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带式输送机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便于拆装托辊的托辊组件。
背景技术:2.带式输送机具有输送能力强,输送距离远,结构简单易于维护,能方便地实行程序化控制和自动化操作,现有的带式输送机通常由传动装置、托辊、钢架、输送带、张紧装置组成,而在输送带输送时往往是通过托辊架上的托辊对输送带进行滚动时的支撑和导向,然而,带式输送机在长时间工作后,不可避免会出现托辊的损坏,由于现有的托辊一般都是从上往下安装于托辊架上,但由于输送带的张力及自重等原因,输送带会压在托辊上,这样一来,就导致在进行拆装更换及检修托辊时显得比较麻烦,费时费力,且整体拆装效率较为一般。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整体结构新颖、实用,通过转动转轴并改变中托辊及边托辊的拆装方向,使得拆装更加方便,且省时省力,有利于提升整体的拆装效率的一种便于拆装托辊的托辊组件。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于拆装托辊的托辊组件,包括托辊架、边托辊和中托辊,托辊架包括固定横管、转轴、中托辊座和两个边托辊座,转轴可转动套设于固定横管内,固定横管上设有中槽口和边槽口,边槽口为两个并分别设于中槽口的两侧,中托辊座固定安装于转轴上并位于中槽口内,两个边托辊座均固定安装于转轴上并分别位于两个边槽口内,边托辊安装于边托辊座上,中托辊安装于中托辊座上,转轴的两端均穿出固定横管的两端,转轴上至少一端固定安装有摇杆,摇杆与固定横管之间设有弹性限位组件,弹性限位组件用于对转轴起到限位固定作用并使转轴稳定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或第二拆装位置。
5.进一步的,中托辊座包括中底板,中底板与转轴固定连接,中底板上端两侧均固定设有中支撑板,中支撑板上端设有中安装槽,边托辊座包括边底板,边底板与转轴固定连接,边底板上端两侧分别固定设有呈折弯状的第一边支撑板和第二边支撑板,第一边支撑板与第二边支撑板的上端均设有边安装槽,第一边支撑板的上端高于第二边支撑板的上端。
6.进一步的,中底板和边底板均呈圆弧状并与转轴相适配。
7.进一步的,转轴的两端于固定横管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环形限位块。
8.进一步的,转轴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摇杆。
9.进一步的,摇杆包括摆动板和手柄,摆动板的一端与转轴固定连接,摆动板的另一端固定设有手柄。
10.进一步的,弹性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板、限位杆、压缩弹簧、拉板和盖板,手柄内设有
贯穿一端的容纳腔,手柄上于容纳腔开口处固定安装有盖板,盖板上设有与限位杆相适配的第一通孔,容纳腔底部设有与限位杆相适配的第二通孔,限位杆设于容纳腔内,限位杆的一端穿出第一通孔,限位杆的另一端穿出第二通孔并与拉板固定连接,限位杆上固定设有位于容纳腔内的环形凸块,压缩弹簧套设于限位杆上,压缩弹簧的一端与环形凸块相抵接且另一端与盖板相抵接,限位板固定设于固定横管上,限位板上设有两个可与限位杆相对应的限位孔,限位杆的一端可分离的插设于限位孔内。
11.进一步的,限位板的一侧表面设有用于连通两个限位孔的弧形限位槽。
12.进一步的,固定横管的两端均固定设有连接板。
13.进一步的,固定横管两侧与连接板之间均固定设有多个加强筋板。
14.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拆装托辊的托辊组件整体结构新颖、实用,通过将转轴可转动的设于固定横管内,且将边托辊座及中托辊座固定安装于转轴上,由此一来,当需要对中托辊和边托辊进行更换时,首先使得弹性限位组件解除对转轴的限位固定,然后通过摇杆带动转轴进行转动,并使转轴从第一工作位置转动切换至第二拆装位置,从而使得中托辊座及边托辊座从竖直状态切换至倾斜状态,由此一来,可使得输送带不再压在中托辊及边托辊上,且输送带与中托辊及边托辊之间将形成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同时可改变中托辊及边托辊的拆装方向,由垂直向下安装变成斜向下安装,由垂直向上拆卸变成斜向上拆卸,由此可进一步降低输送带对边托辊及中托辊在拆装时所造成的影响,进一步有利于边托辊及中托辊的顺利拆装,从而可使得在进行拆装更换及检修边托辊及中托辊时更加方便,省时省力,有利于提升整体的拆装效率,此外,通过弹性限位组件的设置,便于使得转轴稳定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或第二拆装位置,即使得边托辊座及中托辊座稳定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或第二拆装位置。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拆装托辊的托辊组件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的右视图。
