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转运工装及模具转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58451发布日期:2023-02-21 18:00阅读:60来源:国知局
模具转运工装及模具转运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模具转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具转运工装及模具转运设备。


背景技术:

2.模具在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和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模具的出现大大加快了工业的生产效率,模具在机械加工行业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目前,在迪砂垂直无箱造型铸造生产工艺中,需要将模具从模具存放车间转运至产品生产车间,而生产过程中模具的安全有效转运是提高其生产效率的关键。
3.相关技术中,当需要将模具从存放车间取出并转运至产品生产车间时,多采用人力搬运、平板车、叉车或其他运载工具进行运输,对于一些重量在50kg至200kg的中小型模具,使用叉车或平板车等运载工具时,由于大多数中小型模具并没有供叉车叉起的底槽,用叉车直接叉起中小型模具较为困难且容易损伤模具表面,目前,一般将模具放在托盘上再通过叉车转运,然后再通过人工抬到造型机设备上面进行安装,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模具质量较重,且模具上具有凸起,如果转运车与托盘之间位置不对齐,或模具在托盘内出现滑动导致托盘重心不稳时,模具容易出现坠落的现象,导致模具损坏,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且十分影响后续的生产效率。
4.因此,急需一种模具转运工装,在转运模具时,能够避免模具坠落,消除安全和质量隐患,实现模具的安全有效转运,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模具转运工装及模具转运设备,该模具转运工装及模具转运设备,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使得模具与悬挂定位部抵接,将模具上的凸起固定在所述悬挂定位部,有效保障在转运模具时,将模具固定在所述模具转运工装上,从而有效避免因模具滑动并坠落产生的安全和质量隐患问题,实现了模具的安全有效转运,提高了生产效率。
6.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模具转运工装,包括叉运底盘,相互垂直连接的竖支撑骨架和横悬挂架;所述竖支撑骨架设置在所述叉运底盘的中心位置,且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叉运底盘所形成的平面;所述横悬挂架上设有悬挂定位部,所述悬挂定位部均匀分布在所述竖支撑骨架的两侧,且所述悬挂定位部与所述叉运底盘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模具竖直放置时的高度。
7.在一种实施方案中,还包括安全固定块和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所述竖支撑骨架的上端,用于限制所述安全固定块的位置;所述安全固定块与所述竖支撑骨架枢接,且所述安全固定块的下顶点与所述悬挂定位部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悬挂定位部与模具顶边的距离。
8.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安全固定块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
9.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安全固定块的斜边面上设有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调节滑块,所述调节滑块上设有条状滑槽,螺钉穿过所述条状滑槽将所述调节滑块固定于所述安全固定块上。
10.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悬挂定位部为u型槽,所述u型槽的开口方向朝上。
11.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叉运底盘包括上平面板、下平面板和两侧面板;所述上平面板和所述下平面板相互平行设置;所述两侧面板相对设置在所述上平面板和所述下平面板之间,且分别与所述上平面板和所述下平面板垂直。
12.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横悬挂架包括空心凹槽;所述悬挂定位部以所述竖支撑骨架为对称中心轴设置在所述空心凹槽的槽壁上。
13.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叉运底盘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模具的定位槽;所述模具的底边放置于所述定位槽内。
14.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叉运底盘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模具的定位螺孔,所述模具的底边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定位螺孔。
15.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模具转运设备,包括叉车以及如上述的模具转运工装;所述叉车包括货叉,所述货叉与所述叉运底盘相抵接,用于承托所述模具转运工装。
16.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在需要将模具从存放车间取出并转运至产品生产车间时,先将模具竖直放置在模具转运工装上,具体的,将模具上的凸起放置在所述悬挂定位部上,使得模具呈一个竖直放置的状态,由于横悬挂架平行于叉运底盘,竖支撑骨架垂直设置在所述叉运底盘的中心位置,所述悬挂定位部设置在所述横悬挂架上且均匀分布在所述竖支撑骨架的两侧,当所述模具上的凸起放置在所述悬挂定位部时,模具的受力点与重心的连线能够形成一个固定的三角形,且模具的重心低于所述悬挂定位部,在重力的作用下,模具与所述悬挂定位部抵接,使得模具上的凸起固定在所述悬挂定位部,相比现有技术中将模具放在托盘上进行转运的方式,由于模具在托盘上没有固定的受力点,容易出现模具滑动造成掉落的问题,而本技术在重力的作用下,使得模具与所述悬挂定位部抵接,能够将模具上的凸起固定在所述悬挂定位部,有效保障在转运模具时,模具能够固定在所述模具转运工装上,从而在转运时能够有效避免因模具滑动并坠落产生的安全和质量隐患问题,实现了模具的安全有效转运,提高了生产效率。
