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层板同步上料与纠偏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63882发布日期:2022-10-28 23:57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层板同步上料与纠偏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路板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层板同步上料与纠偏机构。


背景技术:

2.线路板又称pcb板,是目前电子、电气设备中必不可少的载体,在现有的线路板生产过程中,线路板由内层板和半固化片经排板后层叠设置,其中内层板首先通过人工方式进行上料操作,然后通过人工方式对内层板进行纠偏操作,操作步骤多且繁琐复杂,无法同步进行上料操作与纠偏操作,这不仅造成生产效率低,耗时费力,劳动强度高,而且人工操作容易出现错误,存在品质管控困难,良品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内层板同步上料与纠偏机构,实现自动化同步进行上料操作与纠偏操作,省时省力,自动化程度高,提高生产效率与生产质量。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层板同步上料与纠偏机构,包括机架、装设于机架并用于运送内层板的上料装置以及装设于机架并用于对内层板进行纠偏操作的纠偏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包括用于输入装载有内层板的料框的上料输送线以及将料框的内层板移送至纠偏装置的上料机械手,所述纠偏装置设置有用于放置内层板的放置平台、装设于放置平台的纠偏组件以及用于拾取经过纠偏操作的内层板并将所拾取的内层板移送至外界的工作机构的移送机械手,所述机架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上料机械手、移送机械手驱动连接。
5.优选的,所述上料机械手包括第一框架、装设于第一框架的第一升降气缸、驱动连接于第一升降气缸的第一连接架以及装设于第一连接架的若干个第一吸嘴件,所述第一升降气缸通过第一连接架驱动多个第一吸嘴件相对第一框架上下移动。
6.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架设置有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一框架设置有与第一导向杆滑动连接的第一导向套,所述第一导向杆、第一导向套均设置有若干个且呈矩形阵列排布。
7.优选的,所述移送机械手包括第二框架、装设于第二框架的第二升降气缸、驱动连接于第二升降气缸的第二连接架以及装设于第二连接架的若干个第二吸嘴件,所述第二升降气缸通过第二连接架驱动多个第二吸嘴件相对第二框架上下移动。
8.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架设置有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二框架设置有与第二导向杆滑动连接的第二导向套,所述第二导向杆、第二导向套均设置有若干个且呈矩形阵列排布。
9.优选的,所述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均呈中空的长方体结构,所述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之间设置有联动板,所述第一框架与联动板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二框架与联动板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连接块。
10.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伺服电机、驱动连接于伺服电机的第一传动件、与第一
传动件传动连接的第一丝杆件以及螺接套设在第一丝杆件外侧的第一螺母座,所述第一螺母座与第一框架连接。
11.优选的,所述上料输送线的外侧设置有用于抵触挡止料框的挡板,所述上料输送线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导正料框相对上料输送线的位置的导正轮。