17.图3为图2中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18.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19.图5为固定横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中托辊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边托辊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拆装托辊的托辊组件处于第二拆装位置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托辊架;11-固定横管;111-中槽口;112-边槽口;113-连接板;114-加强筋板;12-转轴;13-中托辊座;131-中底板;132-中支撑板;133-中安装槽;14-边托辊座;141-边底板;142-第一边支撑板;143-第二边支撑板;144-边安装槽;2-边托辊;3-中托辊;4-摇杆;41-摆动板;42-手柄;421-容纳腔;5-弹性限位组件;51-限位板;511-限位孔;512-弧形限位槽;52-限位杆;521-环形凸块;53-压缩弹簧;54-拉板;55-盖板;6-环形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25.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托辊的托辊组件,包括托辊架1、边托辊2和中托辊3,所述托辊架1包括固定横管11、转轴12、中托辊座13和两个边托辊座14,所述转轴12可转动套设于所述固定横管11内,所述固定横管11上设有中槽口111和边槽口112,所述边槽口112为两个并分别设于所述中槽口111的两侧,所述中托辊座13固定安装于所述转轴12上并位于所述中槽口111内,两个所述边托辊座14均固定安装于所述转轴12上并分别位于两个所述边槽口112内,所述边托辊2安装于所述边托辊座14上,所述中托辊3安装于所述中托辊座13上,所述转轴12的两端均穿出所述固定横管11的两端,所述转轴12上至少一端固定安装有摇杆4,所述摇杆4与所述固定横管11之间设有弹性限位组件5,所述弹性限位组件5用于对所述转轴12起到限位固定作用并使所述转轴12稳定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或第二拆装位置。
26.通过将所述转轴12可转动的设于所述固定横管11内,且将所述边托辊座14及所述中托辊座13固定安装于所述转轴12上,由此一来,当需要对所述中托辊3和所述边托辊2进行更换时,首先使得所述弹性限位组件5解除对所述转轴12的限位固定,然后通过所述摇杆4带动所述转轴12进行转动,并使所述转轴12从第一工作位置转动切换至第二拆装位置,从而使得所述中托辊座13及所述边托辊座14从竖直状态切换至倾斜状态,由此一来,可使得输送带不再压在所述中托辊3及所述边托辊2上,且输送带与所述中托辊3及所述边托辊2之间将形成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同时可改变所述中托辊3及所述边托辊2的拆装方向,由垂直向下安装变成斜向下安装,由垂直向上拆卸变成斜向上拆卸,由此可进一步降低输送带对所述边托辊2及所述中托辊3在拆装时所造成的影响,进一步有利于所述边托辊2及所述中托辊3的顺利拆装,从而可使得在进行拆装更换及检修所述边托辊2及所述中托辊3时更加方便,省时省力,有利于提升整体的拆装效率,此外,通过所述弹性限位组件5的设置,便于使得所述转轴12稳定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或第二拆装位置,即使得所述边托辊座14及所述中托辊座13稳定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或第二拆装位置。
27.如图6和图7所示,具体的,所述中托辊座13包括中底板131,所述中底板131与所述转轴12固定连接,所述中底板131上端两侧均固定设有中支撑板132,所述中支撑板132上端设有中安装槽133,从而便于所述中托辊3可分离的安装放置,所述边托辊座14包括边底板141,所述边底板141与所述转轴12固定连接,所述边底板141上端两侧分别固定设有呈折弯状的第一边支撑板142和第二边支撑板143,所述第一边支撑板142与所述第二边支撑板143的上端均设有边安装槽144,所述第一边支撑板142的上端高于所述第二边支撑板143的上端,从而便于所述边托辊2可分离的安装放置,优选的,所述中底板131和所述边底板141均呈圆弧状并与所述转轴12相适配,由此有利于所述中底板131及所述边底板141与所述转轴12之间的稳定连接。
