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线用多功能翻门缩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40702发布日期:2023-01-06 20:43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线用多功能翻门缩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线灌装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自动线用多功能翻门缩口装置。


背景技术:

2.自动灌装线的翻门缩口装置是物料与物料袋衔接的主要机构,翻门缩口装置的适应场景的多样性直接影响着灌装自动线的功能。如专利:cn2017109523728公开了一种放料门可升降的翻门缩口装置,包括有位于灌装线放料斗下方筒两侧的抓手,抓手包括有可翻转且可开合的夹爪,夹爪的开合由其上方的夹爪气缸驱动,夹爪的翻转由上方的缩口组件驱动,筒的另外两侧安装有相互对应的开袋吸盘,开袋吸盘的上方分别安装有可升降的翻门组件,翻门组件由其上方的翻门升降气缸驱动,翻门组件包括有两可翻转的门,门的翻转由其上方的翻门气缸驱动,门的外侧分别安装有夹袋组件,夹袋组件包括有夹袋座,所述夹袋座的开合通过其上方的夹袋气缸驱动。其虽然能够满足灌装要求,但自动线受翻门缩口的局限导致灌装线功能的单一,如果想灌装不同规格的物料就需要不同的灌装线需要更多的场地,导致灌装企业重资产状态。
3.因此,如何改善现有灌装线翻门缩口的局限,导致灌装线功能单一占用空间过大是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自动线用多功能翻门缩口装置,采用双翻门缩口装置设计,两个翻门缩口分别兼容5公斤以下(包含5公斤)物料袋型,另一翻门缩口兼容5公斤(包含5公斤)以上物料袋型,这样一套灌装线就可以基本满足所有包装需求,节约了设备成本和场地占用。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自动线用多功能翻门缩口装置,包括有框架,框架下方安装有一组兼容5公斤及 5公斤以下物料袋型的第一翻门机构和第一缩口机构和一组兼容5公斤及5公斤以上物料袋型的第二翻门机构和第二缩口机构,第一翻门机构和第二翻门机构分别通过连接单元安装在框架的底端部,且第一翻门机构和第二翻门机构的正上方分别设置有进料筒,进料筒的底端延伸至第一翻门机构和第二翻门机构的进料通道的上端口处,第一翻门机构和第二翻门机构的两侧框架底端分别设置有可摆动的连接轴,连接轴的中部分别通过气缸尾座支架连接有缩口组件,缩口组件两两为一组分别构成第一缩口机构和第二缩口机构,同组中缩口组件的抓手相对均朝向对应的翻门机构设置,连接轴的摆动通过一侧的夹持摆动机构同步驱动。
7.框架包括有顶板,顶板的前后端分别设有前边梁和后边梁,顶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端部纵梁。
8.连接单元包括有位于框架的两端部下方两两为一组并列设置的连接轴二,连接轴
二上分别安装有安装支架,安装支架的内侧均铺设有导轨,导轨上分别滑动安装有用于连接第一翻门机构和第二翻门机构的滑块。
9.第一翻门机构和第二翻门机构的结构相同,分别包括有与滑块连接的侧板,侧板的上端部之间连接有上框架,上框架通过接头与上方的框架铰接连接,上框架下方的侧板之间分别通过驱动轴连接有外门和内门,内门卡在外门内且内门的上端部卡合构成进料通道,外门和内门的翻转通过翻门气缸驱动,外门和内门的底端部外侧分别设置有配合外门和内门翻门动作的夹袋板。
10.上框架包括有两侧板二,侧板二的上端部之间通过两侧的端板连接固定,端板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有进料筒,外门和内门的上端分别通过驱动轴转动连接在对应的侧板二上,外门和内门绕驱动轴的转动以及夹袋板的动作分别通过其外侧的气缸驱动组件驱动。
