转动或滚动连接,使得连接结构二566的移动顺畅,减少连接结构二566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或阻力。所述升降导槽564的中部轨迹呈倒梯形,即所述升降导槽564的中部向下凹陷设置;所述升降导槽564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水平槽部567、第一倾斜槽部568、第二水平槽部569、第二倾斜槽部 570和第三水平槽部571,第一水平槽部567与第三水平槽部571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一水平槽部567的高度高于第二水平槽部569的高度,第一倾斜槽部 568和第二倾斜槽部570关于第二水平槽部569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第一水平槽部567和第三水平槽部571关于第二水平槽部569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所述连接结构二566从第一水平槽部567滑动至第二水平槽部569,实现滑台57的下降,
连接结构二566从第二水平槽部569滑动至第一水平槽部567或第三水平槽部571,实现滑台的上升。所述连杆565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杆565 分别设置于升降导向件563的两侧,两个所述连杆565通过连接轴与连接结构二 566转动连接,该结构设计,使得滑台57的受力均匀,提高了滑台57在滑动过程中的平衡性和稳定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上料传动机构52带动滑动件562 及滑台57向靠近底座51的中部的方向运动时,多个升降导柱561能够对滑台 57相对于滑动件562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进行导向,升降导向件563能对滑台 57竖直向下运动的形成进行控制,连接结构二566在升降导槽564内滑动,随着升降导槽564的轨迹发生变化,连接结构二566在移动的同时能通过连杆565 带动滑台57升降,移动和升降的连杆565能带动滑台57及升降导柱561同步移动和升降,从而实现滑台57的升降和移动调节。升降结构56的结构简单、紧凑,滑台57的升降动作流畅,通过上料传动机构52带动滑动件562及滑台57在底座51上滑动,减少了滑台57滑动和升降所需的动力源,节约了生产成本。
48.本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自由组合。
49.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