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42757发布日期:2022-11-11 18:51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电池包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装结构。


背景技术:

2.现有电池包结构如图1所示,该电池包包括一个规则的长方体形状的电池主体100a以及凸设于电池主体100a的电池主体顶面1011的电池副体100b,电池副体100b呈楔形结构。目前对于该形状的电池包需要使用瓦楞纸箱,同时在纸箱内简单填充多个epe或者使用粘胶的epe槽作为缓冲结构,以保护产品。
3.然而,epe作为发泡成型材料,占用空间大而导致运输成本增加;同时epe在回收处理过程中需要花费较高的成本。因此,开发一款能够对该电池包提供稳定支撑且环保易回收处理的缓冲包装结构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包装结构,以提供一款针对电池包能够稳定支撑、且环保易回收处理的缓冲包装结构。
5.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电池包装结构,用于保护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包括一个长方体形状的电池主体以及凸设于所述电池主体的电池主体顶面的电池副体,所述电池副体呈楔形结构,所述电池包装结构包括:
7.第一内衬,由第一瓦楞纸折成;
8.第二内衬,由第二瓦楞纸折成;
9.第三内衬,由第三瓦楞纸折成;以及
10.第四内衬,由第四瓦楞纸折成,其中:
11.所述第一内衬的底部设为下支撑面,所述第一内衬的顶部和所述第二内衬的底部沿竖直方向插接后形成第一收容区,所述第一收容区用于支撑和限位所述电池主体的底部;
12.所述第三内衬的顶部设为上支撑面,所述第三内衬的底部和所述第四内衬的顶部沿竖直方向插接后形成第二收容区,所述电池副体和所述电池主体顶面限位设置于所述第二收容区中。
13.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内衬包括:
14.第一内衬底座;
15.两个第一内衬支架,相互平行并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内衬底座,所述第一内衬支架的顶部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的槽底设有向所述第一内衬底座延伸的第一卡槽。
1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瓦楞纸设有沿第一方向排列的两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上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边缘上均设有两个沿所述第一方向外侧
延伸的第一副孔;
17.所述第一瓦楞纸上设有多条折线,所述第一瓦楞纸通过所述折线翻折后,所述第一边缘设置为所述第一限位槽的槽底,同一所述第一通孔上相对置的两条所述第一边缘上的所述第一副孔形成所述第一卡槽。
18.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内衬包括:
19.第二内衬顶座,其中部设有顶座孔;
20.两个垂直于所述第二内衬顶座且相互平行的第二内衬支架,第二内衬支架包括两条第一纵梁及之间的第一横梁,所述第一纵梁的上端连接在所述顶座孔的一侧,所述第一横梁的下边缘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用于卡接所述第一卡槽中,其中:
21.所述第一内衬和所述第二内衬相卡接时,所述第一限位槽的槽底、所述第一纵梁的内边缘、所述第一横梁的上边缘和所述顶座孔之间设置为所述第一收容区。
22.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瓦楞纸设有:
23.第二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二瓦楞纸的中部;
24.四个第三通孔,两两一组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沿第三方向的两侧,每组两个所述第三通孔沿垂直于所述第三方向的第四方向排列;
25.两个第四通孔,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通孔背离所述第二通孔的一侧;
26.所述第二瓦楞纸设有多条折线,所述第二瓦楞纸根据所述折线弯折后,所述第二通孔的中部以及两个所述第四通孔的远离向外侧部分组成所述顶座孔,所述第三通孔形成所述第二卡槽。
27.作为优选,所述第三内衬包括:
28.第三内衬顶座;
29.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三内衬支架,第三内衬支架垂直于所述第三内衬顶座的底面,每个所述第三内衬支架的下边缘均设有两个第三卡槽。