12.优选的,所述纠偏组件包括横向设置于放置平台的第一纠偏部以及纵向设置于放置平台的第二纠偏部,所述第一纠偏部的移动方向与第二纠偏部的移动方向交叉设置,所述第一纠偏部与第二纠偏部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纠偏部包括驱动电机、驱动连接于驱动电机的第二传动件、与第二传动件传动连接的第二丝杆件、螺接套设在第二丝杆件外侧的右旋螺母座与左旋螺母座、与右旋螺母座连接的第一移动板、装设于右旋螺母座的第一推动气缸、驱动连接于第一推动气缸的第一推动板、设置于第一推动板的第一推料块、与左旋螺母座连接的第二移动板、装设于左旋螺母座的第二推动气缸、驱动连接于第二推动气缸的第二推动板以及设置于第二推动板的第二推料块,所述第二丝杆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右旋螺纹段与左旋螺纹段,所述右旋螺纹段与右旋螺母座螺纹连接,所述左旋螺纹段与左旋螺母座螺纹连接。
13.优选的,所述放置平台的四周均开设有若干个用于供第一推料块、第二推料块通过的开槽,所述放置平台设置有限位杆,所述第一移动板与第二移动板均开设有与限位杆配合使用的限位槽。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5.工作时,通过外界的工作机构将装载有内层板的料框放置至上料输送线,经由上料输送线运送料框至上料机械手,通过上料机械手从料框内拾取内层板,驱动组件驱动上料机械手移动至纠偏装置,上料机械手将内层板放置在放置平台,通过纠偏组件对内层板进行纠偏操作,确保内层板相对放置平台的位置摆放不会发生偏移歪斜,以便于移送机械手准确拾取经过纠偏操作的内层板,当移送机械手拾取经过纠偏操作的内层板的同时,上料机械手从料框内拾取内层板,此时驱动组件驱动上料机械手、移送机械手同步移动,一方面使得上料机械手从上料输送线移动至放置平台,满足将待纠偏的内层板放置在放置平台,另一方面使得移送机械手从放置平台移动至外界的工作机构,满足将完成纠偏的内层板放置在外界的工作机构进行后续的生产加工,同步操作连贯性好,更好地缩短工作间歇时间,显著提高工作速度。本实用新型实现自动化同步进行上料操作与纠偏操作,省时省力,自动化程度高,提高生产效率与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机架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包括:
20.1——机架
21.2——上料装置
ꢀꢀꢀꢀꢀꢀꢀ
21——上料输送线
22.22——上料机械手
ꢀꢀꢀꢀ
221——第一框架
ꢀꢀꢀꢀꢀ
222——第一升降气缸
23.223——第一连接架
ꢀꢀꢀ
224——第一吸嘴件
ꢀꢀꢀ
225——第一导向杆
24.226——第一导向套
ꢀꢀꢀ
227——第一连接块
25.23——挡板
ꢀꢀꢀꢀꢀꢀꢀꢀꢀꢀ
24——导正轮
26.3——纠偏装置
ꢀꢀꢀꢀꢀꢀꢀ
31——放置平台
27.32——移送机械手
ꢀꢀꢀꢀ
321——第二框架
ꢀꢀꢀꢀꢀ
322——第二升降气缸
28.323——第二连接架
ꢀꢀꢀ
324——第二吸嘴件
ꢀꢀꢀ
325——第二导向杆
29.326——第二导向套
ꢀꢀꢀ
327——第二连接块
30.33——第一纠偏部
ꢀꢀꢀꢀ
331——驱动电机
ꢀꢀꢀꢀꢀ
332——第二传动件
31.333——第二丝杆件
ꢀꢀꢀ
334——右旋螺母座
ꢀꢀꢀ
335——左旋螺母座
32.336——第一移动板
ꢀꢀꢀ
337——第一推动气缸 338——第一推动板
33.339——第一推料块
ꢀꢀꢀ
3310——第二移动板
ꢀꢀ
3311——第二推动气缸
34.3312——第二推动板
ꢀꢀ
3313——第二推料块
ꢀꢀ
3314——右旋螺纹段
35.3315——左旋螺纹段
ꢀꢀ
3316——开槽
ꢀꢀꢀꢀꢀꢀꢀꢀ
3317——限位杆
36.3318——限位槽
37.34——第二纠偏部
38.4——驱动组件
ꢀꢀꢀꢀꢀꢀꢀ
41——伺服电机
ꢀꢀꢀꢀꢀꢀ
42——第一传动件
39.43——第一丝杆件
ꢀꢀꢀꢀ
44——第一螺母座
