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带缠绕装置和电热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09226发布日期:2023-02-10 20:12阅读:59来源:国知局
电热带缠绕装置和电热模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热模组缠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热带缠绕装置和电热模组。


背景技术:

2.扁平电热带具有快速加热和散热的特性,而被广泛用于制作导热模组。导热模组通常包括支撑架和电热带,电热带通常缠绕在支撑架上。
3.目前,将电热带缠绕在支撑架的方式通常采用人工缠绕,在采用人将电热带缠绕在支撑架时,由于电热带的圈数较多,造成增加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同时,采用人工缠绕,缠绕效率较底。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电热电热模组缠绕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电热带缠绕装置,包括:
5.纵向移动组件,包括纵向导向件,以及可移动安装于所述纵向导向件的纵向移动模块;
6.横向移动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纵向移动模块的横向导向件,以及可移动安装于所述横向导向件的横向移动模块,所述横向导向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纵向导向件的长度方向呈夹角设置;
7.基板,设置于所述横向移动模块上;
8.固定结构,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固定结构被配置为固定支撑架;
9.安装架,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连接板和安装结构;
10.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设置于所述纵向导向件的两侧,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侧板,所述安装结构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的下侧并位于所述固定结构的上侧;
11.缠绕组件,包括:
12.旋转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安装结构,所述旋转驱动件具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远离所述旋转驱动件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结构的下侧,并外露于安装结构外;
13.电热带固定模块,安装于所述旋转轴,以使所述旋转驱动件可驱动所述电热带固定模块转动;
14.所述电热带固定模块被配置为固定电热带的自由端,以使得支撑架随所述纵向移动模块和横向移动模块移动所产生摇动时,所述电热带被缠绕于所述支撑架上。
15.可选地,所述纵向导向件具有纵向导向槽,所述纵向导向槽沿所述纵向导向件的长度方向延伸;
16.所述纵向移动模块包括纵向滑块,所述纵向滑块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纵向导向槽中,并与所述纵向导向槽滑动配合。
17.可选地,所述纵向导向槽长度方向的两槽壁具有导向凸筋,两所述导向凸筋延伸至所述纵向导向槽的两端;
18.所述纵向滑块相对两所述导向凸筋的侧壁具有两导向凹槽,两所述导向凸筋与两所述导向凹槽滑动配合。
19.可选地,所述纵向滑块具有对应所述纵向导向槽长度方向的丝杠装配孔,所述丝杠装配孔贯穿所述纵向滑块设置,所述丝杠装配孔具有内螺纹;
20.所述纵向移动组件还包括第一支座、第二支座、纵向驱动件和纵向丝杠;
21.所述第一支座安装于所述纵向导向件的一端,所述第二支座安装所述纵向导向件远离所述第一支座的一端;
22.所述纵向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座,并位于所述纵向导向槽外,所述纵向驱动件具有纵向驱动轴;
23.所述纵向滑块位于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第二支座之间,所述纵向丝杠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座转动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丝杠装配孔和所述第一支座与外部的纵向驱动轴连接,所述纵向丝杠与所述丝杠装配孔螺纹配合。
24.可选地,所述纵向移动模块还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一侧与所述纵向滑块连接,另一侧与所述横向导向件连接。
