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周转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61252发布日期:2023-01-17 17:51阅读:27来源:国知局
电池周转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转运技术领域,具体为电池周转箱。


背景技术:

2.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3.锂离子电池是新能源汽车上的重要组成部件,在对锂离子电池进行转运时,一般会用到转运架或转运箱,为了提高转运效率,一般会将电池都紧贴的摆放在一起,提高空间利用率,如中国专利cn201920920087.2中提供的一种拼装式电池托盘周转架,包括:若干个用于盛载电池的电池架、多个脚垫、多个承重立柱和限制电池相对于电池架的位置以对电池进行固定的限位组件;通过承重立柱和限位组件将电池摆放固定在一起,实现电池的转运,这样的结构就对电池之间的间隙有较高的要求,一旦摆放电池时,电池之间存在间隙就会使电池之间发生晃动或碰撞,造成电池的损坏,成本浪费;
4.如中国专利cn201920960372.7中提供的一种电池周转箱,包括围板、吸盘底托、冲压底脚、吸盘顶盖、电池存储板和电池槽,通过在吸盘底托表面位于围板内侧叠加放置有电池存储板,将电池储存在电池槽内,实现电池的固定,这样的结构,为了保证电池存储板在箱内不会晃动,电池存储板的尺寸与箱体内腔的尺寸配合,这样电池存储板的放入和取出就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电池周转箱,将汽车电池固定在转运箱内,防止电池在箱体内晃动,同时箱体能够堆叠放置,防止电池在转运过程中上下颠簸,且堆叠放置的箱体,节省了占地面积,提高了电池的转运效率。
6.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电池周转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上端面内侧设有下沉的台阶面,所述箱体内腔内成型有若干个筋条,筋条之间以及筋条与箱体内壁间设有多个隔板,相邻隔板之间形成储存电池的储存腔,所述箱体的底板成型有堆叠定位凸起,当箱体堆叠时,堆叠定位凸起与箱体上端面的台阶面配合。
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堆叠定位凸起为箱体底面继续向外延伸形成的方形的凸台或为箱体底部的四周向上凹陷而成型的方形的凸台。
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隔板上均开设有方便拿取的槽口。
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槽口的宽度小于筋条之间的宽度。
1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箱体外侧表面的底端均开设有搬运手槽。
11.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还包括一对箱体上端进行封盖的箱盖,所述的箱盖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的下端成型有嵌板,所述的嵌板的侧面与箱体上端的台阶面的侧壁紧配。
12.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嵌板的下表面贴合在台阶面上。
13.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盖板下端的外缘上均匀开设有第一扣手槽。
1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箱体和箱盖的材质均为发泡聚丙烯。
1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储存腔的底部成型有凸点状印花。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7.(1)通过在箱体的上端开设台阶面,下端成型堆叠定位凸起,利用堆叠定位凸起与台阶面的嵌合,完成箱体之间的堆叠,同时将电池固定在箱体的储存腔内,防止电池上下颠簸,同时箱体堆叠提高了电池的承载力,进一步提升了电池的转运效率;
18.(2)通过用隔板将储存腔分隔开,利用在隔板上开设槽口,方便夹持电池的两端,从而取出电池;
19.(3)通过在箱体上开设搬运手槽和在箱盖上开设第一扣手槽,方便将堆叠的箱体或扣合在一起的箱体和箱盖分开;
20.(4)利用发泡聚丙烯材质制成箱体和箱盖,使得箱体和箱盖能够重复使用,同时提高了箱体的抗震抗压性能,能够有效保护电池。
附图说明
2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箱体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箱体的主视示意图;
25.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箱盖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箱盖;11、盖板;12、嵌板;13、第一扣手槽;2、箱体;21、筋条;22、槽口;23、台阶面;24、搬运手槽;25、堆叠定位凸起;26、隔板;27、储存腔。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实施例一
29.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电池周转箱,包括箱体2,箱体2的上端面内侧设有下沉的台阶面23,箱体2内腔内成型有若干个筋条21,筋条21之间以及筋条21与箱体2内壁间设有多个隔板26,相邻隔板26之间形成储存电池的储存腔27,电池紧贴在储存腔27的侧壁上,箱体2的底板成型有堆叠定位凸起25,当箱体2堆叠时,堆叠定位凸起25与箱体2上端面的台阶面23配合,通过箱体2的堆叠,节省了电池的占地面积,使堆叠的箱体2能够承载更多的电池,且考虑箱体2的承重性以及叠加的稳定性,一般采用5个一组,提高电池的转运效率。
30.堆叠定位凸起25为箱体2底面继续向外延伸形成的方形的凸台,也能够通过箱体2底部的四周向上凹陷成型。
31.如图2所示,隔板26上均开设有方便拿取的槽口22,槽口22将相邻的储存腔27连通使电池露出,电池的侧面露在外面,方便对电池进行夹持,将电池从储存腔27取出。
32.槽口22的宽度小于筋条21之间的宽度,使的相邻的储存腔27之间的筋条21和隔板26形成十字连接柱,提高了箱体2的刚性。
33.如图3所示,箱体2外侧表面的底端开设有搬运手槽24,通过开设搬运手槽24,搬运手槽24的内侧端面与堆叠定位凸起25的侧面重合,能够对箱体2施加向上的推力,方便将堆叠在一起的箱体2分开或对箱体2进行搬运。
34.如图4所示,还包括一对箱体2上端进行封盖的箱盖1,箱盖1包括盖板11,盖板11的下端成型有嵌板12,嵌板12的侧面与箱体2上端的台阶面23的侧壁紧配,利用嵌板12和台阶面23的嵌合,使箱盖1能够扣合在箱体2上,不易脱落,将箱体2保持密封,防止异物进入。
35.嵌板12的下表面贴合在台阶面23上,箱盖1能够将电池完全固定在储存腔27内,此时,台阶面23能够对嵌板12进行承托,使箱盖1具有承载力,当5个箱体2为一组进行堆叠时,堆叠后形成的整体能够上下叠放。
36.盖板11下端的外缘上均匀开设有第一扣手槽13,通过第一扣手槽13,能够方便对盖板11施加向上的力,将箱盖1与箱体2分开。
37.箱体2和箱盖1的材质均为发泡聚丙烯,发泡聚丙烯的弹性好,有良好的抗震抗压性能,能够有效保护电池。
38.储存腔27的底部成型有凸点状印花,凸点状印花能够防止电池完全贴合在储存腔27内,电池与储存腔27完全贴合易产生负压,将电池吸在储存腔27内。
3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