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电塔筒用爬梯导向升降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93324发布日期:2022-09-21 04:01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电塔筒用爬梯导向升降平台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电塔筒用爬梯导向升降平台,属于塔筒检修维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风力发电是指把风的动能转为电能,风能是一种清洁无公害的可再生能源能源,且风能蕴量巨大,因此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风电塔筒是风力发电的塔杆,在风力发电机组中主要起支撑作用。
3.现有的风电塔筒检修维护方式中需要维修人员在塔筒内攀爬,维修人员还要随身携带工具和物料,这样的工作方式效率很低,同时又加大了维修人员受伤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在风电塔筒检修维护中,需要设计风电塔筒专用的升降平台替代传统的人工攀爬。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风电塔筒用爬梯导向升降平台,该升降平台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给人员提供了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和钢丝绳导向不同,该升降平台利用爬梯作为升降的导向,提高了运行的稳定性,而且遇到紧急情况时,维护人员可以从顶部的逃生门直接跨到爬梯上,通过爬梯安全撤离;该升降平台在塔筒的检修维护领域是一种革命性的产品。
5.所述风电塔筒用爬梯导向升降平台包括主框架,所述主框架包括前竖板和后竖板,所述前竖板和后竖板之间通过顶中框和底中框固定连接,所述前竖板和后竖板的上方连接有顶边框,前竖板和后竖板的下方连接有底边框;所述主框架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有提升机和安全锁。
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安全锁的下方设置有出绳口挡板和导绳轮固定架,所述导绳轮固定架内设有导绳轮,所述安全锁穿设有安全钢丝绳,所述提升机穿设有工作钢丝绳,所述安全钢丝绳和工作钢丝绳分别穿过安全锁和提升机后,经所述导绳轮导出。
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框架外连接有后上封板、后下封板、第一右板、第二右板、第一左板和第二左板,所述后上封板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左板和第二左板之间连接有加强筋,所述主框架的上端和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角铁,所述连接角铁与所述第一右板、第二右板、第一左板和第二左板之间均通过加强板连接。
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框架的顶端设置有上逃生门,主框架的底端设置有下逃生门,所述第一右板、第二右板、第一左板和第二左板的上方通过顶部支撑架连接有顶部限位板,所述第一右板、第二右板、第一左板和第二左板的下方通过角墩连接有底部限位板,所述顶部限位板铰接有顶部逃生门,所述底部限位板铰接有底部逃生门,所述顶部支撑架和角墩上均装有弹簧。
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左板和第二左板之间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滑动连接有第一移门和第二移门,所述第一右板和第二左板之间设置有前双折叠门;所述第一移门和第二移门的上方设置有左上封板,第一移门和第二移门的下方设置有左下封板,所述导轨与左下封板固定连接。
10.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右板和第二左板固定连接有上爬梯靠轮部件和下爬梯靠轮部件,所述上爬梯靠轮部件和下爬梯靠轮部件包括爬梯固定板,所述爬梯固定板靠近主框架的一端设置有两个竖向布置的导轮,爬梯固定板远离主框架的一端设置有一个导轮,上爬梯靠轮部件和下爬梯靠轮部件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上爬梯靠轮部件之间以及两个下爬梯靠轮部件之间设置有爬梯,所述爬梯卡在一个爬梯固定板上的两个竖向布置的导轮以及另一个导轮之间;所述导轮为尼龙材质,内部装有轴承。