40.5——联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4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42.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层板同步上料与纠偏机构,包括机架1、装设于机架1并用于运送内层板的上料装置2以及装设于机架1并用于对内层板进行纠偏操作的纠偏装置3,所述上料装置2包括用于输入装载有内层板的料框的上料输送线21以及将料框的内层板移送至纠偏装置3的上料机械手22,所述纠偏装置3设置有用于放置内层板的放置平台31、装设于放置平台31的纠偏组件以及用于拾取经过纠偏操作的内层板并将所拾取的内层板移送至外界的工作机构的移送机械手32,所述机架1设置有驱动组件4,所述驱动组件4与上料机械手22、移送机械手32驱动连接。
43.工作时,通过外界的工作机构将装载有内层板的料框放置至上料输送线21,经由上料输送线21运送料框至上料机械手22,通过上料机械手22从料框内拾取内层板,驱动组件4驱动上料机械手22移动至纠偏装置3,上料机械手22将内层板放置在放置平台31,通过纠偏组件对内层板进行纠偏操作,确保内层板相对放置平台31的位置摆放不会发生偏移歪斜,以便于移送机械手32准确拾取经过纠偏操作的内层板,当移送机械手32拾取经过纠偏操作的内层板的同时,上料机械手22从料框内拾取内层板,此时驱动组件4驱动上料机械手22、移送机械手32同步移动,一方面使得上料机械手22从上料输送线21移动至放置平台31,满足将待纠偏的内层板放置在放置平台31,另一方面使得移送机械手32从放置平台31移动至外界的工作机构,满足将完成纠偏的内层板放置在外界的工作机构进行后续的生产加工,同步操作连贯性好,更好地缩短工作间歇时间,显著提高工作速度。本实用新型实现自动化同步进行上料操作与纠偏操作,省时省力,自动化程度高,提高生产效率与生产质量。
44.本实施例的上料机械手22包括第一框架221、装设于第一框架221的第一升降气缸
222、驱动连接于第一升降气缸222的第一连接架223以及装设于第一连接架223的若干个第一吸嘴件224,所述第一升降气缸222通过第一连接架223驱动多个第一吸嘴件224相对第一框架221上下移动。具体地,第一升降气缸222固定装设于第一框架221的顶部,第一升降气缸222的输出端穿过第一框架221再与第一连接架223驱动连接,第一升降气缸222通过第一连接架223驱动多个第一吸嘴件224相对第一框架221上下移动,进而实现上料机械手22从料框内拾取待纠偏的内层板。
45.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架223设置有第一导向杆225,所述第一框架221设置有与第一导向杆225滑动连接的第一导向套226,所述第一导向杆225、第一导向套226均设置有若干个且呈矩形阵列排布。具体地,作为优选,第一导向杆225、第一导向套226均设置有四个且呈矩形阵列排布,四个第一导向杆225设置在第一连接架223,当第一升降气缸222通过第一连接架223驱动多个第一吸嘴件224相对第一框架221上下移动时,第一导向杆225滑动连接于第一导向套226,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确保第一连接架223移动平稳阻力小。
46.本实施例的移送机械手32包括第二框架321、装设于第二框架321的第二升降气缸322、驱动连接于第二升降气缸322的第二连接架323以及装设于第二连接架323的若干个第二吸嘴件324,所述第二升降气缸322通过第二连接架323驱动多个第二吸嘴件324相对第二框架321上下移动。具体地,第二升降气缸322固定装设于第二框架321的顶部,第二升降气缸322的输出端穿过第二框架321再与第二连接架323驱动连接,第二升降气缸322通过第二连接架323驱动多个第二吸嘴件324相对第二框架321上下移动,进而实现移送机械手32从放置平台31内拾取完成纠偏的内层板。
47.本实施例的第二连接架323设置有第二导向杆325,所述第二框架321设置有与第二导向杆325滑动连接的第二导向套326,所述第二导向杆325、第二导向套326均设置有若干个且呈矩形阵列排布。具体地,作为优选,第二导向杆325、第二导向套326均设置有四个且呈矩形阵列排布,四个第二导向杆325设置在第二连接架323,当第二升降气缸322通过第二连接架323驱动多个第二吸嘴件324相对第二框架321上下移动时,第二导向杆325滑动连接于第二导向套326,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确保第二连接架323移动平稳阻力小。
