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具化的简便施工电梯通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77974发布日期:2022-12-24 04:17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具化的简便施工电梯通道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施工电梯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具化的简便施工电梯通道。


背景技术:

2.施工电梯又叫施工升降机,是建筑中经常使用的载人载货施工机械。其独特的箱体结构可以使其乘坐起来既舒适又安全,施工电梯在工地上通常是配合塔吊使用。施工电梯为适应桥梁、烟囱等倾斜建筑施工的需要,它可以根据建筑物外形,将导轨倾斜安装,而吊笼保持水平,沿倾斜导轨架上下运行。
3.施工电梯的吊笼是与建筑物相互平行的,这导致吊笼是与建筑物之间会存在着一定的间隙,当人或货物从吊笼中移动到建筑物上时,存在着从间隙处掉落的风险,而之间在建筑物上构建连接平台,当建筑完成后,还需要将连接平台拆卸,而现有的连接平台构建方法是在吊笼每层停靠的位置搭设脚手架式平台,脚手架平台的搭设过程非常复杂,这样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
4.授权公告号为cn215710947u的文件公开了施工电梯进出口平台设置,其具有两根竖直布置并固定于建筑墙体上进出口内的稳定支撑立杆,两稳定支撑立杆之间共同接有三角支撑平台和进出口斜坡马道;其中进出口斜坡马道一端可转动铰接两稳定支撑立杆的下部位置,进出口斜坡马道另一端经膨胀螺栓固定于相应的楼层面上;三角支撑平台伸出建筑墙体外侧,并与进出口斜坡马道衔接。
5.该装置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施工效率,但是至少还具有以下缺陷:当施工建筑为几十层的高楼时,每层楼面都需安装固定一个三角支撑平台和一个进出口斜坡马道,同样会花费不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需要一种简便施工电梯通道,既可以解决吊笼与建筑物之间间隙的问题,又可以更快速方便地搭建通道。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具化的简便施工电梯通道,通过设置支撑板单元、扶手单元、调节轮单元、固定单元的方式,既解决了吊笼与建筑物之间间隙的问题,又可以更快速方便地搭建通道,具有施工效率高、安全性高、经济效益好、灵活性强的优点。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8.一种工具化的简便施工电梯通道,包括设置在吊笼底板上并与吊笼底板铰接的支撑板单元、设置在所述支撑板单元上的扶手单元、设置在所述吊笼上并通过与所述扶手单元连接的方式用于带动所述支撑板单元翻转的调节轮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吊笼内侧上并用于放置所述扶手单元的固定单元。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支撑板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吊笼底板侧端上的支撑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并用于与所述吊笼底板连接的铰接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
撑板两端上并用于插入所述扶手单元的至少两个安装孔。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扶手单元包括扶手本体、设置在所述扶手本体下端并用于插入所述安装孔内的固定柱、设置在所述扶手本体上的定位孔、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并与所述定位孔对应的固定孔、以及穿过所述定位孔并与所述固定孔连接的定位柱。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调节轮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吊笼上端的定滑轮、设置在所述吊笼内部的控制轮、以及一端与所述控制轮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定滑轮并与定位柱连接的提拉绳。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调节轮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提拉绳靠近所述定位柱一侧上的限位套。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扶手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定位柱上端并用于限位固定所述提拉绳的限位板。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固定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吊笼内侧板上并用于放置所述扶手本体的容置槽、设置在所述容置槽槽底面上并用于插入所述固定柱的定位槽。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支撑板包括一侧设置有所述铰接件,异于所述铰接件的相对两侧设置有所述安装孔的框体、设置在所述框体上的支撑杆、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端的平板。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支撑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框体远离所述铰接件一侧上的斜板。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支撑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框体两端上的固定块、以及两端与所述固定块连接并用于安装所述斜板的铰接杆。
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板单元与吊笼铰接连接的方式实现了支撑板单元与吊笼共同升降的目的,并且在达到预定施工楼层后,即可通过翻转支撑板单元与楼面连接,只需一个支撑板单元,就可以达到既解决吊笼与楼层之间的间隙,又可快速拆卸安装通道的效果,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20.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轮单元的设置避免了工人需要在吊笼边缘翻转支撑板单元的危险情况,既省事省力,而且安全性更高。