1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后下封板的外侧安装有后导绳轮挡架和钢丝绳电缆线导轮。
1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安全锁是离心式安全锁;所述提升机内设有手动滑降装置;所述主框架内还设置有电控箱。
1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顶中框上设置有照明灯和限位开关,所述底中框上也设置有限位开关。
1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右板、第二右板、第一移门、第二移门、第一左板、前双折叠门、上逃生门、下逃生门、顶部逃生门和底部逃生门上均开设有若干个孔洞。
15.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给人员提供了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和钢丝绳导向不同,该升降平台利用爬梯作为升降的导向,提高了运行的稳定性,而且遇到紧急情况时,维护人员可以从顶部的逃生门直接跨到爬梯上,通过爬梯安全撤离;该升降平台在塔筒的检修维护领域是一种革命性的产品。
17.2.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风电塔筒的检修维护问题,使工作安全高效,又不同于钢丝绳导向式的升降平台,当塔筒高度较高时,这种升降平台上下运行更稳定可靠。采用提升机作为驱动装置,并采用安全锁作为防坠落装置,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和国际规范,是吊篮产品在风机塔筒升降平台上面的创新运用。
18.3.本实用新型利用主框架承受载荷,主框架四周连接的封板质量较轻,在保证满足承受安全载荷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升降平台的制作成本。
19.4.本实用新型第一左板和第二左板之间连接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不仅能加强整体框架的强度,还能当作脚踏板。
20.5.本实用新型通过上逃生门和顶部逃生门实现顶部双逃生门的设置,通过下逃生门和底部逃生门实现底部双逃生门的设置,并且所述顶部双逃生门和底部双逃生门都是以铰链的形式与平台连接,方便作业人员打开的同时,双逃生门的设置起到了双重保护的作用;所述顶部支撑架上装有弹簧,起到缓冲作用,所述角墩上也装有弹簧,起到缓冲作用。
21.6.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角铁与所述第一右板、第二右板、第一左板和第二左板之间均通过加强板连接,并螺栓固定,进一步提高轿厢强度。
22.7.本实用新型第一移门和第二移门能够相对于第一左板在导轨上滑动,通过第一
左板、第一移门和第二移门实现三开门的效果,增加了升降平台门的开度,可以使一些大型物料进入到升降平台内部,同时留有第一左板作为固定门,保证了升降平台开门的安全性。
23.8.本实用新型两个上爬梯靠轮部件之间以及两个下爬梯靠轮部件之间设置有爬梯,所述爬梯卡在一个爬梯固定板上的两个竖向布置的导轮以及另一个导轮之间,通过设置的爬梯为升降平台提供导向,不同于钢丝绳导向式的升降平台,当塔筒高度较高时,这种爬梯导向的升降平台上下运行更稳定可靠;其中,上、下爬梯靠轮部件的导轮间距可调节,导轮的大小及安装位置可以根据上下爬梯靠轮部件受力方向不同进行调整,由于爬梯固定板靠近主框架的一端承受的载荷大于远离主框架的一端承受的载荷,因此,在爬梯固定板靠近主框架的一端设置两个导轮,在爬梯固定板远离主框架的一端设置一个导轮,以适应不同的载荷,使升降平台工作更稳定,延长了其使用寿命;上、下爬梯靠轮部件选用直径较大的尼龙材质的导轮,导轮内装有轴承,提高平台升降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4.9.本实用新型后下封板的外侧安转有后导绳轮挡架和钢丝绳电缆线导轮,所述钢丝绳电缆线导轮可以有效防止钢丝绳和电缆线与轿厢碰撞。
25.10.本实用新型顶中框上设置有照明灯和限位开关,所述底中框上也设置有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在升降平台的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中起限位保护作用,提高了升降平台的作业安全性。
26.11.本实用新型主框架的四周封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孔洞,不仅方便工作人员观察外部环境,又可以减少平台的重量;同时这些封板相互之间都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增强升降平台的整体强度。