11.外门和内门的上端部外侧面分别焊接有垫板,垫板的一侧均焊接有长支耳,另一侧均焊接有连接板一,垫板与连接板一竖向平行设置,驱动轴包括有驱动轴一和驱动轴二,长支耳与连接板一的上端部之间转动安装有驱动轴一,长支耳与连接板一的下端部之间转动安装有驱动轴二。
12.气缸驱动组件包括有多位气缸和夹袋气缸,夹袋气缸安装在长支耳侧,夹袋气缸的缸体端安装在上方的端板底端面上,夹袋气缸的活塞杆端与下方的长支耳连接;连接板一侧的驱动轴一上焊接有连接支座,连接板一侧的驱动轴二上安装有连接板二,连接板二与连接支座之间通过销轴安装有驱动驱动轴二动作的夹袋气缸。
13.外门和内门的下端部外侧分别通过安装件安装有夹袋板,安装件与驱动轴二之间焊接有摆板二,摆板二和连接板二之间通过支撑杆连接,且支撑杆位于驱动轴二的下方,安装件为一槽形件焊接在摆板二和连接板二的下端,夹袋板安装在安装件的槽内,安装件的中部外侧安装有检测装置。
14.夹持摆动机构包括有安装在翻门机构两连接轴之间的安装板,安装板的底端设有安装套,安装套的中部安装有摆杆,安装套的后端面安装有双摆板,同侧的连接轴端部分别安装有摆板一,摆板一的底端分别通过连接杆与双摆板传动连接,摆杆的传动通过一侧的气缸驱动。
15.安装套前端部的摆杆上通过压板压装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上端部与气缸的活塞杆伸出端传动连接。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采用双翻门缩口装置设计,两组翻门缩口分别兼容5公斤以下(包含5公斤)物料袋型,另一翻门缩口兼容5公斤(包含5公斤)以上物料袋型。根据物料包装要求,当物料包装规格较小时,选用小翻门缩口和小型物料包装袋,启动第一翻门缩口装置。当物料包装规格较大时,选用大翻门缩口和大型物料包装袋,启动第一翻门缩口装置;当只生产5公斤的物料时可以进行双工位生产。这样一套灌装线就可以基本满足所有包装需求,节约了设备成本和场地占用。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24.图7为图5中的a-a局部剖视图;
25.图8为夹持摆动机构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26.图9为去除前边梁后的立体示意图;
27.图10为气缸尾座支架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28.图11为抓手的立体示意图;
29.图12为抓手的局部剖视立体示意图;
30.图13为第一翻门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31.图14为缩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2.图15为图14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3.附图标记:
34.1、框架;100、顶板;101、前边梁;102、端部纵梁;103、安装支架;104、连接轴二;105、后边梁;106、导轨;107、滑块;108、连接块;2、连接轴;200、摆板一;201、轴套;202、安装座;203、轴;204、衬套;3、夹持摆动机构;300、安装板;301、加强筋;302、安装套;303、双摆板;304、连接杆;305、轴承;306、摆杆;307、连接板; 308、压板;309、气缸;310、气缸连接座;311、气缸尾座;4、抓手;400、夹紧气缸; 401、固定板;402、连接座;403、侧板;404、连接件;405、转动件;406、夹爪;407、转轴;408、短轴;5、第一翻门机构;500、侧板;501、上框架;502、外门;503、内门; 504、鱼眼接头;505、接头;506、轴;507、夹袋板;508、进料筒;509、导料筒;6、第二翻门机构;7、进料筒;5011、侧板二;5012、端板;8、驱动轴;801、驱动轴一; 802、驱动轴二;9、气缸驱动组件;901、多位气缸;902、夹袋气缸;2022、垫板;2023、长支耳;2024、连接板一;2025、连接支座;2026、连接板二;2027、安装件;2028、摆板二;2029、支撑杆;2030、检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6.参见附图1-15;
