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卷装置及自动换卷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39468发布日期:2023-02-17 21:15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放卷装置及自动换卷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造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放卷装置及自动换卷设备。


背景技术:

2.在锂电池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将多个卷绕料带(例如阴极片、隔膜及阳极片等)进行卷绕形成电芯。卷绕料带的来料往往是料卷,需要利用放卷装置装载料卷,并带动料卷转动而放卷输出卷绕料带。
3.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上料频率,放卷轴需要同时装载多个料卷,放卷轴上具有一放卷装载位。放卷轴上的料卷能够被逐一的推送至装载位上,从而跟随放卷轴转动而放卷。然而,当放卷轴旋转放卷时,正在放卷的料卷容易与其它部件或料卷发生干涉,导致放卷不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当放卷轴旋转放卷时,正在放卷的料卷容易与其它部件或料卷发生干涉,导致放卷不安全的问题,提供一种改善上述缺陷的放卷装置及自动换卷设备。
5.一种放卷装置,包括放卷机构,所述放卷机构包括:
6.放卷组件,包括承载座、承载轴及放卷轴;所述承载轴安装在所述承载座上,用于沿轴向承载一个或多个料卷;所述放卷轴同轴地设置在所述承载轴上,且具有安装段及放卷段,所述放卷轴相对所述承载轴绕自身轴线可旋转和沿自身轴向可移动,所述放卷轴相对所述承载轴沿轴向移动地过程中,能够带动所述放卷段与所述承载轴沿轴向对接或分离;及
7.拨料组件,用于拨动所述承载轴上的料卷向所述放卷段移动。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放卷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承载座上的放卷驱动组件;所述承载轴为中空轴,所述放卷轴穿设在所述承载轴内,且所述放卷段由所述承载轴的一端穿出,所述安装段背离所述放卷段的一端与所述放卷驱动组件驱动连接,所述放卷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放卷轴沿轴向移动或绕自身轴线旋转。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放卷驱动组件包括分离座、旋转驱动件及分离驱动件;
10.所述分离座沿所述承载轴的轴向可移动地连接在所述承载座上,所述旋转驱动件安装在所述分离座上,且与所述安装段驱动连接;所述分离驱动件安装在所述承载座上,且与所述分离座驱动连接。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放卷驱动组件还包括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安装在所述旋转驱动件的驱动端,所述从动齿轮安装在所述安装段,并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放卷组件还包括止挡结构,所述止挡结构包括止挡块;
13.所述承载轴靠近所述放卷段的一端的周向侧面上具有安装槽,所述止挡块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且可受控地沿所述承载轴的径向移动至止挡位置和上料位置;
14.所述止挡块位于所述止挡位置时,凸出于所述承载轴的周向侧面;所述止挡块位于所述上料位置时,缩回至所述承载轴内。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止挡结构还包括第一楔形块、第二楔形块及止挡驱动件,所述第一楔形块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且具有一相对所述承载轴的轴向倾斜的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二楔形块与所述第一倾斜面滑动配合,并与所述止挡块沿所述承载轴的径向抵接;
16.所述止挡驱动件安装在所述承载座或承载轴上,且与所述第二楔形块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楔形块沿所述承载轴的轴向移动。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止挡结构还包括限位块及弹性件,所述限位块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并与所述止挡块滑动配合,且当所述止挡块移动至所述止挡位置时与所述止挡块限位抵接;
18.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止挡块和所述限位块连接,以提供使得所述止挡块具有朝向所述上料位置的移动趋势的预紧力。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放卷机构还包括纠偏组件,所述纠偏组件包括纠偏底板及纠偏驱动件;
20.所述承载座沿所述承载轴的轴向可移动地连接在所述纠偏底板上,所述纠偏驱动件设置在所述纠偏底板上,且与所述承载座驱动连接。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放卷组件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承载座或承载轴上的连接驱动块,所述连接驱动块用于与导向装置的切换机构连接或分离。
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拨料组件包括拨料驱动组件及安装在所述拨料驱动组件的驱动端的拨料叉;
23.所述拨料叉具有一延伸至所述承载轴处的拨料端,所述拨料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拨料叉沿所述承载轴的轴向移动,以使所述拨料端拨动所述承载轴上的料卷向所述放卷段移动。
24.一种自动换卷设备,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放卷装置。
25.上述放卷装置及自动换卷设备,当需要放卷时,首先,控制放卷轴沿轴向移动,直至带动放卷段与承载轴沿轴向对接。然后,利用拨料组件将承载轴上的备用料卷向放卷段拨动,直至一个备用料卷到达放卷段上。再然后,控制放卷轴沿轴向移动,直至带动放卷段与承载轴分离。最后,控制放卷轴相对承载轴旋转,从而带动放卷段旋转,进而带动放卷段上的备用料卷旋转而实现放卷。如此,利用放卷段能够与承载轴轴向对接或分离,来实现向放卷段上料且旋转放卷。放卷轴旋转放卷的过程中,放卷段与承载轴分离,从而避免了承载轴和承载轴上的备用料卷对放卷轴的放卷段的放卷运动造成干涉,提高放卷过程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自动换卷设备的主视图(省略了备胶机构);
27.图2为图1所示的自动换卷设备的侧视图(省略了备胶机构);
28.图3至图7为图1所示的自动换卷设备的自动换卷过程的演示图;
29.图8为工作料带和备用料带的接带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9为图1所示的自动换卷设备的起头处理装置的拾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1.图10为图9所示的拾取机构夹取备用料带上的料带起头端的结构示意图;
32.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备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3.图12为图11所示的备胶机构的俯视图;
34.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料筒收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5.图14为图13所示的料筒收集机构沿a-a方向的剖视图;
36.图15为图13所示的料筒收集机构的俯视图;
37.图1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放卷装置和导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8.图17为图16所示的放卷装置的侧视图;
39.图18为图17所示的放卷装置的承载轴上的止挡块的装配结构图;
40.图19为图17所示的放卷装置的承载轴上的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的装配结构图;
41.图2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导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4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5.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6.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
