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溶剂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26096发布日期:2022-12-13 21:04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溶剂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新型溶剂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溶剂回收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溶剂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2.溶剂,是指可以溶化固体,液体或气体溶质的液体,继而成为溶液。溶剂通常是透明,无色的液体,他们大多都有独特的气味、较低的沸点和容易挥发。
3.当溶剂在反应后会形成一种具有该溶剂的混合物,通常需要在混合物中提取该溶剂进行循环使用。由于溶剂沸点较低的特点,通常采用蒸馏法对溶剂提纯,具体地,通过直接加热溶剂,使得溶剂蒸发成气态,随后设置冷凝装置,使得其遇冷液化,最后通过设置在冷凝装置底部的收集槽进行收集。
4.在化工厂中,其溶剂混合物的量很多,因此,对于回收效率的要求很高,上述的溶剂提纯法,存在着以下缺陷:1)气化后的溶剂需要直接接触冷凝装置,容易对装置造成较大伤害,导致产品使用寿命较短;2)溶剂混合物底部集中受热,溶剂蒸发效率不好,甚至由于局部过度受热,导致溶剂混合物的其他组分达到沸点,最终影响提纯精度。
5.另外,目前应用在实验室溶剂混合物的溶剂回收设备,并不适用于较多量溶剂回收(特别对于化工厂)的情况,原因如下:1)应用在实验室中的溶剂回收设备,将溶剂混合物储存在一个圆形玻璃球中,圆形玻璃球储存溶剂的量太少,这严重影响较多量溶剂回收的工作效率;2)圆形玻璃球需要通过旋转与温水接触,使得溶剂混合物均匀受热,但是储存有较多溶剂混合物的腔体进行旋转,当旋转速度较慢时,并不能使得内部溶剂发生较大波澜从而使得与外侧热水均匀受热,当旋转速度较快时,由于溶剂混合物较多,会产生较大的离心势能,最终导致装置整体的位置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背景技术中指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溶剂回收装置。
7.一种新型溶剂回收装置,其包括支撑壳体,所述支撑壳体内固定设置工作壳体,所述工作壳体包括相连接的外层壳体和内层壳体,所述外层壳体与所述内层壳体之间的腔室设置为加热介质储存腔,所述内层壳体内腔设置为溶剂储存腔,所述外层壳体的侧壁固定连接加热机构,所述外层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加热介质添加口,所述内层壳体顶部延伸至所述外层壳体顶部的外侧,所述内层壳体顶部设置有溶剂添加口,所述内层壳体顶部侧壁设置有第一出口,所述第一出口固定连接螺旋式管道的一端,所述螺旋式管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出口,所述第二出口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壳体上,所述第二出口通过三通换向阀管路连接第一回收桶和第二回收桶,所述第二回收桶管路连接空压机。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壳体内设置有右安装内腔、左上安装内腔和左下安装内腔,所述工作壳体固定设置在所述右安装内腔内,所述螺旋式管道设置在所述左上安装内腔内,所述支撑壳体的左上位置固定设置保护罩,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螺旋式管道之间的管路处于所述保护罩内,所述左下安装内腔固定设置电控模块。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热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层壳体底部的侧壁上,所述加热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加热管、耐热部、连接部和端部,所述加热管处于所述加热介质储存腔内,所述外层壳体通过套接穿口与所述耐热部套接配合,所述外层壳体通过内凹口与所述连接部相适配,所述内凹口上设置有第一环型密封垫圈,所述连接部通过螺栓与所述外层壳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环型密封垫圈相抵接,所述端部插接有充电线,所述端部处于所述外层壳体的外侧。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层壳体顶部固定连接顶板,所述顶板与所述内层壳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顶板通过螺栓与所述支撑壳体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加热介质添加口穿过所述顶板和所述外层壳体顶部,所述加热介质添加口设置为法兰连接口,所述顶板处于所述加热介质添加口的位置设置有第二环型密封垫圈,所述第二环型密封垫圈与所述加热介质添加口相抵接,所述外层壳体顶部设置有螺纹连接口,所述螺纹连接口螺纹配合液位传感机构,所述液位传感机构贯穿所述顶板和所述外层壳体顶部,所述液位传感机构包括相连接的探头、传感壳体和旋钮,所述探头处于所述加热介质储存腔内,所述传感壳体与所述螺纹连接口相配合,所述顶板处于螺纹连接口的位置设置有第三环型密封垫圈,所述第三环型密封垫圈与所述旋钮相抵接。