25.可选地,所述热带固定模块包括;
26.夹臂座,安装于所述旋转轴;
27.第一夹臂,包括可转动安装于所述夹臂座的第一连接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一夹持部;
28.第二夹臂,包括可转动安装于所述夹臂座的第二连接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具有夹持空间,所述夹持空间被配置为夹持电热带。
29.可选地,所述电热带缠绕装置还包括夹持驱动件,所述夹持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夹臂座内,所述夹持驱动件具有伸缩轴,所述伸缩轴沿所述夹臂座的开口方向延伸;
30.所述夹臂座内具有第一铰接轴和第二铰接轴,所述第一铰接轴和所述第二铰接轴位于所述伸缩轴的两侧;
31.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临近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第一铰接孔,所述第一铰接孔与所述第一铰接轴可转动配合,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临近第二夹持部的第二铰接孔,所述第二铰接孔与所述第二铰接轴可转动配合;
32.所述电热带固定模块还包括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一端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伸缩轴铰连接;
33.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端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伸缩轴铰连接,以使所述夹持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连接部以所述第一铰接轴为轴心转,所述第二连接部以所述第二铰接轴为轴心转,以调整所述夹持空间的大小。
34.可选地,所述电热带缠绕装置还包括放卷机构和托架,
35.所述托架设置于所述基板具有所述固定结构的一侧;
36.所述放卷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托架的固定架,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安装轴,所述安装轴被配置为供电热带卷盘安装。
37.可选地,所述电热带缠绕装置还包括张紧机构,所述张紧机构包括张紧支架、第一张紧轮、第二张紧轮、第三张紧轮、张紧滑轨和张紧滑块;
38.所述张紧支架安装于所述托架,所述张紧滑轨安装于所述张紧支架上,所述张紧滑块可滑动安装于所述张紧滑轨上;
39.所述第一张紧轮和所述第三张紧轮可转动安装于所述张紧支架,并位于所述张紧滑轨的两侧,所述第二张紧轮可转动安装于所述张紧滑块上;
40.所述第一张紧轮、所述第二张紧轮和所述第三张紧轮的排布位置呈三角形设置,所述第一张紧轮和所述第三张紧轮的轮面被配置为与所述电热带的第一侧面面贴合,所述第二张紧轮的轮面被配置为与所述电热带的第二侧面面贴合;
41.以使所述第一张紧轮、所述第二张紧轮和所述第三张紧轮可调节待缠绕电热带的松紧。
4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热模组,所述电热模组包括支撑架和电热带,所述电热带使用上述的电热带缠绕装置缠绕于支撑架。
43.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44.本实用新型电热带缠绕装置,通过将横向导向件设置于纵向移动模块上,台本体设置于横向移动模块上,固定结构设置于台本体上,支撑架设置于固定结构上,通过驱动纵向移动模块沿纵向导向件移动,驱动横向移动模块沿横向导向件移动,使得支撑架在工作台上产生摇动,电热带固定模块按摇动所产生的轨迹将电热带缠绕于支撑架上,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45.通过附图中所述示的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更具体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且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技术的主旨。
4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电热带缠绕装置绕盘状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47.图2为1中ⅰ处的局部放大图。