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47.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48.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换卷设备,包括放卷装置、起头处理装置及接带装置。
49.请参阅图1,该放卷装置用于装载工作料卷a1(见图3)和备用料卷a2(见图3),并驱动该工作料卷a1向下游放卷输出工作料带b1。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工作料带b1和备用料带b2可以为隔膜,也就是说,工作料卷a1和备用料卷a2为隔膜料卷。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工作料带b1和备用料带b2也可为其它类型的料带,在此不作限定。
50.起头处理装置包括支撑机构21和拾取机构22。支撑机构21位于放卷装置的工作料卷a1和备用料卷a2之间。拾取机构22用于拾取放卷装置上的备用料卷a2的料带起头端b21,并牵引该料带起头端b21(见图3)到达支撑机构21与工作料卷a1之间,使得牵引出的备用料带b2绕经在支撑机构21上。
51.请参见图1至图3所示,接带装置包括任意一者携带胶带c的两个接带机构31。也就是说,两个接带机构31的其中一个携带胶带c时,其中另一个就不携带胶带c。携带有胶带c的接带机构31用于将该胶带c的第一部分与备用料带b2压紧至支撑机构21的一侧,使得胶带c的第一部分与备用料带b2粘接。另一个未携带胶带c的接带机构31用于将工作料带b1压紧至支撑机构21的相对的另一侧,并由该支撑机构21的上游侧(即如图5所示的支撑机构21的下侧)切断工作料带b1,且由支撑机构21的下游侧(即如图5所示的支撑机构21的上侧)将工作料带b1抵压至胶带c的第二部分上,使得工作料带b1与胶带c的第二部分粘接。此时,工作料带b1和备用料带b2与同一胶带c粘接,即实现了接带。
52.上述自动换卷设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初始时,放卷装置上装载有工作料卷a1和备用料卷a2,并驱动工作料卷a1旋转而向下游输送工作料带b1。为便于描述,将两个接带机构31分别命名为第一接带机构31a和第二接带机构31b。初始时,第一接带机构31a携带有胶带c。第二接带机构31b未携带胶带c。
53.请参见图3至图8所示,当工作料卷a1放卷完成时,需要进行自动换卷。首先,拾取机构22拾取放卷装置上的备用料卷a2的料带起头端b21,并牵引该料带起头端b21到达支撑机构21与工作料卷a1之间,使得被牵引出的备用料带b2绕经在支撑机构21上。此时,支撑机构21与备用料卷a2之间的备用料带b2为第一备用料带段b22(见图5),支撑机构21与料带起头端b21之间的备用料带b2为第二备用料带段b23(见图5)。然后,控制第一接带机构31a朝向支撑机构21运动,使得该第一接带机构31a将其上的胶带c的第一部分和第一备用料带段b22抵压在支撑机构21的一侧,即将胶带c的第一部分粘贴在备用料带b2上。再然后,控制第二接带机构31b朝向支撑机构21运动,使得该第二接带机构31b将工作料带b1和第二备用料
带段b23抵压在支撑机构21的另一侧。
54.再然后,控制第二接带机构31b由支撑机构21的上游侧将工作料带b1切断,控制第二接带机构31b由支撑机构21的下游侧将工作料带b1压紧在第一接带机构31a上的胶带c的第二部分上,使得工作料带b1与第一接带机构31a上的胶带c的第二部分粘接。此时,胶带c的第一部分与备用料带b2粘接,胶带c的第二部分与工作料带b1粘接,即备用料带b2和工作料带b1通过胶带c粘接在一起,从而实现接带。
55.再然后,控制第一接带机构31a和第二接带机构31b分别远离支撑机构21运动,以为下一次的自动换卷作准备。此时,放卷装置上的备用料卷a2切换为工作料卷a1,并被放卷装置驱动旋转而向下游继续放卷输出工作料带b1。并且,放卷装置上的空料筒a3(需要说明的是,料卷由空料筒a3上缠绕料带形成,当工作料卷a1放卷完成后剩下的即为空料筒a3)可更换为新料卷,该新料卷作为备用料卷a2,以在经过下一次的自动换卷后切换为工作料卷a1。下一次的自动换卷过程与上述换卷过程类似,故在此不作限定。
56.如此,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换卷设备能够实现工作料卷a1和备用料卷a2的自动切换(即自动换卷),无需采用人工换卷,降低了人工成本,自动化程度高,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57.需要说明的是,工作料卷a1指的是由放卷装置驱动旋转并向下游输送工作料带b1的料卷。工作料带b1指的是工作料卷a1上的料带。备用料卷a2指的是放卷装置上的未向下游输送料带的料卷。备用料带b2指的是备用料卷a2上的料带。可以理解的是,经过自动换卷后,备用料卷a2切换为工作料卷a1而向下游输送工作料带b1;同时,工作料卷a1放卷完成而形成空料筒a3,可将该空料筒a3更换为新料卷,该新料卷即作为备用料卷a2。
58.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支撑机构21的上游和下游是相对工作料带b1而言的,即支撑机构21更靠近工作料带b1的下游的一端为下游端,更靠近工作料带b1的上游的一端为上游端。具体到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支撑机构21的下侧为上游侧,支撑机构21的上侧为下游侧。
59.请参见图8所示,还需要说明的是,自动换卷完成后,工作料带b1和备用料带b2的接带处仅一侧粘贴有胶带c,并且工作料带b1和备用料带b2的接带处背离胶带c的一侧残留有一定长度的工作料带b1的切断端和备用料带b2的料带起头端b21。由于隔膜的材质较轻且较软,因此采用单侧贴胶,且工作料带b1的切断端和备用料带b2的料带起头端b21过长,也不会影响隔膜的使用。
60.具体到实施例中,自动换卷设备具有第一换卷状态和第二换卷状态。当自动换卷设备处于第一换卷状态时,第一接带机构31a携带一胶带c。第一接带机构31a和第二接带机构31b运动至支持机构21处,且分别与支撑机构21的相对两侧抵接时,第一接带机构31a将胶带c的第一部分和第一备用料带段b22压紧在支撑机构21的一侧(即如图5所示的支撑机构21的右侧)。并且,第二接带机构31b将工作料带b1和第二备用料带段b23压紧在支撑机构21的另一侧(即如图5所示的支撑机构21的左侧)。此状态下,能够控制第二接带机构31b将工作料带b1切断,并能够控制第二接带机构31b将工作料带b1抵压至第一接带机构31a上的胶带c的第二部分上,从而使得工作料带b1和备用料带b2通过胶带c粘接连接,以完成接带。
61.当自动换卷设备处于第二换卷状态时,第二接带机构31b携带一胶带c。第一接带机构31a和第二接带机构31b运动至支持机构21处,且分别与支撑机构21的相对两侧抵接时,第二接带机构31b将胶带c的第一部分和第一备用料带段b22压紧在支撑机构21的一侧
(即如图5所示的支撑机构21的左侧)。并且,第一接带机构31a将工作料带b1和第二备用料带段b23压紧在支撑机构21的另一侧(即如图5所示的支撑机构21的右侧)。此状态下,能够控制第一接带机构31a将工作料带b1切断,并能够控制第一接带机构31a将工作料带b1压紧在第二接带机构31b的胶带c的第二部分上,从而使得工作料带b1和备用料带b2通过胶带c粘接连接,以完成接带。
62.具体到实施例中,支撑机构21可受控地沿第一方向x在避让位置(即图4中支撑机构21所处的位置)与接带位置(即图5中支撑机构21所处的位置)之间移动。具体到图3至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接带位置位于避让位置的上方。放卷装置包括沿与该第一方向x相交的第二方向y间隔布设的两个放卷机构11。该两个放卷机构11上装载的料卷可交替地分别作为工作料卷a1和备用料卷a2。拾取机构22可受控地在两个放卷机构11之间运动,以牵引料带起头端b21由避让位置与接带位置之间穿过,使得牵引出的备用料带b2位于避让位置与接带位置之间,进而使得支撑机构21由避让位置移动至接带位置时备用料带b2绕在支撑机构21上。优选地,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垂直。具体到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方向x为上下方向,第二方向y为左右方向。
63.请参见图3至图8所示,为便于描述,将两个放卷机构11分别命名为第一放卷机构11a和第二放卷机构11b。若初始时,第一放卷机构11a上的料卷为工作料卷a1,并向下游输送工作料带b1。第二放卷机构11b上的料卷为备用料卷a2,且第一接带机构31a携带有胶带c。