21.本实用新型通过扶手单元的设置提高了支撑板单元在作为通道时的安全性,而且可以拆下扶手单并置于固定单元内,也提高了扶手单元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22.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3.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24.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扶手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25.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调节轮单元以及固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26.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调节轮单元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7.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28.附图说明:吊笼a、支撑板单元1、支撑板101、框体101a、支撑杆101b、平板101c、斜板101d、固定块101e、铰接杆101f、铰接件102、安装孔103、扶手单元2、扶手本体201、固定柱202、定位孔203、固定孔204、定位柱205、限位板206、调节轮单元3、定滑轮301、控制轮302、提拉绳303、限位套304、固定单元4、容置槽401、定位槽402。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
29.一种工具化的简便施工电梯通道,如附图1-6所示,包括设置在吊笼a底板上并与吊笼a底板铰接的支撑板单元1、设置在所述支撑板单元1上的扶手单元2、设置在所述吊笼a上并通过与所述扶手单元2连接的方式用于带动所述支撑板单元1翻转的调节轮单元3、以及设置在所述吊笼a内侧上并用于放置所述扶手单元2的固定单元4。
30.本实施例相较于现有技术的优点至少包括:第一,通过支撑板单元1与吊笼a铰接连接的方式实现了支撑板单元1与吊笼a共同升降的目的,并且在达到预定施工楼层后,即可通过翻转支撑板单元1与楼面连接,达到了既解决吊笼a与楼层之间的间隙,又可快速拆卸安装通道的效果,而且只需一个支撑板单元1即可完成,经济效益得到提高;第二,扶手单元2的设置提高了支撑板单元1在作为通道时的安全性;第三,调节轮单元3的设置避免了工人需要在吊笼a边缘翻转支撑板单元1的危险情况,而是通过转动调节轮单元3最终带动所述支撑板单元1进行翻转,既省事省力,而且安全性更高;第四,当支撑板单元1需要完全翻转与吊笼a底面重叠时/需要运输超过扶手单元2间距的物件时,可以拆下所述扶手单元2并置于固定单元4内,提高扶手单元2设置的灵活性。
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单元1包括设置在所述吊笼a底板侧端上的支撑板101、设置在所述支撑板101上并用于与所述吊笼a底板连接的铰接件102、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板101两端上并用于插入所述扶手单元2的至少两个安装孔103。其中,所述支撑板101包括一侧设置有所述铰接件102,异于所述铰接件102的相对两侧设置有所述安装孔103的框体101a、设置在所述框体101a上的支撑杆101b、设置在所述支撑杆101b上端的平板101c、设置在所述框体101a远离所述铰接件102一侧上的斜板101d、设置在所述框体101a两端上的固定块101e、以及两端与所述固定块101e连接并用于安装所述斜板101d的铰接杆101f。
32.其中,所述铰接件102可以选择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铰链或者其他可以实现180
°
或其以上的铰接部件即可,故不再赘述。所述框体101a和支撑杆101b由方管连接形成,所述平板101c为钢板,并且其在铺设在所述框体101a上后,其上表面与框体101a上表面不会形成不利于人员通行或者输送车通行的阶面;所述斜板101d用于全部搭接在楼面上,并起到进出口斜坡的作用,有利于人员通行或者输送车通行;所述固定块101e以及铰接杆101f则是用于提高斜板101d转动角度的灵活性,也可以选择本领域常用的其他形式的铰接结构,故不再赘述。
3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扶手单元2包括扶手本体201、设置在所述扶手本体201下端并用于插入所述安装孔103内的固定柱202、设置在所述扶手本体201上的定位孔203、设置在所述支撑板101上并与所述定位孔203对应的固定孔204、以及穿过所述定位孔203并与所述固定孔204连接的定位柱205。
34.其中,扶手本体201通过固定柱202与定位孔203插接的方式实现扶手单元2与支撑板单元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方式;所述定位柱205与所述固定孔204则为螺接结构,目的是可以使得调节轮单元3可以通过提拉所述定位柱205的方式即可带动整个支撑板单元1进行翻转或者与所述吊笼a底板的夹角角度发生变化,以达到不同的效果。
3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轮单元3包括设置在所述吊笼a上端的定滑轮301、设置在所述吊笼a内部的控制轮302、一端与所述控制轮302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定滑轮301并与定位柱205连接的提拉绳303、以及设置在所述提拉绳303靠近所述定位柱205一侧上的限位套304。所述扶手单元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定位柱205上端并用于限位固定所述提拉绳303的限位板206。
36.其中,所述限位套304主要用于限定所述调节轮单元3对所述支撑板单元1的最大调节角度;所述限位板206则用于避免提拉绳303脱落。
37.所述固定单元4包括设置在所述吊笼a内侧板上并用于放置所述扶手本体201的容置槽401、设置在所述容置槽401槽底面上并用于插入所述固定柱202的定位槽402。
38.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包括:
39.闲置模式:即支撑板101完全与吊笼a底板重叠,扶手单元2置于固定单元4内,调节轮单元3也未与扶手单元2进行连接。
40.工作模式:当吊笼a升高到预定楼层后,首先在底层或者较低高度就完成扶手单元2与支撑板单元1的连接,以及扶手单元2与调节轮单元3的连接,连接完成后,会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吊笼a在上升过程中或结束工作下降过程中,控制调节轮单元3提拉扶手单元2从而使支撑板单元1与吊笼a底板之间的夹角在90
°
左右,此时,扶手单元2插入到固定单元4内与吊笼a内侧面贴合,支撑板单元1可以作为吊笼a出口的防护板;第二,吊笼a达到预定楼层后,控制调节轮单元3使支撑板单元1与吊笼a底板之间的夹角在180
°
左右,并且保证支撑板单元1的另一端与楼面层表面稳固搭接(也可增设固定结构加强固定),此时扶手单元2起到防护的作用,支撑板单元1作为通道用于使工作人员和物料在楼层与吊笼a之间移动。
41.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