37.一种自动线用多功能翻门缩口装置,包括包括有框架,框架1下方安装有一组兼容5 公斤及5公斤以下物料袋型的第一翻门机构5和第一缩口机构和一组兼容5公斤及5公斤以上物料袋型的第二翻门机构6和第二缩口机构,第一翻门机构5和第二翻门机构6分别通过连接单元安装在框架1的底端部,且第一翻门机构5和第二翻门机构6的正上方分别设置有进料筒7,进料筒7的底端延伸至第一翻门机构5和第二翻门机构6的进料通道的上端口处,第一翻门机构5和第二翻门机构6的两侧框架1底端分别设置有可摆动的连接轴2,连接轴2的中部分别通过气缸尾座支架连接有缩口组件,缩口组件两两为一组分别构成第一缩
口机构和第二缩口机构,同组中缩口组件的抓手4相对均朝向对应的翻门机构设置,连接轴2的摆动通过一侧的夹持摆动机构3同步驱动。
38.其中,框架1包括顶板100、前边梁101、端部纵梁102、安装支架103、连接轴二104、后边梁105、导轨106、滑块107、连接块108;
39.进一步,顶板100水平置于框架1的上面;前边梁101垂直设置与顶板100的前下侧;端部纵梁102为槽形件,在本实用新型中有三件分别置于顶板100的两端和中间的下侧;安装支架103置于顶板100下侧的第一翻门机构5、第二翻门机构6的两侧;后边梁105 垂直设置与顶板100的后下侧;导轨106安装在安装支架103的内侧;滑块107安装在导轨106上;连接块108安装在顶板100的下侧和前后边梁的内侧起到前后边梁与顶板连接的作用。
40.其中,气缸尾座支架包括摆板一200、轴套201、安装座202、轴203、衬套204;
41.进一步,摆板一200垂直于轴套201并焊接在轴套201的一端;轴套201为一中空的管件;安装座202焊接在轴套201的中间位置;转轴203穿过轴套201其两端用台阶式衬套204与轴套201连接两端用螺钉固定在前边梁101和后边梁105上。
42.其中,夹持摆动机构3包括安装板300、加强筋301、安装套302、双摆板303、连接杆304、轴承305、摆杆306、连接板307、压板308、气缸309、气缸连接座310、气缸尾座311;
43.进一步地,安装板300安装在前边梁101外侧,其下端焊接有轴套302其侧边中间位置焊接有加强筋301;加强筋301垂直于安装板300和轴套302并与之焊接;安装套302 为一中空管件焊接在安装板300和加强筋301的下端;双摆板303安装在摆杆306的一端,其两端分别连接有连接杆304;连接杆304为一个两端带卡槽的接头和中间为双头螺栓的结构件,进一步地其两端开槽分别与双摆板303连接另一端与摆板一200连接;轴承305 有两件安装在轴套302内腔其内孔安装有摆杆306;摆杆306为一台轴,一端安装有双摆板303另一端安装有连接板307并用压板308固定;连接板307为一端带开槽一端为平板的板件,其槽内用销连接气缸309的鱼眼接头,另一端用压板308与摆杆306一端固定;压板308用螺母固定在摆杆306的一端;气缸309尾部用气缸尾座311安装在气缸连接座 310上,其导杆端用鱼眼接头与连接板307连接;气缸连接座310是固定在前边梁101外侧;气缸尾座311为一中间带支耳的结构件,支耳与气缸连接座310连接,其上安装有气缸309。
44.抓手4夹紧气缸400、固定板401、连接座402、侧板403、连接件404、转动件405、夹爪406、转轴407、短轴408;
45.进一步地,夹紧气缸400安装在抓手4的固定板401上侧,其导杆端安装有连接件404;固定板401下侧安装有连接座402;连接座402两侧分别安装有侧板403;侧板403安装在连接座402的两侧;转动件405一端与连接件404连接另一端与夹爪406连接;夹爪406 中间位置用转轴407固定在侧板403上;转轴407两端与两个侧板403连接;短轴408安装在转动件405和夹爪406的连接位置。
46.第一翻门机构5包括侧板500、上框架501、外门502、内门503、鱼眼接头504、接头505、轴506、夹袋板507、进料筒508、导料筒509;