4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电热带缠绕装置绕矩形状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49.图4为3中ⅱ处的局部放大图。
5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纵向移动组件和横向移动组件装配结构示意图。
51.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纵向移动组件和横向移动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52.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纵向移动组件横向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53.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张紧机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54.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张紧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55.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缠绕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56.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电热带固定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57.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电热带缠绕于盘状支撑架后的结构示意图。
58.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电热带缠绕于矩形状支撑架后的结构示意图。
59.附图标记说明:
60.11、电热带;12、电热带卷盘;2、纵向移动组件;21、纵向导向件;211、导向凸筋;22、
纵向移动模块;221、纵向滑块;2211、导向凹槽;222、连接座;23、第一支座;24、第二支座;25、纵向驱动件;3、横向移动组件;31、横向导向件;32、横向移动模块;41、基板;42、固定结构;51、旋转驱动件;52、旋转轴;53、电热带固定模块;531、夹臂座;5311、第一夹臂;5312、第一连接部;5313、第一夹持部;5314、第二夹臂;5315、第二连接部;5316、第二夹持部;532、伸缩轴;533、第一铰接轴;534、第二铰接轴;54、第一传动杆;55、第二传动杆;61、放卷机构;62、托架;7、张紧机构;71、张紧支架;72、第一张紧轮;73、第二张紧轮;74、第三张紧轮;75、张紧滑轨;76、张紧滑块;8、安装架;81、第一侧板;82、第二侧板;83、连接板;84、安装结构;90、支撑架;901、固定片;902、第一缺口;903、第二缺口;904、第三缺口;905、第四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61.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述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62.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并与之结合为一体,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述使用的术语“设置”、“一端”、“另一端”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6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述使用的所述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述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述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述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述有的组合。
64.本技术实施例用于将电热带11缠绕在支撑架90上,示例性的,请参阅图1至图1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热带11缠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电热带11为极薄的扁平带,用于发热。支撑架90用于支撑电热带11,供电热带11缠绕,支撑架90的形状通常有盘状和矩形状。电热带11缠绕于支撑架90后形成电热模组,电热模组可用于烘干机、电吹风或吹风机等通电后产生热能的设备。