64.当第一放卷机构11a上的工作料卷a1放卷完成,需要进行自动换卷时,首先,拾取机构22朝向第二放卷机构11b上的备用料卷a2运动,直至拾取该备用料带b2上的料带起头端b21(见图3)。然后,拾取机构22向左运动,从而牵引料带起头端b21由避让位置和接带位置之间穿过。再然后,支撑机构21由避让位置向上移动至接带位置,使得备用料带b2绕经支撑机构21的上侧(见图4)。此时,备用料带b2在支撑机构21和备用料卷a2之间(即支撑机构21右侧)的部分为第一备用料带段b22;备用料带b2在支撑机构21和拾取机构22之间(即支撑机构21左侧)的部分为第二备用料带段b23。再然后,控制第一接带机构31a朝向接带位置的支撑机构21运动,使得该第一接带机构31a与支撑机构21的右侧抵接,进而使得支撑机构21与第一接带机构31a之间的第一备用料带段b22和胶带c的第一部分粘接(见图5)。再然后,第二接带机构31b向接带位置的支撑机构21运动,使得第二接带机构31b与支撑机构21的左侧抵接,进而使得支撑机构21与第二接带机构31b共同将工作料带b1和第二备用料带段b23压紧(见图6)。再然后,控制第二接带机构31b由支撑机构21的上游侧切断工作料带b1,并控制第二接带机构31b由支撑机构21的下游侧将工作料带b1压紧至第一接带机构31a的胶带c的第二部分上,使得工作料带b1与胶带c的第二部分粘接(见图7)。此时,工作料带b1和备用料带b2的右侧通过胶带c粘接连接,即实现接带。最后,第一接带机构31a向右运动至初始位置,第二接带机构31b向左运动至初始位置,支撑机构21向下运动至避让位置。此时,第二放卷机构11b上的备用料卷a2切换为工作料卷a1,第二放卷机构11b驱动其上的工作料卷a1旋转而继续向下游输送工作料带b1。
65.可将第一放卷机构11a上的空料筒a3更换为新的料卷,该新的料卷即作为备用料卷a2。并且,可向第二接带机构31b进行备胶,以为下一次的自动换卷作准备。
66.当第二放卷机构11b上的工作料卷a1放卷完成,需要再次进行自动换卷时,首先,
拾取机构22朝向第一放卷机构11a上的备用料卷a2运动,直至拾取该备用料卷a2上的料带起头端b21。然后,拾取机构22向右运动,从而牵引料带起头端b21由避让位置和接带位置之间穿过。再然后,支撑机构21由避让位置向上移动至接带位置,使得备用料带b2绕经支撑机构21的上侧。此时,备用料带b2在支撑机构21和备用料卷a2之间(即支撑机构21左侧)的部分为第一备用料带段b22;备用料带b2在支撑机构21和拾取机构22之间(即支撑机构21右侧)的部分为第二备用料带段b23。再然后,控制第二接带机构31b朝向接带位置的支撑机构21运动,使得该第二接带机构31b与支撑机构21的左侧抵接,进而使得支撑机构21与第二接带机构31b之间的第一备用料带段b22和胶带c粘接。再然后,第一接带机构31a向接带位置的支撑机构21运动,使得该第一接带机构31a与支撑机构21的右侧抵接,进而使得支撑机构21与第一接带机构31a共同将工作料带b1和第二备用料带段b23压紧。再然后,控制第一接带机构31a由支撑机构21的上游侧切断工作料带b1,并控制第一接带机构31a由支撑机构21的下游侧将工作料带b1压紧在第二接带机构31b的胶带c上,使得工作料带b1与第二接带机构31b上的胶带c粘接。此时,工作料带b1和备用料带b2的左侧通过胶带c粘接,即实现接带。最后,第二接带机构31b向左运动至初始位置,第一接带机构31a向右运动至初始位置,支撑机构21向下运动至避让位置。此时,第一放卷机构11a上的备用料卷a2切换为了工作料卷a1,第一放卷机构11a驱动其上的工作料卷a1旋转而继续向下游输送工作料带b1。
67.可选地,拾取机构22可采用摆动或直线移动等方式在两个放卷机构11之间运动,以便于实现拾取备用料卷a2上的料带起头端b21,并牵引拾取的料带起头端b21由避让位置和接带位置之间穿过。
68.请参见图1及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拾取机构22采用摆动的方式在两个放卷机构11之间运动,从而有利于减少占用支撑机构21附近的空间,进而为支撑机构21与两个接带机构31配合进行接带留出足够的空间。进一步地,起头处理装置还包括与拾取机构22驱动连接的第一摆动机构23,该第一摆动机构23用于驱动拾取机构22绕第一摆动轴线在两个放卷机构11之间摆动。
69.进一步地,第一摆动机构23包括底座232、第一摆动驱动件233及第一摆臂231。该第一摆动驱动件233设置在底座232上,第一摆臂231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摆动驱动件233的输出轴上,以由第一摆动驱动件233驱动绕第一摆动轴线转动。第一摆臂231的另一端与拾取机构22连接,从而使得拾取机构22跟随第一摆臂231绕第一摆动轴线在两个放卷机构11之间摆动。可选地,第一摆动驱动件233可以采用电机。第一摆动轴线与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均垂直。
70.请参见图9及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拾取机构22包括安装座221以及设置在该安装座221上的夹取组件222。该夹取组件222具有相对布设的第一夹持件2221和第二夹持件2223。该第一夹持件2221和第二夹持件2223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备用料卷a2上的料带起头端b21的夹持空间f,且二者中的至少一者相对另一者可靠近或远离,从而夹紧或松开料带起头端b21。其中,安装座221被构造为可受控地带动第一夹持件2221和第二夹持件2223运动至备用料卷a2处,以夹持料带起头端b21,并带动第一夹持件2221和第二夹持件2223牵引料带起头端b21由避让位置和接带位置之间穿过。
71.如此,当需要拾取备用料卷a2的料带起头端b21时,首先,控制安装座221朝向备用料卷a2运动,直至带动夹取组件222的第一夹持件2221和第二夹持件2223抵靠在备用料卷
a2上,使得备用料卷a2上的料带起头端b21位于第一夹持件2221和第二夹持件2223之间(可通过放卷机构11驱动备用料卷a2旋转,直至备用料卷a2上的料带起头端b21位于第一夹持件2221和第二夹持件2223之间的位置)。然后,驱动第一夹持件2221和第二夹持件2223中的至少一者靠近另一者,直至第一夹持件2221和第二夹持件2223夹持料带起头端b21。然后,控制安装座221朝向远离备用料卷a2的方向运动,直至牵引料带起头端b21由避让位置和接带位置之间穿过,以使支撑机构21由避让位置移动至接带位置时备用料带b2绕在支撑机构21上,进而在两个接带机构31的配合下完成接带。
72.具体到实施例中,安装座221可受控地运动至靠近备用料卷a2的夹取位置和远离备用料卷a2的牵引位置。当安装座221移动至夹取位置时,夹取组件222夹取备用料带b2上的料带起头端b21。当安装座221移动至牵引位置时,夹取组件222牵引夹取的料带起头端b21由避让位置和接带位置之间穿过。
73.具体地,安装座221安装在第一摆臂231远离第一摆动驱动件233的一端,以随第一摆臂231在两个放卷机构11之间摆动,从而带动夹取组件222夹取备用料卷a2上的料带起头端b21,并牵引夹取的料带起头端b21由避让位置和接带位置之间穿过。
74.由于初始时料带起头端b21的中部被连接件b24(例如胶条等)固定在备用料卷a2上,而料带起头端b21的中部两侧的边角部b211处于自由状态。为了能够准确的夹取料带起头端b21,具体到实施例中,第一夹持件2221朝向第二夹持件2223的一侧具有第二吸附面g1,第二夹持件2223朝向第一夹持件2221的一侧具有吹气面g2。当安装座221带动第一夹持件2221和第二夹持件2223移动至备用料卷a2处时,吹气面g2将料带起头端b21的边角部b211朝向第二吸附面g1吹起而被第二吸附面g1吸附。第一夹持件2221和第二夹持件2223中的至少一者相对另一者靠近,直至第二夹持件2223上的吹气面g2将备用料带b2的边角部b211夹紧在第一夹持件2221的第二吸附面g1上。如此,在夹取之前,利用第二夹持件2223上的吹气面g2将料带起头端b21的边角部b211吹起至第一夹持件2221的第二吸附面g1上,再利用第一夹持件2221和第二夹持件2223夹紧被吸附在第二吸附面g1上的料带起头端b21的边角部b211。
75.优选地,第一夹持件2221固定不动,第二夹持件2223能够靠近或远离第一夹持件2221移动。如此,在夹持料带起头端b21时,第二夹持件2223上的吹气面g2吹气,使得料带起头端b21的边角部b211被吹起至第一夹持件2221上的第二吸附面g1上而被第二吸附面g1吸附。然后,控制第二夹持件2223靠近第一夹持件2221移动,直至第一夹持件2221和第二夹持件2223将料带起头端b21的边角部b211夹紧在吹气面g2和第二吸附面g1之间。
76.需要说明的是,仅仅第二夹持件2223靠近第一夹持件2221移动而夹持边角部b211,第一夹持件2221固定不动,从而避免了第一夹持件2221移动时边角部b211逐渐脱离第二吸附面g1,导致夹持的边角部b211面积较小而不稳固。
77.进一步地,第二吸附面g1和吹气面g2均包括两个,也就是说,第一夹持件2221朝向第二夹持件2223的一侧具有两个第二吸附面g1,第二夹持件2223朝向第一夹持件2221的一侧具有两个吹气面g2。两个第二吸附面g1和两个吹气面g2在第一夹持件2221至第二夹持件2223的排布方向上(即如图9中的左右方向上)一一相对布设。也就是说,在第一夹持件2221至第二夹持件2223的排布方向,其中一个第二吸附面g1与其中一个吹气面g2相对,其中另一个第二吸附面g1与其中另一个吹气面g2相对。如此,当安装座221朝向备用料卷a2运动,
直至带动夹取组件222的第一夹持件2221和第二夹持件2223与备用料卷a2抵靠时,料带起头端b21的一个边角部b211位于一组相对的第二吸附面g1和吹气面g2之间,料带起头端b21的另一个边角部b211位于另一组相对的第二吸附面g1和吹气面g2之间。此时,两个吹气面g2同时吹气,使得两个边角部b211分别被吹起至两个第二吸附面g1上,进而分别被两个第二吸附面g1吸附。然后,控制第二夹持件2223朝向第一夹持件2221靠近移动,直至第二夹持件2223上的两个吹气面g2分别将两个边角部b211夹紧在两个第二吸附面g1上,进一步使得对料带起头端b21的夹持更加稳固。