47.进一步地,侧板500有两件分别安装在上框架501的两侧并与之垂直设置;上框架501 安装在翻门机构的上侧;外门502安装在上框架501的下侧并置于两侧板500之间;内门 506安装在上框架501的下侧并置于两侧板500之间,其左右两侧在外门506的内侧;鱼眼接头504用轴506安装在接头505上;接头505安装在上框架501的上侧两端面处;轴 506安装在
鱼眼接头504和接头505的连接处;夹袋板507一端与气缸导杆端连接另一端与门外侧平行;进料筒508用法兰安装在顶板100上侧;导料筒509焊接在进料筒508的下侧。
48.进一步,上框架501包括有两侧板二5011,侧板二5011的上端部之间通过两侧的端板5012连接固定,端板5012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有进料筒7,外门502和内门503的上端分别通过驱动轴8转动连接在对应的侧板二5011上,外门502和内门503绕驱动轴8 的转动以及夹袋板507的动作分别通过其外侧的气缸驱动组件9驱动。外门502和内门503 的上端部外侧面分别焊接有垫板5022,垫板5022的一侧均焊接有长支耳5023,另一侧均焊接有连接板一5024,垫板5022与连接板一5024竖向平行设置,驱动轴8包括有驱动轴一801和驱动轴二802,长支耳5023与连接板一5024的上端部之间转动安装有驱动轴一 801,长支耳5023与连接板一5024的下端部之间转动安装有驱动轴二802。
49.气缸驱动组件9包括有多位气缸901和夹袋气缸902,多位气缸901其导杆伸出和收缩的位置是可以根据控制停留在不同位置,夹袋气缸902安装在长支耳5023侧,夹袋气缸5023的缸体端安装在上方的端板5012底端面上,夹袋气缸902的活塞杆端与下方的长支耳5023连接;连接板一5024侧的驱动轴一801上焊接有连接支座5025,连接板一5024侧的驱动轴二802上安装有连接板二5026,连接板二5026与连接支座5025之间通过销轴安装有驱动驱动轴二802动作的夹袋气缸902。外门502和内门503的下端部外侧分别通过安装件5027安装有507,安装件5027与驱动轴二802之间焊接有摆板二5028,摆板二 5028和连接板二5026之间通过支撑杆5029连接,且支撑杆5029位于驱动轴二802的下方,安装件5027为一槽形件焊接在摆板二5028和连接板二5026的下端,夹袋板507安装在安装件5027的槽内,安装件5027的中部外侧安装有检测装置5030。
50.多位气缸901对外门502和内门503的具体工作方式:外门502和内门503通过驱动轴一801和驱动轴二802安装在上框架3的两侧板二5011之间,并围绕轴向上或向下翻转;其翻转动作由多位气缸901驱动,多位气缸901的尾部安装固定在上框架3的两侧板二5011的内侧其导杆端用鱼眼接头和轴销焊接在外门502和内门503上的长支耳5027连接。
51.夹袋气缸902导杆收缩带动连接板5026二以及夹袋板507、安装件5027、摆板二5028 等结构件围绕驱动轴二向上翻转;此时,多位气缸901的导杆全部伸出推动长支耳5023 使外门502向下翻转;同时安装在内门503上的多位气缸的导杆也伸出推动内门503向下翻转并与外门502相贴合。同时外门502和内门503的内侧与导料筒7的下侧v字形贴合与导料筒7形成下端封闭的腔体。此时套袋机构将物料袋套入到两闸门形成的v字形外侧,此时夹袋气缸902伸出带动夹袋板507向下翻转夹紧物料袋的两面,当夹紧物料袋后多位气缸901导杆根据物料袋口规格进行收缩将外门502和内门503开到适合位置,此时物料通过导料筒7进入到物料袋里完成包装。当然物料也可以提前放入到外门502和内门503 和导料筒2形成的下端封闭的腔体内,当物料袋夹紧后直接向物料袋放料完成灌装。
52.第二翻门机构6结构与第一翻门机构5相同,在此不作进一步赘述,其尺寸根据物料袋型大于第一翻门机构5。
53.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54.故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各种等同变换,均为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