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纤代餐粉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纤代餐粉加工用螺旋输送机。
背景技术:2.代餐粉是一种由谷类、豆类、薯类食材等为主,其它属类植物的根、茎、果实等可食用部分为辅制成的一种单一或综合性冲调粉剂产品,在高纤代餐粉加工生产时,需要使用到螺旋输送机进行物料输送;
3.现有的螺旋输送机大都由输送管、电机和螺旋输送叶等组成,通过电机带动螺旋输送叶进行输送,而输送管多为固定式输送,其输送位置不能对输送管的角度进行调整,无法适应不同代餐粉原料需要输送料的位置,为此,提出一种高纤代餐粉加工用螺旋输送机。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纤代餐粉加工用螺旋输送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之一。
5.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高纤代餐粉加工用螺旋输送机,包括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底板、侧板、转动杆、输送管、第一u形板、凹槽、第一电机、螺杆、第二u形板、连接板、移动板;
6.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侧板,所述侧板的一侧转动安装有转动杆,两个所述转动杆相互靠近的端部之间固定安装有输送管,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u形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u形板的顶部内壁上转动安装有螺杆,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螺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二u形板,所述第二u形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与输送管的底部之间铰接有移动板。
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u形板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矩形孔,所述矩形孔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与第二u形板滑动连接,定位杆对第二u形板进行限位,防止出现偏移的现象。
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输送管的顶部连通并固定有进料口,所述输送管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输送管上转动安装有螺旋输送叶,所述螺旋输送叶的端部延伸至输送管外并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通过第二电机可带动螺旋输送叶进行输送。
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输送管的右端连通并固定有下料口,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万向轮,通过万向轮可移动底板。
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用于开启和关闭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开关组,开关组的电性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开关组与外界市电连接,用以为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供电,通过开关
组可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工作。
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u形板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螺纹孔和两个圆形孔,所述圆形孔的内壁与对应的定位杆的外侧滑动连接,所述螺纹孔与螺杆螺纹连接,在螺纹孔和螺杆自身锁尼力下,使得第二u形板移动后能被固定。
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输送管的左侧内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与螺旋输送叶的外侧相焊接,通过焊接的方式,使得轴承与螺旋输送叶之间更加稳固。
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u形板的外侧与矩形孔的内壁不接触,矩形孔对第二u形板进行限位,使得第二u形板只能上下移动。
14.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第一电机通过螺杆带动第二u形板移动,第二u形板在定位杆上滑动,第二u形板通过连接板移动,连接板在移动的过程中对移动杆进行挤压,移动板移动并转动,移动板带动输送管在两个侧板上转动,对输送管的角度进行调节,能够适应不同代餐粉原料需要输送料的位置。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侧倾斜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输送管切开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区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调节组件;2、底板;3、侧板;4、转动杆;5、输送管;6、第一u形板;7、凹槽;8、第一电机;9、螺杆;10、矩形孔;11、第二u形板;12、连接板;13、移动板;14、定位杆;15、进料口;16、第二电机;17、螺旋输送叶;18、下料口;19、开关组;20、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实施例
23.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纤代餐粉加工用螺旋输送机,包括调节组件1,调节组件1包括底板2、侧板3、转动杆4、输送管5、第一u形板6、凹槽7、第一电机8、螺杆9、第二u形板11、连接板12、移动板13;
24.底板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侧板3,侧板3的一侧转动安装有转动杆4,两个转动杆4相互靠近的端部之间固定安装有输送管5,底板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u形板6,底板2的顶部开设有凹槽7,凹槽7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8,第一u形板6的顶部内壁上
转动安装有螺杆9,第一电机8的输出轴与螺杆9的底端固定连接,螺杆9上螺纹连接有第二u形板11,第二u形板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板12,连接板12的顶部与输送管5的底部之间铰接有移动板13。
25.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一u形板6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矩形孔10,矩形孔10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定位杆14,定位杆14与第二u形板11滑动连接,定位杆14对第二u形板11进行限位,防止第二u形板11在移动时出现偏移的现象。
26.本实施例中,具体的:输送管5的顶部连通并固定有进料口15,输送管5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6,输送管5上转动安装有螺旋输送叶17,螺旋输送叶17的端部延伸至输送管5外并与第二电机1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通过第二电机16可带动螺旋输送叶17进行输送。
27.本实施例中,具体的:输送管5的右端连通并固定有下料口18,底板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万向轮20,通过万向轮20可移动底板2。
28.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底板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用于开启和关闭第一电机8和第二电机16的开关组19,开关组19的电性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第一电机8和第二电机16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开关组19与外界市电连接,用以为第一电机8和第二电机16供电,通过开关组19控制第一电机8和第二电机16工作。
29.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二u形板11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螺纹孔和两个圆形孔,圆形孔的内壁与对应的定位杆14的外侧滑动连接,螺纹孔与螺杆9螺纹连接,在螺纹孔和螺杆9自身锁尼力下,使得第二u形板11移动后能被固定。
30.本实施例中,具体的:输送管5的左侧内壁上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轴承,轴承的内圈与螺旋输送叶17的外侧相焊接,通过焊接的方式,使得轴承与螺旋输送叶17之间更加稳固。
31.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二u形板11的外侧与矩形孔10的内壁不接触,对第二u形板11进行限位,在第二u形板11移动时,不会出现偏移的现象。
32.工作原理或者结构原理,使用时,工作人员通过万向轮20移动底板2,通过底板2移动输送管5,将其移动至需要使用的地方,调节输送管5角度时,通过开关组19启动第一电机8,第一电机8带动螺杆9转动,螺杆9带动第二u形板11向上移动,第二u形板11在定位杆14上滑动,在圆形孔的作用下,第二u形板11在移动时不会出现偏移的现象,第二u形板11带动连接板12移动,连接板12在移动的过程中对移动板13进行挤压,在挤压力的作用下,移动板13移动并转动,移动板13带动输送管5在两个侧板3上转动,调节一定的角度后,通过开关组19关闭第一电机8工作,在螺纹孔和螺杆9自身锁尼力下,使得第二u形板11移动后能被固定,从而使得输送管5进行固定,紧接着通过开关组19启动第二电机16,并将物料通过进料口15放入至输送管5内,第二电机16带动螺旋输送叶17转动,螺旋输送叶17将物料通过下料口18进行输送,便于根据不同需要对调节输送管5的角度进行调整。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