78.优选地,每一第二吸附面g1与对应的一个吹气面g2相互平行,从而使得夹持边角部b211时第二吸附面g1与相对的吹气面g2贴合更加紧密,对边角部b211的夹持更加稳固。
79.具体到实施例中,在由第一夹持件2221指向第二夹持件2223的排布方向上,两个吹气面g2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且两个第二吸附面g1之间的间距也逐渐减小,从而确保吹气面g2能够将边角部b211的尽可能多的材料吹起至对应的第二吸附面g1上,进而使得边角部b211的尽可能多的材料被夹持固定,进一步提升夹持的稳固性。
80.在一些实施例中,夹取组件222绕一旋转轴线可转动地连接在安装座221上,且第一夹持件2221至第二夹持件2223的排布方向与该旋转轴线相垂直。如此,可通过控制夹取组件222绕旋转轴线转动,从而调整第一夹持件2221和第二夹持件2223的空间角度,使得当第一夹持件2221和第二夹持件2223跟随安装座221摆动至备用料卷a2处时,第一夹持件2221和第二夹持件2223均与备用料卷a2的周侧表面抵靠,且第一夹持件2221和第二夹持件2223沿备用料卷a2的周向间隔,以便于第一夹持件2221和第二夹持件2223能够准确的夹取备用料卷a2上的料带起头端b21。
81.具体到实施例中,夹取组件222还包括旋转座2225及夹取驱动件2226。该旋转座2225绕旋转轴线可转动地连接在安装座221上。第一夹持件2221固定连接在该旋转座2225上,第二夹持件2223可靠近或远离第一夹持件2221移动地连接在旋转座2225上,从而使得第一夹持件2221和第二夹持件2223能够跟随旋转座2225绕旋转轴线转动,以调节第一夹持件2221和第二夹持件2223的空间角度,以便于能够准确的夹取备用料卷a2上的料带起头端b21。夹取驱动件2226设置在旋转座2225上,且与第二夹持件2223驱动连接,从而可驱动第二夹持件2223朝向第一夹持件2221靠近或远离,以夹紧或松开料带起头端b21。可选地,夹取驱动件2226可以是气缸。
82.需要说明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夹持件2221可包括两个第一子夹持件,第二夹持件2223也可包括与两个第一子夹持件一一对应成组的两个第二子夹持件。两组第一子夹持件和第二子夹持件分别用于夹持料带起头端b21的两个边角部b211。其中,两个第一子夹持件均固定连接在旋转座2225上,两个第二子夹持件均可朝向各自对应的第一子夹持件靠近或远离地连接在旋转座2225上。每一第一子夹持件朝向与之对应第二子夹持件的一侧具有第二吸附面g1,每一第二子夹持件朝向与之对应第一子夹持件的一侧具有吹气面g2。
83.夹取驱动件2226包括两个,该两个夹取驱动件2226均设置在旋转座2225上,并分别与两个第二子夹持件驱动连接。也就是说,其中一个夹取驱动件2226用于驱动其中一个第二子夹持件的吹气面g2朝向与之对应的第一子夹持件的第二吸附面g1靠近或远离,以夹紧或松开其中一个边角部b211;其中另一个夹取驱动件2226用于驱动其中另一个第二子夹
持件的吹气面g2朝向与之对应的第一子夹持件的第二吸附面g1靠近或远离,以夹紧或松开其中另一个边角部b211。
84.请继续参见图2所示,具体到实施例中,夹取组件222还包括旋转驱动件234、主动轮235、从动轮236及传动带(图未示)。旋转驱动件234安装在第一摆臂231上,主动轮235安装在旋转驱动件234的输出轴上,从动轮236安装在旋转座2225上,传动带套设在主动轮235和从动轮236之间。如此,当需要调整第一夹持件2221和第二夹持件2223相对备用料卷a2的空间角度时,旋转驱动件234驱动主动轮235旋转,主动轮235通过传动带带动从动轮236旋转,从动轮236带动旋转座2225旋转,旋转座2225带动第一夹持件2221和第二夹持件2223转动。
85.为了确保拾取机构22能够准确的夹持料带起头端b21,具体到一个实施例中,起头处理装置还包括检测机构23,该检测机构23用于检测备用料卷a2上的料带起头端b21的位置。如此,在自动换卷之前,可控制放卷装置驱动备用料卷a2转动,并利用检测机构23检测备用料卷a2上的料带起头端b21的位置。当料带起头端b21转动至朝向拾取机构22的方位时,放卷装置控制备用料卷a2停止转动,从而确保拾取机构22运动至第一夹持件2221和第二夹持件2223与该备用料卷a2相抵靠时,备用料带a2上的料带起头端b21位于第一夹持件2221和第二夹持件2223之间,进而确保第一夹持件2221和第二夹持件2223能够准确地夹取该料带起头端b21。可选地,该检测机构23可以采用光电传感器或图像传感器。
86.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接带机构31均具有可共同携带一胶带c的第一抵接部310和第二抵接部311。当两个接带机构31运动至接带位置时,携带有胶带c的接带机构31通过自身的第一抵接部310将胶带c(即胶带c的第一部分)和第一备用料带段b22压紧至支撑机构21的一侧;其中另一个未携带胶带c的接带机构31通过自身的第一抵接部310将工作料带b1压紧至支撑机构21的另一侧,并通过自身的第二抵接部311由支撑机构21的下游侧将工作料带b1压紧至携带有胶带c的接带机构31的第二抵接部311的胶带c(即胶带c的第二部分)上。如此,接带机构31利用第一抵接部310和第二抵接部311共同携带胶带c,使得第一抵接部310将胶带c的第一分部粘接在备用料带b2上,第二抵接部311将胶带c的第二部分粘接在工作料带b1上,从而实现接带。
87.具体到实施例中,每一接带机构31还包括用于切断工作料带b1的裁切部312,该裁切部312位于第一抵接部310背离第二抵接部311的一侧。如此,当接带机构31利用第一抵接部310将工作料带b1压紧在支撑机构21上后,通过该裁切部312将途经的工作料带b1切断,使得工作料带b1与空料筒a3分离。
88.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机构21包括沿第一方向x可受控移动的支撑块210,该支撑块210的第二方向y上的两侧(即图1中的左右两侧)均具有用于吸附备用料带b2的第一吸附面2101。支撑机构21还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撑块210朝向避让位置的一侧(即图2中支撑块210的下侧)的第一支撑辊212。接带机构31具有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的抵接辊313(见图3)。
89.请参见图6所示,当接带机构31运动至接带位置时,接带机构31上的抵接辊313与位于接带位置的支撑机构21的第一支撑辊212抵靠,从而共同压紧第一备用料带段b22或工作料带b1;并且,接带机构31的第一抵接部310可受控地朝向对应的第一吸附面2101移动而相互抵靠,从而将第一备用料带段b22或工作料带b1压紧在对应的第一吸附面2101上。
90.如此,在换卷时,携带有胶带c的接带机构31运动至接带位置,使得该接带机构31
的抵接辊313将备用料带b2的第一备用料带段b22压紧在第一支撑辊212上,支撑块210两侧的第一吸附面2101分别吸附备用料带b2的第一备用料带段b22和第二备用料带段b23,从而防止绕经支撑机构21的备用料带b2随意摆荡。此时,控制第二夹持件2223远离第一夹持件2221移动,从而松开对料带起头端b21的夹持。控制装载备用料卷a2的放卷机构11驱动该备用料卷a2旋转,以逐渐收卷备用料带b2,直至料带起头端b21移动至支撑块210的第一吸附面2101上而被吸附。然后,吸附有胶带c的接带机构31的第一抵接部310将第一备用料带段b22和胶带c抵压在支撑块210一侧的第一吸附面2101上,使得备用料带b2与胶带c位于该第一抵接部310上的部分粘接。
91.再然后,控制未吸附胶带c的接带机构31运动至接带位置,使得该接带机构31上的抵接辊313将工作料带b1压紧在第一支撑辊212上,并控制该接带机构31的第一抵接部310将工作料带b1和料带起头端b21压紧在支撑块210背离胶带c的一侧的第一吸附面2101上。再然后,控制未吸附胶带c的接带机构31的裁切部312将工作料带b1切断,并控制该未吸附胶带c的接带机构31的第二抵接部311将工作料带b1压紧在吸附有胶带c的接带机构31的第二抵接部311上,使得工作料带b1与胶带c位于第二抵接部311上的部分粘接。最后,两个接带机构31均离开支撑块210并返回至初始位置,支撑块210移动至避让位置,此时完成接带。
92.需要说明的是,在换卷的过程中,未吸附有胶带c的接带机构31运动至接带位置之前,收卷一段备用料带b2,使得备用料带b2的料带起头端b21移动至支撑块210的背离胶带c的一侧的第一吸附面2101上,从而使得在后续利用未吸附有胶带c的接带机构31的裁切部312切断工作料带b1时不会切到备用料带b2的料带起头端b21,即避免了产生备用料带b2的废料。
93.具体到实施例中,支撑机构21还包括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撑块210朝向接带位置的一侧(即图2所示的支撑块210的上方)的第二支撑辊213。如此,当支撑机构21由避让位置移动至接带位置时,备用料带b2绕在该第二支撑辊213上,从而确保在后续能够顺畅地收卷备用料带b2。
94.具体到实施例中,支撑机构21包括升降组件214,支撑块210安装在升降组件214的驱动端,以使升降组件214能够驱动支撑块210沿第一方向x移动至避让位置或接带位置。第一支撑辊212和第二支撑辊213分别绕自身轴线可转动地连接在支撑块210在第一方向x上的两侧,且第一支撑辊212位于支撑块210朝向避让位置的一侧(即图2所示的支撑块210的下侧),第二支撑辊213位于支撑块210朝向接带位置的一侧(即图2所示的支撑块210的上侧)。两个第一吸附面2101分别位于支撑块210在第二方向y上的两侧,且均位于第一支撑辊212和第二支撑辊213之间。可选地,第一吸附面2101上开设有多个与外部负压源连通的吸附孔,从而利用负压来实现吸附料带。该升降组件214可以采用气缸、电缸或直线模组等。