27.12.本实用新型主框架内还设置有电控箱,所述电控箱安装在后下封板上,通过电控箱控制平台的升降,安全可靠,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框架的立体图。
29.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上封板、后下封板、提升机和安全锁等部件的立体图。
30.图3为本实用新型风电塔筒用爬梯导向升降平台的立体图。
31.图4为本实用新型风电塔筒用爬梯导向升降平台又一视角的立体图。
32.其中:1、前竖板;2、顶边框;3、顶中框;4、后竖板;5、底边框;6、底中框;7、连接角铁;8、固定板;9、提升机;10、安全锁;11、出绳口挡板;12、导绳轮固定架;13、导绳轮;14、后上封板;15、后下封板;16、上逃生门;17、顶部限位板;18、顶部逃生门;19、顶部支撑架;20、底部限位板;21、底部逃生门;22、下逃生门;23、角墩;24、加强板;25、第一右板;26、第二右板;27、第一左板;28、第二左板;29导轨;30、第一移门;31、第二移门;32、左上封板;33、左下封板;34、前双折叠门;35、后导绳轮挡架;36、钢丝绳电缆线导轮;37、上爬梯靠轮部件;38、下爬梯靠轮部件;39、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
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4.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5.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6.实施例1
37.一种风电塔筒用爬梯导向升降平台,如图1-4所示,包括主框架,所述主框架包括前竖板1和后竖板4,所述前竖板1和后竖板4之间通过顶中框3和底中框6固定连接,所述前竖板1和后竖板4的上方连接有顶边框2,前竖板1和后竖板4的下方连接有底边框5;所述主框架连接有固定板8,所述固定板8固定连接有提升机9和安全锁10。本实用新型利用主框架承受载荷,主框架四周连接的封板质量较轻,在保证满足承受安全载荷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升降平台的制作成本。
38.如图2所示,所述安全锁10的下方设置有出绳口挡板11和导绳轮固定架12,所述导绳轮固定架12内设有导绳轮13,所述安全锁10穿设有安全钢丝绳,所述提升机9穿设有工作钢丝绳,所述安全钢丝绳和工作钢丝绳分别穿过安全锁10和提升机9后,经所述导绳轮13导出。
39.如图3或4所示,所述主框架外连接有后上封板14、后下封板15、第一右板25、第二右板26、第一左板27和第二左板28,所述后上封板14与所述固定板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左板27和第二左板28之间连接有加强筋39。所述加强筋39不仅能加强整体框架的强度,还能当作脚踏板。
40.进一步地,所述主框架的顶端设置有上逃生门16,主框架的底端设置有下逃生门22,所述第一右板25、第二右板26、第一左板27和第二左板28的上方通过顶部支撑架19连接有顶部限位板17,所述第一右板25、第二右板26、第一左板27和第二左板28的下方通过角墩23连接有底部限位板20,所述顶部限位板17铰接有顶部逃生门18,所述底部限位板20铰接有底部逃生门21。通过上逃生门16和顶部逃生门18实现顶部双逃生门的设置,通过下逃生门22和底部逃生门21实现底部双逃生门的设置,并且所述顶部双逃生门和底部双逃生门都是以铰链的形式与平台连接,方便作业人员打开的同时,双逃生门的设置起到了双重保护的作用。进一步地,所述顶部支撑架19上装有弹簧,起到缓冲作用,所述角墩23上也装有弹簧,起到缓冲作用。
41.进一步地,所述主框架的上端和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角铁7,所述连接角铁7与所述第一右板25、第二右板26、第一左板27和第二左板28之间均通过加强板24连接,并螺栓固定,进一步提高轿厢强度。
4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左板27和第二左板28之间设置有导轨29,所述导轨29滑动连接有第一移门30和第二移门31,所述第一右板25和第二左板28之间设置有前双折叠门34;所述第一移门30和第二移门31的上方设置有左上封板32,第一移门30和第二移门31的下方设置有左下封板33,所述导轨29与左下封板3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移门30和第二移门31能够相对于第一左板27在导轨29上滑动,通过第一左板27、第一移门30和第二移门31实现三开门的效果,增加了升降平台门的开度,可以使一些大型物料进入到升降平台内部,同时留有第一左板27作为固定门,保证了升降平台开门的安全性。
