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双工位换层提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30369发布日期:2022-12-03 01:03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的双工位换层提升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立体仓物流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的双工位换层提升机。


背景技术:

2.伴随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在现代物流领域中自动化立体仓库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中,换层提升机是自动化立体仓库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用来实现将穿梭车从立体仓库的某一层切换到另外一层,其升降运输功能可以覆盖到立体仓库所有的货架层,对于高层化的立体仓库,换层提升机的本体会设计成与立体仓库相匹配的高度,行业内,为保证其稳定性、降噪性和成本性,对它的结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用于与高层货架配合使用的换层提升机常采用升降式结构,升降影响了提升效率;故提供一种高效的双工位换层提升机。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带有润滑结构双工位换层提升机,它采用循环旋转的托架与活动式结构的导引架,能够满足立体货仓各层间的货箱自由输送。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垂直输送机、提升托架、多功能运动支架、立体仓层板;所述的多功能运动支架由固定支架、组合轨道梁、限位座、位移滑移支架、位移驱动伺服电机、托举辊架组成,所述的垂直输送机的前端通过固定支架连接有数层组合轨道梁,组合轨道梁两侧固定有限位座,组合轨道梁上活动卡接有位移滑移支架,位移滑移支架的外侧设置有位移驱动伺服电机,位移驱动伺服电机与组合轨道梁上半部分的驱动梁配合连接实现位移滑移支架的左右平移;位移滑移支架的内侧连接有数个托举辊架,且托举辊架内侧顶端通过辅助支撑架进行托举支撑,辅助支撑架的另一端连接在位移滑移支架的内侧;另外,位移滑移支架的下端外侧通过支撑导轮与组合轨道梁的下支撑梁配合卡接。
5.作为优选,所述的组合轨道梁由驱动梁、下支撑梁组成,且两者保持平行分布。
6.作为优选,所述的托举辊架之间的间距与提升托架保持对应,且分布在位移滑移支架两端的托举辊架顶部与固定在辅助支撑架上的正反转电机连接。
7.作为优选,所述的位移滑移支架为7字形结构,且移滑移支架上端外侧固定有位移驱动伺服电机,位移驱动伺服电机通过同轴连接的驱动齿轮与驱动梁卡接槽内侧的齿条保持啮合,从而实现移滑移支架整体的平移。
8.作为优选,所述的多功能运动支架与立体仓层板保持对应,并通过固定支架上端驱动导辊实现货物在立体仓层板与托举辊架导引输送。
9.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以传统的垂直输送机为基础进行改进,并将其应用到立体仓货箱提升作业中;它采用循环旋转的托架与活动式结构的导引架,
能够满足立体货仓各层间的货箱自由输送。
附图说明
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位移滑移支架34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运动状态示意图。
15.附图标记说明:垂直输送机1、提升托架2、多功能运动支架3、立体仓层板4、固定支架31、组合轨道梁32、驱动梁321、下支撑梁322、限位座33、位移滑移支架34、位移驱动伺服电机35、托举辊架36、辅助支撑架37、正反转电机38、支撑导轮39、齿条41、驱动导辊42。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17.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18.参看如图1-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垂直输送机1、提升托架2、多功能运动支架3、立体仓层板4;所述的多功能运动支架3由固定支架31、组合轨道梁32、限位座33、位移滑移支架34、位移驱动伺服电机35、托举辊架36组成,所述的垂直输送机1的前端通过固定支架31连接有数层组合轨道梁32,组合轨道梁32两侧固定有限位座33,组合轨道梁32上活动卡接有位移滑移支架34,位移滑移支架34的外侧设置有位移驱动伺服电机35,位移驱动伺服电机35与组合轨道梁32上半部分的驱动梁321配合连接实现位移滑移支架34的左右平移;位移滑移支架34的内侧连接有数个托举辊架36,且托举辊架36内侧顶端通过辅助支撑架37进行托举支撑,辅助支撑架37的另一端连接在位移滑移支架34的内侧;另外,位移滑移支架34的下端外侧通过支撑导轮39与组合轨道梁32的下支撑梁322配合卡接。
19.其中,所述的组合轨道梁32由驱动梁321、下支撑梁322组成,且两者保持平行分布。所述的位移滑移支架34为7字形结构,且移滑移支架34上端外侧固定有位移驱动伺服电机35,位移驱动伺服电机35通过同轴连接的驱动齿轮40与驱动梁321卡接槽内侧的齿条41保持啮合,从而实现移滑移支架34整体的平移;所述的下支撑梁322对移滑移支架34的下端进行侧向支撑,并通过辅助支撑架37对托举辊架36顶端进行支撑,与此同时,支撑导轮39与移滑移支架34之间通过伸缩杆进行连接,可进行微调时各托举辊架36保持水平状态。
20.另外,所述的托举辊架36之间的间距与提升托架2保持对应,且分布在位移滑移支架34两端的托举辊架36顶部与固定在辅助支撑架37上的正反转电机38连接;当移滑移支架
34运动一侧顶端时通过限位座33进行限位固定,使提升托架2升降过程中能够从托举辊架36的间距无障碍通行。
21.进一步,所述的多功能运动支架3与立体仓层板4保持对应,并通过固定支架31上端驱动导辊42实现货物在立体仓层板4与托举辊架36导引输送,驱动导辊42与固定支架31下端连接的电机配合进行旋转导料,使货箱能够在立体仓层板4与托举辊架36的输送。
22.进一步,所述的托举辊架36两端的连接的正反转电机38在上料阶段两者旋转方向相反同步向内侧转动,一侧用于上料导引,另一侧用于上料限位,避免货箱滑落;在下料阶段,托举辊架36两端的连接的正反转电机38同向旋转将物料推动到驱动导辊42上,向立体仓层板4输送。
23.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货箱通过穿梭机输送到立体仓层板4上,以此同时,根据货箱停靠位置使对应多功能运动支架3上的移滑移支架34向对应位置平移;位移驱动伺服电机35带动驱动齿轮40旋转,并通过驱动齿轮40与齿条41的啮合带动移滑移支架34移动到对应一侧,并通过限位座33进行限位;固定支架31上的驱动导辊42将货箱向前输送到托举辊架36上,两端的托举辊架36进行反向旋转,接近驱动导辊42一侧的托举辊架36与驱动导辊42保持同向旋转,另一侧的托举辊架36反向旋转对货箱进行输送限位;然后通过提升托架2穿过将托举辊架36将货箱向上提升,待货箱快运动到对应的立体仓层板4时,对应多功能运动支架3上的移滑移支架34平移到对应的立体仓层板4位置;利用托举辊架36托起货箱,使货箱与提升托架2分离,再次利用正反转电机38带动两侧托举辊架36旋转将货箱推动到对应的立体仓层板4上完成立体仓的提升输送。
24.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有益效果为:它以传统的垂直输送机为基础进行改进,并将其应用到立体仓货箱提升作业中;它采用循环旋转的托架与活动式结构的导引架,能够满足立体货仓各层间的货箱自由输送。
25.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26.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