9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接带装置还包括与两个接带机构31一一对应的两个第二摆动机构32。每一第二摆动机构32包括第二摆动驱动件321及第二摆臂322。第二摆臂322的一端与第二摆动驱动件321的驱动端连接,以由第二摆动驱动件321驱动转动。第二摆臂322的另一端与对应的一个接带机构31连接,以使该接带机构31跟随第二摆臂322在备胶位置和接带位置之间摆动。如此,两个接带机构31分别通过两个第二摆动机构32驱动而在各自的备胶位置和接带位置之间摆动。两个接带机构31摆动至接带位置时,与支撑机构21配合完成接带。两个接带机构31摆动至各自的备胶位置,以完成备胶(即为第一抵接部310和第
二抵接部311提供胶带c)。可选地,第二摆动驱动件321可以采用电机。
96.需要说明的是,两个接带机构31分别布置在支撑机构21在第二方向y上的两侧,两个接带机构31均朝向支撑机构21摆动,直至到达接带位置。两个接带机构31朝向彼此远离的方向摆动,直至均到达各自的备胶位置。显然,两个接带机构31的备胶位置并不能理解为是同一个位置,而应该理解为两个接带机构31的备胶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97.具体到实施例中,每一接带机构31包括第一驱动件314、移动块315、第二驱动件316、第一抵接部310、第二抵接部311、第三驱动件317及裁切部312。该第一驱动件314安装在第二摆臂322上,移动块315设置在第一驱动件314的驱动端,使得第一驱动件314能够驱动移动块315移动。第二驱动件316、第一抵接部310和第三驱动件317均安装在移动块315上,使得第二驱动件316、第一抵接部310和第三驱动件317跟随移动块315一同移动。第二抵接部311设置在第二驱动件316的驱动端,使得第二驱动件316能够驱动第二抵接部311移动。裁切部312设置在第三驱动件317的驱动端,以使第三驱动件317能够驱动裁切部312移动,从而完成裁切动作。
98.当第二摆臂322带动接带机构31摆动至接带位置时,第一驱动件314驱动移动块315沿第二方向y伸出,以带动第一抵接部310将料带(工作料带b1或备用料带b2)压紧在支撑机构21的一侧,第三驱动件317能够驱动裁切部312由支撑机构21的上游侧切断工作料带b1,第二驱动件316能够驱动第二抵接部311沿第二方向y伸出,以将支撑机构21下游侧的工作料带b1向支撑机构21的相对的另一侧抵压,直至该工作料带b1与胶带c粘贴。可选地,第一驱动件314、第二驱动件316及第三驱动件317均可采用气缸。第一抵接部310和第二抵接部311均可采用抵接块,裁切部312可采用切刀。
99.请参见图11及图12所示,具体到实施例中,接带装置还包括备胶机构33,该备胶机构33用于对摆动至备胶位置的接带机构31进行备胶(即将胶带c吸附在第一抵接部310和第二抵接部311上)。该备胶机构33包括移动座331及设置在移动座331上的供胶组件336,供胶组件336具有一用于吸附胶带c的供胶吸盘3361,该供胶吸盘3361沿第一预设方向可受控移动。该移动座331可受控地移动至每一接带机构31的备胶位置;当移动座331移动至任一接带机构31的备胶位置时,供胶吸盘3361与运动至该备胶位置的接带机构31的第一抵接部310和第二抵接部311在第一预设方向上相对布设,从而使得供胶吸盘3361能够沿第一预设方向朝向第一抵接部310和第二抵接部311移动,直至第一抵接部310和第二抵接部311吸取供胶吸盘3361上的胶带c。可选地,该第一预设方向与第一方向x平行。
100.进一步地,第一抵接部310和第二抵接部311上均具有第三吸附面d1。当第二驱动件316驱动第二抵接部311缩回时,第一抵接部310和第二抵接部311的两个第三吸附面d1平齐,以共同形成吸胶面d,从而可利用该吸胶面d吸取供胶吸盘3361上的胶带c。当第二摆臂322带动接带机构31摆动至备胶位置时,第一抵接部310和第二抵接部311的两个第三吸附面d1平齐,以共同形成吸胶面d,且该吸胶面d与移动至该备胶位置的供胶吸盘3361在第一预设方向上相对,以便于供胶吸盘3361能够沿第一预设方向朝向第一抵接部310和第二抵接部311移动,直至该吸胶面d吸取供胶吸盘3361上的胶带c。
101.具体到实施例中,备胶机构33还包括安装在移动座331上的胶带放卷组件333、夹胶组件334、切胶组件335和拉胶组件337。
102.胶带放卷组件333用于向夹胶组件334放卷输出胶带料带h,夹胶组件334可受控地
夹持或松开途经的胶带料带h。供胶吸盘3361位于夹胶组件334的下游侧,用于吸附途经的胶带料带h。拉胶组件337被构造为可受控地夹取穿过夹胶组件334的胶带料带h,并牵引该胶带料带h移动至供胶吸盘3361背离夹胶组件334的一侧。切胶组件335位于夹胶组件334和供胶吸盘3361之间,用于切断途经的胶带料带h。
103.如此,当供胶吸盘3361上需要胶带c时,首先,胶带料带h的头部被夹胶组件334夹持,控制拉胶组件337朝向夹胶组件334移动,直至夹取夹胶组件334上的胶带料带h的头部。然后,夹胶组件334松开胶带料带h,控制拉胶组件337牵引胶带料带h途经供胶吸盘3361,直至到达供胶吸盘3361背离夹胶组件334的一侧。然后,夹胶组件334夹紧胶带料带h,供胶吸盘3361吸附固定途经的胶带料带h,并控制切胶组件335由夹胶组件334与供胶吸盘3361之间切断胶带料带h,拉胶组件337松开,此时,被吸附在供胶吸盘3361上的部分即为胶带c。
104.具体到实施例中,供胶组件336还包括安装在移动座331上的供胶驱动部件3362和安装在该供胶驱动部件3362的驱动端的供胶驱动件3363。供胶驱动部件3362用于驱动供胶驱动件3363沿与第一预设方向相交的第二预设方向移动。该供胶驱动件3363与供胶吸盘3361驱动连接,以驱动供胶吸盘3361沿第一预设方向移动。如此,当需要向移动至备胶位置的接带机构31提供胶带c时,首先,移动座331移动至备胶位置,并通过供胶驱动部件3362驱动供胶驱动件3363和供胶吸盘3361沿第二预设方向移动,直至供胶吸盘3361与接带机构31的第一抵接部310和第二抵接部311在第一预设方向上相对。然后,通过供胶驱动件3363驱动供胶吸盘3361沿第一预设方向移动,直至将胶带c送至接带机构31的第一抵接部310和第二抵接部311上。可选地,供胶驱动件3363可以采用气缸。
105.具体到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方向为上下方向,第二预设方向为垂直于纸面的方向。
106.可选地,供胶驱动部件3362包括第一移动驱动件3364和第二移动驱动件3365。第一移动驱动件3364安装在移动座331,第二移动驱动件3365设置在第一移动驱动件3364的驱动端,以由第一移动驱动件3364驱动沿第二预设方向移动。供胶驱动件3363设置在第二移动驱动件3365的驱动端,以由第二移动驱动件3365驱动沿第二预设方向移动。如此,通过第一移动驱动件3364和第二移动驱动件3365二者驱动供胶驱动件3363和供胶吸盘3361沿第二预设方向移动,一方面确保了供胶吸盘3361的行程满足需求;另一方面与采用一个大行程的驱动件相比,本实施例中采用两个较小行程的驱动件代替大行程的驱动件,有利于节省所需占用的空间,使得结构更加紧凑。可选地,第一移动驱动件3364和第二移动驱动件3365均可采用气缸。
107.需要说明的是,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供胶驱动部件3362也可仅设置一个移动驱动件,也可设置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移动驱动件,只要能够驱动供胶吸盘3361沿第二预设方向移动,且满足行程需求即可,在此不作限定。
108.具体到实施例中,夹胶组件334包括安装在移动座331上的夹爪气缸和安装在夹爪气缸的驱动端的夹爪,夹爪气缸驱动夹爪夹持或松开途经的胶带料带h。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其它类型的夹持结构,只要能够实现对途经的胶带料带h的夹持即可,在此不作限定。
109.具体到实施例中,切胶组件335包括安装在移动座331上的切胶气缸及安装在切胶气缸的驱动端的切胶刀,切胶气缸驱动切胶刀切断途经的胶带料带h。当然,在其它实施例
中也可采用其它类型的裁切结构,只要能够实现对途经的胶带料带h切断即可,在此不作限定。
110.具体到实施例中,拉胶组件337包括拉胶驱动部件3371、拉胶滑座3372、拉胶夹爪气缸3373及拉胶夹爪3374。拉胶驱动部件3371安装在移动座331上,拉胶滑座3372安装在拉胶驱动部件3371的驱动端,使得拉胶驱动部件3371能够驱动拉胶滑座3372移动。拉胶夹爪气缸3373安装在拉胶滑座3372上,以随拉胶滑座3372一同移动。拉胶夹爪3374安装在拉胶夹爪气缸3373的驱动端,使得拉胶夹爪气缸3373能够驱动拉胶夹爪3374夹持或松开胶带料带h。如此,当需要拉出胶带料带h时,首先,拉胶驱动部件3371驱动拉胶滑座3372靠近夹胶组件334移动,直至拉胶夹爪气缸3373能够驱动拉胶夹爪3374夹持到夹胶组件334处的胶带料带h。然后,夹胶组件334松开胶带料带h,拉胶驱动部件3371驱动拉胶滑座3372远离夹胶组件334,直至到达供胶吸盘3361背离夹胶组件334的一侧,即完成拉胶。
111.需要说明的是,拉胶驱动部件3371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例如电机丝杆模组或电缸等直线驱动模组,在此不作限定。