48.本实施例的第一框架221与第二框架321均呈中空的长方体结构,所述第一框架221与第二框架321之间设置有联动板5,所述第一框架221与联动板5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连接块227,所述第二框架321与联动板5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连接块327。具体地,第一框架221与第二框架321均呈中空的长方体结构,结构质量轻且稳固牢靠,联动板5固定连接于第一框架221与第二框架321之间,第一框架221通过第一连接块227与联动板5的一端连接固定,第二框架321通过第二连接块327与联动板5的另一端连接固定,结构紧凑,实现第一框架221与第二框架321的同步移动性。
49.本实施例的驱动组件4包括伺服电机41、驱动连接于伺服电机41的第一传动件42、与第一传动件42传动连接的第一丝杆件43以及螺接套设在第一丝杆件43外侧的第一螺母座44,所述第一螺母座44与第一框架221连接。具体地,伺服电机41通过第一传动件42驱动第一丝杆件43转动,转动的第一丝杆件43驱动第一螺母座44沿第一丝杆件43的长度方向移动,移动的第一螺母座44带动第一框架221移动,也便于第一框架221通过联动板5带动第二框架321同步移动,传动效率高。
50.本实施例的上料输送线21的外侧设置有用于抵触挡止料框的挡板23,所述上料输
送线21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导正料框相对上料输送线21的位置的导正轮24。具体地,外界的料框经由外界的工作机构拾取并放置在上料输送线21,挡板23抵触挡止于料框的外侧面,对料框进行限位,根据不同规格尺寸的料框而对应调整位于上料输送线21两侧的导正轮24的位置,使得位于上料输送线21两侧的导正轮24滚动抵触于料框的两侧,有助于导正料框相对上料输送线21的位置,以便于上料机械手22准确拾取料框内的内层板。
51.本实施例的纠偏组件包括横向设置于放置平台31的第一纠偏部33以及纵向设置于放置平台31的第二纠偏部34,所述第一纠偏部33的移动方向与第二纠偏部34的移动方向交叉设置,所述第一纠偏部33与第二纠偏部34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纠偏部33包括驱动电机331、驱动连接于驱动电机331的第二传动件332、与第二传动件332传动连接的第二丝杆件333、螺接套设在第二丝杆件333外侧的右旋螺母座334与左旋螺母座335、与右旋螺母座334连接的第一移动板336、装设于右旋螺母座334的第一推动气缸337、驱动连接于第一推动气缸337的第一推动板338、设置于第一推动板338的第一推料块339、与左旋螺母座335连接的第二移动板3310、装设于左旋螺母座335的第二推动气缸3311、驱动连接于第二推动气缸3311的第二推动板3312以及设置于第二推动板3312的第二推料块3313,所述第二丝杆件33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右旋螺纹段3314与左旋螺纹段3315,所述右旋螺纹段3314与右旋螺母座334螺纹连接,所述左旋螺纹段3315与左旋螺母座335螺纹连接。具体地,驱动电机331通过第二传动件332驱动第二丝杆件333转动,由于设置在第二丝杆件333两端的右旋螺纹段3314与左旋螺纹段3315的螺纹方向相反,因此转动的第二丝杆件333能够带动右旋螺母座334与左旋螺母座335同时远离或同时靠近,进而使得第一移动板336与第二移动板3310同时远离或同时靠近,第一推动气缸337通过第一推动板338驱动第一推料块339抵触于内层板一侧的外边沿,第二推动气缸3311通过第二推动板3312驱动第二推料块3313抵触于内层板另一侧的外边沿,由于第一纠偏部33横向设置于放置平台31以及第二纠偏部34纵向设置于放置平台31,进而实现通过第一纠偏部33与第二纠偏部34同时对内层板四周位置的纠偏操作,纠偏效果好。
52.本实施例的放置平台31的四周均开设有若干个用于供第一推料块339、第二推料块3313通过的开槽3316,所述放置平台31设置有限位杆3317,所述第一移动板336与第二移动板3310均开设有与限位杆3317配合使用的限位槽3318。具体地,第一推料块339、第二推料块3313穿过开槽3316并沿着放置平台31的四周移动,当第一移动板336与第二移动板3310的限位槽3318抵触挡止于限位杆3317时,第一移动板336与第二移动板3310则停止移动,限位效果好。
53.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