4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右板25和第二左板28固定连接有上爬梯靠轮部件37和下爬梯靠轮部件38,所述上爬梯靠轮部件37和下爬梯靠轮部件38包括爬梯固定板,所述爬梯固定板靠近主框架的一端设置有两个竖向布置的导轮,爬梯固定板远离主框架的一端设置有一个导轮,上爬梯靠轮部件37和下爬梯靠轮部件38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上爬梯靠轮部件37之间以及两个下爬梯靠轮部件38之间设置有爬梯,所述爬梯卡在一个爬梯固定板上的两个竖向布置的导轮以及另一个导轮之间,通过设置的爬梯为升降平台提供导向,不同于钢丝绳导向式的升降平台,当塔筒高度较高时,这种爬梯导向的升降平台上下运行更稳定可靠。
44.可选地,所述上、下爬梯靠轮部件的导轮间距可调节,导轮的大小及安装位置可以根据上下爬梯靠轮部件受力方向不同进行调整,由于爬梯固定板靠近主框架的一端承受的载荷大于远离主框架的一端承受的载荷,因此,在爬梯固定板靠近主框架的一端设置两个导轮,在爬梯固定板远离主框架的一端设置一个导轮,以适应不同的载荷,使升降平台工作更稳定,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45.进一步地,所述后下封板15的外侧安装有后导绳轮挡架35和钢丝绳电缆线导轮36,所述钢丝绳电缆线导轮36可以有效防止钢丝绳和电缆线与轿厢碰撞。
46.进一步地,所述安全锁10是离心式安全锁;所述提升机9内设有手动滑降装置;所述主框架和四周封板均用钢结构,顶部限位板14、顶部逃生门18、底部限位板20和底部逃生门21均用铝板;所述顶中框3上设置有照明灯和限位开关,所述底中框6上也设置有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在升降平台的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中起限位保护作用,提高了升降平台的作业安全性。
47.进一步地,所述主框架的四周封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孔洞,具体地,所述第一右板25、第二右板26、第一移门30、第二移门31、第一左板27、前双折叠门34、上逃生门16、下逃生门22、顶部逃生门18和底部逃生门21上均开设有若干个孔洞,不仅方便工作人员观察外部环境,又可以减少平台的重量。同时这些封板相互之间都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增强升降平台的整体强度。
48.进一步地,所述上、下爬梯靠轮部件选用直径较大的尼龙材质的导轮,导轮内装有轴承,提高平台升降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9.进一步地,所述主框架内还设置有电控箱,所述电控箱安装在后下封板15上,通过电控箱控制平台的升降,安全可靠,自动化程度高。
5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前竖板1与后竖板4通过两根连接角铁7用螺栓拧紧固定,组成的两个框架通过顶中框3和底中框6连接固定,依次用螺栓将两个底边框5和底边框2拧紧在主框架的下方和上方。
51.分别将第一右板25、第二右板26、后上封板14、后下封板15、第一左板27、第二左板
28和导轨29用螺栓拧紧在主框架上,在第一左板27和第二左板28上装入三个加强筋39,螺栓拧紧固定。将移门滑轮卡入导轨29中,并将移门滑轮与第一移门30和第二移门31的上下安装孔连接,调整合适的距离拧紧。将左上封板32和左下封板33拧紧在主框架上,并与第一左板27和第二左板28用螺栓紧固。前双折叠门34、上逃生门16、顶部逃生门18、下逃生门22和底部逃生门21通过铰链的形式分别与第一右板25、顶中框3、顶部限位板17、底中框6和底部限位板20相连接,顶中框3和底中框6上设有限位开关,当升降平台上升或下降到一定程度,平台停止升降。上逃生门16和顶部逃生门18只能向上打开,下逃生门22和底部逃生门21只能向下打开。顶部限位板17通过四个顶部支撑架19与主轿厢螺栓连接,顶部支撑架19上装有弹簧,起到缓冲作用,底部限位板20通过四个角墩23与主轿厢螺栓连接,角墩23上装有弹簧,起到缓冲作用。连接角铁7与左右侧封板用加强板24连接,并螺栓固定,提高轿厢强度。在后上封板14和后下封板15上装入后导绳轮挡架35,并在下方安装钢丝绳电缆线导轮部件36。最后调整上爬梯靠轮部件37和下爬梯靠轮部件38上靠轮的间距,并将上爬梯靠轮部件37和下爬梯靠轮部件38拧紧在已安装好的轿厢上。
52.提升机9和安全锁10安装在固定板8上,并用螺栓与两根后竖板4、后上封板14固定连接。安全锁10安装有出绳口挡板11,将四个带轴承的导绳轮13装在导绳轮固定架12上,并将导绳轮固定架12安装在后下封板15上,并用螺栓拧紧,使工作钢丝绳和安全钢丝绳从轿厢后侧导出。
53.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更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