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软板挂具技术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可防脱落的线路板软板挂具。
背景技术:2.柔性电路板简称软板,行业内俗称fpc,用柔性的绝缘基材主要是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制成的印刷电路板,柔性印刷线路板有单面、双面和多层板之分。所采用的基材以聚酰亚胺覆铜板为主。此种材料耐热性高、尺寸稳定性好,与兼有机械保护和良好电气绝缘性能的覆盖膜通过压制而成最终产品,在进行转运时需要使用挂具对其进行夹持,但是由于柔性线路板,在进行夹持时其自身相对柔软轻薄,容易发生脱落,挂具对其稳定夹持效果不佳。
3.因此,提出一种可防脱落的线路板软板挂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可防脱落的线路板软板挂具,包括:挂具本体,所述挂具本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滑动架,所述滑动架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若干滑块;防脱机构,减少软板在夹持过程中脱落的所述防脱机构设置于滑块的一端;其中,所述防脱机构包括方孔连接轴,所述方孔连接轴的表面铰接有两个夹片,其中一个所述夹片固定连接于滑块的一端,两个所述夹片之间设置有扭簧,所述夹片的表面设置有对软板牢固夹持的吸附组件,所述吸附组件的上端连通有配合吸附组件工作的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设置于方孔连接轴的下端,在进行夹持时可以通过滑块在滑动架的内壁进行滑动,可以对夹持的位置进行调节,在进行使用时防脱机构可以对软板进行夹持的过程中保持吸附的效果,进而可以减少在夹持的过程中出现脱落的情况发生,保持的挂具的稳定性。
5.优选的,所述吸附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控制组件下端的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上端与控制组件连通的下端,所述三通管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软管,可以使得两侧所受吸力均衡,减少发生一侧吸力过大,保持软板在进行吸附夹持中不会发生明显形变,减少发生曲折的损害。
6.优选的,所述软管与三通管连通,所述软管的另一端连通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另一端贯穿至夹片的另一侧,通过软管的可形变的效果,软管可以将内部气压均衡的传达到夹片的另一侧,保持对软板的吸附效果。
7.优选的,所述固定管的表面套设有橡胶压环,所述橡胶压环固定连接于夹片的另一侧,所述固定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固定管连通的吸盘,在夹持过冲中,吸盘对软板进行吸附的同时,可以通过橡胶压环加强吸盘对软板的吸附效果。
8.优选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方孔连接轴下端的调节盒,所述调节盒的下端与三通管的上端连通,所述调节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贯穿至调节盒的上端,在活塞进行上移动作时将会抽出三通
管内部的部分气体,使得三通管内部气压较低。
9.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表面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调节杆的下端和调节盒的上端固定连接,在调节杆需要进行上移时,将会在弹簧的作用下辅助调节杆进行上移,进而将会通过连接杆带动活塞在调节盒中进行动作,使得调节盒内部将会形成低压。
10.优选的,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两个固定连接于夹片表面的弧形杆,相邻所述弧形杆交错分布,所述弧形杆的下端弧面与调节杆的上端接触,在夹片进行动作时将会带动弧形杆进行同步运行,进而将会在弧形杆的作用下推动调节杆工作,有两侧的弧形杆将会保持调节杆始终平行与方孔连接轴的状态,不会发生转动,进而可以控制了。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通过设置吸附组件和控制组件,能够在吸附组件和控制组件的共同作用下,对软板进行夹持吸附操作,相对于传统的装置通过夹子对软板进行夹持的方式,该装置达到了可以在对软板进行夹持的同时将软板的两侧进行吸附,从而减少软板发生脱落的情况,进而保障了挂具对软板起到较好的稳定夹持效果;
13.2、通过设置控制组件,能够在控制组件的作用下,通过操作夹片对吸附组件进行调节操作,该装置达到了可根据使用需求调节吸附组件内部气压,从而使得在进行夹持防脱落时可以减少软板发生脱落的情况,进而更加方便操作人员对软板夹持操作的效果。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动架与滑块连接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夹片与扭簧连接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软管与三通管连接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杆与弧形杆连接示意图。