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层壳体底部侧壁固定连接排污口的一端,所述排污口穿过所述外层壳体延伸至所述外层壳体的外侧,所述排污口与所述外层壳体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排污口的另一端设置有开关阀。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壳体两侧的中部位置均固定连接转轴,所述转轴连接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支撑壳体处于所述转轴的下侧设置有弧形滑槽,所述弧形滑槽的上部设置有上限位孔,所述弧形滑槽的中部设置有中限位孔,所述弧形滑槽的下部设置有下限位孔,所述下限位孔处于所述转轴的正下方,所述支撑架螺纹配合螺杆,所述螺杆固定连接转盘,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所述弧形滑槽相配合。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层壳体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为所述溶剂添加口,所述开口配合有安全盖,所述安全盖与所述开口之间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连接,所述安全盖上设置有观察口。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螺旋式管道固定连接三管口连接件,所述三管口连接件还连接有防爆器,所述防爆器和所述三管口连接件均处于所述保护罩内,所述防爆器一端延伸至所述保护罩的外侧。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左上安装内腔固定设置风机,所述支撑壳体处于所述左上安装内腔的位置设置有通风窗,所述螺旋式管道内圈设置有冷凝管。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架底部固定连接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上的左侧固定设置缓冲柱,所述缓冲柱的顶部设置有缓冲垫,所述第一回收桶、所述第二回收桶和所述空压机分别固定设置在便携式滑架上,所述便携式滑架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底部固定连接多个脚轮,所述支撑框架一侧固定连接多个滚轮机构,所述支撑框架另一侧固定连接滑槽机构,所述滚轮机构包括滚轮、第一连接轴、第一垫片和第一螺母,所述滑槽机构包括滑槽体、第二连接轴、第二垫片和第二螺母,所述滑槽体设置有第一滚轮滑槽,所述支撑平台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滚轮滑槽,所述第一滚轮滑槽和所述第二滚轮滑槽
均与所述滚轮相适配。
1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8.1.通过设置了支撑壳体、工作壳体、第一回收桶、第二回收桶和空压机,将各结构进行整体设置,可以对高沸点溶剂、低沸点溶剂进行溶剂回收工作,避免了人工在高低沸点溶剂回收过程中结构之间切换的复杂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19.2.将加热介质围绕在溶剂的外周,加热介质通过加热机构进行阶梯式加热,避免溶剂的局部集中受热,有利于溶剂的均匀受热;再通过风机的风冷凝作用,避免溶剂与冷凝装置的直接液化而导致的装置损害;
20.3.内层壳体的体积大,可以对大容量的溶剂混合物提取溶剂,再配合整体结构的设计,大大地提高了溶剂回收的工作效率,且整体结构之间的位置稳定性很好。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回收桶和便携式滑架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回收桶和便携式滑架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空压机和便携式滑架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工作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28.图7为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29.图8为图4中b处的结构放大图;
30.图9为图6中c处的结构放大图。