65.电热带11缠绕装置包括:纵向移动组件2,包括纵向导向件21,以及可移动安装于所述纵向导向件21的纵向移动模块22;横向移动组件3,包括安装于所述纵向移动模块22的横向导向件31,以及可移动安装于所述横向导向件31的横向移动模块32,所述横向导向件3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纵向导向件25的长度方向呈夹角设置;基板41,设置于所述横向移动模块32上;固定结构42,设置于所述基板41上,所述固定结构42被配置为固定支撑架90;安装架8,包括第一侧板81、第二侧板82、连接板83和安装结构84;所述第一侧板81和所述第二侧板82设置于所述纵向导向件25的两侧,所述连接板8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侧板81,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侧板82,所述安装结构84设置于所述连接板83的下侧并位于所述固定结构42的上侧;缠绕组件,包括:旋转驱动件51,安装于所述安装结构84,所述旋转驱动件51具有旋转轴52,所述旋转轴52远离所述旋转驱动件51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结构84的下侧,并外露于安装结构84外;电热带固定模块53,安装于所述旋转轴52,以使所述旋转驱动件51可驱动所述电热带固定模块53转动;所述电热带固定模块53被配置为固定电热带11的自由端,以使得支撑架90随所述纵向移动模块22和横向移动模块32移动所产生摇动时,所述电热带11被缠绕于所述支撑架90上。
66.电热带11缠绕装置包括纵向移动组件2、横向移动组件3、基板41、固定结构42、安装架8和缠绕组件。其中,纵向移动组件2包括纵向导向件21,以及可滑动设置于纵向导向件21的纵向移动模块22,纵向导向件21可以为导向杆或导轨等。例如,当纵向导向件21为导向杆时,导向杆的数量需两个,纵向移动模块22需开设两个贯穿纵向移动模块22的导向孔,导向孔供导向杆安装,通过导向孔与导向杆的配合,纵向移动模块22可沿导向杆的长度方向移动。当纵向导向件21为导轨时,纵向移动模块22具有与导轨配合的配合面或导轨设有导向槽,如此,通过配合面与导轨的配合或者纵向导向模块与导向槽配合,使得纵向移动模块22可在导轨上移动。
67.横向移动组件3包括设置于纵向移动模块22的横向导向件31,以及可滑动设置于横向导向件31的横向移动模块32,横向导向件31可以为导向杆或导轨等。例如,当横向导向件31为导向杆时,导向杆的数量需两个,横向移动模块32需开设两个贯穿横向移动模块32的导向孔,导向孔供导向杆安装,通过导向孔与导向杆的配合,横向移动模块32可沿导向杆的长度方向移动。当横向导向件31为导轨时,横向移动模块32具有与导轨配合的配合面,如此,通过配合面与导轨的配合,使得横向移动模块32可在导轨上移动。另外,横向导向件31设置于横向移动模块32后,横向导向件31的长度方向需与纵向导向件21的长度方向呈夹角,夹角优选大于或等于
°
,且小于或等于
°
设置,以便于在横向导向件31和纵向导向件21配合后,可以达到更大的范围。
68.基板41安装于横向移动模块32的顶部,基板41供固定结构42安装。固定结构42可以为机械爪、卡爪、固定柱或安装座等,需根据支撑架90的形状而确定。例如,当支撑架90呈矩形状时,固定结构42为安装座,并在安装座顶部开设供支撑架90固定的固定槽,通过支撑架90与固定槽配合达到固定支撑架90的目的。当支撑架90呈矩形状时,固定结构42还可为卡爪设置,卡爪的数量为四个并与基板41可滑动连接,四个卡爪在工作台围成固定空间后,将支撑架90部分设置于固定空间中,再通过调整四个卡爪,使得四个卡爪均与支撑架90抵接,支撑架90被四个卡爪固定在固定空间中。当支撑架90呈盘状时,盘状的支撑架90中间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需呈矩形或异形,固定结构42可为固定柱,固定柱的横截面形状优选呈矩形设置,通过固定孔与固定柱的配合,达到防止支撑架90在固定结构42转动的目的。当支撑架90呈盘状时,盘状的支撑架90中间设有呈圆形的支撑柱,固定结构42还可为卡爪设置,卡爪的数量为三个并与工作台可滑动连接,三个卡爪在工作台围成固定空间后,将支撑柱部分设置于固定空间中,再通过调整三个卡爪,使得三个卡爪均与支撑柱抵接,支撑柱被三个卡爪固定在固定空间中,达到固定支撑架90的目的。
69.安装架8用于安装缠绕组件。安装架8包括第一侧板81、第二侧板82、连接板83和安装结构84。第一侧板81和第二侧板82沿竖向设置于纵向导向件21的两侧,同时,第一侧板81距纵向导向件21的间距大于横向导向件31长度的三分之二,并对应纵向导向件21的中部。同理,第二侧板82距纵向导向件21的间距大于横向导向件31长度的三分之二,并对应纵向导向件21的中部。连接板83的一端连接于第一侧板81的顶部,另一端连接于第二侧板82的顶部。安装结构84可由多块安装板拼接而成,也可以一体成型。安装结构84的整体呈u性设置,安装结构84内具有用于安装缠绕组件的安装空间,安装结构84设置于连接板83的下侧。安装结构84设置于连接板83后,优选安装结构84与横向导向件31错位。为了便于缠绕组件的安装,在安装结构84的下侧开设有连通安装空间与外部空间的过孔。
