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施工电梯超载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2.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垂直方向运输工具的电梯得到了迅速发展,确保电梯不会超载保证其安全运行,通常都会在电梯轿厢框架底部安装超载检测装置,而工地上使用的施工电梯,由于长期需要运送大量的施工物料,所以超载检测装置显得格外重要,而现有的一些电梯超载检测装置其检测端没有采取任何的保护措施,电梯轿厢长期直接与检测端直接接触,长期挤压接触会使其受损严重,会影响其检测的精确度,同时施工电梯内并没有相对应的超重数额播报或者展示,使用者并不能直观的了解超重数额,只能依靠是否继续报警来减少重量,比较浪费时间和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施工电梯超载监控装置,达到了对检测端进行保护,同时实时显示精确重量的有益效果。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施工电梯超载监控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内部设置有电梯厢,还包括:
5.减震柱,所述减震柱共设置有四个,所述减震柱包括有下底柱、弹簧和上支柱,所述下底柱下端与装置本体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下底柱上端滑动连接有上支柱,所述上支柱上端与电梯厢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下底柱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上端与上支柱内上表面固定连接;
6.重量检测机构,所述重量检测机构设置在装置本体内上表面,所述重量检测机构包括有底座、监测箱、测重仪、主控器、传感器和wifi模组,所述底座下端与装置本体内侧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上端固定连接有监测箱,所述监测箱上表面贯穿设置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测重仪,所述监测箱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主控器,所述监测箱内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wifi模组;
7.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的减震柱,在电梯厢承重下降时,通过弹簧减缓电梯厢下降的速度,从而减缓冲击力对传感器造成的伤害,同时也使电梯厢下降平稳,提高了电梯厢的安全性;
8.通过设置的重量检测机构,电梯厢下表面接触到传感器后,传感器感受到重量同时将参数传输到测重仪内,通过测重仪传输到主控器中,通过主控器对重量进行分析,将弹簧产生的缓冲力事先设置在测重仪内后,可以精确的检测到电梯厢内的货物重量,从而在超重时通过主控器第一时间警示使用者。
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
10.警示灯,所述警示灯一侧与电梯厢内部一侧固定连接,
11.发声器,所述发声器一侧与电梯厢内部一侧固定连接;
12.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的警示灯和发声器,在超重的时候通过主控器控制启动,第一时间提醒使用者及时处理。
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
14.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电梯厢内部一侧固定连接;
15.其中,所述显示屏为led显示屏;
16.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的显示屏,实时的显示电梯厢内的重量,在超重时显示超重重量,让使用人员可以快速的去除合适重量的物品,节约运输时间。
1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
18.伸缩柱,所述伸缩柱设置有若干个,所述伸缩柱分别设置于电梯厢两侧和上表面,所述电梯厢通过伸缩柱与装置本体连接;
19.其中,所述伸缩柱本身为活塞活动杆;
20.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的伸缩柱,减少电梯厢在装置本体内晃动的幅度,通过伸缩柱的活塞设计保证电梯厢在装置本体内的稳定性。
2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
22.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共设置有两个,所述限位槽分别与电梯厢内底部表面两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槽上表面均设置有弧形凹槽;
23.在本技术方案中,在运输施工材料的运输车拉进电梯后,通过限位槽对车轮进行限位,防止电梯晃动导致运输车晃动,以免造成人员受伤或者材料受损。
2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
25.简易座椅,所述简易座椅与电梯厢内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简易座椅包括有铰座和横板,所述铰座一侧与电梯厢内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铰座另一侧铰接有横板;
26.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铰座和横板的铰接,将横板拉下来与电梯厢一侧垂直,形成简易的座椅,为施工人员提供短暂的休息时间,在不需要的时候拉上去,并不浪费电梯内部空间。
2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
28.主控器,所述主控器分别与警示灯、发声器、显示屏、测重仪和wifi模组电性连接;
29.测重仪,所述测重仪与传感器电性连接;
30.在本技术方案中,传感器将检测信息传输到测重仪后,被测重仪处理后传输到主控器中,通过主控器分别控制警示灯、发声器、显示屏、测重仪和wifi模组。
3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32.1.通过设置的减震柱,在电梯厢承重下降时,通过弹簧减缓电梯厢下降的速度,从而减缓冲击力对传感器造成的伤害,同时也使电梯厢下降平稳,提高了电梯厢的安全性;
33.2.通过设置的重量检测机构,电梯厢下表面接触到传感器后,传感器感受到重量同时将参数传输到测重仪内,通过测重仪传输到主控器中,通过主控器对重量进行分析,将弹簧产生的缓冲力事先设置在测重仪内后,可以精确的检测到电梯厢内的货物重量,从而在超重时通过主控器第一时间警示使用者;
34.3.通过设置的显示屏,实时的显示电梯厢内的重量,在超重时显示超重重量,让使用人员可以快速的去除合适重量的物品,节约运输时间;
35.4.通过设置的铰座和横板的铰接,将横板拉下来与电梯厢一侧垂直,形成简易的
座椅,为施工人员提供短暂的休息时间,在不需要的时候拉上去,并不浪费电梯内部空间。
附图说明
3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7.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38.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面剖视图;
39.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面剖视图。