112.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带装置还包括料筒搬运机构35和料筒收集机构34(见图1),料筒搬运机构35安装在移动座331上。料筒收集机构34布置在第一位置,放卷装置包括分别布置在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的两个放卷机构11。
113.移动座331可受控的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移动。当移动座331移动至第二位置或第三位置时,料筒搬运机构35夹取对应的放卷机构11上的空料筒a3。当移动座331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料筒搬运机构35将夹取的空料筒a3转移至料筒收集机构34。如此,实现了自动将放卷机构11上的空料筒a3搬运至料筒收集机构34上进行收集,进一步降低了人工成本,提升了自动化程度。
114.具体到实施例中,料筒搬运机构35包括搬运驱动组件及夹持组件356。搬运驱动组件安装在移动座331上,夹持组件356安装在搬运驱动组件的驱动端,以由该搬运驱动组件驱动沿放卷机构11的放卷轴的轴向移动。该夹持组件356用于夹持或松开空料筒a3。如此,当移动座331移动至第二位置或第三位置时,搬运驱动组件驱动夹持组件356靠近放卷机构11的放卷轴上的空料筒a3,直至夹持组件356夹持空料筒a3。然后,搬运驱动组件驱动夹持组件356沿放卷轴的轴向移动,直至夹持组件356带动空料筒a3脱离放卷机构11的放卷轴。再然后,移动座331移动至第一位置,搬运驱动组件驱动夹持组件356朝向料筒收集机构34移动,直至空料筒a3置于料筒收集机构34上。再然后,夹持组件356松开对空料筒a3的夹持,并在搬运驱动组件的驱动下远离料筒收集机构34移动,以为下一次的空料筒a3的搬运作准备。
115.可选地,搬运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搬运驱动件351、第一驱动板352、第二搬运驱动件353及第二驱动板354。第一搬运驱动件351安装在移动座331上,第一驱动板352安装在第一搬运驱动件351的驱动端,以使第一搬运驱动件351能够驱动第一驱动板352沿放卷机构11的放卷轴的轴向移动。第二搬运驱动件353安装在第一驱动板352上,以随第一驱动板352一同移动。第二驱动板354安装在第二搬运驱动件353的驱动端,使得第二搬运驱动件353能够驱动第二驱动板354沿放卷机构11的放卷轴的轴向移动。夹持组件356安装在第二驱动板354上,使得夹持组件356能够跟随第二驱动板354一同移动。
116.如此,当移动座331移动至第二位置或第三位置时,第一搬运驱动件351或第二搬
运驱动件353驱动夹持组件356靠近放卷机构11的放卷轴上的空料筒a3,直至夹持组件356夹持空料筒a3。然后,第一搬运驱动件351或第二搬运驱动件353驱动夹持组件356沿放卷轴的轴向移动,直至夹持组件356带动空料筒a3脱离放卷机构11的放卷轴。再然后,移动座331移动至第一位置,第一搬运驱动件351和第二搬运驱动件353驱动夹持组件356朝向料筒收集机构34移动,直至空料筒a3置于料筒收集机构34上。再然后,夹持组件356松开对空料筒a3的夹持,并在第一搬运驱动件351和第二搬运驱动件353的驱动下远离料筒收集机构34移动,以为下一次的空料通的搬运作准备。可选地,第一搬运驱动件351和第二搬运驱动件353均可以采用气缸。夹持组件356可以是气动夹爪或电动夹爪等,只要能够实现对空料筒a3的夹持和松开即可,在此不作限定。
117.当然,并不仅限于采用两个搬运驱动件形成对夹持组件356的两级驱动。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仅仅设置一个搬运驱动件来驱动夹持组件356移动(即一级驱动)。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设置三个或更多的搬运驱动件,在此不作限定。
118.具体到实施例中,备胶机构33还包括移动驱动组件332,该移动驱动组件332与移动座331驱动连接,以驱动移动座331沿第二方向y移动,使得移动座331途经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以及两个接带机构31各自的备胶位置。可以理解的是,当移动座331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料筒搬运机构35将空料筒a3置于料筒收集机构34上;当移动座331移动至第二位置或第三位置时,料筒搬运机构35取下对应的放卷机构11的放卷轴上的空料筒a3;当移动座331移动至其中一个接带机构31的备胶位置时,备胶机构33对该接带机构31的第一抵接部310和第二抵接部311的吸胶面d上进行备胶;当移动座331移动至其中另一个接带机构31的备胶位置时,备胶机构33对该接带机构31的第一抵接部310和第二抵接部311的吸胶面d上进行备胶。
119.需要说明的是,移动驱动组件332可以是现有技术中例如电机丝杆模组或电缸等直线驱动模组,在此不作限定。
120.请参见图13至1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料筒收集机构34包括连接座340及收料轴341。收料轴341连接在连接座340上,且具有作为其纵长两端的固定端3412和收料端3411。当料筒搬运机构35移动至第一位置时,夹持组件356上夹取的空料筒a3与收料轴341的收料端3411对齐,使得第一搬运驱动件351和第二搬运驱动件驱动夹持组件356沿收料轴341的轴向向收料轴341移动时,能够将空料筒a3套设在收料轴341上。当空料筒a3沿收料轴341移动到位后,夹持组件356松开该空料筒a3并在第一搬运驱动件351和第二搬运驱动件的驱动下返回。
121.具体到一个实施例中,当移动座331移动至第二位置或第三位置时,首先,第一搬运驱动件351或第二搬运驱动件353驱动夹持组件356靠近放卷机构11的放卷轴上的空料筒a3,直至夹持组件356夹持空料筒a3。然后,第一搬运驱动件351或第二搬运驱动件353驱动夹持组件356沿放卷轴的轴向移动,直至夹持组件356带动空料筒a3脱离放卷机构11的放卷轴。
122.当料筒搬运机构35移动至第一位置时,首先,第一搬运驱动件351和第二搬运驱动件353驱动夹持组件356沿收料轴341的轴向向收料轴341移动,使得夹持组件356夹持的空料筒a3由收料轴341的收料端3411套入收料轴341上。然后,夹持组件356松开空料筒a3,第一搬运驱动件351和第二搬运驱动件353驱动夹持组件356返回,直至从收料轴341的收料端
3411脱出,以便于进行下一次的空料筒a3的搬运。
123.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位置或第三位置夹取空料筒a3时与在第一位置释放空料筒a3时夹持组件356的行程不同,因此设置第一搬运驱动件351和第二搬运驱动件353来满足对不同行程的需求。也就是说,在第二位置或第三位置时通过第一搬运驱动件351或第二搬运驱动件353来满足夹持组件356的所需行程,在第一位置时通过第一搬运驱动件351和第二搬运驱动件353共同来满足夹持组件356的所需行程。
124.具体到实施例中,料筒收集机构34还包括滑动套342、连接杆343及拉手344。收料轴341为空心轴,且开设有沿其轴向纵长延伸的滑槽。滑动套342设置在收料轴341内,并沿收料轴341的轴向可移动。滑动套342具有推料部3421,该推料部3421由该滑槽伸出至收料轴341的周侧表面,从而使得滑动套342由收料轴341的固定端3412至收料端3411移动时,推料部3421能够推动收料轴341上的空料筒a3向收料端3411移动,直至各个空料筒a3依次由收料端3411卸料。连接杆343设置在收料轴341内,且连接杆343的一端与滑动套342连接,连接杆343的另一端延伸至收料端3411,并与拉手344连接。
125.如此,当收料轴341上的空料筒a3装满时,需要对收料轴341上的空料筒a3进行卸料,首先拉出拉手344,使得连接杆343带动滑动套342向收料端3411移动,滑动套342的推料部3421推动收料轴341上的各个空料筒a3向收料端3411移动,直至收料轴341上的各个空料筒a3依次从收料端3411脱出,即完成卸料。
126.进一步地,料筒收集机构34还包括设置在收料轴341内的导向杆345,该导向杆345的两端分别与收料端3411和固定端3412连接。滑动套342套设在导向杆345上,从而利用导向杆345对滑动套342沿收料轴341的轴向移动进行导向。
127.进一步地,料筒收集机构34还包括第一传感器346及检测棒348。第一传感器346安装在连接座340上,检测棒348安装在滑动套342上。当滑动套342移动至固定端3412时,第一传感器346能够检测到检测棒348。如此,当第一传感器346检测到检测棒348时,则表明滑动套342移动到达了固定端3412,此时收料轴341可承接由料筒搬运机构35搬运的空料筒a3。可选地,第一传感器346可以是光电传感器或接近传感器。
128.进一步地,料筒收集机构34还包括安装在连接座340上的第二传感器347,该第二传感器347能够检测到移动至固定端3412的空料筒a3。如此,当第二传感器347检测到移动至固定端3412的空料筒a3时,则表明收料轴341上的空料筒a3已经装满,需要拉动拉手344对空料筒a3进行卸料。可选地,第二传感器347可以是光电传感器。
129.进一步地,料筒收集机构34还包括安装在收料轴341的固定端3412的挡料块349,利用该挡料块349对移动至固定端3412的空料筒a3进行止挡限位。