70.缠绕组件包括旋转驱动件51和电热带固定模块53。旋转驱动件51优选为伺服电机。旋转驱动件51安装于安装空间,旋转驱动件51的旋转轴52通过穿过过孔伸出安装空间外。电热带固定模块53与位于安装空间外的旋转轴52连接,使得旋转驱动件51可以驱动电热带固定模块53转动。电热带固定模块53用于固定电热带11,可通过螺栓、铆钉或焊接进行固定等。例如,电热带11通过螺栓将电热带11固定于电热带固定模块53上时,电热带11的一端开设有连接孔,螺栓穿过连接孔与电热带固定模块53连接,达到将电热带11固定与电热固定模块上。再如,电热带11通过铆钉固定于电热带固定模块53时,在电热带11上卡设贯穿电热带11两侧的连接孔,铆钉穿过连接孔与电热带固定模块53连接,达到将电热带11固定于电热带固定模块53上。
71.电热带11缠绕装置在将电热带11缠绕于支撑架90时,首先将电热带11固定于电热带固定模块53,由于横向移动组件3设置在纵向移动组件2上,工作台设置在横向移动模块32上,支撑架90设置在固定结构42上。在进行缠绕时,需根据缠绕需要,控制纵向移动组件2移动以及横向移动组件3移动,达到形成所需的缠绕轨迹。
72.例如,支撑架90的形状呈盘状时,支撑架90背离台本体的一侧具有多个定位杆,各定位杆之间具有间隔,同时,多个定位杆的排布轨迹呈螺旋状设置,并自外向支撑架90的中心延伸。在电热带11缠绕装置将电热带11按螺旋状缠绕于托架62时,首先获取螺旋轨迹所对应圆弧的半径,根据螺旋轨迹所对应的半径确定摆动固定结构42的摆动幅度,也即,纵向移动模块22在纵向导向件21上移动的距离,横向移动模块32在横向导向件31上移动的距离,通过纵向移动模块22在纵向导向件21的移动,配合横向移动模块32在横向导向件31上移进行配合,达到所需摆动的效果。在驱动固定结构42被动摆动时,旋转驱动件51控制旋转轴52带动电热带固定模块53偏转的角度与螺旋轨迹所对应的半径相关,随着螺旋轨迹所对应的半径越小,在相同时间内旋转驱动件51控制旋转轴52带动电热带固定模块53偏转的角度越大,但电热带固定模块53围绕支撑架90转动一圈,旋转驱动件51控制旋转轴52带动电热带固定模块53偏转的角度固定为
°
。随着螺旋轨迹所对应半径越小,摇动的幅度也越小。如此,电热带固定模块53相对支撑架90移动,使得电热带11可沿螺旋轨迹缠绕于支撑架90上。
73.另外,当支撑架90的整体形状呈矩形状时,支撑架90背离台本体的一侧具有多个固定片901,多个固定片901的长度方向沿支撑架90的宽度方向延伸,多个固定片901沿支撑架90的长度方向排布,同时,各固定片901具有第一缺口902、第二缺口903、第三缺口904和第三缺口904。每个第一缺口902所在位置与相邻的第一缺口902所在位置对应,使得多个第一缺口902形成第一缺口902列。每个第二缺口903所在位置与相邻的第二缺口903所在位置对应,使得多个第二缺口903形成第二缺口903列,第二缺口903列与第一缺口902列相邻。每个第三缺口904所在位置与相邻的第三缺口904所在位置对应,使得多个第三缺口904形成第三缺口904列,第三缺口904列与第二缺口903列相邻。每个第四缺口905所在位置与相邻的第四缺口905所在位置对应,使得多个第四缺口905形成第四缺口905列,第四缺口905列与第三缺口904列相邻。如此,支撑架90第一缺口902列和第二缺口903列尾尾相连,第二缺口903列和第三缺口904列首首相连,第三缺口904列和第四缺口905列首首相连尾尾形成缠绕轨迹,电热带11沿缠绕轨迹设置于支撑架90中。在电热带11缠绕装置将电热带11按第一缺口902列、第二缺口903列、第三缺口904列和第四缺口905列所连成的缠绕轨迹移动时,通
过控制纵向移动组件2以及横向移动组件3移动,带动支撑架90移动,使得支撑架90可相对电热带固定模块53移动,并拉动电热带11依次通过第一缺口902列、第二缺口903列、第三缺口904列和第四缺口905列,从而达到将缠绕在支撑架90的目的。
74.需要说明的是,电热带11缠绕装置还包括底板,纵向导向件21、第一侧板81和第二侧板82安装于板上,如此,在移动电热带11缠绕装置时,可以将整个电热带11缠绕装置进行移动。
75.在一些示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纵向导向件21具有纵向导向槽,所述纵向导向槽沿所述纵向导向件21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纵向移动模块22包括纵向滑块221,所述纵向滑块221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纵向导向槽中,并与所述纵向导向槽滑动配合。
76.为了节约空间,优选在纵向导向件21的顶部开设连通外部空间的纵向导向槽,纵向导向槽沿纵向导向件21的长度方向延伸。纵向移动模块22包括纵向滑块221,纵向滑块221的宽度优选小于纵向导向槽的槽宽设置,以便于纵向滑块221设置于纵向导向槽后能够在导向槽中滑动。通过将纵向滑块221设置于纵向导向槽,有利于节约空间,提高装置整体的紧凑性。