31.附图标记:1、支撑壳体;2、外层壳体;3、内层壳体;4、加热介质储存腔;5、溶剂储存腔;6、加热机构;601、加热管;602、耐热部;603、连接部;604、端部;7、加热介质添加口;8、溶剂添加口;9、第一出口;10、螺旋式管道;11、第二出口;12、三通换向阀;13、第一回收桶;14、第二回收桶;15、空压机;16、保护罩;17、电控模块;18、顶板;19、液位传感机构;20、排污口;21、轴承座;22、支撑架;23、弧形滑槽;24、上限位孔;25、中限位孔;26、螺杆;27、转盘;28、安全盖;29、观察口;30、三管口连接件;31、防爆器;32、风机;33、通风窗;34、冷凝管;35、支撑平台;36、缓冲柱;37、支撑框架;38、脚轮;39、滚轮机构;3901、第一连接轴;3902、第一垫片;3903、第一螺母;40、滑槽机构;4001、第一滚轮滑槽;41、第二滚轮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32.请参阅图1至图9。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
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33.首先说明一下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初衷:现有技术中的溶剂回收装置存在着回收溶剂量少、回收效率较低、产品使用寿命短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溶剂回收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
34.一种新型溶剂回收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支撑壳体1、第一回收桶13、第二回收桶14和空压机15。其中支撑壳体1内固定设置工作壳体和风机32,在工作壳体内进行提取溶剂的工作,再通过风机32对气化后的溶剂进行风冷凝。由于有些溶剂(如化学溶剂)沸点较高,工作壳体内的工作压强较大;有些溶剂(如酒精、碳氢类溶剂)沸点较低,工作壳体内的工作压强较小。因此,当工作壳体内处于压强较大时,可以将气化后的溶剂自然挤压出来,再通过风机32的风冷凝作用,最后回收至第一回收桶13内;当工作壳体内处于压强较小时,气化后的溶剂不能自然挤压出来,此时需要借助外力,进行抽取溶剂,因此,由第二回收桶14及空压机15完成。综上,本产品可以回收高沸点溶剂以及低沸点溶剂。
35.如图2-5所示,支撑壳体1、第一回收桶13、第二回收桶14和空压机15可以整体配合使用,也可以拆卸单独使用,有利于产品更换结构,特别地,方便第一回收桶13或第二回收桶14中的溶剂溢满时的更换。具体地,支撑壳体1铰接配合支撑架22,支撑架22底部固定连接支撑平台35。第一回收桶13、第二回收桶14和空压机15分别固定设置在便携式滑架上,便携式滑架包括支撑框架37,支撑框架37底部固定连接多个脚轮38(可锁紧型),支撑框架37一侧固定连接多个滚轮机构39,支撑框架37另一侧固定连接滑槽机构40。如图8所示,滚轮机构39包括滚轮、第一连接轴3901、第一垫片3902和第一螺母3903;滑槽机构40包括滑槽体、第二连接轴、第二垫片和第二螺母,滑槽体设置有第一滚轮滑槽4001,支撑平台35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滚轮滑槽41;第一滚轮滑槽4001和所述第二滚轮滑槽41均与滚轮相适配。
36.如图2所示,对支撑壳体1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的描述。支撑壳体1内设置有右安装内腔、左上安装内腔和左下安装内腔。在右安装内腔内固定设置工作壳体;在左上安装内腔内固定设置螺旋式管道10、风机32;在左下安装内腔内固定设置电控模块17,电控模块17用于控制产品中电器的工作运行,从而实现产品的全自动化操作,本实施例对于电控模块17的控制工作原理不做详细的描述;在支撑壳体1的左上位置固定设置保护罩16。
37.进一步地,支撑壳体1可以进行倾斜操作,以便将溶剂混合物提取溶剂后的污水排出。具体地,如图2和7所示,支撑壳体1两侧的中部位置均固定连接转轴,转轴连接有轴承座21,轴承座21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设置在支撑架22上,从而使得支撑壳体1可以悬空设置在支撑架22上。支撑壳体1处于转轴的下侧设置有弧形滑槽23,弧形滑槽23的上部设置有上限位孔24,弧形滑槽23的中部设置有中限位孔25,弧形滑槽23的下部设置有下限位孔,下限位孔处于转轴的正下方。支撑架22螺纹配合螺杆26,螺杆26固定连接转盘27,螺杆26的一端与弧形滑槽23相配合,即螺杆26可以通过螺纹旋转延伸至下限位孔、中限位孔25或上限位孔24内。操作人员旋转转盘27,螺杆26旋转,从而使得螺杆26从下限位孔、中限位孔25或上限位孔24内伸进或回缩。当螺杆26与下限位孔相配合时,支撑壳体1正放;当螺杆26与中限位孔25相配合时,支撑壳体1的倾斜角度较小;当螺杆26与上限位孔24相配合时,支撑壳体1的倾
斜角度最大。进一步地,支撑平台35上的左侧固定设置缓冲柱36,缓冲柱36的顶部设置有缓冲垫,当支撑壳体1倾斜后进行复位时,可以给支撑壳体1进行冲击力缓冲。
38.如图6所示,对支撑壳体1内的工作壳体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的描述。工作壳体包括相连接的外层壳体2和内层壳体3,具体地,外层壳体2的顶部位置与内层壳体3的颈部位置进行焊接。进一步地,将外层壳体2与内层壳体3之间的腔室设置为加热介质储存腔4,加热介质储存腔4用于储存加热介质(例如水、油),在本实施例中加热介质采用油;内层壳体3内腔设置为溶剂储存腔5,溶剂储存腔5用于储存溶剂混合物(高沸点溶剂或低沸点溶剂)。