28.如图2和图4所示,此外,所述转轴12的两端于所述固定横管11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环形限位块6,由此可确保所述转轴12不会在所述固定横管11内发生窜动,并很好的保证所述转轴12与所述固定横管11转动连接时的稳定。
29.如图1和图8所示,优选的,所述转轴12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所述摇杆4,由此一来,可从该托辊组件的两侧同时通过相应的所述摇杆4带动所述转轴12进行转动,从而便于所
述转轴12更为轻松的在第一工作位置及第二拆装位置之间进行转动切换。
30.如图4所示,具体的,所述摇杆4包括摆动板41和手柄42,所述摆动板41的一端与所述转轴12固定连接,所述摆动板41的另一端固定设有所述手柄42,操作时,可手握所述手柄42,并通过所述摆动板41带动所述转轴12进行转动。
31.如图2和图4所示,具体的,所述弹性限位组件5包括限位板51、限位杆52、压缩弹簧53、拉板54和盖板55,所述手柄42内设有贯穿一端的容纳腔421,所述手柄42上于所述容纳腔421开口处固定安装有所述盖板55,所述盖板55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杆52相适配的第一通孔,所述容纳腔421底部设有与所述限位杆52相适配的第二通孔,所述限位杆52设于所述容纳腔421内,所述限位杆52的一端穿出所述第一通孔,所述限位杆52的另一端穿出所述第二通孔并与所述拉板54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52上固定设有位于所述容纳腔421内的环形凸块521,所述压缩弹簧53套设于所述限位杆52上,所述压缩弹簧53的一端与所述环形凸块521相抵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盖板55相抵接,所述限位板51固定设于所述固定横管11上,所述限位板51上设有两个可与所述限位杆52相对应的限位孔511,所述限位杆52的一端可分离的插设于所述限位孔511内,具体的,当所述限位杆52的一端插设于其中一个所述限位孔511内时,可使得所述转轴12稳定处于第一工作位置,当所述限位杆52的一端插设于另一个所述限位孔511内时,可使得所述转轴12稳定处于第二拆装位置,通过所述压缩弹簧53的设置,所述压缩弹簧53可对所述限位杆52始终保持施加一个朝向所述限位板51的弹性作用力,从而可确保所述限位杆52的一端稳定插设于所述限位孔511内,从而对所述转轴12起到稳定的限位固定作用。
32.如图2所示,此外,所述限位板51的一侧表面设有用于连通两个所述限位孔511的弧形限位槽512,通过所述弧形限位槽512的设置,在所述压缩弹簧53的配合下,可使得所述限位杆52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弧形限位槽512内,从而可对所述限位杆52起到相应的限位作用,有效确保所述转轴12在第一工作位置与第二拆装位置之间的准确切换。
33.如图2和图5所示,所述固定横管11的两端均固定设有连接板113,从而便于对所述固定横管11进行固定安装,此外,所述固定横管11两侧与所述连接板113之间均固定设有多个加强筋板114,由此进一步确保所述固定横管11与所述连接板113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加强筋板114的数量为2-3个。
3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托辊的托辊组件的使用方法如下:当需要更换边托辊2和中托辊3时,首先向外拉动拉板54,使得限位杆52的一端脱离限位板51上相应的限位孔511,从而解除对转轴12的限位固定作用,这样一来,操作人员可通过两个摇杆4带动转轴12从第一工作位置转动切换至第二拆装位置,此时,在压缩弹簧53的弹性力作用下,可使得限位杆52的一端插入限位板51上相应的限位孔511内,从而再次对转轴12起到限位固定作用,从而使得转轴12稳定处于第二拆装位置,即使得边托辊座14及中托辊座13稳定处于第二拆装位置,此时便可斜向上拆卸边托辊2及中托辊3,而后再斜向下安装新的边托辊2及中托辊3,更换完成之后,然后再次向外拉动拉板54,使得限位杆52的一端脱离限位板51上相应的限位孔511,从而解除对转轴12的限位固定作用,此时,操作人员可再通过两个摇杆4带动转轴12从第二拆装位置转动切换至第一工作位置,此时,在压缩弹簧53的弹性力作用下,可使得限位杆52的一端插入限位板51上相应的限位孔511内,从而再次对转轴12起到限位固定作用,从而使得转轴12稳定处于第一工作位置,即使得边托辊座14及中托辊座13稳
定处于第一工作位置。
35.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