30.作为优选,所述第三瓦楞纸设有沿第五方向排列的两组第五通孔,每组第五通孔包括沿垂直于所述第五方向的第六方向排列的两个,所述第三瓦楞纸设有多条折线,所述第三瓦楞纸根据所述折线弯折后,每个所述第五通孔形成一个所述第三卡槽。
31.作为优选,所述第四内衬包括:
32.第四内衬底座,设有底座孔;
33.两个相互平行且垂直于所述第四内衬底座的第四内衬支架,所述第四内衬支架包括两条第二纵梁及之间的第二横梁,第二纵梁连接在所述底座孔的一侧,所述第二横梁的上边缘设有第四卡槽,所述第四内衬支架的内侧设有用于卡接所述电池副体的卡孔,所述卡孔与所述底座孔相互连通,所述第四卡槽用于卡接所述第三卡槽中,其中:
34.所述第三内衬和所述第四内衬相卡接时,所述卡孔、所述第三内衬支架的下边缘和所述底座孔之间设置为所述第二收容区。
35.作为优选,所述第四瓦楞纸设有:
36.第六通孔,设置在所述第四瓦楞纸的中部,所述第六通孔设置为矩形的一对相邻直角边内凹形成的八边形结构,所述第六通孔设有沿第七方向对置的两个第一内凹直角边;
37.四个第七通孔,两两一组分别设置在所述第六通孔沿第七方向的两侧,每组两个
所述第七通孔沿垂直于所述第七方向的第八方向排列;
38.两个第八通孔,分别设置在两组所述第七通孔背离所述第六通孔的一侧,所述第八通孔设置为矩形的一个直角边内凹形成的六边形结构,所述六边形结构设有第二内凹直角边,所述第二内凹直角边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一内凹直角边沿所述第七方向对置;
39.所述第四瓦楞纸设有多条折线,所述第四瓦楞纸根据所述折线弯折后,所述第八通孔朝向所述第六通孔的部分和所述第六通孔的中部组成所述底座孔,所述第六通孔朝向其相邻的所述第八通孔的另一部分组成所述卡孔。
4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第一内衬的顶部和所述第二内衬的底部沿竖直方向插接后形成第一收容区,第一收容区用于支撑和限位电池主体的底部,第三内衬的底部和第四内衬的顶部沿竖直方向插接后形成第二收容区,电池副体和电池主体顶面限位设置于第二收容区,实现对电池包的保护和固定,各内衬均由瓦楞纸折成,在折成内衬前结构轻薄,方便存放,具有环保易回收处理的优势。
附图说明
41.图1是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
42.图2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装结构和图1所示的电池包配合的示意图;
43.图3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装结构中第一内衬的结构示意图;
44.图4是第一瓦楞纸的结构示意图;
45.图5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装结构中第二内衬的结构示意图;
46.图6是第二瓦楞纸的结构示意图;
47.图7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装结构中第三内衬的结构示意图;
48.图8是第三瓦楞纸的结构示意图;
49.图9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装结构中第四内衬的结构示意图;
50.图10是第四瓦楞纸的结构示意图。
51.图中:
52.100a-电池主体;100b-电池副体;1011-电池主体顶面;
53.1-第一内衬;10-第一瓦楞纸;11-第一内衬底座;12-第一内衬支架;121-第一限位槽;122-第一卡槽;100-第一通孔;101-第一边缘;102-第一副孔;
54.2-第二内衬;20-第二瓦楞纸;21-第二内衬顶座;22-第二内衬支架;210-顶座孔;220-第一纵梁;221-第一横梁;222-第二卡槽;200-第二通孔;201-第三通孔;202-第四通孔;
55.3-第三内衬;30-第三瓦楞纸;31-第三内衬顶座;32-第三内衬支架;321-第三卡槽;301-第五通孔;
56.4-第四内衬;40-第四瓦楞纸;41-第四内衬底座;42-第四内衬支架;410-底座孔;420-第二纵梁;421-第二横梁;422-第四卡槽;423-卡孔;401-第六通孔;4011-第一内凹直角边;402-第七通孔;403-第八通孔;4031-第二内凹直角边。
具体实施方式
5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
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5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9.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60.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6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包装结构,用于对图1所示的电池包提供包装保护。