39.由于加热介质需要加热,因此在外层壳体2的侧壁固定连接加热机构6,具体地,如图6和9所示,加热机构6固定设置在外层壳体2底部的侧壁上,加热机构6包括依次连接的加热管601、耐热部602、连接部603和端部604。加热管601处于加热介质储存腔4内;外层壳体2通过套接穿口与耐热部602套接配合,耐热部602与套接穿口之间几乎不存在间隙;外层壳体2通过内凹口与连接部603相适配,内凹口上设置有第一环型密封垫圈(耐高温型),连接部603通过螺栓与外层壳体2固定连接,连接部603与第一环型密封垫圈相抵接;端部604(具有插座的功能)插接有充电线(图中未示出),端部604处于外层壳体2的外侧。
40.另外,在外层壳体2的顶部设置有加热介质添加口7,加热介质通过管路连接至加热介质添加口7,从而导进入加热介质储存腔4内。
41.内层壳体3顶部延伸至外层壳体2顶部的外侧,从而使得外层壳体2的顶部位置与内层壳体3的颈部位置相连接。外层壳体2顶部固定连接顶板18,顶板18与内层壳体3的外侧固定连接,顶板18通过螺栓与支撑壳体1顶部固定连接。
42.因此,加热介质添加口7穿过顶板18和外层壳体2顶部,加热介质添加口7设置为法兰连接口。顶板18处于加热介质添加口7的位置设置有第二环型密封垫圈,第二环型密封垫圈与加热介质添加口7相抵接。在制造工艺上,顶板18与内层壳体3顶部套接后与外层壳体2顶部相抵接,随后外层壳体2顶部与顶板18进行焊接,内层壳体3外侧壁与顶板18进行焊接。
43.外层壳体2顶部设置有螺纹连接口,螺纹连接口螺纹配合液位传感机构19,液位传感机构19贯穿顶板18和外层壳体2顶部,液位传感机构19包括相连接的探头、传感壳体和旋钮。探头处于加热介质储存腔4内,探头用于检测加热介质是否超过最高液位,或者当探头(耐温型)延伸至加热介质内部时,可以实时检测加热介质的液位。传感壳体与螺纹连接口相配合,顶板18处于螺纹连接口的位置设置有第三环型密封垫圈,第三环型密封垫圈与旋钮相抵接。
44.内层壳体3顶部设置有开口,开口为内层壳体3顶部设置的溶剂添加口8,溶剂添加口8用于操作人员添加溶剂。开口配合有安全盖28,安全盖28与开口之间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连接,即安全盖28可以紧闭也可以打开,在安全盖28上设置有观察口29,观察口29用于观察溶剂储存腔5内的工作情况。
45.内层壳体3底部侧壁固定连接排污口20的一端,排污口20穿过外层壳体2延伸至外层壳体2的外侧,排污口20与外层壳体2侧壁固定连接,排污口20的另一端设置有开关阀。开关阀打开,溶剂混合物的污水可以排出,开关阀关闭,污水不能排出。
46.内层壳体3顶部侧壁设置有第一出口9,第一出口9固定连接螺旋式管道10的一端,具体地,第一出口9和螺旋式管道10之间固定连接三管口连接件30,三管口连接件30还连接有防爆器31,第一出口9、第一出口9与螺旋式管道10(即三管口连接件30)、防爆器31均处于
保护罩16内,防爆器31一端延伸至保护罩16的外侧。
47.在左上安装内腔固定设置风机32,支撑壳体1处于左上安装内腔的位置设置有通风窗33,螺旋式管道10内圈设置有冷凝管34。风机32工作产生冷风时,冷风通过螺旋式管道10的内圈,从而对螺旋式管道10内的溶剂进行风冷凝,当夏天周围温度较高时,风机32产生的风温度较高,则冷凝管34通入冷水以降低风的温度。
48.螺旋式管道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出口11,第二出口11固定设置在支撑壳体1上;第二出口11通过三通换向阀12管路连接第一回收桶13和第二回收桶14,第二回收桶14管路连接空压机15。三通换向阀12可以根据溶剂的高低沸点进行切换。
49.以下将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作进一步的描述:
50.打开安全盖28,将溶剂混合物加入至溶剂储存腔5内,关闭安全盖28;
51.加热介质加入至加热介质储存腔4内,使得加热介质的液面略低于溶剂的液面,再通过加热机构6阶梯式加热;
52.溶剂气化,从第一出口9经防爆器31实时检测高压风险,同时气化后的溶剂流入至螺旋式管道10,通过风机32的风冷凝作用,溶剂液化;
53.若溶剂为低沸点溶剂,则液化后的溶剂通过第二出口11通过软管连接至第二回收桶14,且由空压机15进行负压抽取;
54.若溶剂为高沸点溶剂,则液化后的溶剂通过第二出口11通过软管连接至第一回收桶13,溶剂由自身压强的作用挤压至第一回收桶13。
55.综上所述,本实施例通过设置了支撑壳体1、工作壳体、第一回收桶13、第二回收桶14和空压机15,将各结构进行整体设置,可以对高沸点溶剂、低沸点溶剂进行溶剂回收工作,避免了人工在高低沸点溶剂回收过程中结构之间切换的复杂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将加热介质围绕在溶剂的外周,加热介质通过加热机构6进行阶梯式加热,避免溶剂的局部集中受热,有利于溶剂的均匀受热;再通过风机32的风冷凝作用,避免溶剂与冷凝装置的直接液化而导致的装置损害;内层壳体3的体积大,可以对大容量的溶剂混合物提取溶剂,再配合整体结构的设计,大大地提高了溶剂回收的工作效率,且整体结构之间的位置稳定性很好。
56.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