40.图中标记表示为:
41.1、装置本体;2、电梯厢;3、警示灯;4、简易座椅;5、限位槽;6、减震柱;7、重量检测机构;8、发声器;9、伸缩柱;10、显示屏;11、铰座;12、横板;13、下底柱;14、弹簧;15、上支柱;16、底座;17、监测箱;18、测重仪;19、主控器;20、传感器;21、wifi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4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4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4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47.实施例1:
4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施工电梯超载监控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内部设置有电梯厢2,还包括:
49.减震柱6,减震柱6共设置有四个,减震柱6包括有下底柱13、弹簧14和上支柱15,下底柱13下端与装置本体1内侧底部固定连接,下底柱13上端滑动连接有上支柱15,上支柱15上端与电梯厢2下表面固定连接,下底柱13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4,弹簧14上端与上支柱15内上表面固定连接;
50.重量检测机构7,重量检测机构7设置在装置本体1内上表面,重量检测机构7包括有底座16、监测箱17、测重仪18、主控器19、传感器20和wifi模组21,底座16下端与装置本体1内侧上表面固定连接,底座16上端固定连接有监测箱17,监测箱17上表面贯穿设置有传感器20,传感器20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测重仪18,监测箱17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主控器19,监测箱17内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wifi模组21;
5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减震柱6,在电梯厢2承重下降时,通过弹簧14减缓电梯厢2下降的速度,从而减缓冲击力对传感器20造成的伤害,同时也使电梯厢2下降平稳,提高了电梯厢2的安全性;
52.通过设置的重量检测机构7,电梯厢2下表面接触到传感器20后,传感器20感受到重量同时将参数传输到测重仪18内,通过测重仪18传输到主控器19中,通过主控器19对重量进行分析,将弹簧14产生的缓冲力事先设置在测重仪18内后,可以精确的检测到电梯厢2内的货物重量,从而在超重时通过主控器19第一时间警示使用者。
53.实施例2:
5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施工电梯超载监控装置,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外,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还包括:
55.警示灯3,警示灯3一侧与电梯厢2内部一侧固定连接,
56.发声器8,发声器8一侧与电梯厢2内部一侧固定连接;
57.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警示灯3和发声器8,在超重的时候通过主控器19控制启动,第一时间提醒使用者及时处理。
58.实施例3:
59.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施工电梯超载监控装置,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外,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还包括:
60.显示屏10,显示屏10与电梯厢2内部一侧固定连接;
61.其中,显示屏10为led显示屏;
62.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显示屏10,实时的显示电梯厢2内的重量,在超重时显示超重重量,让使用人员可以快速的去除合适重量的物品,节约运输时间。
63.实施例4:
6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施工电梯超载监控装置,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外,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还包括:
65.伸缩柱9,伸缩柱9设置有若干个,伸缩柱9分别设置于电梯厢2两侧和上表面,电梯厢2通过伸缩柱9与装置本体1连接;
66.其中,伸缩柱9本身为活塞活动杆;
67.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伸缩柱9,减少电梯厢2在装置本体1内晃动的幅度,通过伸缩柱9的活塞设计保证电梯厢2在装置本体1内的稳定性。
68.实施例5:
69.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施工电梯超载监控装置,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外,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还包括:
70.限位槽5,限位槽5共设置有两个,限位槽5分别与电梯厢2内底部表面两侧固定连接,限位槽5上表面均设置有弧形凹槽;
71.在本实施例中,在运输施工材料的运输车拉进电梯后,通过限位槽5对车轮进行限位,防止电梯晃动导致运输车晃动,以免造成人员受伤或者材料受损。
72.实施例6:
7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施工电梯超载监控装置,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外,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还包括:
74.简易座椅4,简易座椅4与电梯厢2内一侧固定连接,简易座椅4包括有铰座11和横板12,铰座11一侧与电梯厢2内一侧固定连接,铰座11另一侧铰接有横板12;
75.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铰座11和横板12的铰接,将横板12拉下来与电梯厢2一侧垂直,形成简易的座椅,为施工人员提供短暂的休息时间,在不需要的时候拉上去,并不浪费电梯内部空间。
76.实施例7:
7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施工电梯超载监控装置,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外,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还包括:
78.主控器19,主控器19分别与警示灯3、发声器8、显示屏10、测重仪18和wifi模组21电性连接;
79.测重仪18,测重仪18与传感器20电性连接;
80.在本实施例中,传感器20将检测信息传输到测重仪18后,被测重仪18处理后传输到主控器19中,通过主控器19分别控制警示灯3、发声器8、显示屏10、测重仪18和wifi模组21。
81.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是可以相互组合的,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
申请的保护之内。