17.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18.通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模具转运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模具转运工装放置一个模具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模具转运工装放置一个模具时的正视图;
2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模具转运工装的正视图;
23.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模具转运工装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
25.1、叉运底盘;11、上平面板;12、下平面板;13、侧面板;2、竖支撑骨架;3、横悬挂架;31、u型槽;32、空心凹槽;4、安全固定块;41、滑动组件;411、调节滑块;412、条状滑槽;413、螺钉;5、限位块;6、模具;61、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技术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技术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27.在本技术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28.应当理解,尽管在本技术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技术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9.目前,一般将模具放在托盘上再通过叉车转运,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模具质量较重,如果转运车与托盘之间位置不对齐,或模具在托盘内出现滑动导致托盘重心不稳时,模具容易出现坠落的现象,导致模具损坏,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且十分影响后续的生产效率。
30.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具转运工装及模具转运设备,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使得模具与悬挂定位部抵接,将模具上的凸起固定在所述悬挂定位部,有效保障在转运模具时,将模具固定在所述模具转运工装上,从而有效避免因模具滑动并坠落产生的安全和质量隐患问题,实现了模具的安全有效转运,提高了生产效率。
31.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32.实施例一
33.请参阅图1-图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模具转运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34.本技术的模具转运工装,包括叉运底盘1、竖支撑骨架2和横悬挂架3;所述叉运底盘1平行于水平面,所述叉运底盘1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模具6的定位结构;具体的,所述定位结构为定位槽,所述模具6的底边放置于所述定位槽内;或者,所述定位结构为定位螺孔,所述模具6的底边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定位螺孔。
35.所述竖支撑骨架2设置在所述叉运底盘1的中心位置,具体的,所述竖支撑骨架2与所述叉运底盘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上表面的中心位置;所述竖支撑骨架2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叉运底盘1所形成的平面,即所述竖支撑骨架2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水平面。
36.所述横悬挂架3与所述竖支撑骨架2垂直连接,呈十字架状,所述横悬挂架3的长度
方向平行于水平面,所述横悬挂架3上设有悬挂定位部,且所述悬挂定位部平均分布在所述竖支撑骨架2的两侧,且所述悬挂定位部与所述叉运底盘1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模具6竖直放置时的高度;具体的,当模具6上的凸起61为圆形螺栓时,所述悬挂定位部为u型槽31,所述u型槽31的开口方向朝上,将所述圆形螺栓放在所述u型槽31内,在重力的作用下,使得所述圆形螺栓与所述u型槽31抵接;通过将所述悬挂定位部设置为u型槽31,可以更加适配所述模具6上的凸起61(圆形螺栓),也能有效降低所述圆形螺栓的磨损;亦或者,所述悬挂定位部为圆孔,所述圆孔的孔径略大于所述凸起61(圆形螺栓)的直径,将所述凸起61(圆形螺栓)穿过所述圆孔,即可将所述模具6固定在所述横悬挂架3上。
37.为了减轻所述横悬挂架3的重量,同时便于放置所述模具6的凸起61(圆形螺栓),所述横悬挂架3包括空心凹槽32;所述悬挂定位部以所述竖支撑骨架2为对称中心轴设置在所述空心凹槽32的槽壁上;为了便于同时转运两个模具6,所述悬挂定位部可设置4个,以u型槽31为例,位于同一边槽壁上的两个u型槽31以所述竖支撑骨架2为对称中心轴对称设置,位于所述竖支撑骨架2同一侧的两个u型槽31相对设置。
38.需要说明的是,当模具的凸起61与模具6底边的距离等于所述悬挂定位部与所述叉运底盘1的距离时,可将模具6的底边放置在所述定位结构上;当模具的凸起61与模具6底边的距离小于所述悬挂定位部与所述叉运底盘1的距离时,模具6呈悬挂的状态。
39.在本实施例一中,在需要将模具从存放车间取出并转运至产品生产车间时,先将模具竖直放置在模具转运工装上,具体的,将模具上的凸起放置在所述悬挂定位部上,使得模具呈一个竖直放置的状态,由于横悬挂架平行于叉运底盘,竖支撑骨架垂直设置在所述叉运底盘的中心位置,所述悬挂定位部设置在所述横悬挂架上且均匀分布在所述竖支撑骨架的两侧,当所述模具上的凸起放置在所述悬挂定位部时,模具的受力点与重心的连线能够形成一个固定的三角形,且模具的重心低于所述悬挂定位部,在重力的作用下,模具与所述悬挂定位部抵接,使得模具上的凸起固定在所述悬挂定位部,相比现有技术中将模具放在托盘上进行转运的方式,由于模具在托盘上没有固定的受力点,容易出现模具滑动造成掉落的问题,而本技术在重力的作用下,使得模具与所述悬挂定位部抵接,能够将模具上的凸起固定在所述悬挂定位部,有效保障在转运模具时,模具能够固定在所述模具转运工装上,从而在转运时能够有效避免因模具滑动并坠落产生的安全和质量隐患问题,实现了模具的安全有效转运,提高了生产效率。