62.结合图1和图2所示,电池包装结构包括第一内衬1、第二内衬2、第三内衬3和第四内衬4,第一内衬1由第一瓦楞纸10折成,第二内衬2由第二瓦楞纸20折成,第三内衬3由第三瓦楞纸30折成,第四内衬4由第四瓦楞纸40折成。
63.第一内衬1的底部设为下支撑面,第一内衬1的顶部和第二内衬2的底部沿竖直方向插接后形成第一收容区,第一收容区用于支撑和限位电池主体100a的底部。
64.第三内衬3的顶部设为上支撑面,第三内衬3的底部和第四内衬4的顶部沿竖直方向插接后形成第二收容区,电池副体100b和电池主体顶面1011限位设置于第二收容区中。
65.如图3所示,第一内衬1包括第一内衬底座11和两个第一内衬支架12。两个第一内衬支架12相互平行并垂直连接于第一内衬底座11,第一内衬支架12的顶部设有第一限位槽121,第一限位槽121的槽底设有向第一内衬底座11延伸的第一卡槽122。
66.如图4所示,第一瓦楞纸10设有沿第一方向排列的两个第一通孔100,第一通孔100上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边缘101上均设有两个沿第一方向外侧延伸的第一副孔102。
67.第一瓦楞纸10上设有多条折线(图4中虚线所示),第一瓦楞纸10通过折线翻折后,第一边缘101设置为第一限位槽121的槽底,同一第一通孔100上相对置的两条第一边缘101上的第一副孔102形成第一卡槽122。
68.如图5所示,第二内衬2包括第二内衬顶座21和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内衬支架22。
69.第二内衬顶座21的中部设有顶座孔210。
70.相互平行的两个第二内衬支架22垂直连接在第二内衬顶座21上,第二内衬支架22包括两条第一纵梁220及之间的第一横梁221,第一纵梁220的上端连接在顶座孔210的一侧,第一横梁221的下边缘设有第二卡槽222,第二卡槽222用于卡接第一卡槽122中。
71.第一内衬1和第二内衬2相卡接时,第一限位槽121的槽底、第一纵梁220的内边缘、第一横梁221的上边缘和顶座孔210之间设置为第一收容区。
72.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槽122和第二卡槽222相卡接时,第一横梁221的上边缘与第一限位槽121的槽底平齐,进而使电池主体100a能够受到“井”字支撑。
73.如图6所示,第二瓦楞纸20设有第二通孔200、四个第三通孔201和两个第四通孔202。
74.第二通孔200设置在第二瓦楞纸20的中部。
75.四个第三通孔201两两一组分别设置在第二通孔200沿第三方向的两侧,每组两个第三通孔201沿垂直于第三方向的第四方向排列。
76.两个第四通孔202分别设置在第三通孔201背离第二通孔200的一侧。
77.第二瓦楞纸20设有多条折线(图6中虚线),第二瓦楞纸20根据折线弯折后,第二通孔200的中部以及两个第四通孔202的远离向外侧部分组成顶座孔210,第三通孔201形成第二卡槽222。
78.如图7所示,第三内衬3包括第三内衬顶座31及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三内衬支架32。
79.第三内衬支架32垂直设置于第三内衬顶座31的底面,每个第三内衬支架32的下边缘均设有两个第三卡槽321。
80.如图8所示,第三瓦楞纸30设有沿第五方向排列的两组第五通孔301,每组第五通孔301包括沿垂直于第五方向的第六方向排列的两个,第三瓦楞纸30设有多条折线(图8虚线所示),第三瓦楞纸30根据折线弯折后,每个第五通孔301形成一个第三卡槽321。
81.如图9所示,第四内衬4包括第四内衬底座41及两个相互平行的第四内衬支架42。
82.第四内衬底座41设有底座孔410。
83.第四内衬支架42垂直连接在第四内衬底座41上,第四内衬支架42包括两条第二纵梁420及之间的第二横梁421,第二纵梁420连接在底座孔410的一侧,第二横梁421的上边缘设有第四卡槽422,第四内衬支架42的内侧设有用于卡接楔形副体102的卡孔423,卡孔423与底座孔410相互连通,第四卡槽422用于卡接第三卡槽321中。
84.第三内衬3和第四内衬4相卡接时,卡孔423、第三内衬支架32的下边缘和底座孔410之间设置为第二收容区。
85.如图10所示,第四瓦楞纸40设有第六通孔401、第七通孔402和第八通孔403。
86.第六通孔401设置在第四瓦楞纸40的中部,第六通孔401设置为矩形的一对相邻直角边内凹形成的八边形结构,第六通孔401设有沿第七方向对置的两个第一内凹直角边4011。
87.四个第七通孔402两两一组分别设置在第六通孔401沿第七方向的两侧,每组两个第七通孔402沿垂直于第七方向的第八方向排列。
88.两个第八通孔403分别设置在两组第七通孔402背离第六通孔401的一侧,第八通孔403设置为矩形的一个直角边内凹形成的六边形结构,六边形结构设有第二内凹直角边4031,第二内凹直角边4031与其相邻的第一内凹直角边4011沿第七方向对置。
89.第四瓦楞纸40设有多条折线(图10虚线所示),第四瓦楞纸40根据折线弯折后,第八通孔403朝向第六通孔401的部分和第六通孔401的中部组成底座孔410,第六通孔401朝向其相邻的第八通孔403的另一部分组成卡孔423。
90.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