130.请参见图16至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每一放卷机构11包括放卷组件13和拨料组件14。放卷组件13包括承载座131、承载轴132及放卷轴。该承载轴132安装在承载座131上,放卷轴同轴地设置在承载轴132上,且具有安装段1331和放卷段1332。放卷轴相对承载轴132可绕自身轴线旋转和沿轴向移动。放卷轴相对承载轴132沿轴向移动地过程中,能够带动放卷段1332与承载轴132轴向对接或分离。其中,承载轴132用于沿轴向承载一个或多个备用料卷a2,拨料组件14用于拨动承载轴132上的备用料卷a2向放卷段1332移动,直至最前端的备用料卷a2被拨动至放卷段1332上。
131.如此,当料筒搬运机构35将放卷轴的放卷段1332上的空料筒a3搬运走后,拨料组
件14将承载轴132上的一个备用料卷a2拨动至放卷轴的放卷段1332上。在自动换卷完成后,该放卷段1332上的备用料卷a2切换为了工作料卷a1,且在放卷轴的带动下旋转,从而实现向下游放卷输出工作料带b1。
132.具体到实施例中,放卷机构11还包括设置在承载座131上的放卷驱动组件。承载轴132为中空轴,放卷轴穿设在承载轴132内,且放卷段1332由承载轴132的一端穿出。安装段1331背离放卷段1332的一端与放卷驱动组件驱动连接,使得放卷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放卷轴沿轴向移动或绕自身轴线旋转。如此,当需要将备用料卷a2拨动至放卷轴的放卷段1332上时,放卷驱动组件驱动放卷轴沿轴向移动,直至放卷段1332与承载轴132轴向对接。然后,利用拨料组件14将承载轴132上的备用料卷a2拨动至放卷段1332上。再然后,放卷驱动组件驱动放卷轴沿轴向反向移动,使得放卷段1332与承载轴132分离,从而避免承载轴132对放卷轴的放卷过程造成不良影响。当需要放卷时,放卷驱动组件驱动放卷轴旋转,从而带动放卷段1332上的工作料卷a1转动实现放卷。
133.具体到实施例中,放卷驱动组件包括分离座134、放卷驱动件136及分离驱动件135。分离座134沿承载轴132的轴向可移动地连接在承载座131上。放卷驱动件136安装在分离座134上,且与安装段1331驱动连接,以驱动放卷轴旋转。分离驱动件135安装在承载座131上,且与分离座134驱动连接,以驱动分离座134沿承载轴132的轴向移动,进而带动放卷驱动件136及放卷轴沿放卷轴的轴向移动,实现放卷轴的放卷段1332与承载轴132的轴向对接和分离。可选地,放卷驱动件136可以是电机,分离驱动件135可以是气缸。
134.可选地,放卷驱动组件还包括主动齿轮1361和从动齿轮,该主动齿轮1361安装在放卷驱动件136的驱动端,该从动齿轮安装在放卷轴的安装段1331,并与主动齿轮1361相啮合。如此,放卷驱动件136驱动主动齿轮1361旋转,主动齿轮1361带动从动齿轮旋转,从动齿轮带动放卷轴旋转,进而实现放卷。
135.可选地,承载座131与分离座134之间可设置滑轨和滑块结构,利用该滑轨和滑块结构对分离座134相对承载座131的移动进行导向。
136.在一些实施例中,放卷组件13还包括止挡结构,该止挡结构包括止挡块1371。承载轴132靠近放卷段1332的一端的周向侧面上具有安装槽1321。止挡块1371设置在该安装槽1321内,且可受控地沿承载轴132的径向移动至止挡位置和上料位置。当止挡块1371位于止挡位置时,止挡块1371凸出于承载轴132的周向侧面,以阻挡承载轴132上的备用料卷a2向放卷段1332移动。当止挡块1371位于上料位置时,止挡块1371缩回至承载轴132内,以允许承载轴132上的备用料卷a2向放卷段1332移动。
137.请参见图18至图19所示,具体到实施例中,止挡结构还包括第一楔形块1374、第二楔形块1373及止挡驱动件1372(见图17)。第一楔形块1374安装在承载轴132的安装槽1321内,且具有一相对承载轴132的轴向倾斜的第一倾斜面l1。第二楔形块1373与第一倾斜面l1滑动配合,并与止挡块1371沿承载轴132的径向抵接,从而使得第二楔形块1373沿承载轴132的轴向移动的同时,在第一倾斜面l1的导向作用下沿承载轴132的径向移动,进而带动止挡块1371沿承载轴132的径向移动,即实现止挡块1371在止挡位置和上料位置之间移动。
138.止挡驱动件1372安装在承载座131或承载轴132上,且与第二楔形块1373驱动连接,以驱动第二楔形块1373沿承载轴132的轴向移动,以实现止挡块1371在止挡位置和上料位置之间移动。如此,利用第二楔形块1373与第一楔形块1374的第一倾斜面l1的滑动配合,
将第二楔形块1373沿承载轴132的轴向运动转化成止挡块1371沿承载轴132的径向的运动,结构简单,且止挡块1371在止挡位置和上料位置之间的切换稳定可靠。可选地,止挡驱动件1372可以采用气缸。
139.进一步地,止挡结构还包括传动杆1377(见图17),该传动杆1377的一端与第二楔形块1373连接,传动杆1377的另一端延伸至承载轴132靠近承载座131的一端,并与止挡驱动件1372的驱动端连接。如此,利用传动杆1377将止挡驱动件1372输出的沿承载轴132的轴向的直线运动传递至第二楔形块1373。可选地,承载轴132开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收容槽,该收容槽用于收容传动杆1377,以避免传动杆1377与承载轴132上的备用料卷a2相互影响。
140.进一步地,第二楔形块1373具有与第一倾斜面l1平行的第二倾斜面l2,该第一倾斜面l1和第二倾斜面l2相贴合,使得第二楔形块1373相对第一楔形块1374的移动更加顺畅,且稳定可靠。
141.进一步地,第二楔形块1373还具有用于与止挡块1371相抵接的抵接平面,该抵接平面位于第二楔形块1373背离第二倾斜面l2的一侧,且与承载轴132的轴向平行。
142.具体到实施例中,止挡结构还包括限位块1375及弹性件1376。限位块1375安装在安装槽1321内,并与止挡块1371滑动配合,且当止挡块1371移动至止挡位置时与止挡块1371限位抵接,以阻止止挡块1371继续向安装槽1321外移动。弹性件1376与止挡块1371和限位块1375连接,以提供使得止挡块1371具有朝向上料位置的移动趋势的预紧力。
143.如此,请参见图17及图19所示,当止挡驱动件1372驱动第二楔形块1373向右移动时,第二楔形块1373沿第一楔形块1374的第一倾斜面l1的上坡方向移动,从而驱使止挡块1371由上料位置移动至止挡位置,使得止挡块1371凸出于承载轴132的周向侧面。当止挡驱动件1372驱动第二楔形块1373向左移动时,第二楔形块1373沿第一楔形块1374的第一倾斜面l1的下坡方向移动,使得止挡块1371在弹性件1376的作用下向安装槽1321内移动,直至完全进入安装槽1321内(即到达上料位置)。可选地,该弹性件1376可采用扭簧。
144.请继续参见图16至图1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放卷机构11还包括纠偏组件12,该纠偏组件12包括纠偏底板121及纠偏驱动件122。放卷组件13的承载座131沿承载轴132的轴向可移动地连接在纠偏底板121上,承载座131能够带动承载轴132和放卷轴一同沿轴向移动。纠偏驱动件122设置在纠偏底板121上,且与承载座131驱动连接,以驱动承载座131沿放卷轴的轴向移动,进而承载座131带动放卷轴及放卷轴的放卷段1332上的工作料卷a1一同沿轴向移动,即实现对工作料带b1的纠偏。可选地,纠偏驱动件122可以是直线模组等。
145.进一步地,纠偏底板121与承载座131之间可设置滑轨和滑块的导向结构,从而利用滑轨和滑块的导向结构对承载座131相对纠偏底板121的移动进行导向。
146.在一些实施例中,拨料组件14包括拨料驱动组件141及安装在拨料驱动组件141的驱动端的拨料叉142,拨料叉142具有一延伸至承载轴132处的拨料端。拨料驱动组件141用于驱动拨料叉142沿承载轴132的轴向移动,从而利用该拨料端拨动承载轴132上的备用料卷a2向放卷段1332移动,直至最前方的一个备用料卷a2移动至放卷段1332上。进一步地,该拨料端的形状与承载轴132的周侧表面形状相匹配,以便于更好的拨动备用料卷a2。可选地,拨料驱动组件141可以采用直线模组等。
147.请参见图16和图2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自动换卷设备还包括用于对两
个放卷机构11中的任一个放卷输出的工作料带b1进行导向的导向装置40。每一放卷机构11的放卷组件13还包括连接在承载座131或承载轴132上的连接驱动块15。为便于描述,将两个放卷机构11的放卷组件13分别命名为第一放卷组件13a和第二放卷组件13b。
148.导向装置40包括固定座42、导向架44及切换机构45。导向架44沿与放卷组件13的放卷轴的轴向平行的方向可移动地连接在固定座42上。导向架44上安装有供工作料带b1绕经的导向辊41。切换机构45与导向架44连接,且可选择性地与第一放卷组件13a的连接驱动块15或第二放卷组件13b的连接驱动块15中的一者连接。
149.上述导向装置40,当第一放卷组件13a上的料卷为工作料卷a1,第二放卷组件13b上的料卷为备用料卷a2,且第一放卷组件13进行纠偏时,首先控制切换机构45与第一放卷组件13a的连接驱动块15连接,使得第一放卷组件13a在纠偏组件12的驱动下沿放卷轴的轴向进行纠偏运动的同时,也带动导向架44和导向架44上的导向辊41进行同步地纠偏运动。
150.当第二放卷组件13b上的料卷为工作料卷a1,第一放卷组件13a上的料卷为备用料卷a2,且第二放卷组件13b进行纠偏时,首先控制切换机构45与第二放卷组件13b的连接驱动块15连接,使得第二放卷组件13b在纠偏组件12的驱动下沿放卷轴的轴向进行纠偏运动的同时,也带动导向架44和导向架44上的导向辊41进行同步地纠偏运动。如此,本实施例中利用切换机构45可选择性的与两个放卷组件13的连接驱动块15中的一者连接,从而确保导向辊41和装载工作料卷a1的放卷轴的纠偏一致性好,提升纠偏效果,确保产品质量。