77.在一些示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纵向导向槽长度方向的两槽壁具有导向凸筋211,两所述导向凸筋211延伸至所述纵向导向槽的两端;
78.所述纵向滑块221相对两所述导向凸筋211的侧壁具有两导向凹槽2211,两所述导向凸筋211与两所述导向凹槽2211滑动配合。
79.为了提高纵向滑块221的稳定性,在纵向导向槽长度方向相对两槽壁凸设有导向凸筋211,两导向凸筋211的形状可以呈矩形或三角形等,本实施例以呈三角形为例。两导向凸筋211沿纵向导向槽的长度方向延伸,同时,两导向凸筋211距离纵向导向槽的槽底之间具有装配间距。纵向滑块221安装于导向凹槽2211后,对应两导向凸筋211的侧壁具有导向凹槽2211,导向凹槽2211的形状与导向凸筋211的形状适配,导向凹槽2211优选略大于导向凸筋211设置,以便于导向凸筋211可以设置于导向凹槽2211中。在导向凹槽2211与导向凸筋211配合后,优选纵向滑块221与纵向导向槽的槽底具有间隔设置,以减少纵向滑块221与纵向导向槽的的槽底摩擦。另外,纵向导向槽贯穿纵向导向件21的两端,以便于纵向滑块221通过纵向导向槽的两端安装于纵向导向槽中。
80.在一些示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纵向滑块221具有对应所述纵向导向槽长度方向的丝杠装配孔,所述丝杠装配孔贯穿所述纵向滑块221设置,所述丝杠装配孔具有内螺纹;所述纵向移动组件2还包括第一支座23、第二支座24、纵向驱动件25和纵向丝杠;所述第一支座23安装于所述纵向导向件21的一端,所述第二支座24安装所述纵向导向件21远离所述第一支座23的一端;所述纵向驱动件25设置于所述第一支座23,并位于所述纵向导向槽外,所述纵向驱动件25具有纵向驱动轴;所述纵向滑块221位于所述第一支座23和所述第二支座24之间,所述纵向丝杠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座24转动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丝杠装配孔和所述第一支座23与外部的纵向驱动轴连接,所述纵向丝杠与所述丝杠装配孔螺纹配合。
81.为了便于驱动纵向移动模块22移动,纵向移动组件2还包括第一支座23、第二支座24、纵向驱动件25和纵向丝杠。第一支座23和第二支座24的形状不做具体限制,能够安装纵向丝杠即可,第一支座23和第二支座24分别设置于纵向导向件21的两端。第一支座23和第
二支座24均具有安装孔,第一支座23的安装孔需贯穿第一支座23设置。纵向滑块221具有对应纵向导向槽长度方向的丝杠装配孔,丝杠装配孔具有内螺纹。纵向丝杠设置于丝杠装配孔中,并与丝杠装配孔的内螺纹螺纹配合,纵向丝杠朝向第一支座23的一端伸出丝杠装配孔,穿过第一支座23的安装孔并与第一支座23的安装孔转动配合,纵向丝杠朝向第二支座24的一端伸出丝杠装配孔,并与第二支座24的安装孔转动配合。纵向驱动件25优选为电机,纵向驱动件25可通过电机座安装于第一支座23,也可以直接安装于第一支座23,本实施例优选通过电机安装座安装于第一支座23,纵向驱动件25具有朝向第一支座23的纵向驱动轴,纵向驱动轴用于与纵向丝杠连接,纵向驱动轴优选通过联轴器与纵向丝杠连接。通过纵向驱动件25驱动纵向移动模块22移动,有利于提高纵向移动组件2的便捷性。
82.在一些示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纵向移动模块22还包括连接座222,所述连接座222的一侧与所述纵向滑块221连接,另一侧与所述横向导向件31连接。连接座222用于连接纵向滑块221和横向导向件31,以增加横向导向件31间接与纵向滑块221的连接,从而提高横向导向件31的稳定性。
83.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所述热带固定模块包括;
84.夹臂座531,安装于所述旋转轴52;
85.第一夹臂5311,包括可转动安装于所述夹臂座531的第一连接部5312,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5312的第一夹持部5313;
86.第二夹臂5314,包括可转动安装于所述夹臂座531的第二连接部5315,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5315的第二夹持部5316,所述第一夹持部5313与所述第二夹持部5316之间具有夹持空间,所述夹持空间被配置为夹持电热带11。
87.热带固定模块包括夹臂座531、第一夹臂5311和第二夹臂5314。夹臂座531内具有供装配第一臂和第二夹臂5314的安装腔,第一夹臂5311和第二夹臂5314的一端伸入安装腔中。第一夹臂5311包括与夹臂座531可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部5312,以及连接于第一连接部5312的第一夹持部5313,第一夹持部5313需伸出安装腔设置。第一连接部5312与夹臂座531可转动连接,可通过在第一连接部5312开设转接孔或在第一连接部5312设置转接杆,在安装腔内开设转接孔或设置转接杆,但第一连接部5312需能够与安装腔进行配合。例如,第一连接部5312开设设置转接孔,安装腔内设置转接杆,通过转接孔孔与转接杆的配合第一连接部5312可在安装腔内相对安装腔转动。
