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轨吊车紧急制动触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49513发布日期:2022-09-27 21:04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轨吊车紧急制动触发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紧急制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轨吊车紧急制动触发结构。


背景技术:

2.单轨吊车是用一条吊挂在巷道上空的特制工字钢作轨道,由具有各种功能的吊挂车辆连成车组,用牵引设备牵引,沿轨道运行的系统,其牵引动力可由钢丝绳、柴油机、蓄电池或风动装置提供,在矿井中常常需要用到单轨吊车,单轨吊车在使用的过程中运行速度不能过快,否则会发生危险,单轨吊车的制动系统尚未完善。
3.现有的单轨吊车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意外情况运行速度过快,且手动制动失灵,而不能对其进行紧急制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单轨吊车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意外情况运行速度过快,且手动制动失灵,而不能对其进行紧急制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单轨吊车紧急制动触发结构。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轨吊车紧急制动触发结构,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表面对称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一侧内壁开设有方形槽,所述车体的内部对称开设有三个孔洞,所述连接槽的内部均滑动有推动板,所述方形槽的内部设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与推动板固定连接,中间一个所述孔洞的内部轴承转动有双向螺杆,所述双向螺杆的两端贯穿移动板并与其螺纹连接,所述车体的一侧壁固定有箱体,所述双向螺杆的一端贯穿车体并与箱体的内壁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双向螺杆的一端且位于箱体内套设固定有第二齿轮,所述箱体的中心内壁处轴承转动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表面套设固定有第一齿轮。
6.优选的,上下两个所述孔洞均固定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两端贯穿移动板并与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的两端与方形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双向螺杆的两端螺纹方向相反,所述双向螺杆的两端螺纹与移动板内部螺纹相适配。
8.优选的,所述通孔的内部且位于底部固定有转动传感器,所述通孔的内部且位于转动传感器的上方转动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顶部固定有转动盘。
9.优选的,所述移动板的一端固定有耐磨板,所述耐磨板的一侧壁与转动柱紧贴。
10.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一侧壁固定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内部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箱体并与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2.1、本实用新型中,当转动柱转动过快使,通过转动传感器传递信号给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转动杆,转动杆转动带动第一齿轮,第一齿轮转动带动第二齿轮,第二齿轮转动带动双向螺杆转动,双向螺杆转动带动移动板移动,移动板带动推动板挤压转动柱,从而可
以达到吊车在使用时发生意外情况时紧急制动的作用。
13.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推动推动板挤压耐磨板,耐磨板挤压转动柱,可以起到耐磨的效果,从而可以达到增加其紧急制动的使用寿命的作用。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单轨吊车紧急制动触发结构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单轨吊车紧急制动触发结构的整体结构横剖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单轨吊车紧急制动触发结构的整体结构竖剖视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单轨吊车紧急制动触发结构的双向螺杆立体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单轨吊车紧急制动触发结构的车体结构侧视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单轨吊车紧急制动触发结构的车体结构俯视图。
20.图例说明:1、车体;2、通孔;3、连接槽;4、方形槽;5、孔洞;6、转动柱;7、转动盘;8、推动板;9、移动板;10、双向螺杆;11、限位杆;12、耐磨板;13、转动传感器;14、箱体;15、电机箱;16、驱动电机;17、转动杆;18、第一齿轮;19、第二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2.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3.实施例1,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轨吊车紧急制动触发结构,包括车体1,车体1的顶部开设有通孔2,通孔2的表面对称开设有连接槽3,连接槽3的一侧内壁开设有方形槽4,车体1的内部对称开设有三个孔洞5,连接槽3的内部均滑动有推动板8,方形槽4的内部设有移动板9,移动板9与推动板8固定连接,中间一个孔洞5的内部轴承转动有双向螺杆10,双向螺杆10的两端贯穿移动板9并与其螺纹连接,车体1的一侧壁固定有箱体14,双向螺杆10的一端贯穿车体1并与箱体14的内壁轴承转动连接,双向螺杆10的一端且位于箱体14内套设固定有第二齿轮19,箱体14的中心内壁处轴承转动有转动杆17,转动杆17的表面套设固定有第一齿轮18。
24.其整个实施例1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车体1的顶部开设有通孔2,可以起到防止转动柱6的效果,再通过通孔2的表面对称开设有连接槽3,连接槽3的一侧内壁开设有方形槽4,可以起到使方形槽4与通孔2相互连通,再通过车体1的内部对称开设有三个孔洞5,可以起到防止限位杆11和双向螺杆10的效果,再通过连接槽3的内部均滑动有推动板8,方形槽4的内部设有移动板9,移动板9与推动板8固定连接,中间一个孔洞5的内部轴承转动有双向螺杆10,双向螺杆10的两端贯穿移动板9并与其螺纹连接,可以起到使双向螺杆10带动移动板9和推动板8挤压转动柱6的效果,再通过车体1的一侧壁固定有箱体14,双向螺杆10的一端贯穿车体1并与箱体14的内壁轴承转动连接,双向螺杆10的一端且位于箱体14内套设固定有第二齿轮19,箱体14的中心内壁处轴承转动有转动杆17,转动杆17的表面套设固定有
第一齿轮18,可以起到使驱动电机16带动第一齿轮18和第二齿轮19转动的效果。
25.实施例2,如图1-6所示,上下两个孔洞5均固定有限位杆11,限位杆11的两端贯穿移动板9并与滑动连接,限位杆11的两端与方形槽4的内壁固定连接;双向螺杆10的两端螺纹方向相反,双向螺杆10的两端螺纹与移动板9内部螺纹相适配;通孔2的内部且位于底部固定有转动传感器13,通孔2的内部且位于转动传感器13的上方转动有转动柱6,转动柱6的顶部固定有转动盘7;移动板9的一端固定有耐磨板12,耐磨板12的一侧壁与转动柱6紧贴;箱体14的一侧壁固定有电机箱15,电机箱15的内部固定有驱动电机16,驱动电机16的输出端贯穿箱体14并与转动杆17的一端固定连接。
26.其整个实施例2达到的效果为,通过上下两个孔洞5均固定有限位杆11,限位杆11的两端贯穿移动板9并与滑动连接,限位杆11的两端与方形槽4的内壁固定连接,可以起到对移动板9移动的效果,再通过双向螺杆10的两端螺纹方向相反,双向螺杆10的两端螺纹与移动板9内部螺纹相适配,可以起到带动移动板9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的效果,再通过通孔2的内部且位于底部固定有转动传感器13,通孔2的内部且位于转动传感器13的上方转动有转动柱6,转动柱6的顶部固定有转动盘7,可以起到当转动柱6转动过快时转动传感器13会把信号传递给驱动电机16的效果,再通过移动板9的一端固定有耐磨板12,耐磨板12的一侧壁与转动柱6紧贴,可以起到阻止转动柱6转动过快的效果,再通过箱体14的一侧壁固定有电机箱15,电机箱15的内部固定有驱动电机16,驱动电机16的输出端贯穿箱体14并与转动杆17的一端固定连接,可以起到使驱动电机16带动第一齿轮18和第二齿轮19转动的效果。
27.工作原理:当转动盘7带动转动柱6转动过快速时,通过转动传感器13传递信号给驱动电机16,驱动电机16的输出端带动转动杆17转动,转动杆17转动转动带动第一齿轮18转动,第一齿轮18转动带动第二齿轮19转动,第二齿轮19转动带动双向螺杆10转动,双向螺杆10转动带动移动板9移动,移动板9带动推动板8挤压耐磨板12,耐磨板12挤压转动柱6,从而可以达到吊车在使用时发生意外情况时紧急制动的作用。
2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