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双驱动布置形式的管带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97997发布日期:2022-11-16 00:17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双驱动布置形式的管带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管带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双驱动布置形式的管带机。


背景技术:

2.现有管带机(管状带式输送机)通常采用两台电机驱动的方式运转。多数情况采用头部一台驱动,尾部一台驱动,由于管带机的长度较长,两个电机的供电点距离较远,会增加供电成本。或者,采有头部单滚筒双驱动形式,这样驱动需要将驱动装置布置在滚筒两侧,有时转运站空间大小受限,不利于灵活布置,且此方法使胶带张力过大,增加胶带成本。
3.因此,如何降低胶带张力和供电成本,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双驱动布置形式的管带机,可有效降低胶带张力以及供电成本。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双驱动布置形式的管带机,包括:
6.位于管带机头部或尾部的三角架;
7.两个滚筒,分别可转动设置于同一所述三角架上,且位于不同高度,用于通过摩擦力驱动胶带传动;
8.两个驱动机构,分别用于驱动两个所述滚筒。
9.可选的,在上述具有双驱动布置形式的管带机中,还包括设置于两个所述滚筒后侧的改向滚筒,以增加对所述滚筒围包角。
10.可选的,在上述具有双驱动布置形式的管带机中,所述改向滚筒的数量为多个。
11.可选的,在上述具有双驱动布置形式的管带机中,还包括用于支撑各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架。
12.可选的,在上述具有双驱动布置形式的管带机中,当所述驱动架位于较高位的所述驱动机构底部时,所述驱动架包括堆叠设置的架体和底座;
13.和/或,当所述驱动架位于较低位的所述驱动机构底部时,所述驱动架包括所述架体。
14.可选的,在上述具有双驱动布置形式的管带机中,所述底座的数量为多个。
15.可选的,在上述具有双驱动布置形式的管带机中,所述驱动架与所述三角架为分体结构。
16.可选的,在上述具有双驱动布置形式的管带机中,所述驱动机构为旋转电机。
17.可选的,在上述具有双驱动布置形式的管带机中,两个所述驱动机构均布置于所述三角架的同一侧。
18.可选的,在上述具有双驱动布置形式的管带机中,两个所述驱动机构分别布置于所述三角架的两侧。
1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双驱动布置形式的管带机,其有益效果在于:
20.采取管带机的头部或尾部的一个三角架上同时放置两台滚筒的布置方式,采用两台驱动机构分别驱动两台滚筒,由于降低了胶带过滚筒时的圆周驱动力,能够有效较低胶带强度,降低胶带选型时的胶带型号,降低胶带采购成本。由于本方案两套驱动机构距离非常近,相对于头尾驱动形式对于供电更加有利且方便,减少电缆长度。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双驱动布置形式的管带机的俯视图(两个驱动机构布置于滚筒的一侧);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双驱动布置形式的管带机的俯视图(两个驱动机构分别布置于滚筒的两侧);
24.图3为图2在a向的示意图;
25.图4为图2在b向的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双驱动布置形式的管带机的侧视图(两个驱动机构分别布置于滚筒的两侧);
27.图6为图5在c-c处的截面图;
28.图7为图5在d-d处的截面图。
29.上图中:
30.1-三角架;
31.2-滚筒;
32.3-驱动机构;
33.4-改向滚筒;
34.501-架体;502-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
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38.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9.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具有双驱动布置形式的管带机,可有效降低胶带张力以及供电成本。
40.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41.请参考图1-图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双驱动布置形式的管带机的俯视图(两个驱动机构布置于滚筒的一侧);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双驱动布置形式的管带机的俯视图(两个驱动机构分别布置于滚筒的两侧);图3为图2在a向的示意图;图4为图2在b向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双驱动布置形式的管带机的侧视图(两个驱动机构分别布置于滚筒的两侧);图6为图5在c-c处的截面图;图7为图5在d-d处的截面图。
4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双驱动布置形式的管带机,包括:三角架1、两个滚筒2以及两个驱动机构3。
43.其中,三角架1位于管带机头部或尾部。
44.两个滚筒2分别可转动设置于同一三角架1上,且位于不同高度,用于通过摩擦力驱动胶带传动。
45.两个驱动机构3分别用于驱动两个滚筒2。
46.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头尾各设置驱动的形式,需要在头部转运站以及尾部转运站同时占用空间,供电点距离较远,增加供电成本,又或,在头部段的一个滚筒2上设置双驱动形式,胶带张力过大,增加胶带成本等技术缺陷。本案提供的一种具有双驱动布置形式的管带机,采取管带机的头部或尾部的一个三角架1上同时放置两台滚筒2的布置方式,采用两台驱动机构3分别驱动两台滚筒2,由于降低了胶带过滚筒2时的圆周驱动力,能够有效较低胶带强度,降低胶带选型时的胶带型号,降低胶带采购成本。由于本方案两套驱动机构3距离非常近,相对于头尾驱动形式对于供电更加有利且方便,减少电缆长度。
47.在具体实施例中,本案还包括设置于两个滚筒2后侧的改向滚筒4,以实现增加滚筒2围包角的目的,可增加胶带的张力,防止胶带跑偏打滑,延长胶带的使用寿命。
48.具体地,如图5所示,胶带绕过位于高位的第一滚筒2后再绕过位于低位的第二滚筒2,经过两套驱动机构3驱动后,胶带绕过最后的改向滚筒4,再向尾部运行。
49.当然,改向滚筒4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应性选择,其设置位置也可以根据实际应力情况进行布置。
50.在具体实施例中,由于滚筒2高低布置,位于高位的滚筒2位置过高,各驱动机构3的底部可以设置一个驱动架,或两个独立的驱动架。
51.当驱动架位于较低位的驱动机构3底部时,驱动架包括架体501。
52.当驱动架位于较高位的驱动机构3底部时,驱动架可采用堆叠设置的架体501与底座502两部分组成,能够有效降低电机振动对转运站的影响。
53.显然,位于高位的驱动机构3的驱动架要高于位于低位的驱动机构3的驱动架。底
座502的设置目的就是为了根据不同设置高度而适应性调节位于高位的驱动机构3的支撑高度。其优势在于,一方面,在实际应用中,驱动机构3的底部可统一应用同一型号尺寸的架体501,以便于批量生产,降低设计和生产成本。此时,位于低位的驱动机构3可仅通过一个架体501即可落地,与地面接触支撑。位于高位的驱动机构3底部设置一个架体501,架体501与地面之间可通过一个或多个底座502实现找平高度差,达到平稳支撑的目的。另一方面,位于高位的驱动机构3底部通过架体501和底座502相结合的支撑方式,底座502的底部支撑面的面积大于架体501的底部支撑面,相较于一个矩形框架而言,可以有效防止震动。
54.特别的,驱动架与三角架1为分体结构,当然,在保证结构稳定性的前提下,也可以设置成一体式结构,一体式结构上设置不同高度的安装台,可以支撑不同高度的驱动机构3。
55.在具体实施例中,驱动机构3为旋转电机。驱动机构3还可以为其他旋转驱动机构3、或、液压缸等直线驱动机构3,直线驱动机构3通过传动机构将直线往复运动转换成旋转运动。传动机构具体可选用例如螺旋式旋转机构、凸轮式旋转机构、曲柄连杆机构等部件组成。
56.在上述具体实施例的基础上,根据转运站空间,可灵活摆放驱动机构3的位置,两台驱动机构3可放于滚筒2/三角架1的两侧,也可放置在滚筒2/三角架1的同一侧,能够合理利用空间。
57.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58.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