88.同理,第二夹臂5314包括与夹臂座531可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5315,以及连接于第二连接部5315的第二夹持部5316,第二夹持部5316需伸出安装腔设置。第二连接部5315与夹臂座531可转动连接,可通过在第二连接部5315开设转接孔或在第二连接部5315设置转接杆,在安装腔内开设转接孔或设置转接杆,但第二连接部5315需能够与安装腔进行配合。例如,第二连接部5315开设设置转接孔,安装腔内设置转接杆,通过转接孔孔与转接杆的配合第二连接部5315可在安装腔内相对安装腔转动。在第一夹臂5311和第二夹臂5314设置于安装腔后,为了第一夹臂5311和第二夹臂5314能够进行夹持,在第一连接部5312和第二连接部5315转动时,第一夹持部5313和第二连接部5315需能够相互靠近和相互远离,以便于第一夹持部5313和第二连接部5315能产生夹持力,将电热带11进行夹持。在第一夹持部5313和第二连接部5315将电热带11进行夹持后可通过绑带、铁丝等将第一夹持部5313和第二连接部5315进行固定,以便于电热带固定模块53随横向移动模块32和横向移动模块32
运动所产生的摇动时,将电热带11按摇动所产生的轨迹将电热带11缠绕于支撑架90上。
89.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1所示,所述电热带11缠绕装置还包括夹持驱动件,所述夹持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夹臂座531内,所述夹持驱动件具有伸缩轴532,所述伸缩轴532沿所述夹臂座531的开口方向延伸;
90.所述夹臂座531内具有第一铰接轴533和第二铰接轴534,所述第一铰接轴533和所述第二铰接轴534位于所述伸缩轴532的两侧;
91.所述第一连接部5312具有临近所述第一夹持部5313的第一铰接孔,所述第一铰接孔与所述第一铰接轴533可转动配合,所述第二连接部5315具有临近第二夹持部5316的第二铰接孔,所述第二铰接孔与所述第二铰接轴534可转动配合;
92.所述电热带固定模块53还包括第一传动杆54和第二传动杆55,所述第一传动杆5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5312远离所述第一夹持部5313的一端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伸缩轴532铰连接;
93.所述第二传动杆55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5315远离所述第二夹持部5316的一端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伸缩轴532铰连接,以使所述夹持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连接部5312以所述第一铰接轴533为轴心转,所述第二连接部5315以所述第二铰接轴534为轴心转,以调整所述夹持空间的大小。
94.为了提高第一夹持部5313和第二夹持部5316夹持的效率,电热带11缠绕装置还包括夹持驱动件,夹持驱动件可为线性马达、气缸或液压缸等,夹持驱动件具有能够做伸缩运动的伸缩轴532。夹持驱动件设置于夹臂座531内,伸缩轴532的轴向朝向夹臂座531的开口,第一夹臂5311和第二夹臂5314位于伸缩轴532轴向方向的两侧。为了方便第一连接部5312与第二连接部5315的转动,在夹臂座531内具有第一铰接轴533和第二铰接轴534,第一连接部5312设有配合第一铰接轴533的第一铰接孔,第一铰接孔位于第一连接部5312临近第一夹持部5313的一端。第二连接部5315设有配合第二铰接轴534的第二铰接孔,第二铰接孔位于第二连接部5315临近第二夹持部5316的一端。电热带固定模块53还包括第一传动杆54和第二传动杆55,第一传动杆54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5312远离第一夹持部5313的一端铰接,另一端与伸缩轴532朝向开口的一端铰接。第二传动杆55的一端与第二连接部5315远离第二夹持部5316的一端铰接,另一端与伸缩轴532朝向开口的一端铰接。如此,伸缩轴532在做伸缩运动时,可通过第一传动杆54驱动第一连接部5312转动,带动第一夹持部5313朝第二夹持部5316远离或靠近,第二传动杆55驱动第二连接部5315转动,带动第二夹持部5316朝第一夹持部5313远离或靠近,达到调整第一夹持部5313和第二夹持部5316所形成的夹持空间的大小,达到夹持或放开电热带11的目的。
95.在一些示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电热带11缠绕装置还包括放卷机构61和托架62,所述托架62设置于所述基板41具有所述固定结构42的一侧;