151.在一些实施例中,切换机构45包括安装在导向架44上的第一抱紧组件451和第二抱紧组件452。第一抱紧组件451可与其中一个放卷组件13的连接驱动块15连接或分离,第二抱紧组件452可与其中另一个放卷组件13的连接驱动块15连接或分离。例如,第一抱紧组件451可与第一放卷组件13a的连接驱动块15连接或分离。第二抱紧组件452可与第二放卷组件13b的连接驱动块15连接或分离。如此,当第一放卷组件13a上的料卷为工作料卷a1时,第一抱紧组件451与第一放卷组件13a的连接驱动块15连接,第二抱紧组件452与第二放卷组件13b的连接驱动块15分离,使得导向辊41与第一放卷组件13a同步进行纠偏运动。当第二放卷组件13b上的料卷为工作料卷a1时,第一抱紧组件451与第一放卷组件13a的连接驱动块15分离,第二抱紧组件452与第二放卷组件13b的连接驱动块15连接,使得导向辊41与第二放卷组件13b同步进行纠偏运动。
152.具体到实施例中,第一抱紧组件451包括两个第一抱紧块4511及第一抱紧驱动件4512。两个第一抱紧块4511彼此相对地设置在导向架44上。第一抱紧驱动件4512与两个第一抱紧块4511传动连接。在第一抱紧驱动件4512的驱动下,两个第一抱紧块4511中的至少一者靠近或远离另一者移动,以夹紧或松开对应放卷组件13的连接驱动块15。
153.进一步地,两个第一抱紧块4511上均连接有第一连接块4513。第一抱紧驱动件4512具有第一固定端和相对第一固定端可伸缩的第一伸缩端。该第一固定端和第一伸缩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连接块4513连接,从而通过第一伸缩端相对第一固定端的伸缩来带动两个第一抱紧块4511夹紧或松开对应放卷组件13的连接驱动块15。可选地,第一抱紧驱动件4512可以是气缸。
154.进一步地,导向架44上设置有第一滑轨,两个第一抱紧块4511上均设置有与第一滑轨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块。如此,利用两个第一滑块分别沿第一滑轨滑动来对两个第一抱紧块4511相对导向架44彼此靠近或远离的运动进行导向。
155.具体到实施例中,第二抱紧组件452包括两个第二抱紧块4521及第二抱紧驱动件4522。两个第二抱紧块4521彼此相对地设置在导向架44上。第二抱紧驱动件4522与两个第二抱紧块4521传动连接。在第二抱紧驱动件4522的驱动下,两个第二抱紧块4521中的至少一者靠近或远离另一者移动,以夹紧或松开对应放卷组件13的连接驱动块15。
156.进一步地,两个第二抱紧块4521上均连接有第二连接块4523。第二抱紧驱动件4522具有第二固定端和相对第二固定端可伸缩的第二伸缩端。该第二固定端和第二伸缩端分别与两个第二连接块4523连接,从而通过第二伸缩端相对第二固定端的伸缩来带动两个第二抱紧块4521夹紧或松开对应放卷组件13的连接驱动块15。可选地,第二抱紧驱动件4522可以是气缸。
157.进一步地,导向架44上设置有第二滑轨,两个第二抱紧块4521上均设置有与第二滑轨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块。如此,利用两个第二滑块分别沿第二滑轨滑动来对两个第二抱紧块4521相对导向架44彼此靠近或远离的运动进行导向。
158.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向架44包括第一导柱441、导向辊座43及运动座442。第一导柱441与固定座42滑动配合,导向辊座43连接在第一导柱441的一端,使得导向辊座43能够跟随第一导柱441一同相对固定座42移动。导向辊41安装在导向辊座43上,使得能够跟随导向辊座43一同移动。运动座442连接在第一导柱441的另一端,上述切换机构45安装在运动座442上。如此,当切换机构45与其中一个放卷组件13的连接驱动块15连接,且该放卷组件13进行纠偏运动时,通过切换机构45带动运动座442同步移动,进而运动座442通过第一导柱441和导向辊座43带动导向辊41同步移动,确保导向辊41与该放卷组件13的放卷轴同步纠偏。
159.具体到实施例中,导向架44还包括与运动座442滑动配合的第二导柱443,该第二导柱443的一端与固定座42连接。如此,利用第一导柱441和第二导柱443共同对运动座442和导向辊座43的移动进行导向。
160.具体到实施例中,导向装置40还包括设置在运动座442上的锁定组件46,该锁定组件46被构造为能够与第二导柱443连接或分离。如此,当需要进行自动换卷时,锁定组件46与第二导柱443连接,使得运动座442不能相对固定座42移动,从而锁定导向辊41的位置,确保绕在导向辊41上的工作料带b1不会移动,从而确保在进行自动换卷时备用料卷a2的备用料带b2与工作料带b1对齐。当需要进行纠偏时,锁定组件46与第二导柱443分离,使得运动座442能够跟随放卷组件13进行同步的纠偏运动。
161.可选地,锁定组件46包括锁定驱动件及抱紧爪,该锁定驱动件安装在运动座442,抱紧爪安装在锁定驱动件的驱动端,锁定驱动件用于驱动抱紧爪抱紧或松开第二导柱443。如此,当锁定驱动件驱动抱紧爪抱紧第二导柱443时,运动座442不能相对固定座42移动,即锁定导向辊41的位置。当锁定驱动件驱动抱紧爪松开第二导柱443时,运动座442能够相对固定座42移动,使得导向辊41能够通过切换机构45与任一放卷组件13进行同步的纠偏运动。可选地,锁定驱动件可以是夹爪气缸。
162.下面结合图3至图7对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换卷设备的自动换卷过程进行说明:
163.初始时,第一放卷机构11a上的料卷为工作料卷a1,放卷输出的工作料带b1经过导向辊41向下游输送。第二放卷机构11b上的料卷为备用料卷a2。第一接带机构31a的第一抵接部310和第二抵接部311上共同吸附有胶带c,第二接带机构31b的第一抵接部310和第二
抵接部311上没有吸附胶带c。
164.当第一放卷机构11a上的工作料卷a1放卷完成时,需要进行自动换卷。首先,拾取机构22跟随第一摆臂231顺时针摆动,直至第一夹持件2221和第二夹持件2223均与第二放卷机构11b上的备用料卷a2相抵靠,且备用料卷a2的料带起头端b21位于第一夹持件2221和第二夹持件2223之间。
165.然后,第二夹持件2223上的两个吹气面g2吹气,从而将料带起头端b21的两个边角部b211分别吹起至第一夹持件2221上的两个第二吸附面g1上,并被两个第二吸附面g1吸附固定。控制第二夹持件2223朝向第一夹持件2221移动,直至与第一夹持件2221共同夹紧料带起头端b21的两个边角部b211。
166.再然后,拾取机构22跟随第一摆臂231逆时针摆动,直至第一夹持件2221和第二夹持件2223带动料带起头端b21由避让位置和接带位置之间穿过(即由支撑机构21的上方穿过)。支撑机构21向上运动至接带位置,使得备用料带b2绕在支撑机构21的第二支撑辊213上。
167.再然后,第一接带机构31a跟随第二摆臂322顺时针摆动至接带位置,使得该第一接带机构31a的抵接辊313将备用料带b2抵接在第一支撑辊212上。控制第二夹持件2223远离第一夹持件2221移动,从而松开料带起头端b21。第二放卷机构11b带动备用料卷a2顺时针旋转,使得备用料带b2逐渐收卷在备用料卷a2上,直至料带起头端b21吸附在支撑块210左侧的第一吸附面2101上。在收卷备用料带b2的过程中,支撑块210左侧和右侧的两个第一吸附面2101分别对途经的备用料带b2进行吸附,避免了料带起头端b21任意摆动。
168.再然后,第一接带机构31a的第一抵接部310和第二抵接部311向左运动,直至该第一抵接部310将胶带c和备用料带b2压紧在支撑块210右侧的第一吸附面2101上,使得备用料带b2的右侧与胶带c的下半部分粘接。
169.再然后,第二接带机构31b跟随第二摆臂322逆时针摆动至接带位置,使得该第二接带机构31b的抵接辊313将工作料带b1压紧在第一支撑辊212上。控制第二接带机构31b的第一抵接部310和第二抵接部311向右运动,直至该第一抵接部310将工作料带b1和料带起头端b21抵压在支撑块210左侧的第一吸附面2101上。控制第二接带机构31b的裁切部312由抵接辊313与第一抵接部310之间切断工作料带b1。接着,控制第二接带机构31b的第二抵接部311向右移动,直至该第二抵接部311将工作料带b1抵压在第一接带机构31a的第二抵接部311的胶带c上,使得工作料带b1与胶带c的上半部分粘接。此时,工作料带b1和备用料带b2的右侧均与胶带c粘接,即完成接带。
170.再然后,第一接带机构31a跟随第二摆臂322逆时针摆动至备胶位置,第二接带机构31b跟随第二摆臂322顺时针摆动至备胶位置,支撑机构21向下移动至避让位置。第二放卷机构11b上的备用料卷a2切换为工作料卷a1,第二放卷机构11b驱动其上的工作料卷a1逆时针旋转,从而向下游输送工作料带b1。
171.在工作料带b1被切断后,可利用料筒搬运机构35将第一放卷机构11a上的空料筒a3搬运至料筒收集机构34的收料轴341上。第二接带机构31b摆动至备胶位置时,可利用备胶机构33对第二接带机构31b的第一抵接部310和第二抵接部311上进行备胶,以为下一次的自动换卷作准备。
172.空料筒a3的搬运和对接带机构31的备胶过程请参见前文所述,在此不作赘述。
173.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174.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