40.实施例二
41.为了进一步防止在转运模具时,因受到撞击等外界施加的冲击力而掉落本技术提出了相应的方案,请参阅图1-图5,具体为:
42.在上述实施例一的结构基础上,所述模具转运工装还包括安全固定块4和限位块5;所述限位块5设置在所述竖支撑骨架2的上端,用于限制所述安全固定块4的位置;所述安全固定块4与所述竖支撑骨架2枢接,且所述安全固定块4的下顶点与所述悬挂定位部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悬挂定位部与模具6顶边的距离;具体的,所述安全固定块4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所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区域设有螺孔,通过螺栓穿过所述螺孔将所述安全固定块4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竖支撑骨架2上,且所述安全固定块4能够以所述螺栓为轴进行旋转,为了防止所述安全固定块4过度旋转,所述限位块5设置在竖直的直角边的一侧,使得该直角边能够处于竖直状态,当所述安全固定块4的下顶点与所述悬挂定位部的距离等于所
述悬挂定位部与模具6顶边的距离时,通过所述安全固定块4的下顶点与所述模具6顶边抵接,能够进一步将模具6固定在所述模具转运工装上。
43.为了适配不同高度的模具6,可设置所述安全固定块4的下顶点与所述悬挂定位部的距离大于所述悬挂定位部与模具6顶边的距离,所述安全固定块4的斜边面上设有滑动组件41;所述滑动组件41包括调节滑块411,所述调节滑块411上设有条状滑槽412,螺钉413穿过所述条状滑槽412将所述调节滑块411固定于所述安全固定块4上;当模具6的高度较低时,将所述调节滑块411往下移动,即可将所述调节滑块411的下端伸出所述安全固定块4的下顶点,与模具6的顶边相抵接;当模具6的高度较高时,将所述调节滑块411往上移动,即可将所述调节滑块411的下端往上缩回,直至所述调节滑块411与模具6的顶边相抵接或所述安全固定块4与所述模具6的顶边相抵接。
44.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安全固定块4的下顶点为安全固定块4处于某一个静止状态时,位于最低的那个点。
4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安全固定块,可通过安全固定块与所述模具的顶边相接触,当所述模具受到撞击或者外界施加的冲击力,发生向上的位移时,通过安全固定块对所述模具的顶边施加一个向下的压力,即可将所述模具固定在所述模具转运工装上,从而能够进一步防止所述模具从模具转运工装掉落;同时,通过移动滑动组件的调节滑块,即可适配不同高度的模具,进一步增强所述模具转运工装的通用性。
46.实施例三
47.为了便于叉车承托所述模具转运工装,本技术提出了相应的方案,请参阅图1-图4,具体为:
48.在上述实施例一的结构基础上,所述叉运底盘1为两端开口的空心矩体,所述开口相互连通,具体的,所述叉运底盘1包括上平面板11、下平面板12和两侧面板13;所述上平面板11和所述下平面板12相互平行设置;所述两侧面板13相对设置在所述上平面板11和所述下平面板12之间,且分别与所述上平面板11和所述下平面板12垂直;通过所述上平面板11、下平面板12和两侧面板13,可围成一个具有两端开口的空心矩体,所述叉车的货叉可穿过开口与所述上平面板11的下表面相抵接,从而能够承托起模具转运工装并将所述模具转运工装进行转移。
49.所述叉运底盘1的长度(即上平面板11或下平面板12的长边宽度)、宽度(即上平面板11或下平面板12的短边宽度)和高度(即侧面板13的短边宽度)可根据不同的叉车型号进行相应的适配。
50.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叉运底盘1也可以设置成具有四个开口的空心矩体,即只有上平面和下平面为实心平板,四个侧面都为连通的开口。
5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将所述叉运底盘设置为具有两端开口的空心矩体,使得所述叉车的货叉能够穿过开口与所述上平面板的下表面相抵接,为所述模具转运工装提供承托力;相比货叉直接与叉运底盘的下表面(即下平面板的下表面)相抵接可能会导致模具转运工装从货叉上滑落的问题,通过本技术的叉运底盘,在转移所述模具转运工装时,所述货叉给所述模具转运工装提供承托力的同时,也能通过所述叉运底盘将所述货叉限制下所述空心矩体内,从而有效避免所述模具转运工装从所述货叉上滑落。
52.实施例四
53.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模具转运设备,包括叉车以及如上述的模具转运工装;所述叉车包括货叉,所述货叉与所述叉运底盘相抵接,用于承托所述模具转运工装。
54.所述模具转运工装的具体结构可参照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5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当需要将模具从存放车间取出并转运至产品生产车间时,由于模具的重量较重,一般通过叉车进行转运,具体的,将所述模具竖直放置在所述模具转运工装上,通过叉车的货叉承托所述模具转运工装,将所述模具转运工装以及模具从所述存放车间转运到所述产品生产车间,在转运的过程中,模具和模具转运工装都不易掉落,从而能够有效避免模具因掉落造成的损坏,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56.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再做详细阐述说明。
57.上文中已经参考附图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方案。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技术所必须的。另外,可以理解,本技术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本技术实施例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58.以上已经描述了本技术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