96.所述放卷机构61包括安装于所述托架62的固定架,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安装轴,所述安装轴被配置为供电热带卷盘安装。
97.电热带11缠绕装置还包括放卷机构61和托架62。托架62安装于基板41具有固定结构42的一侧,并临近固定结构42设置,托架62用于支撑放卷机构61。放卷机构61安装于托架62,供电热带卷盘进行安装。如此,在电热带固定模块53牵引电热带11进行缠绕时,电热带11拉动电热带卷盘转动,电热带11从电热带卷盘伸出,提高了缠绕电热带11的便捷性。另
外,放卷机构61还可以通过设置放料电机,通过放料电机驱动电热带卷盘转动,放出卷在电热带卷盘中的电热带11。但放料电机的转速需与纵向移动模块22和横向移动模块32上所产生的摇动幅度和速度相关,例如,在摇动的幅度较大,速度较快时,放料电机需较快的转速,以满足电热带固定模块53在缠绕时所需的电热带11。再如,在摇动的幅度较小,速度较快时,放料电机需对应降低转速,避免放卷机构61放过多的电热带11出来,导致无法达到所需的张紧程度。
98.在一些示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电热带11缠绕装置还包括张紧机构7,所述张紧机构7包括张紧支架71、第一张紧轮72、第二张紧轮73、第三张紧轮74、张紧滑轨75和张紧滑块76;所述张紧支架71安装于所述托架62,并位于所述放卷机构61与所述工作台之间,所述张紧滑轨75安装于所述张紧支架71上,所述张紧滑块76可滑动安装于所述张紧滑轨75上;所述第一张紧轮72和所述第三张紧轮74可转动安装于所述张紧支架71,并位于所述张紧滑轨75的两侧,所述第二张紧轮73可转动安装于所述张紧滑块76上;所述第一张紧轮72、所述第二张紧轮73和所述第三张紧轮74的排布位置呈三角形设置,所述第一张紧轮72和所述第三张紧轮74的轮面被配置为与所述电热带11的第一侧面面贴合,所述第二张紧轮73的轮面被配置为与所述电热带11的第二侧面面贴合;以使所述第一张紧轮72、所述第二张紧轮73和所述第三张紧轮74可调节待缠绕电热带11的松紧。
99.电热带11缠绕装置还包括张紧机构7,张紧机构7用于对电热带11进行张紧。通过张紧机构7对电热带11进行张紧,能够保证电热带固定模块53固定电热带11后,在做缠绕运动的过程中电热带11的张力均匀,从而使得缠绕在支撑架90上的电热带11张力均匀分布。
100.张紧机构7包括张紧支架71、第一张紧轮72、第二张紧轮73、第三张紧轮74、张紧滑轨75和张紧滑块76。张紧支架71安装于托架62上,并位于工作台与放卷机构61之间。张紧滑轨75安装于张紧支架71,张紧滑块76可滑动安装于张紧滑轨75,第二张紧轮73可转动连接于张紧滑块76上。第一张紧轮72、第三张紧轮74可转动连接在张紧支架71上,第一张紧轮72、第二张紧轮73和第三张紧轮74的高度一致。同时,第一张紧轮72、第二张紧轮73和第三张紧轮74的排布方向呈三角形设置。如此,电热带11自放卷机构61出来后,依次经过第一张紧轮72、第二张紧轮73和第三张紧轮74。在电热带11经过第二张紧轮73时,可通过移动张紧滑块76达到调整电热带11的张紧程度。
101.另外,张紧机构7还包括张紧驱动件,张紧驱动件可为气缸、液压缸或线性马达等。张紧驱动件安装于张紧支架71,张紧驱动件具有朝向张紧滑块76的张紧驱动轴,张紧驱动轴的轴向与张紧滑轨75的长度方向并行设置,以便于张紧驱动件驱动张紧滑块76在张紧滑轨75上移动。另外,张紧机构7还包括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可以设置于张紧驱动轴与张紧滑块76之间,以便于实时测试电热带11的张紧程度,从而控制张紧驱动件对电热带11进行张紧。
10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热模组,电热带11模组包括支撑架90和电热带11,所述电热带11使用上述的电热带11缠绕装置缠绕于支撑架90。具体的,电热带11与电热带11缠绕装置固定连接,电热模组的说明拓展内容与技术效果推导,与上述电热带11缠绕装置基本相同,在此不做累述。
103.本实用新型电热带11缠绕装置,通过将横向导向件31设置于纵向移动模块22上,台本体设置于横向移动模块32上,固定结构42设置于台本体上,支撑架90设置于固定结构
42上,通过驱动纵向移动模块22沿纵向导向件21移动,驱动横向移动模块32沿横向导向件31移动,使得支撑架90在工作台上产生摇动,电热带固定模块53按摇动所产生的轨迹将电热带11缠绕于支撑架90上,提高了生产效率。
104.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述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105.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约束。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