19.图中:1、挂具本体;2、滑动架;201、滑块;3、防脱机构;301、夹片;302、扭簧;303、方孔连接轴;304、吸附组件;3041、吸盘;3042、橡胶压环;3043、软管;3044、三通管;3045、固定管;305、控制组件;3051、调节盒;3052、活塞;3053、连接杆;3054、弹簧;3055、调节杆;3056、弧形杆。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具体实施时:如图1-5所示,一种可防脱落的线路板软板挂具,包括:挂具本体1,挂具本体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滑动架2,滑动架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若干滑块201;防脱机构3,减少软板在夹持过程中脱落的防脱机构3设置于滑块201的一端;其中,防脱机构3包括方孔连接轴303,方孔连接轴303的表面铰接有两个夹片301,其中一个夹片301固定连接于滑块201的一端,两个夹片301之间设置有扭簧302,夹片301的表面设置有对软板牢固夹持的吸
附组件304,吸附组件304的上端连通有配合吸附组件304工作的控制组件305,控制组件305设置于方孔连接轴303的下端,在需要进行工作时可以将通过防脱机构3对软板进行夹持,同时可以滑动滑块201在滑动架2的位置,对多个软板进行同步操作,在防脱机构3对软板进行操作时,由于多个方孔连接轴303的内壁由一个方轴穿过,使得多个防脱机构3可以保持同一水平线,通过操作两个夹片301将会在扭簧302的作用下对两个夹片301进行复位操作,同时两个夹片301都是以方孔连接轴303为转动点进行工作,在需要进行夹持时将会通过操作夹片301使得吸附组件304与软板接触,之后将会通过夹片301的运行同步带动控制组件305将吸附组件304内部气体形成低压,进而可以将软板较为牢固吸附在吸附组件304的两面减少出现脱落的情况;
22.如图2-4所示,吸附组件304包括固定连接于控制组件305下端的三通管3044,三通管3044的上端与控制组件305连通的下端,三通管3044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软管3043,软管3043与三通管3044连通,软管3043的另一端连通有固定管3045,固定管3045的另一端贯穿至夹片301的另一侧,固定管3045的表面套设有橡胶压环3042,橡胶压环3042固定连接于夹片301的另一侧,固定管304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固定管3045连通的吸盘3041,在吸附组件304与软板相接触时将会使得随着三通管3044的内部气压形成低压的同时将会保持两侧的软管3043内部的气压均衡,当吸盘3041与软板接触时将会吸附在软板的一侧,通过橡胶压环3042可以压住吸盘3041吸附周围,保障吸盘3041的吸附效果,减少发生脱落的情况;
23.如图2、图3和图5所示,控制组件305包括固定连接于方孔连接轴303下端的调节盒3051,调节盒3051的下端与三通管3044的上端连通,调节盒305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3052,活塞305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053,连接杆3053的上端贯穿至调节盒3051的上端,连接杆305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杆3055,调节杆3055的表面套设有弹簧3054,弹簧3054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调节杆3055的下端和调节盒3051的上端固定连接,控制组件305还包括两个固定连接于夹片301表面的弧形杆3056,相邻弧形杆3056交错分布,弧形杆3056的下端弧面与调节杆3055的上端接触,在夹片301进行动作时将会同步带动弧形杆3056进行动作,进而将会通过固定管3045推动调节杆3055进行动作,使得调节杆3055将会通过连接杆3053带动活塞3052在调节盒3051的内部进行移动,调节盒3051的内部空间大于两个吸盘3041的内部空间之和,在需要夹持软板的状态下,将会在吸盘3041与软板的一侧接触时保持内部气压均衡,在继续运行时将会使得其内部的气压将会较低于外部气压,进而将会通过吸盘3041将软板较为牢固的进行吸附的效果,保障了装置的稳定性。
24.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操作两个夹片301将会在扭簧302的作用下对两个夹片301进行复位操作,同时两个夹片301都是以方孔连接轴303为转动点进行工作,在需要进行夹持时将会通过操作夹片301使得吸附组件304与软板接触,之后将会通过夹片301的运行同步带动控制组件305将吸附组件304内部气体形成低压,在吸附组件304与软板相接触时将会使得随着三通管3044的内部气压形成低压的同时将会保持两侧的软管3043内部的气压均衡,当吸盘3041与软板接触时将会吸附在软板的一侧,通过橡胶压环3042可以压住吸盘3041吸附周围,保障吸盘3041的吸附效果,减少发生脱落的情况,在夹片301进行动作时将会同步带动弧形杆3056进行动作,将会通过固定管3045推动调节杆3055进行动作,使得调节杆3055将会通过连接杆3053带动活塞3052在调节盒3051的内部进行移动,在吸盘3041与软板的一侧接触时保持内部气压均衡,在继续运行时将会使得其内部的气压将会较低于
外部气压,进而将会通过吸盘3041将软板较为牢固的进行吸附的效果,保障了装置的稳定性。
25.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